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6440U - 一种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6440U
CN218036440U CN202221708723.3U CN202221708723U CN218036440U CN 218036440 U CN218036440 U CN 218036440U CN 202221708723 U CN202221708723 U CN 202221708723U CN 218036440 U CN218036440 U CN 218036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roduct
transfer
product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087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明
管善意
陆豪亮
陆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lian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lian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lian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lian Lingyun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087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6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6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6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检测设备包括基座、上料装置、至少两条传输线、第一移载台、第一检测装置以及下料装置;第一移载台用于接收上料装置上料的产品,并带动产品移动;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及第一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设于第一机架上并用于检测第一移载台上的产品。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可以实现产品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影响产品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另外,设置有至少两条传输线,有利于实现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检测,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产品外观尺寸进行检测时,一般需要通过人工完成对产品外观及尺寸的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的差异性,会使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并且受检测人员疲劳程度的影响,会影响产品的检测精度;另外,检测效率受检测人员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产品的检测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可以实现产品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避免因操作人员熟练度和疲劳程度而影响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一致性;另外,设置有至少两条传输线,有利于实现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检测,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基座;
上料装置,设于所述基座,用于上料产品;
至少两条传输线,设于所述基座上;
至少两第一移载台,设于所述传输线,并可相对于所述传输线移动,所述第一移载台用于接收所述上料装置上料的所述产品,并带动所述产品移动;
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及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机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两传输线上的所述第一移载台上的所述产品;及
下料装置,设于所述基座,用于将检测后的所述产品下料。
可选地,所述传输线设置有轨道,所述第一移载台可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
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下料装置沿所述传输线的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
第二机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机架与所述第一机架间隔设置;
第二检测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对所述产品的检测内容异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对所述产品的检测内容。
可选地,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中的一者包括至少两个2D成像部件,所述2D成像部件用于获取所述产品的二维图像;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中的另一者包括至少两个3D成像部件,所述3D成像部件用于获取所述产品的三维图像。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移载台,设于所述传输线,并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移载台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移载台转移来的所述产品,并带动所述产品移动;
中转装置,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移载台的所述产品转移至所述第二移载台,
其中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中转装置、所述下料装置沿所述传输线的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传输线包括上料位以及中转位,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移载台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载台沿所述传输线从所述上料位运动至所述中转位,并在所述产品被所述中转装置转移后驱动所述第一移载台返回至所述上料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载台包括:
第一移载组件,设于所述传输线,并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转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移载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移载组件可转动设置;
载台,设于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载台用于承载所述产品。
可选地,所述中转装置包括:
第三机架,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第二机架之间;
至少两个第一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且相对于所述第三机架可升降设置;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传输线一一对应设置;
第一取料件,设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取料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移载台上的所述产品转移至所述第二移载台。
可选地,还包括连线装置,设于所述基座的一侧,并沿所述传输线的轨道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连线装置用于给所述上料装置提供待检测的产品以及承接所述下料装置移载来的产品。
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和所述下料装置中的至少一者包括:
第四机架,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机架间隔设置;
横移组件,安装于所述第四机架,所述横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传输线的传输方向;
第二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横移组件,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相对于所述横移组件可升降设置;
第二取料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取料件用于将所述产品移载至或者移出所述传输线。
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设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上料装置将产品上料至第一移载台,第一移载台带动产品移动至与第一检测装置的第一检测单元对应的位置,第一检测单元对第一移载台上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第一移载台带动检测后的产品移动至与下料装置对应的位置,下料装置将检测后的产品进行下料。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可以使位于不同传输线的第一移载台同步移动,实现产品的同步检测;也可以依次向不同的第一移载台上料,实现多个产品的轮流检测,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设备可以实现产品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影响产品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另外,设置有至少两条传输线,有利于实现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检测,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检测设备1000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测设备的基座及安装于基座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或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上料装置或下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第二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中转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检测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1中:
1000、1000’为检测设备;
100为基座;200、200’为传输线、201为轨道;
301、301’为第一移载台、3011为第一移载组件、3012为第二移载组件、3013为转动组件、3014为载台;302为第二移载台;
400、400’为第一检测装置、401为第一机架、402为第一检测单元、 4021为第一微调件、4022为2D成像部件;
500、500’为下料装置、501为第四机架、502为横移组件、503为第二升降组件、504为第二取料件;
600、600’为上料装置;
700为第二检测装置、701为第二机架、702为第二检测单元、7021为第二微调件、7022为3D成像部件、7023为移动部、7024为2D相机;
800为中转装置、801为第三机架、802为第一升降组件、803为第一取料件;
900、900’为连线装置、901为放置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可以实现产品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避免因操作人员熟练度和疲劳程度而影响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一致性;另外,设置有至少两条传输线,有利于实现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检测,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基座100;上料装置600,设于基座100,用于上料产品;至少两条传输线200,设于基座100上;
至少两第一移载台301,设于传输线200,并可相对于传输线200移动,每一条传输线200上均设有第一移载台301,第一移载台301用于接收上料装置600上料的产品,并带动产品移动;此处的提到的第一移载台301可以是多个,并且第一移载台301与传输线200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在同一传输线200设置多个第一移载台301,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一检测装置400,包括第一机架401及第一检测单元402,第一机架 401设于基座100上,第一检测单元402设于第一机架401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两传输线上的第一移载台301上的产品;及
下料装置500,设于基座100,用于将检测后的产品下料。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例中提到的基座100可以是铸造而成的承载台,也可以是型材搭建的承载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5所示,第一机架401为门形结构,第一检测单元402安装于门形结构。
第一检测单元402可以是成像检测结构,也可以是激光测距结构,或者其它满足要求的检测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1000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上料装置600将产品上料至第一移载台301,第一移载台301带动产品移动至与第一检测装置400的第一检测单元402对应的位置,第一检测单元402 对第一移载台301上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第一移载台301带动检测后的产品移动至与下料装置500对应的位置,下料装置500将检测后的产品进行下料。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可以使位于不同传输线200的第一移载台301同步移动,实现产品的同步检测;也可以依次向不同的第一移载台301上料,实现多个产品的轮流检测,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1000可以实现产品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影响产品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另外,设置有至少两条传输线200,有利于实现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检测,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传输线200设置有轨道201,第一移载台301可沿轨道201的延伸方向运动;
上料装置600、第一检测装置400、下料装置500沿传输线200的轨道 20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轨道201可以沿直线延伸,也可以在延伸过程中发生弯曲;当轨道201沿直线延伸时,可以使相邻传输线200平行且等间距设置;当然,轨道201还可以是其它延伸方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具体实施例中提到的轨道201可以是滑轨,也可以是滑槽等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移载台301相对于传送线200可移动,并且上料装置600、第一检测装置400、下料装置500沿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使产品上料、检测、下料的过程更加顺畅,合理规划产品移动路线,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检测装置400检测后的产品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装置700,如图7所示,第二检测装置700 包括:
第二机架701,设于基座100上,且第二机架701与第一机架401间隔设置;
第二检测单元702,设于第二机架701;第二检测单元702对产品的检测内容异于第一检测单元402对产品的检测内容。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单元402与第二检测单元702中的一者可以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另一者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或者第一检测单元402与第二检测单元702中的一者对产品的孔距进行检测,另一者对产品的平面度进行检测,或者是其它的检测内容,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使用的过程中,上料装置600将产品上料至第一移载台301,可以使第一移载台301带动产品先移动至与第一检测单元402对应的位置,第一检测单元402对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完后,第一移载台301继续带动产品移动,直至移动至与第二检测单元702对应的位置,第二检测单元702对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完后,第一移载台301继续带动产品移动至下料位,下料装置500对产品进行下料。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400和第二检测装置700,可以对产品进行多项检测,提高产品检测的多样性;避免因检测内容不同而更换检测设备,使多项检测可在同一检测设备1000中完成,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检测单元702和第一检测单元402中的一者包括至少两个2D成像部件4022,2D成像部件4022用于获取产品的二维图像;
第二检测单元702和第一检测单元402中的另一者包括至少两个3D成像部件7022,3D成像部件7022用于获取产品的三维图像。
如图5所示,第一检测装置400包括第一机架401和三个第一检测单元402,如图6所示,第一检测单元402包括第一微调件4021和2D成像部件4022,任一第一检测单元402包括三个2D成像部件4022,2D成像部件 4022可以是线扫相机,每个2D成像部件4022在安装时,可以通过第一微调件4021进行调整,安装完成后,2D成像部件4022在第一机架401的安装位置固定。
三个第一检测单元402分别与三条传输线200一一对应设置,在安装的过程中,受第一机架401尺寸的限制,如图5所示,三个第一检测单元 402中的两者设于前侧,另一个第一检测单元402设于后侧。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当2D成像部件4022为线扫相机时,可以通过线扫方式获取产品的2D图像,并根据2D图像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
如图7所示,第二检测装置700包括第二机架701和两个第二检测单元702,如图8所示,任一第二检测单元702均包括3D成像部件7022和第二微调件7021,任一第二检测单元702包括两个3D成像部件7022,3D成像部件7022可以是3D相机,每个3D成像部件7022在安装时,可以通过第二微调件7021进行调整,安装完成后,3D成像部件7022在第二机架701 的安装位置可以固定,使3D成像部件7022与传输线200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使3D成像部件7022沿垂直于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使同一3D成像部件7022对应至少两条传输线200,以节约成本,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如图2所示,设置有三条传输线200,如图7所示,第二检测装置700 设置有两个第二检测单元702,可以将其中一个第二检测单元702固定设置,并使此第二检测单元702与其中一条传输线200对应设置;如图8所示,设置有移动部7023,另一个第二检测单元702安装于移动部7023,并由移动部7023带动沿垂直于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以使同一第二检测单元702可对不同传输线200上的产品进行检测。移动部7023 可以是直线电机、气缸等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如图8所示,第二检测单元702安装有2D相机7024,可以通过2D相机7024对产品的孔距进行检测,当然,2D相机7024还可以替换为其它检测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当3D成像部件7022为3D相机时,可以通过3D相机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获取产品的3D图像,并根据3D图像获取产品的外观特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移载台302,设于传输线200,并沿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设置;第二移载台302用于接收由第一移载台301转移来的产品,并带动产品移动;中转装置800,设于基座 100上,用于将位于第一移载台301的产品转移至第二移载台302;
其中上料装置600、第一检测装置400、中转装置800、第二检测装置 700、下料装置500沿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第二移载台302可由第二驱动件驱动移动,传输线200设置有中转位和下料位,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沿传输线200由中转位移动至下料位,并在产品下料后驱动第二移载台302返回中转位;第二驱动件的设置使得第二移载台302可在中转位与下料位之间运动,在将产品运输至下料位后,下料装置500将第二移载台302上的产品进行下料,产品下料后,第二移载台302可返回中转位使得产品的运输和检测连续进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检测的效率。
第二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气缸、丝杆传动等动力件,并未在附图中标注,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如图1所示,上料装置600、第一检测装置400、中转装置800、第二检测装置700、下料装置500沿传输线200的轨道201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当然,上料装置600和下料装置500也可以设置于传输线200的一侧,或者其它符合要求的位置,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1000在使用的过程中,在传输线200中的轨道201上设置第一移载台301、第二移载台302的设置,使第一检测装置 400对产品检测完成后,第一移载台301可以及时返回接应上料装置上料的下一个产品,第二移载台302由中转装置800获取产品后将检测完的产品移至下料工位,缩短了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传输线200包括上料位以及中转位,检测设备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移载台301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移载台301沿传输线200从上料位运动至中转位,并在产品被中转装置800转移后驱动第一移载台301返回至上料位。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件,使得第一移载台301可在上料位与中转位之间运动,在将产品运输至中转位后,被中转装置800转移到第二移载台302上,因此产品的运输控制和检测控制可分段进行,且第一移载台301可以回到上料位进行下一个产品的运输和检测,使得产品的运输和检测连续进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检测的效率。
第一驱动件可以是电机、气缸、丝杆传动等动力件,并未在附图中标注,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1000对产品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通过上料装置600将产品上料至第一移载台301,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载台301带动产品移动至与第一检测装置400的第一检测单元402对应的位置,第一检测单元402对第一移载台301上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载台301带动检测后的产品移动至与中转装置800对应的中转位,中转装置800将第一移载台301上的产品取下,此时第一移载台301返回至与上料装置600对应的上料位,继续进行上料操作;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移动至与中转装置800对应的中转位,中转装置800将由第一移载台301获取的产品转移至第二移载台302,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带动产品移动至与第二检测装置700的第二检测单元702对应的位置,第二检测单元702对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带动产品移动至与下料装置500对应的下料位,下料装置500将检测后的产品进行下料,产品下料完成后,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重新返回中转位。
在上述检测过程中,第一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移载台301以较快的速度由上料位移动至与第一检测装置400的第一检测单元402对应的位置,在第一检测单元402对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移载台301配合第一检测单元402慢速动作,以实现产品边运动边检测的同步动作,在确保运输效率的同时确保检测准确性;第一检测单元402对产品检测完成后,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载台301以较快的速度由与第一检测装置400的第一检测单元402对应的位置移动至中转位,在中转位中转装置800获取第一移载台301中的产品的过程中,第一移载台301 相对于传输线200静止;中转装置800获取第一移载台301中的产品后,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载台301沿传输线200以较快速度由中转位返回至上料位;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以较快速度由下料位移动至中转位,第二移载台302在中转位相对于传输线200静止,以使中转装置800 将由第一移载台301获取的产品转移至第二移载台302;然后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以较快速度由中转位移动至与第二检测装置700的第二检测单元702对应的位置,在第二检测单元702对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配合第二检测单元702慢速动作,亦可实现产品边运动边检测的同步动作,在确保运输效率的同时确保产品检测的准确性;第二检测单元702对产品检测完成后,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移载台302以较快速度由与第二检测单元702对应的位置移动至下料位,在下料位,第二移载台302配合下料装置500,使产品由下料位进行下料;之后,第二驱动件可驱动第二移载台302以较快速度由下料位移动至中转位。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可驱动第一移载台301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的速度移动,第二驱动件可驱动第二移载台302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以实现对第一移载台301沿传输线200的移动速度、第二移载台302沿传输线200的移动速度的分段控制,使得产品在检测过程中移动速度可控,进一步提高产品检测的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移载台301和第二移载台302 均包括:
第一移载组件3011,设于传输线200,并沿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转动组件3013,设于第一移载组件3011,并由第一移载组件3011带动移动,转动组件3013相对于第一移载组件3011可转动设置;
载台3014,设于转动组件3013,并由转动组件3013带动转动,载台 3014用于承载并固定产品。
可以使第一移载台301和第二移载台302均还包括第二移载组件3012,第二移载组件3012设于第一移载组件3011,并由第一移载组件3011带动移动,第二移载组件3012相对于第一移载组件3011可沿垂直于轨道201 的延伸方向移动;转动组件3013设置于第二移载组件3012。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移载组件3012可以是模组结构,可以包括气缸、电机等动力件,或者其它符合要求的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转动组件3013可以包括旋转马达,或旋转气缸,或电机等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载台3014可以通过夹持类结构将产品固定,也可以通过吸盘类结构将产品固定,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第一移载组件3011沿轨道201的延伸方向滑动,可带动产品沿轨道201移动,当移动至与第一检测装置400对应的位置时,第一检测装置400中的第一检测单元402包括2D成像部件4022,在获取产品的2D图像的过程中,当2D成像部件4022为线扫相机时,可以通过第一移载组件3011带动产品沿轨道201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移载组件 3012带动产品沿垂直于轨道201的延伸方向移动,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转动组件3013的转动,使产品转动,实现第一移载台301的三轴插补功能,使线扫相机对产品进行扫描,获取产品的2D图像。当移动至与第二检测装置700对应的位置时,第二检测装置700中的第二检测单元702 包括3D成像部件7022,在获取产品的3D图像的过程中,3D成像部件7022 为3D相机时,可以通过第一移载组件3011带动产品沿轨道201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二移载组件3012带动产品沿垂直于轨道201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转动组件3013带动产品转动,实现第二移载台302的三轴插补功能,获取产品的3D图像。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移载台301和第二移载台302具有三轴插补功能,在对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产品移动或转动,有利于获取产品的多个检测角度,在获取产品图像时,可以获取产品全方位的图像,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中转装置800包括:
第三机架801,设于基座100上;并位于第一机架401和第二机架701 之间,第三机架801可以设置为门形结构,架设于基座100上;
至少两个第一升降组件802,安装于第三机架801,且相对于第三机架 801可升降设置;第一升降组件802与传输线200一一对应设置;
第一取料件803,安装于第一升降组件802,并由第一升降组件802带动升降,第一取料件803用于将第一移载台301上的产品转移至第二移载台302。
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800的过程中,当第一移载台301 带动产品移动至与中转装置800对应的位置时,控制第一升降组件802下降,以使对应的第一取料件803夹取第一移载台301上的产品,然后,控制第一升降组件802上升,以使第一取料件803带动产品上升;第二移载台302移动至与中转装置800对应的位置时,控制第一升降组件802下降,以使第一取料件803将产品放置至对应的第二移载台302上,然后,控制第一升降组件802上升,第二移载台302带动产品向第二检测装置700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中转装置800,可以实现产品在第一移载台301与第二移载台302之间的转移,有利于缩短产品检测的时间间隔,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连线装置900,设于基座100 的一侧,连线装置900沿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设置,连线装置900用于给上料装置600提供待检测的产品以及承接下料装置500 移载来的产品。
如图2所示,连线装置9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产品的放置位,可以将待检测的产品放置于连线装置900中靠近上料装置600一侧的放置位,方便上料装置600将待检测的产品转移至第一移载台301;下料装置500将检测后的产品放置至连线装置900中靠近下料装置500一侧的放置位,连线装置900带动产品移动,以使检测后的产品转移至下一工位。
可以将连线装置900设置为连线磁悬浮结构,也可以设置为电机带动传送的传送带结构,或者其它满足要求的结构,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料装置600和下料装置500中的至少一者包括:
第四机架501,设于基座100上,与第一机架401间隔设置;
横移组件502,安装于第四机架501,并相对于第四机架501可移动;横移组件502的移动方向垂直于传输线200的传输方向;
第二升降组件503,安装于横移组件502,由横移组件502带动移动,且第二升降组件503相对于横移组件502可升降设置;
第二取料件504,安装于第二升降组件503,并由第二升降组件503带动升降;用于将产品移载至或者移出传输线200。
在使用的过程中,第四机架501为门形结构,架设于传输线200的上部;横移组件502带动第二取料件504移动至与连线装置900上的待检测的产品对应的位置,控制第二升降组件503下降,以使第二取料件504获取放置位901中的待检测的产品,然后控制第二升降组件503上升,控制横移组件502向靠近第一移载台301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取料件504中的产品与第一移载台301对应,控制第二升降组件503下降,将产品放置至第一移载台。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取料件504,同时对多个第一移载台上料,也可以如图4所示,仅设置一个第二取料件504,逐一对第一移载台301进行上料,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文件中的第一取料件803和第二取料件504均可以通过夹持类结构将产品固定,也可以通过吸盘类结构将产品固定,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1000’,检测设备1000’包括基座100’、至少两条传输线200’、第一移载台301’、第一检测装置400’、下料装置500’、上料装置600’以及连线装置900’,并且上料装置600’、第一检测装置400’、下料装置500’沿传输线20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待检测的产品放置于连线装置900’中靠近上料装置600’一侧的放置位,上料装置600’将待检测的产品由连线装置900’转移至第一移载台301’;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载台301’沿传输线200’由上料位移动至与第一检测装置400’对应的位置,第一检测装置 400’对第一移载台301’上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移载台301’带动产品移动至下料位,下料装置500’将产品由第一移载台301’转移至连线装置900’。
此外,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取料件803和第二取料件504,第一机架401、第二机架701、第三机架801和第四机架501,第一移载台301和第二移载台302,第一检测单元402和第二检测单元702,第一移载组件3011 和第二移载组件3012,第一检测装置400和第二检测装置700,第一微调件4021和第二微调件7021等部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仅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申请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检测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
上料装置(600),设于所述基座(100),用于上料产品;
至少两条传输线(200),设于所述基座(100)上;
至少两第一移载台(301),设于所述传输线(200),并可相对于所述传输线(200)移动,所述第一移载台(301)用于接收所述上料装置(600)上料的所述产品,并带动所述产品移动;
第一检测装置(400),包括第一机架(401)及第一检测单元(402),所述第一机架(401)设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02)设于所述第一机架(401)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两传输线上的所述第一移载台(301)上的所述产品;及
下料装置(500),设于所述基座(100),用于将检测后的所述产品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200)设置有轨道(201),所述第一移载台(301)可沿所述轨道(201)的延伸方向运动;
所述上料装置(600)、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0)、所述下料装置(500)沿所述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700),所述第二检测装置(700)包括:
第二机架(701),设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二机架(701)与所述第一机架(401)间隔设置;
第二检测单元(702),设于所述第二机架(701),所述第二检测单元(702)对所述产品的检测内容异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02)对所述产品的检测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702)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02)中的一者包括至少两个2D成像部件(4022),所述2D成像部件(4022)用于获取所述产品的二维图像;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702)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02)中的另一者包括至少两个3D成像部件(7022),所述3D成像部件(7022)用于获取所述产品的三维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移载台(302),设于所述传输线(200),并沿所述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移载台(302)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移载台(301)转移来的所述产品,并带动所述产品移动;
中转装置(800),设于所述基座(100)上,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移载台(301)的所述产品转移至所述第二移载台(302),
其中所述上料装置(600)、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00)、所述中转装置(800)及所述下料装置(500)沿所述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200)包括上料位以及中转位,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移载台(301)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载台(301)沿所述传输线(200)从所述上料位运动至所述中转位,并在所述产品被所述中转装置(800)转移后驱动所述第一移载台(301)返回至所述上料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载台(301)包括:
第一移载组件(3011),设于所述传输线(200),并沿所述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转动组件(3013),设于所述第一移载组件(3011),所述转动组件(3013)相对于所述第一移载组件(3011)可转动设置;
载台(3014),设于所述转动组件(3013),所述载台(3014)用于承载所述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装置(800)包括:
第三机架(801),设于所述基座(10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机架(401)与所述第二机架(701)之间;
至少两个第一升降组件(802),安装于所述第三机架(801),且相对于所述第三机架(801)可升降设置;所述第一升降组件(802)与所述传输线(200)一一对应设置;
第一取料件(803),设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802),所述第一取料件(803)用于将所述第一移载台(301)上的所述产品转移至所述第二移载台(302)。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线装置(900),设于所述基座(100)的一侧,并沿所述传输线(200)的轨道(20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连线装置(900)用于给所述上料装置(600)提供待检测的产品以及承接所述下料装置(500)移载来的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600)和所述下料装置(500)中的至少一者包括:
第四机架(501),设于所述基座(100),与所述第一机架(401)间隔设置;
横移组件(502),安装于所述第四机架(501),所述横移组件(502)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传输线(200)的传输方向;
第二升降组件(503),安装于所述横移组件(502),且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03)相对于所述横移组件(502)可升降设置;
第二取料件(504),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03),所述第二取料件(504)用于将所述产品移载至或者移出所述传输线(200)。
CN202221708723.3U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检测设备 Active CN218036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8723.3U CN218036440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08723.3U CN218036440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6440U true CN218036440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08723.3U Active CN218036440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64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1536A (zh) * 2023-10-19 2023-11-21 广东省双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冷板三维测量的载具及包含其的三维测量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1536A (zh) * 2023-10-19 2023-11-21 广东省双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冷板三维测量的载具及包含其的三维测量设备
CN117091536B (zh) * 2023-10-19 2024-01-26 广东省双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冷板三维测量的载具及包含其的三维测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8318B (zh) 一种多机头全自动印刷设备
CN106005995A (zh) 一种上下料机构
KR20170050580A (ko) 물품 이송 장치 및 물품 검사 장치
CN218036440U (zh) 一种检测设备
CN107379738B (zh) 一种版式自动数码喷印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
KR100878652B1 (ko) 탠덤 프레스라인의 공작물반송방법 및 공작물반송장치
CN206645524U (zh) 一种pcb电路板夹持传送机构
CN107116038A (zh) Ocvb测试机
KR20170035591A (ko) 대형프레스의 소재 이송시스템
TW201302583A (zh) 生產線設備及使用該生產線設備的生產線
CN108001999A (zh) 一种板材的自动上料机
CN113998429A (zh) Pcb钻靶机自动化上料设备
CN108680851A (zh) 一种大尺寸电路板自动测试机
KR101775322B1 (ko) 물품 이송 장치, 물품 검사 장치, 물품 이송 방법 및 물품 검사 방법
CN113109345A (zh) 一种多面体产品多工位同时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CN114910770A (zh) Dfn封装芯片的检测装置
CN111331156B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1180978B (zh) 一种能够检测的二极插头连续插针设备
CN216188827U (zh) 基板加工系统
CN105954305B (zh) 一种x-ray无损透视检测仪
CN214188137U (zh) 一种自动化管体注肩设备
US20020195312A1 (en) Crank drive for returning work pieces
CN113732532A (zh) 一种自动生产装置及方法
JPS6331797Y2 (zh)
CN116534526B (zh) 一种成像检测型滤网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