CN218050352U - 拉刀结构 - Google Patents

拉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0352U
CN218050352U CN202221977662.0U CN202221977662U CN218050352U CN 218050352 U CN218050352 U CN 218050352U CN 202221977662 U CN202221977662 U CN 202221977662U CN 218050352 U CN218050352 U CN 218050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axial direction
pull
rod assembl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76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红辉
耿继青
邵启鹏
陈卢生
戴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19776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0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0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0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刀结构,其包括轴芯、刀具拉杆组件以及拉爪,轴芯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刀具穿设在轴芯的第二端;拉杆组件的轴向与轴芯的轴向平行,拉杆组件沿其轴向从轴芯的第一端可运动地穿设在轴芯内。拉爪与拉杆组件的靠近刀具的一端连接;在拉杆组件带动拉爪运动时,拉爪张开或合拢。拉杆组件具有气流通道和多个出气孔,气流通道沿拉杆组件的轴向延伸设置,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组件的两端面;各个出气孔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的轴向呈锐角设置,各个出气孔的第一端均与气流通道连通,各个出气孔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拉杆组件的第二端面。本申请的拉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拉刀结构对轴芯的锥孔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拉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主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刀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速电主轴进行松拉刀的过程主要依赖于拉刀结构,现有的拉刀结构在轴芯内部穿接拉杆,在拉杆上设置碟簧或者卷簧,并通过在轴芯内表面设置台阶面,在拉杆上设置轴肩,根据台阶面与轴肩的轴向距离确定弹性组件的数量及尺寸,进而确定拉刀力的大小;这就对轴芯和拉杆的加工要求较高,且拉刀力难以控制。
并且,现有的拉刀结构的气流通道结构在通入气流以对轴芯的锥孔进行清洁时,存在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刀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拉刀结构对轴芯的锥孔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刀结构,其包括:轴芯,轴芯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刀具,刀具穿设在轴芯的第二端;拉杆组件,拉杆组件的轴向与轴芯的轴向平行,拉杆组件沿其轴向从轴芯的第一端可运动地穿设在轴芯内;拉爪,拉爪与拉杆组件的靠近刀具的一端连接,以在拉杆组件带动拉爪运动时,拉爪张开或合拢,进而使拉爪松开或夹持住刀具;其中,拉杆组件具有气流通道和多个出气孔,气流通道沿拉杆组件的轴向延伸设置,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组件的两端面;各个出气孔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的轴向呈锐角设置,各个出气孔的第一端均与气流通道连通,各个出气孔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拉杆组件的第二端面。
进一步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部件,拉杆部件的轴向与拉杆组件的轴向相同,拉杆部件具有第一中心通道,第一中心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部件的两端;第一中心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第一通道段的内壁面位于第二通道段的内壁面的靠近拉杆部件的中心轴线的一侧,第二通道段位于第一通道段的靠近刀具的一侧;拉爪与拉杆部件的靠近刀具的一端连接;接头杆,接头杆的轴向与拉杆组件的轴向相同,接头杆穿设在第二通道段内;接头杆具有第二中心通道,第二中心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头杆的两端;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设置在第二通道段内,第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拉杆组件的轴向相同,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形成的台阶面抵接,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接头杆抵接;其中,第一通道段、第二通道段的部分通道段以及第二中心通道形成气流通道;多个出气孔均设置在接头杆上。
进一步地,拉杆部件包括:拉杆,拉杆的轴向与拉杆部件的轴向相同,拉杆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四中心通道,第四中心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的两端面,第四中心通道包括沿其轴向相互连通的第四通道段和第五通道段,第五通道段的内壁面位于第四通道段的内壁面的远离第四中心通道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拉杆接头部,拉杆接头部的轴向与拉杆部件的轴向相同,拉杆接头部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三中心通道,第三中心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接头部的两端面;第三中心通道包括沿其轴向相互连通的第六通道段和第七通道段,第六通道段的内壁面位于第七通道段的内壁面的远离第三中心通道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拉杆接头部通过第六通道段套设在拉杆的第二端的外侧,以使第五通道段和第七通道段连通并共同形成第二通道段,第四通道段形成第一通道段;拉爪与拉杆接头部的靠近刀具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通道段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接头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位于第一凸出部的远离刀具的一侧,第二凸出部用于与第一凸出部抵接。
进一步地,拉杆组件的外壁上凸设有第四凸出部,拉爪位于第四凸出部的靠近刀具的一侧,拉爪与第四凸出部抵接并夹设在拉杆组件上。
进一步地,拉刀结构还包括:拉杆套,拉杆套套设在拉杆组件的外侧并沿拉杆组件的轴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套筒部件,套筒部件套设在拉杆组件的第二端的外侧并与轴芯相对固定地设置;套筒部件和拉杆套沿与轴芯的轴向平行或相同的方向间隔设置,套筒部件位于拉杆套的靠近刀具的一侧;拉爪位于套筒部件的内侧;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位于拉杆套和套筒部件之间并沿与轴芯的轴向平行或相同的方向可伸缩地设置。
进一步地,拉杆套与拉杆组件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拉刀结构还包括滚珠套,滚珠套套设在拉杆组件的外侧,滚珠套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抵接,滚珠套的另一端与套筒部件抵接。
进一步地,套筒部件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三凸出部,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拉杆接头部,拉杆的轴向和拉杆接头部的轴向均与拉杆组件的轴向相同;拉杆接头部套设在拉杆的第二端的外侧,拉杆接头部位于第三凸出部的靠近刀具的一侧并与第三凸出部抵接。
进一步地,拉杆组件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槽口,拉杆套的内壁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从拉杆套的内壁面贯穿至拉杆套的外壁面,通过使紧固件穿设在安装孔和槽口内,以使拉杆组件和拉杆套之间相对固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拉刀结构包括轴芯、刀具、拉杆组件以及拉爪,轴芯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刀具穿设在轴芯的第二端;拉杆组件的轴向与轴芯的轴向平行,拉杆组件沿其轴向从轴芯的第一端可运动地穿设在轴芯内。拉爪与拉杆组件的靠近刀具的一端连接,以使拉杆组件带动拉爪进行轴向运动;在拉杆组件带动拉爪运动时,拉爪张开或合拢,进而使拉爪松开刀具或夹持住刀具。其中,拉杆组件具有气流通道和多个出气孔,气流通道沿拉杆组件的轴向延伸设置,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组件的两端面;各个出气孔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的轴向呈锐角设置,各个出气孔的第一端均与气流通道连通,各个出气孔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拉杆组件的第二端面。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拉爪夹持住刀具以处于拉刀状态时,拉爪对刀具起到固定的作用,以使刀具和轴芯之间相对固定,进而使刀具随轴芯转动,以便刀具进行加工作业。当拉爪张开后,刀具可从拉爪内移出并从轴芯上拆离,此时从气流通道的第一端向气流通道内通入气流,气流经过气流通道后从气流通道的第二端和多个出气孔喷出,由于各个出气孔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的轴向呈锐角设置,故从气流通道的第二端和多个出气孔喷出的气流可以较好地对轴芯的供刀具穿设的穿设孔进行清洁,以对轴芯的穿设孔起到良好的清洁效果;而轴芯的穿设孔通常为锥形孔,故本申请的拉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拉刀结构对轴芯的锥孔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拉杆套、第一弹性件、套筒部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组件的纵向剖视结构图(未示出第一弹性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部件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接头部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接头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接头杆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接头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杆套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刀结构的拉爪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拉杆组件;101、拉杆部件;1011、第一中心通道;1012、第一通道段;1013、第二通道段;103、气流通道;11、拉杆;111、第四中心通道;1111、第四通道段;1112、第五通道段;112、槽口;12、接头杆;121、第二凸出部;122、第二中心通道;123、出气孔;13、拉杆接头部;131、第三中心通道;1311、第六通道段;1312、第七通道段;132、第一凸出部;133、第四凸出部;134、环形凹槽;135、密封圈;15、第二弹性件;
20、第一弹性件;21、滚珠套;30、拉杆套;31、安装孔;50、套筒部件;51、套筒部;52、接头套筒;521、第三凸出部;522、第六凸出部;60、拉爪;61、爪体部;
200、轴芯;201、第五凸出部;300、刀具;310、拉丁;320、刀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刀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12,拉刀结构包括轴芯200、刀具300、拉杆组件1以及拉爪60,轴芯20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刀具300穿设在轴芯200的第二端;拉杆组件1的轴向与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拉杆组件1沿其轴向从轴芯200的第一端可运动地穿设在轴芯200内。拉爪60与拉杆组件1的靠近刀具300的一端连接,以使拉杆组件1带动拉爪60进行轴向运动;在拉杆组件1带动拉爪60进行轴向运动时,拉爪60张开或合拢,进而使拉爪60松开刀具300或夹持住刀具300。其中,拉杆组件1具有气流通道103和多个出气孔123,气流通道103沿拉杆组件1的轴向延伸设置,气流通道10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组件1的两端面;各个出气孔123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1的轴向呈锐角设置,各个出气孔123的第一端均与气流通道103连通,各个出气孔123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拉杆组件1的第二端面。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拉爪60夹持住刀具300以处于拉刀状态时,拉爪60对刀具300起到固定的作用,以使刀具300和轴芯200之间相对固定,进而使刀具300随轴芯200转动,以便刀具300进行加工作业。当拉爪60张开后,刀具300可从拉爪60内移出并从轴芯200上拆离,此时从气流通道103的第一端向气流通道103内通入气流,气流经过气流通道103后从气流通道103的第二端和多个出气孔123喷出,由于各个出气孔123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1的轴向呈锐角设置,故从气流通道103的第二端和多个出气孔123喷出的气流可以较好地对轴芯200的供刀具300穿设的穿设孔进行清洁,以对轴芯200的穿设孔起到良好的清洁效果;而轴芯200的穿设孔通常为锥形孔,故本申请的拉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拉刀结构对轴芯的锥孔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沿轴芯200的轴向,轴芯2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气流通道103的延伸方向,气流通道10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自轴芯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与气流通道103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相同。沿拉杆组件1的轴向,拉杆组件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的拉杆组件1的两端面是指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自轴芯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与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相同。沿各个出气孔123的延伸方向,各个出气孔123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具体地,轴芯200为空心轴,拉杆组件1穿设在轴芯200的空心通道内。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组件1包括拉杆部件101、接头杆12以及第二弹性件15,拉杆部件101的轴向与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同,拉杆部件101具有第一中心通道1011,第一中心通道10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部件101的两端面;第一中心通道1011包括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段1012和第二通道段1013,沿与拉杆部件10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第一通道段1012的内壁面位于第二通道段1013的内壁面的靠近拉杆部件1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以在第一中心通道1011的内壁面形成台阶结构;第二通道段1013位于第一通道段1012的靠近刀具300的一侧;拉爪60与拉杆部件101的靠近刀具300的一端连接。接头杆12的轴向与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同,接头杆12穿设在第二通道段1013内;接头杆12具有第二中心通道122,第二中心通道12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接头杆12的两端面。第二弹性件15设置在第二通道段1013内,第二弹性件15的伸缩方向与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同,第二弹性件15具有沿其伸缩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弹性件15的第一端与第一通道段1012和第二通道段1013形成的台阶面抵接,第二弹性件15的第二端与接头杆12抵接。其中,第一通道段1012、第二通道段1013的部分通道段以及第二中心通道122形成气流通道103;多个出气孔123均设置在接头杆12上,各个出气孔123的第一端均与第二中心通道122连通;拉杆部件101的远离刀具300的一端为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接头杆12的靠近刀具300的一端为拉杆组件1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拉杆组件1带动拉爪60沿自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当接头杆12与刀具300抵接后并当拉杆组件1继续带动拉爪60沿自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运动时,设置的第二弹性件15收缩以对接头杆12起到让位的作用,进而使拉杆组件1的除接头杆12外的其余部件均可以继续沿自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第二弹性件15为弹簧。
具体地,拉杆部件101包括拉杆11和拉杆接头部13,拉杆11的轴向与拉杆部件101的轴向相同,拉杆11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四中心通道111,第四中心通道1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11的两端面,第四中心通道111包括沿其轴向相互连通的第四通道段1111和第五通道段1112,沿与拉杆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第五通道段1112的内壁面位于第四通道段1111的内壁面的远离第四中心通道11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以在第四中心通道111的内壁面形成台阶结构;拉杆接头部13的轴向与拉杆部件101的轴向相同,拉杆接头部13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三中心通道131,第三中心通道1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接头部13的两端面;第三中心通道131包括沿其轴向相互连通的第六通道段1311和第七通道段1312,沿与拉杆接头部13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第六通道段1311的内壁面位于第七通道段1312的内壁面的远离第三中心通道13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拉杆11沿其轴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拉杆11的第二端位于其第一端的靠近刀具300的一侧;拉杆接头部13通过第六通道段1311套设在拉杆11的第二端的外侧,以使第五通道段1112和第七通道段1312连通并共同形成第二通道段1013,第四通道段1111形成第一通道段1012。拉杆11的第一端为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拉爪60与拉杆接头部13的靠近刀具300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15的第一端与第四通道段1111和第五通道段1112形成的台阶面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段1013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32,接头杆1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121,第二凸出部121位于第一凸出部132的远离刀具300的一侧,第二凸出部121用于与第一凸出部132抵接,以通过第一凸出部132和第二凸出部121的抵接配合,对拉杆部件101进行一定的轴向限位。
具体地,沿与拉杆部件10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第七通道段1312的内壁面位于第五通道段1112的内壁面的靠近拉杆部件1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以使第七通道段1312处的本体的相对于第五通道段1112的内壁面的朝向拉杆部件101的中心轴线凸出的部分形成第一凸出部132。
具体地,第一凸出部132和第二凸出部121均为环状结构。
具体地,第一中心通道101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中心通道122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三中心通道131的中心轴线与第四中心通道111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三中心通道131的中心轴线和第四中心通道111的中心轴线均与第一中心通道1011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组件1的外壁上凸设有第四凸出部133,拉爪60位于第四凸出部133的靠近刀具300的一侧,拉爪60与第四凸出部133抵接并夹设在拉杆组件1上,以通过第四凸出部133和拉爪60的抵接配合,对拉爪60进行轴向限位。
具体地,第四凸出部133设置在拉杆部件101上,拉爪60夹设在拉杆部件101上。进一步地,第四凸出部133设置在拉杆接头部13上,拉爪60夹设在拉杆接头部13上。
具体地,第四凸出部133为环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拉刀结构还包括拉杆套30、套筒部件50和第一弹性件20,拉杆套30、套筒部件50和第一弹性件20均位于轴芯200内,即拉杆套30、套筒部件50和第一弹性件20均位于轴芯200的空心通道内;拉杆套30套设在拉杆组件1的外侧并沿拉杆组件1的轴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即拉杆套30位于拉杆组件1和轴芯200之间,且当调节好拉杆套30的轴向位置后,拉杆套30与拉杆组件1之间相对固定,进而当拉杆组件1沿其轴向相对轴芯200运动时,带动拉杆套30运动;套筒部件50套设在拉杆组件1的第二端的外侧并与轴芯200相对固定地设置,即套筒部件50位于拉杆组件1和轴芯200之间;当拉杆组件1沿其轴向相对轴芯200运动时,拉杆组件1也相对套筒部件50运动;套筒部件50和拉杆套30沿与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或相同的方向间隔设置,套筒部件50位于拉杆套30的靠近刀具300的一侧;拉爪60位于套筒部件50的内侧。第一弹性件20位于拉杆套30和套筒部件50之间并沿与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或相同的方向可伸缩地设置;当拉杆组件1沿自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
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拉爪60整体位于套筒部件50的内侧,以使拉爪60处于合拢收紧状态。通过对拉杆组件1施加轴向作用力,以使拉杆组件1带动拉爪60沿自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运动,以使拉爪60的部分本体移出套筒部件50,以便于拉爪60张开;此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当施加在拉杆组件1上的轴向作用力消失后,在第一弹性件20的弹性作用力下,拉杆组件1带动拉爪60沿自拉杆组件1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进行运动,以使拉爪60恢复至整体位于套筒部件50的内侧的状态,进而使拉爪60从张开状态转变为合拢收紧状态。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拉爪60的部分本体移出套筒部件50并处于张开状态时,可以将拉爪60夹持的刀具300从拉爪60内取出并从轴芯200上拆离,或者将刀具300穿设在轴芯200上并放置在拉爪60内,以在拉爪60合拢收紧后夹持住刀具300。
本申请中的拉杆套30的轴向位置可调,对于同样的第一弹性件20,当拉杆套30的轴向位置不同时,第一弹性件20可以压缩的程度不同,即通过调节拉杆套30的轴向位置可以控制第一弹性件20的压缩程度,进而比较方便地对拉刀力的大小进行控制。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一旦轴芯和拉杆加工完成后,台阶面与轴肩的轴向距离即为固定距离,进而导致同样的弹性组件的拉刀力难以调节,本申请的拉刀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拉刀结构比较难控制拉刀力的问题。
另外,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拉刀结构,就不需要在轴芯和拉杆上分别设置对弹性组件进行定位的台阶面和轴肩,进而使得轴芯200和拉杆组件1的加工变得简单化;且由于在轴芯和拉杆上分别设置对弹性组件进行定位的台阶面和轴肩也比较难控制台阶面与轴肩的轴向距离,难以准确地达到所需的弹性组件的压缩程度,进而难以准确地达到所需的拉刀力,而本申请的拉刀结构则不存在此问题。
通过设置套筒部件50以使拉爪60在套筒部件50内轴向移动,以实现拉爪60的张开或合拢,从而避免为了实现拉爪60的张开或合拢而在轴芯200上设置与拉爪60配合的相应结构,进而降低了轴芯200的加工难度。
具体地,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伸出轴芯200,以便于将轴向作用力施加在拉杆组件1的第一端。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20为卷簧。
具体地,拉杆套30和套筒部件50均套设在拉杆部件101的外侧。进一步地,拉杆套30套设在拉杆11的外侧,套筒部件50套设在拉杆11和拉杆接头部13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套30与拉杆组件1之间螺纹连接,以通过使拉杆套30和拉杆组件1之间相对转动,来对拉杆套30的轴向位置进行调节。
具体地,由于拉杆套30套设在拉杆部件101的外侧,故拉杆套30与拉杆部件101之间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拉杆套30与拉杆11之间螺纹连接;即拉杆套30内设置有内螺纹,拉杆11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
具体地,第六通道段1311的内壁面设置有内螺纹,拉杆11的第二端的外壁面设置有外螺纹,拉杆接头部13和拉杆11之间螺纹连接,以使拉杆接头部13和拉杆11之间相对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拉刀结构还包括滚珠套21,滚珠套21套设在拉杆组件1的外侧;沿与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或相同的方向,滚珠套21位于第一弹性件20和套筒部件50之间,滚珠套21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20抵接,滚珠套21的另一端与套筒部件50抵接。由于滚珠套21受到第一弹性件20的作用,滚珠套21与套筒部件50在轴向上相对固定;通过设置滚珠套21以允许第一弹性件20进行一定的周向扭转,进而当第一弹性件20被压缩时减小其受到的周向扭力,从而稳定第一弹性件20的拉刀力,并提高第一弹性件2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滚珠套21套设在拉杆部件101的外侧;即滚珠套21套设在拉杆11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部件50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三凸出部521,拉杆接头部13套设在拉杆11的第二端的外侧,拉杆接头部13位于第三凸出部521的靠近刀具300的一侧并与第三凸出部521抵接,以通过拉杆接头部13和第三凸出部521的抵接配合,对拉杆组件1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
具体地,套筒部件50包括沿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互连接或抵接的套筒部51和接头套筒52,接头套筒52位于套筒部51的靠近刀具300的一侧;第三凸出部521设置在接头套筒52的内壁面上;套筒部51套设在拉杆11的外侧,接头套筒52套设在拉杆11和拉杆接头部13的外侧;第一弹性件20设置在拉杆套30和套筒部51之间,滚珠套21设置在第一弹性件20和套筒部51之间,即滚珠套21的另一端与套筒部51抵接。
具体地,沿轴芯200的轴向,拉爪60从接头套筒52的远离套筒部51的一侧移出,以使拉爪60转变为张开状态。
具体地,第三凸出部521为环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组件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槽口112,拉杆套30的内壁面设置有安装孔31,安装孔31从拉杆套30的内壁面贯穿至拉杆套30的外壁面,即安装孔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套30的内壁面和拉杆套30的外壁面;通过使紧固件穿设在安装孔31和槽口112内,以使拉杆组件1和拉杆套30之间相对固定。可选地,安装孔31为螺纹通孔,紧固件为顶丝。
具体地,槽口112设置在拉杆部件101的外壁面上,即槽口112设置在拉杆11的外壁面上。
可选地,拉杆组件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槽口112,即拉杆1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槽口112;安装孔31为多个,多个槽口112和多个安装孔31一一对应地设置,紧固件为多个,多个紧固件与多个安装孔31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紧固件与多个槽口1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紧固件穿设在相应的槽口112和相应的安装孔31内。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接头部13的第七通道段1312的内壁面凹设有环形凹槽134,沿拉杆接头部13的轴向,环形凹槽134的第一端与第六通道段1311间隔设置,环形凹槽134的第二端延伸至拉杆接头部13的靠近刀具300的端面,以便于接头杆12的拆装。可选地,环形凹槽134的周向槽壁的垂直于拉杆接头部13的轴向的截面为六边形。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接头部13和套筒部件5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5,即密封圈135设置在拉杆接头部13和接头套筒5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300包括拉丁310和刀柄320,拉丁310和刀柄320通过螺纹锁紧,刀柄320用于穿设在轴芯200的穿设孔内,刀柄320的外周面与穿设孔的孔壁贴合。沿轴芯200的轴向,拉丁310位于刀柄320的靠近拉杆组件1的一侧,拉丁310用于与接头杆12抵接,拉爪60夹持在刀具300的拉丁310上。当拉爪60夹持住刀具300以处于拉刀状态时,拉丁310与接头杆12抵接,以使接头杆12对刀具300也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拉爪60包括环绕轴芯200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的多个爪体部61,沿轴芯200的轴向,各个爪体部6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个爪体部6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与轴芯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相同;各个爪体部61的第二端沿靠近或远离轴芯2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运动,以使拉爪60张开或合拢。
在本实施例中,轴芯200的内壁面上凸设有第五凸出部201,套筒部件50的外壁面上凸设有第六凸出部522,沿轴芯200的轴向,第六凸出部522位于第五凸出部201的远离轴芯200的第二端部的一侧,第六凸出部522与第五凸出部201抵接,以通过第六凸出部522与第五凸出部201的抵接配合,对套筒部件50进行轴向限位。其中,第六凸出部522设置在接头套筒52的外壁面上。
具体地,第六凸出部522和第五凸出部201均为环状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刀结构中,拉刀结构包括轴芯200、刀具300、拉杆组件1以及拉爪60,轴芯20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刀具300穿设在轴芯200的第二端;拉杆组件1的轴向与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拉杆组件1沿其轴向从轴芯200的第一端可运动地穿设在轴芯200内。拉爪60与拉杆组件1的靠近刀具300的一端连接,以使拉杆组件1带动拉爪60进行轴向运动;在拉杆组件1带动拉爪60运动时,拉爪60张开或合拢,进而使拉爪60松开刀具300或夹持住刀具300。其中,拉杆组件1具有气流通道103和多个出气孔123,气流通道103沿拉杆组件1的轴向延伸设置,气流通道10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拉杆组件1的两端面;各个出气孔123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1的轴向呈锐角设置,各个出气孔123的第一端均与气流通道103连通,各个出气孔123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拉杆组件1的第二端面。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拉爪60夹持住刀具300以处于拉刀状态时,拉爪60对刀具300起到固定的作用,以使刀具300和轴芯200之间相对固定,进而使刀具300随轴芯200转动,以便刀具300进行加工作业。当拉爪60张开后,刀具300可从拉爪60内移出并从轴芯200上拆离,此时从气流通道103的第一端向气流通道103内通入气流,气流经过气流通道103后从气流通道103的第二端和多个出气孔123喷出,由于各个出气孔123的延伸方向均与拉杆组件1的轴向呈锐角设置,故从气流通道103的第二端和多个出气孔123喷出的气流可以较好地对轴芯200的供刀具300穿设的穿设孔进行清洁,以对轴芯200的穿设孔起到良好的清洁效果;而轴芯200的穿设孔通常为锥形孔,故本申请的拉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拉刀结构对轴芯的锥孔清洁效果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芯(200),所述轴芯(20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
刀具(300),所述刀具(300)穿设在所述轴芯(200)的第二端;
拉杆组件(1),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与所述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所述拉杆组件(1)沿其轴向从所述轴芯(200)的第一端可运动地穿设在所述轴芯(200)内;
拉爪(60),所述拉爪(60)与所述拉杆组件(1)的靠近所述刀具(300)的一端连接,以在所述拉杆组件(1)带动所述拉爪(60)运动时,所述拉爪(60)张开或合拢,进而使所述拉爪(60)松开或夹持住所述刀具(300);
其中,所述拉杆组件(1)具有气流通道(103)和多个出气孔(123),所述气流通道(103)沿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气流通道(10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拉杆组件(1)的两端面;各个所述出气孔(123)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呈锐角设置,各个所述出气孔(123)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气流通道(103)连通,各个所述出气孔(123)的第二端均延伸至所述拉杆组件(1)的第二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1)包括:
拉杆部件(101),所述拉杆部件(101)的轴向与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同,所述拉杆部件(101)具有第一中心通道(1011),所述第一中心通道(10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拉杆部件(101)的两端面;所述第一中心通道(1011)包括第一通道段(1012)和第二通道段(1013),所述第一通道段(1012)的内壁面位于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的内壁面的靠近所述拉杆部件(10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段(1012)的靠近所述刀具(300)的一侧;所述拉爪(60)与所述拉杆部件(101)的靠近所述刀具(300)的一端连接;
接头杆(12),所述接头杆(12)的轴向与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同,所述接头杆(12)穿设在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内;所述接头杆(12)具有第二中心通道(122),所述第二中心通道(12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接头杆(12)的两端面;
第二弹性件(15),所述第二弹性件(15)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内,所述第二弹性件(15)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同,所述第二弹性件(1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段(1012)和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形成的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5)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头杆(12)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段(1012)、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的部分通道段以及所述第二中心通道(122)形成所述气流通道(103);所述多个出气孔(123)均设置在所述接头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部件(101)包括:
拉杆(11),所述拉杆(11)的轴向与所述拉杆部件(101)的轴向相同,所述拉杆(11)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四中心通道(111),所述第四中心通道(1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拉杆(11)的两端面,所述第四中心通道(111)包括沿其轴向相互连通的第四通道段(1111)和第五通道段(1112),所述第五通道段(1112)的内壁面位于所述第四通道段(1111)的内壁面的远离所述第四中心通道(11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
拉杆接头部(13),所述拉杆接头部(13)的轴向与所述拉杆部件(101)的轴向相同,所述拉杆接头部(13)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三中心通道(131),所述第三中心通道(1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拉杆接头部(13)的两端面;所述第三中心通道(131)包括沿其轴向相互连通的第六通道段(1311)和第七通道段(1312),所述第六通道段(1311)的内壁面位于所述第七通道段(1312)的内壁面的远离所述第三中心通道(13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拉杆接头部(13)通过所述第六通道段(1311)套设在所述拉杆(11)的第二端的外侧,以使所述第五通道段(1112)和所述第七通道段(1312)连通并共同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所述第四通道段(1111)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段(1012);所述拉爪(60)与所述拉杆接头部(13)的靠近所述刀具(300)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段(1013)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32),所述接头杆(1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121),所述第二凸出部(121)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32)的远离所述刀具(300)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出部(121)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3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1)的外壁上凸设有第四凸出部(133),所述拉爪(60)位于所述第四凸出部(133)的靠近所述刀具(300)的一侧,所述拉爪(60)与所述第四凸出部(133)抵接并夹设在所述拉杆组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结构还包括:
拉杆套(30),所述拉杆套(30)套设在所述拉杆组件(1)的外侧并沿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套筒部件(50),所述套筒部件(50)套设在所述拉杆组件(1)的第二端的外侧并与所述轴芯(200)相对固定地设置;所述套筒部件(50)和所述拉杆套(30)沿与所述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或相同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套筒部件(50)位于所述拉杆套(30)的靠近所述刀具(300)的一侧;所述拉爪(60)位于所述套筒部件(50)的内侧;
第一弹性件(20),所述第一弹性件(20)位于所述拉杆套(30)和所述套筒部件(50)之间并沿与所述轴芯(200)的轴向平行或相同的方向可伸缩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套(30)与所述拉杆组件(1)之间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结构还包括滚珠套(21),所述滚珠套(21)套设在所述拉杆组件(1)的外侧,所述滚珠套(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0)抵接,所述滚珠套(21)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筒部件(50)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件(50)的内壁面凸设有第三凸出部(521),所述拉杆组件(1)包括拉杆(11)和拉杆接头部(13),所述拉杆(11)的轴向和所述拉杆接头部(13)的轴向均与所述拉杆组件(1)的轴向相同;所述拉杆接头部(13)套设在所述拉杆(11)的第二端的外侧,所述拉杆接头部(13)位于所述第三凸出部(521)的靠近所述刀具(300)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凸出部(521)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槽口(112),所述拉杆套(30)的内壁面设置有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从所述拉杆套(30)的内壁面贯穿至所述拉杆套(30)的外壁面,通过使紧固件穿设在所述安装孔(31)和所述槽口(112)内,以使所述拉杆组件(1)和所述拉杆套(30)之间相对固定。
CN202221977662.0U 2022-07-28 2022-07-28 拉刀结构 Active CN218050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7662.0U CN218050352U (zh) 2022-07-28 2022-07-28 拉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7662.0U CN218050352U (zh) 2022-07-28 2022-07-28 拉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0352U true CN218050352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2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7662.0U Active CN218050352U (zh) 2022-07-28 2022-07-28 拉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0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110885A (en) Fastener driving tool and fastener holding nosepiece
US10865924B2 (en) Quick-disassembly nipple connector structure
US6530299B1 (en) Joint adapter for a power drill screw driver
US8413307B2 (en) Guide assembly and method
US7874232B2 (en) Quick-change socket and hex key retainer assembly for a fastener installation tool
US10865925B2 (en) Quick-disassembly nipple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020144574A1 (en) Combination wedge-type fastener and installing tool
US20060233622A1 (en) A bit hold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power tool
CN107020396B (zh) 夹头
JP6267325B2 (ja) 仮組み付け具用の治具
JP2001138258A (ja) 電動ドライバのビス捕獲装置
CN111989499A (zh) 结构的临时紧固件
CN218050352U (zh) 拉刀结构
US8640315B1 (en) Rotating adapter assembly
CN115026321A (zh) 拉刀结构
US20090158567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ening screw and sheath anchors
US20180326565A1 (en) Tool Bit Coupling Assembly
JP2007190677A (ja) ドライバー用ソケット
JP3216165U (ja) 継手付きホース
EP0849052A2 (en) Throttle air inlet for a pneumatic tool
JP6529959B2 (ja) ネジ締め装置およびネジ締めシステム
US20190389044A1 (en) Tool for removal of spring clip from a nut plate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JPH0890315A (ja) 工具ホルダー
US10994395B1 (en) Loop-type band clamp installation tool
CN221186295U (zh) 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