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1821U -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1821U
CN218041821U CN202221829256.XU CN202221829256U CN218041821U CN 218041821 U CN218041821 U CN 218041821U CN 202221829256 U CN202221829256 U CN 202221829256U CN 218041821 U CN218041821 U CN 218041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heating
air
accommodating chamber
ho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292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292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1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1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1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板,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示面板的容纳腔,加热板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显示面板间隔,加热板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加热分体,每个加热分体包括云母片,云母片朝向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金属板,云母片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用于加热金属板。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电磁线圈自身发热以及通过涡流加热金属板,加热板的温度迅速升高,加热板在容纳腔内直接对显示面板辐射热能,传热效率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的加热速度快,显示面板上残留的溶液能够迅速升温蒸发,进而缩短溶液蒸发耗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制造工艺中,显示面板包括滤光器阵列基板和TFT阵列基板,(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的制作过程包含剥离工艺,即把定义图形的光阻(photorisist,简称PR)用剥离液(例如显影液)去除的工艺。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显示面板经曝光后,利用剥离液溶解掉定义图形的光阻。由于该过程中显示面板受到剥离液的不断冲洗,整个显示面板上会残留部分剥离液。在显示面板进入一下工序之前,需要对残留的剥离液进行清除。现有技术中,通过加热蒸发的方式对显示面板上残留的剥离液进行清除。具体方法为:将显示面板放置在密闭的蒸发腔室内,然后向蒸发腔室内通入高温气体,在高温气体循环流动的作用下对显示面板上的剥离液进行蒸发清除。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需要先对气体进行加热,然后输入蒸发腔室,蒸发腔室内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显示面板的蒸发耗时较长,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加热蒸发耗时短,生产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板,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示面板的容纳腔,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显示面板间隔,所述加热板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加热分体,每个所述加热分体包括云母片,所述云母片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金属板,所述云母片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用于加热所述金属板。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支撑件的外部包覆有隔热层。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间隔设置在位于所述容纳腔底部的腔壁上,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腔壁的一端穿过相邻所述加热分体之间的间隙并与所述显示面板抵接。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气循环组件,所述气循环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循环组件的入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循环组件用于驱动空气在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气循环组件之间循环流动。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循环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风扇和发热件,所述外壳的入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外壳的出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外壳内的空气。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多个所述进气口沿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磁线圈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至少在邻近于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的位置和邻近于所述容纳腔的出气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加热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加热板内。
作为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间距为1~3cm。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加热板,加热板利用电磁线圈加热金属板以产生热能,加热板在容纳腔内直接对显示面板辐射热能,传热效率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的加热速度快。显示面板上残留的溶液能够迅速升温蒸发,进而缩短溶液蒸发耗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加热分体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加热板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气循环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0、容纳腔;11、进气口;12、出气口;2、加热板;21、云母片;22、金属板;23、电磁线圈;3、支撑件;4、气循环组件;41、外壳;42、风扇;43、发热件;44、管道;5、显示面板;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提供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并且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且本实用新型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以下称作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显示面板5,加热温度在110至150℃,目的在于对显示面板5上残留的剥离液或其他制作工艺中残留的溶液(以下称作溶液)进行蒸发清除。该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和加热板2。其中,壳体1为密闭的中空腔体结构,为加热蒸发提供空间。壳体1具有容纳腔10,显示面板5和加热板2均安装在容纳腔10内,加热板2与显示面板5间隔。加热板2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加热分体,每个加热分体包括云母片21、金属板22和电磁线圈23。金属板22设置于云母片21朝向显示面板5的一侧面,电磁线圈23设置于云母片21背离显示面板5的一侧面,且电磁线圈23与电源连接。加热板2应用现有的电磁加热技术,即通过电磁线圈23产生交变磁场,利用交变磁场加热金属板22。金属板22为铁基材料制成,其能够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并发热。金属板22产生的热量辐射至位于其上方的显示面板5上,实现对显示面板5的加热。可以理解的是,电磁线圈23通电后,电磁线圈23自身会发热,以及通过涡流直接加热金属板22,该电磁加热的方式使得升温速度快,通过电路的通断控制以及功率控制即可控制加热板2的加热温度。加热板2在容纳腔10内直接对显示面板5辐射热能,传热效率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5的加热速度快。显示面板5上残留的溶液能够迅速升温蒸发,进而缩短溶液蒸发耗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4所示,该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撑件3,支撑件3设置于容纳腔10的腔壁上,支撑件3用于支撑显示面板5。支撑件3呈杆状,支撑件3与显示面板5直接接触,因此,支撑件3的材料可以为耐热玻璃、塑料以及不锈钢等,电磁线圈23不能对支撑件3进行加热,以避免支撑件3自身发热引起显示面板5上局部温度过高。支撑件3为多个,多个支撑件3间隔设置在容纳腔10的底部,支撑件3的一端安装在容纳腔10底部的腔壁上,支撑件3的另一端穿过加热板2朝向加热板2的上方延伸,显示面板5放置在支撑件3上。支撑件3的外部包覆有隔热层,隔热层的作用在于阻隔加热板2的热能通过支撑件3传导至显示面板5上。避免支撑件3与显示面板5的接触位置局部过热。本实施例中,加热板2由多个加热分体阵列分布组成,因此,可将支撑件3设置在相邻的加热分体之间。当相邻两个加热分体相互间隔时,支撑件3设置在相邻的加热分体之间的间隙内。当相邻两个加热分体相互抵接在一起时,具体结构可参照图4所示,加热板2呈矩形,加热分体呈矩形,每相邻的四个加热分体之间设置有一个支撑件3。加热分体对应支撑件3的角上设置有缺口,每相邻的四个加热分体上的缺口围成供穿设支撑件3的避让孔。避让孔即为相邻的加热分体之间的间隙。支撑件3从避让孔穿过并朝向显示面板5的方向延伸。所有的支撑件3朝向显示面板5的一端平齐,以使显示面板5能够放置在支撑件3上。
加热板2位于容纳腔10的底部,显示面板5位于加热板2的上方且显示面板5与加热板2平行。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5水平放置,其上面的溶液可均匀分布在显示面板5上,进而使显示面板5上各个位置的溶液蒸发速度相近,有利于缩短整体蒸发时间。加热板2的面积大于显示面板5的面积,并使显示面板5在加热板2上的正投影位于加热板2内。该结构使得加热板2的辐射热能能够直接覆盖整个显示面板5,提高加热效率。作为优选方案,加热板2与显示面板5之间的间距为1~3c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容纳腔10的空间大小和加热板2的功率灵活选择两者的间距尺寸。
具体地,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该加热装置还包括气循环组件4,气循环组件4包括外壳41、风扇42和发热件43。外壳41具有容纳风扇42和发热件43的腔体,风扇42和发热件43安装在腔体内。外壳41相对的两端分别为入口端和出口端,风扇42用于驱动腔体内的空气从入口端朝向出口端流动。壳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位于壳体1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一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1,多个进气口11沿显示面板5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第二侧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气口12,多个出气口12沿显示面板5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有的进气口11通过管道44与外壳41的出口端(即气循环组件4的出口端)连通,所有的出气口12通过管道44与外壳41的入口端(即气循环组件4的入口端)连通。风扇42驱动空气在壳体1与外壳41之间循环流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驱动壳体1内的空气循环流动,有利于使加热板2的热量在整个容纳腔10内均匀分散,避免造成显示面板5上因温度不均而影响整体的蒸发耗时。同时,外壳41内设置有发热件43,发热件43为电阻丝盘绕而成,通过发热件43加热腔体内的空气,使进入容纳腔10内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温度,进而促进显示面板5的加热蒸发。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该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6。控制器与电源连接,电磁线圈23和温度传感器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磁线圈23的电路通断和输出功率,进而调节容纳腔10内的加热温度,使显示面板5处于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传感器6设置于容纳腔10的顶部,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容纳腔10内的温度,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容纳腔10内的温度实时调节电磁线圈23的输出功率。温度传感器6至少为两个,一个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邻近于容纳腔10的进气口11的位置,另一个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邻近于容纳腔10的出气口12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10内的空气从进气口11流向出气口12,因此邻近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区域温度较为极端,在这两个区域检测能够准确检测出容纳腔10内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当然,作为优选方案,在邻近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的位置,以及容纳腔10的中部位置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
具体地,壳体1上设置有供显示面板5进出的密封门。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加热板2,加热板2利用电磁线圈23加热金属板22以产生热能,加热板2在容纳腔10内直接对显示面板5辐射热能,传热效率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5的加热速度快。显示面板5上残留的溶液能够迅速升温蒸发,进而缩短溶液蒸发耗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尽管上面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形式制造,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加热板,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示面板的容纳腔,所述加热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显示面板间隔,所述加热板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加热分体,每个所述加热分体包括云母片,所述云母片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金属板,所述云母片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用于加热所述金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支撑件的外部包覆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间隔设置在位于所述容纳腔底部的腔壁上,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腔壁的一端穿过相邻所述加热分体之间的间隙并与所述显示面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循环组件,所述气循环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循环组件的入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循环组件用于驱动空气在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气循环组件之间循环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循环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风扇和发热件,所述外壳的入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外壳的出口端与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外壳内的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多个所述进气口沿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气口,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磁线圈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邻近于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的位置和邻近于所述容纳腔的出气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且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加热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加热板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间距为1~3cm。
CN202221829256.XU 2022-07-15 2022-07-15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Active CN218041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9256.XU CN218041821U (zh) 2022-07-15 2022-07-15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9256.XU CN218041821U (zh) 2022-07-15 2022-07-15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1821U true CN218041821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29256.XU Active CN218041821U (zh) 2022-07-15 2022-07-15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1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93977A (en) Method for heating semiconductor wafers by a light-radiant heating furnace
JP5203612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H06103670B2 (ja) 半導体ウェハ加熱装置
KR102615915B1 (ko) Esc 온도 제어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8206806A (ja) ステージ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EP0992176A1 (en) Substrat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glass-ceramic panels and thin film ribbon heater element
JP2000236015A (ja) ホットプレート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420800B1 (en) Oven appliance
CN218041821U (zh) 显示面板的加热装置
US10254046B2 (en) Magnetic annealing apparatus
US9851149B2 (en) Magnetic annealing apparatus and magnetic annealing method
KR20210008178A (ko) 개선된 기판 지지부
CN107475691A (zh)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装置
EP2637479B1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JPH11233407A (ja) 温度制御装置および温度制御方法
JPH11309723A (ja) 積層体の電磁誘導加熱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21042928A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加熱方法
KR20040072272A (ko) 상용교류전원을 이용한 진공 증발원 도가니의 가열방법
JPH11340236A (ja) 基板加熱装置
CN211149292U (zh) 一种食品制作温控设备
CN108538760B (zh) 热板结构
JP3622126B2 (ja) 冷却機能を備えている加熱装置
JP4448662B2 (ja) 枚葉式熱処理装置
US20220151026A1 (en) He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heater, and placement stand
RU2621542C1 (ru) Способ выпечки блин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