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1348U -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1348U
CN218041348U CN202222451044.9U CN202222451044U CN218041348U CN 218041348 U CN218041348 U CN 218041348U CN 202222451044 U CN202222451044 U CN 202222451044U CN 218041348 U CN218041348 U CN 218041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pipe section
water
cooling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510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佑天
王晓海
王�锋
胡永锋
刘静
成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Integrated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Integrated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Integrated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Integrated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510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1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1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1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光伏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管和第一截止阀。此结构的光伏冷却系统,工作时,将入水管段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出水管段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打开第一截止阀,经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流出的冷水进入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接触光伏组件背面进行传导换热,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降低光伏组件温度,有效保证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换热后的水水温升高后再通过出水管段接回经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通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对光伏组件进行降温,无需另外接通水源,换热后的水接回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当温度升高时,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会下降,即温度升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降低。
为提高光伏发电量,目前在国内多个污水厂,已经或正在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由于污水厂屋顶多为不上人彩钢屋面,屋面光伏组件区域空气流通慢,温度较高,光伏组件存在较大的温度损失,导致发电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厂屋顶光伏组件温度高导致发电量降低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包括入水管段、冷却管段和出水管段,所述入水管段适于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所述冷却管段朝向光伏组件延伸并贴设于光伏组件的背面,所述出水管段适于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
第一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入水管段上。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管段呈蛇形绕设于光伏组件的各个光伏板的背面。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管段为方管,所述入水管段和出水管段为圆管,所述冷却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水管段和出水管段通过异型变径连接或者管接头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冷却系统,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排光伏板,所述冷却管段依次弯折绕设于各排光伏板背面,所述冷却管段在相邻排光伏板之间形成弯折段。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冷却系统,所述弯折段向外伸出所述光伏组件,所述弯折段上设置有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上设置有喷口朝向光伏组件顶部的第一喷头;所述第一立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入水管段的入水口流量计和设置于所述出水管段上的出水口流量计。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冷却系统,还包括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第一立管。
可选地,上述的光伏冷却系统,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或第二截止阀为电动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光伏系统、多中水处理系统和除臭子系统,所述入水管段连接所述多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段连接所述除臭子系统的进水口。
可选地,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光伏支架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冷却管段连接于所述光伏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冷却系统,工作时,将入水管段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出水管段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打开第一截止阀,经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流出的冷水进入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接触光伏组件背面进行传导换热,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降低光伏组件温度,有效保证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换热后的水水温升高后再通过出水管段接回经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通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对光伏组件进行降温,无需另外接通水源,换热后的水接回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循环利用。
2.喷头向光伏组件表面喷水,以保证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洁度,减小光伏组件污垢热阻,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3.加固部件用于支撑固定第一立管,防止第一立管晃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光伏冷却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第一立管在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水管;11、入水管段;12、冷却管段;121、弯折段;13、出水管段;2、第一截止阀;3、第一立管;4、第一喷头;5、入水口流量计;6、出水口流量计;7、加固部件;8、光伏组件;9、第二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冷却水管1和第一截止阀2,其中,冷却水管1包括入水管段11、冷却管段12和出水管段13,入水管段11适于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冷却管段12朝向光伏组件8延伸并贴设于光伏组件8的背面,出水管段13适于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除臭子系统;第一截止阀2设置于入水管段11上。
此结构的光伏冷却系统,工作时,将入水管段11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出水管段13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打开第一截止阀2,经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流出的冷水进入冷却水管1,冷却水管1接触光伏组件8背面进行传导换热,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降低光伏组件8温度,有效保证光伏组件8的发电量;换热后的水水温升高后再通过出水管段13接回经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通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对光伏组件8进行降温,无需另外接通水源,换热后的水接回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循环利用。
可选地,入水管段11上设置有水泵,通过水泵将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不断输送向冷却管段12、并将换热后的水由出水管段13输出光伏冷却系统。水泵也可设置在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处,将冷水不断泵至光伏冷却系统。
最佳地,冷却管段12呈蛇形绕设于光伏组件8的各个光伏板的背面(图中未示出),及每块光伏板背面的冷却管段12呈蛇形走线状排布,以增大光伏组件8与冷却管段12的接触面积,提高降温效果。可选地,各个光伏板背面的冷却管段12一体连接。
优选地,冷却管段12为方管,入水管段11和出水管段13为圆管,冷却管段12的两端分别与入水管段11和出水管段13通过异型变径连接或者管接头连接。冷却管段12为方管,可更好地贴合光伏组件8背面,增大与光伏组件8的接触面积,提高降温效果。入水管段11和出水管段13的端部可逐渐过渡为方管状以与冷却管段12焊接连接,也可通过圆管接方管接头连接冷却管段12。入水管段11和出水管段13为圆管,便于连接污水处理系统。
光伏组件8包括多排光伏板,冷却管段12依次弯折绕设于各排光伏板背面,冷却管段12在相邻排光伏板之间形成弯折段121,通过一条冷却水管1同时冷却多排光伏板,以简化冷却系统结构。
参见图1,弯折段121向外伸出光伏组件8,弯折段121上设置有第一立管3,第一立管3上设置有喷口朝向光伏组件8顶部的第一喷头4;第一立管3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第一立管3连通冷却管段12,打开第二截止阀,第一喷头4向光伏组件8表面喷水,以保证光伏组件8表面的清洁度,减小光伏组件8污垢热阻,提高光伏组件8的发电效率。可选地,第一立管3焊接于弯折段121上,第一立管3也可通过三通方管连接于冷却管段12的弯折段121。
可选地,入水管段11上设置有第二立管9,第二立管9上设置有第二喷头,第二立管9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第二喷头朝向第一排光伏组件8顶面,第一喷头4朝向第二排光伏组件8顶面。设置多排光伏板时,第二排以后的各排光伏组件8侧边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立管3和第一喷头4。
光伏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入水管段11的入水口流量计5和设置于出水管段13上的出水口流量计6。入水口流量计5可监测流向光伏冷却系统的水量,以统计流出污水处理系统的用水量;出水口流量计6用于监测流回污水处理系统的水量。
可选地,光伏组件8设置于污水处理厂的屋顶。
参见图2,光伏冷却系统还包括加固部件7,加固部件7用于支撑固定第一立管3,防止第一立管3晃动。例如,加固组件为钢丝绳,钢丝绳中部绑扎在第一立管3上部,钢丝绳两端向第一立管3两侧延伸并锚固在污水处理厂的屋顶或者光伏组件8支架上。优选地,第二立管9也通过钢丝绳支撑固定。
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均为电动截止阀,以自动调节冷却管段12、第一立管3和第二立管9上水流的通断。
作为实施例1的第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加固部件7还可为支撑架,支撑架一侧设置于屋顶,另一侧支撑抵接第一立管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实施例2中的光伏冷却系统、多中水处理系统和除臭子系统,入水管段11连接多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出水管段13连接除臭子系统的进水口。
入水管段11连接多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经多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半成品污水不含杂质,避免喷淋至光伏板顶面而损伤光伏板。经光伏冷却系统换热温度升高后的半成品污水连通至除臭子系统,利于除臭子系统后污水的混合处理。
参见图3,污水厂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子系统、投药子系统、多中水处理系统、出水子系统和除臭子系统,光伏冷却系统的入水管段11连接多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光伏冷却系统的出水管段13连接出水子系统,出水子系统连接除臭子系统。通过对多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管道进行改造即可方便地连接至光伏冷却系统的入水管段11。
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光伏支架和光伏组件8,光伏组件8设置于光伏支架上,光伏支架设置于污水厂的屋顶,冷却管段12朝向光伏组件8延伸并贴设于光伏组件8的背面;冷却管段12连接于光伏支架上。
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冷水对光伏组件进行降温,以保证光伏系统的发电量,无需另外接通水源,换热后的水接回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实现循环利用。
可选地,光伏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从下方支撑抵接冷却管段1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水管(1),所述冷却水管(1)包括入水管段(11)、冷却管段(12)和出水管段(13),所述入水管段(11)适于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冷水管出口;所述冷却管段(12)朝向光伏组件(8)延伸并贴设于光伏组件(8)的背面,所述出水管段(13)适于连接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子系统;
第一截止阀(2),设置于所述入水管段(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段(12)呈蛇形绕设于光伏组件(8)的各个光伏板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段(12)为方管,所述入水管段(11)和出水管段(13)为圆管,所述冷却管段(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水管段(11)和出水管段(13)通过异型变径连接或者管接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8)包括多排光伏板,所述冷却管段(12)依次弯折绕设于各排光伏板背面,所述冷却管段(12)在相邻排光伏板之间形成弯折段(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121)向外伸出所述光伏组件(8),所述弯折段(121)上设置有第一立管(3),所述第一立管(3)上设置有喷口朝向光伏组件(8)顶部的第一喷头(4);所述第一立管(3)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入水管段(11)的入水口流量计(5)和设置于所述出水管段(13)上的出水口流量计(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部件(7),所述加固部件(7)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第一立管(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2)和/或第二截止阀为电动截止阀。
9.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冷却系统、多中水处理系统和除臭子系统,所述入水管段(11)连接所述多中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段(13)连接所述除臭子系统的进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支架和光伏组件(8),所述光伏组件(8)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冷却管段(12)连接于所述光伏支架上。
CN202222451044.9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041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1044.9U CN218041348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1044.9U CN218041348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1348U true CN218041348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51044.9U Active CN218041348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1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41348U (zh) 一种光伏冷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JP5351677B2 (ja) ルーバー
CN213238604U (zh) 一种冷却塔风水比控制节能装置
CN218783106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储能集装箱
JP2000236106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4739196A (zh) 塔式直接空冷系统
CN109951151A (zh) 一种智能降温型光伏系统
CN212585519U (zh) 一种冷却塔及空调系统
CN213578837U (zh) 一种多液体封闭式冷却塔循环冷却装置
CN210070030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风机组
CN219873736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
CN220201982U (zh) 一体式脱湿表冷器
CN215412739U (zh) 一种降温速度快的冷水机
CN218627834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冷凝器加热防冻装置
CN214120837U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冷却塔
CN217083482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变频器水冷管路的清洗装置
CN213335630U (zh) 一种用于冷却塔芯杆的循环式水冷装置
CN220750424U (zh) 一种太阳能屋顶聚能系统
CN212205716U (zh) 一种预冷装置
CN214039637U (zh) 一种节能高效冷却塔
CN213484331U (zh) 一种低压出线柜用定向冷却循环装置
CN214708489U (zh) 一种高散热性光伏电站汇流箱的采集通信模块安装结构
CN21867899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发电结构
CN219580196U (zh) 一种除雾型集液盘
CN217635978U (zh) 一种节水闭式热源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