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0036U -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0036U
CN218040036U CN202222293319.0U CN202222293319U CN218040036U CN 218040036 U CN218040036 U CN 218040036U CN 202222293319 U CN202222293319 U CN 202222293319U CN 218040036 U CN218040036 U CN 21804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astic arm
connector
section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33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茂杰
邱扬
潘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33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0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该连接器母端包括绝缘本体和第一端子,绝缘本体设有端子槽,第一端子包括设于端子槽内的两个弹性臂,两个弹性臂沿端子槽的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间隔分布,两个弹性臂和两个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插接件可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直线移动,两个弹性臂弹性抵接插接件,以实现电连接,由于两个弹性臂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弹性臂和两个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插接件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以提高插接配合的适配性,通过间隙的设置,可收容安装时产生的位置误差,以降低插接配合的精度要求,从而提高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连接器可作为电路间、组件间以及系统间的电子传输连接部件,使功率、信号和电流能稳定可靠的流通,既方便产品组装,又方便产品的维修和更换。现有产品中连接器公端在与连接器母端组装时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连接器母端在与连接器公端组装时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母端,包括绝缘本体和第一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内,所述端子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沿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
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端子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弹性抵接所述插接件。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固定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均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相对所述固定部错位分布,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用于与所述插接件弹性抵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第一抵接段和第一接收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朝向所述第一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一抵接段,并朝向所述第二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一接收段与所述第一抵接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弯折设置;
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第二弯折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第二抵接段和第二接收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朝向所述第二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抵接段,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二接收段与所述第二抵接端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侧弯折设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连接部和焊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焊接部和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焊接部均呈扁平状,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焊接部均沿同一平面延伸,且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在所述平面内的正投影不重合。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槽包括插接槽以及与所述插接槽相连通的卡孔,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卡孔,以将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固设于所述插接槽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卡孔的孔壁相抵接,并用于阻止所述固定部朝远离所述插接槽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槽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端子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端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母端,所述连接器公端的第二端子插设于所述端子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弹性抵接所述第二端子。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槽和所述第一端子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端子槽和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呈扁平状。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母端,插接件插设于端子槽内,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弹性抵接插接件,以实现电连接,由于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一弹性臂与第一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弹性臂和第二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从而使得插接件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以提高插接件与连接器母端插接配合的适配性,通过间隙的设置,可收容插接件与连接器母端安装时产生的位置误差,以降低插接配合的精度要求,从而提高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
将上述的连接器母端应用于电连接器上,连接器公端与连接器母端插接配合,从而实现电连接,由于连接器公端的第二端子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端子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以提高第二端子与连接器母端插接配合的适配性,通过间隙的设置,可收容第二端子与连接器母端安装时产生的位置误差,以降低插接配合的精度要求,从而提高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母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器母端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连接器母端中第一端子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剖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中连接器公端左偏移的剖视图。
图8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中连接器公端右偏移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10、连接器母端;100、绝缘本体;110、端子槽;111、插接槽;112、卡合槽;200、第一端子;210、第一弹性臂;211、第一弹性部;2111、第一弯折段;2112、第一延伸段;212、第一接触部;2121、第一抵接段;2122、第一接收段;220、第二弹性臂;221、第二弹性部;2211、第二弯折段;2212、第二延伸段;222、第二接触部;2221、第二抵接段;2222、第二接收段;230、固定部;231、凸台;240、连接部;250、焊接部;300、间隙;400、绝缘底座;20、连接器公端;21、第二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电连接器可以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请参阅图1至图4,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母端10包括绝缘本体100和第一端子200,绝缘本体100设置有端子槽110,第一端子200包括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第一端子200设于端子槽110内,端子槽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弹性臂210与第一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弹性臂220和第二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300。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件插设于端子槽110内,并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弹性抵接插接件。
可以理解的是,插接件插设于端子槽110内,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弹性抵接插接件,以实现电连接,由于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一弹性臂210与第一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弹性臂220和第二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300,从而使得插接件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以提高插接件与连接器母端10插接配合的适配性,通过间隙300的设置,可收容插接件与连接器母端10安装时产生的位置误差,以降低插接配合的精度要求,从而提高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8,该插接件可选为连接器公端20的第二端子21。图6中示出了第二端子21插接于第一端子200正中间位置处的示意图,图7中示出了第二端子21向左偏移插接于第一端子200左侧间隙处的示意图,图8中示出了第二端子21向右偏移插接于第一端子200右侧间隙处的示意图,从而通过间隙300的设置,可收容插接件与连接器母端10安装时产生的位置误差,以降低插接配合的精度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端子200还包括固定部230,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均与固定部230连接,并相对固定部230错位分布,固定部230固设于绝缘本体100上,从而通过固定部230将第一端子200安装在绝缘本体100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相对固定部230错位分布,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呈斜对称分布,在插接件插入端子槽110内后,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弹性抵接插接件,从而使得第一弹性臂210与插接件的弹性抵接力,与第二弹性臂220与插接件的弹性抵接力在固定部230相互抵消,以保证第一端子200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210包括第一弹性部211和第一接触部212,第一弹性部211的一端与固定部230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212,第二弹性臂220包括第二弹性部221和第二接触部222,第二弹性部221的一端与固定部230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接触部2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212和第二接触部222分别用于与插接件弹性抵接,以传递电流、信号等讯息,第一弹性部211和第二弹性部221可发生形变,以分别驱动第一接触部212和第二接触部222弹性抵接插接件,从而实现第一接触部212和第二接触部222稳定夹持插接件,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固定部2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弹性部211包括第一弯折段2111和第一延伸段2112,第一接触部212包括第一抵接段2121和第一接收段2122,第一弯折段2111一端与固定部23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延伸段2112连接,第一弯折段2111朝向所述第一侧弯折设置,第一延伸段2112连接第一弯折段2111和第一抵接段2121,并朝向第二侧弯折设置,第一接收段2122与第一抵接端连接,并朝向第一侧弯折设置,以形成第一弹性臂2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221包括第二弯折段2211和第二延伸段2212,第二接触部222包括第二抵接段2221和第二接收段2222,第二弯折段2211一端与固定部23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延伸段2212连接,第二弯折段2211朝向第二侧弯折设置,第二延伸段2212连接第二弯折段2211和第二抵接段2221,并朝向第一侧弯折设置,第二接收段2222与第二抵接端连接,并朝向第二侧弯折设置,以形成第二弹性臂22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收段2122和第二接收段2222弯折形成收容结构,在插接件向端子槽110内插入的过程中,插接件能被第一接收段2122和第二接收段2222中的至少一个收容引导,以使得插接件能插设于第一抵接段2121和第二抵接段2221之间,并抵接推动第一抵接段2121和第二抵接段2221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弹性部211和第二弹性部221发生弹性形变,以将插接件弹性抵接在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端子200还包括连接部240和焊接部250,连接部240连接焊接部250和固定部230,固定部230、连接部240和焊接部250均呈扁平状,固定部230、连接部240和焊接部250均沿同一平面延伸,且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在平面内的正投影不重合。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固定部230、连接部240和焊接部250均呈扁平状,且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在平面内的正投影不重合,使得第一端子200处于一个平面内,加工时可一次性冲压成型,加工工艺成熟,经济性高,且弹性部位于固定部230上方,产生的变形力作用于固定部230,不会作用于焊接部250的焊脚,可避免焊脚脱锡风险。
进一步的,绝缘本体100内设置有避让口,焊接部250通过避让口露设于绝缘本体100外,连接器母端10可通过焊接部250焊接于PCB板内。
具体的,连接器母端10还设置有绝缘底座400,绝缘底座400与绝缘本体100之间设置有安装插接件的卡合槽112,使得插接件与连接器母端10之间安装更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端子槽110包括插接槽111以及与插接槽111相连通的卡孔,固定部230穿设于卡孔,以将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固设于插接槽111内,可防止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在插接槽111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能够稳定夹持插接件。
进一步的,固定部230设有凸台231,凸台231与卡孔的孔壁相抵接,并用于阻止固定部230朝远离插接槽111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稳定固设于插接槽111内。
具体的,组装时,第一端子200的第一弹性臂210和第二弹性臂220自卡孔一侧插入插接槽111内,直到固定部230穿设于卡孔,以将凸台231与卡孔的孔壁相抵接,从而将第一端子200安装于绝缘本体100的端子槽110内。凸台231可选为倒刺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端子槽110在绝缘本体100上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端子200设有多个,并与端子槽11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子200的设置个数和设置方向,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需求设置,满足不同设备的工作环境,使得连接器母端10的设计更通用化。进一步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具体的,第一端子200以及端子槽110分布有两排,每排设有多个第一端子200以及端子槽110。
具体的,第一端子200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在保证连接稳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请参阅图1至图8,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端2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母端10,连接器公端20的第二端子21插设于所述端子槽110内,并能沿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臂210和所述第二弹性臂220弹性抵接所述第二端子21。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器母端10应用于电连接器上,连接器公端20与连接器母端10插接配合,从而实现电连接,由于连接器公端20的第二端子21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从而使得第二端子21能沿第一侧壁至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以提高第二端子21与连接器母端10插接配合的适配性,通过间隙300的设置,可收容第二端子21与连接器母端10安装时产生的位置误差,以降低插接配合的精度要求,从而提高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8,端子槽110和第一端子200均设有多个,第二端子21设有多个,并与端子槽110和第一端子20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端子21呈扁平状,第一端子200和第二端子21对应设置有多个,可以使得该电连接器适配不同的设备电连接需求,且第二端子21呈扁平状设置,更有利于第二端子21与第一端子200之间插设连接,以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和第一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内,所述端子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沿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臂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
插接件插设于所述端子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弹性抵接所述插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固定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均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相对所述固定部错位分布,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用于与所述插接件弹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第一抵接段和第一接收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朝向所述第一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一抵接段,并朝向所述第二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一接收段与所述第一抵接段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弯折设置;
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第二弯折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第二抵接段和第二接收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朝向所述第二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和所述第二抵接段,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弯折设置,所述第二接收段与所述第二抵接段连接,并朝向所述第二侧弯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连接部和焊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焊接部和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焊接部均呈扁平状,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焊接部均沿同一平面延伸,且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在所述平面内的正投影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包括插接槽以及与所述插接槽相连通的卡孔,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卡孔,以将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固设于所述插接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卡孔的孔壁相抵接,并用于阻止所述固定部朝远离所述插接槽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在所述绝缘本体上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端子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9.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公端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母端,所述连接器公端的第二端子插设于所述端子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一侧壁至所述第二侧壁方向所在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弹性抵接所述第二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和所述第一端子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多个,并与所述端子槽和所述第一端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呈扁平状。
CN202222293319.0U 2022-08-29 2022-08-29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Active CN21804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319.0U CN218040036U (zh) 2022-08-29 2022-08-29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319.0U CN218040036U (zh) 2022-08-29 2022-08-29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0036U true CN21804003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3319.0U Active CN218040036U (zh) 2022-08-29 2022-08-29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0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US4808113A (en) Connector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US86629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o cables
US20020142629A1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100224055B1 (ko) 작은 피치의 전기 커넥터
WO2014047547A1 (en) Floating low profile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KR0122784Y1 (ko) 전기 커넥터가 부착된 소형 전기 모터
CN214754283U (zh) 具有弹簧叉的接触装置
JP296521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0248969B1 (ko) 전기 커넥터
KR910003021B1 (ko) 전기 접속자 조립체
CN219760006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头
CN218040036U (zh) 连接器母端和电连接器
CN219477045U (zh) 高频二合一连接器组件
CN216698783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5119431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18039889U (zh)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US6932642B2 (en) 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
CN217507669U (zh) 连接弹片、具有连接弹片的供电单元及供电设备
CN218242430U (zh) 连接器公端和电连接器
CN219247036U (zh) 单边接触fpc连接器
CN216698784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公座
JP200327273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20155781U (zh) 一种线缆电连接器
CN115249918B (zh) 一种5g基站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