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3362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3362U
CN218033362U CN202222082004.1U CN202222082004U CN218033362U CN 218033362 U CN218033362 U CN 218033362U CN 202222082004 U CN202222082004 U CN 202222082004U CN 218033362 U CN218033362 U CN 218033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air conditioner
electrical
indoor unit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20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泳余
欧峥
任蕾
杨登明
杨春生
熊瑞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0820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3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3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3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接水盘、接线盒和电器盒;接水盘、接线盒和电器盒均位于空调外壳内,空调外壳的前侧设有下出风口,接水盘靠近空调外壳的底端设置并位于下出风口上方,接线盒和电器盒均位于接水盘的下方;接线盒内设置有接线板,接线板安装在接线盒的第一壁上,电器盒内设置有主板,主板安装在电器盒的第二壁上;在左右方向上,电器盒设置在接线盒靠近空调外壳的一侧;电器盒的第二壁的法向与接线盒的第一壁的法向相交。该空调室内机可提高内部空间利用率,同时能够提高电气安全性和维修便利性。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空调器中,电器盒部件通常摆放在以下位置:空调壳体顶端、底端或者蒸发器部件下方前侧。对于上下出风空调而言,空调壳体上端和下端是空调的出风口,不能放置电器盒部件;若摆放在蒸发器部件下方前侧,因电器盒部件占用空间较大,影响其他零件布局。
因此,对于上下出风空调,如何将电器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空间,同时提高防火安全性及售后维修便利性是现阶段需要处理的问题。
现有一种立式空调器,其内部的电器盒设置在接线盒的前侧,但是对于上下出风的空调器,电器盒设置于该处于会影响出风口的设置,因此此种结构不适用于上下出风的空调器,另外,其电器盒的盖部件为一体式结构,在装配后,在盖部件的拆卸方向上,盖部件的一部分被空调器的壳体遮挡,因此售后维修时,需要将整个电器盒拆下,拆卸不便,大幅降低了维修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内部空间利用率,同时能够提高电气安全性和维修便利性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接水盘、接线盒和电器盒;接水盘、接线盒和电器盒均位于空调外壳内,空调外壳的前侧设有下出风口,接水盘靠近空调外壳的底端设置并位于下出风口上方,接线盒和电器盒均位于接水盘的下方;在左右方向上,电器盒设置在接线盒靠近空调外壳的一侧。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将电器盒设置在靠近接线盒的位置上,并位于接线盒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从而充分利用空调内部的空间,提高空调内部空间利用率。其次,现有的空调通常将电器盒设置在底盘或顶部这种极端的位置,更换或修理起来极其不便,需要借助梯子或趴在地上才能完成更换,而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电器盒位于接水盘与底盘之间的位置,因此,在高度方向上电器盒位于比较合适的位置,便于售后维修。再次,室内220V的强电接到接线盒上,且接线盒与电器盒之间通过强电线连接,以实现对电器盒内主板的供电,若将电器盒设置在顶部,强电线会贯穿空调室内机的整个机身,且横跨风道部件,而风道部件用于送冷风和热风实现制冷制热的部件,强电线横跨在上面存在极大的电气安全隐患,而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电器盒靠近接线盒设置能够减短接线盒与电器盒之间的强电线长度,降低电气安全隐患。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空调外壳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空调壳体和空调盖板;空调壳体的前侧设有壳体开口,空调盖板覆盖壳体开口并与空调壳体围成容置腔,接水盘、接线盒和电器盒均位于容置腔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器盒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电器盒主体和第一盖部件,电器盒主体上设有电器盒开口;第一盖部件覆盖电器盒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盖部件外露于壳体开口,第一盖部件可从壳体开口拆装。
由此可见,当需要对主板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可先将空调盖板拆下,将壳体开口露出,接着将第一盖部件从壳体开口拆除,拿掉第一盖部件后可将主板取出,操作简单、便捷。
进一步的方案是,接线盒朝向电器盒的侧壁上开设有接线盒出线口,电器盒主体的底部开设有电器盒进线口。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器盒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过线槽,电器盒进线口位于第一过线槽的侧壁上,电器盒进线口的进线方向与第一过线槽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过线槽的入口位于第一过线槽延伸方向上靠近接线盒的一端。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过线槽在左右方向上靠近第一盖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敞口;第一盖部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盖主体部和第一覆盖部,盖主体部与电器盒开口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覆盖部覆盖第一敞口。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器盒主体的前侧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过线槽,第二过线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电器盒出线口,电器盒出线口的出线方向与第二过线槽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二过线槽的出口位于第二过线槽的顶端;第二过线槽在左右方向上靠近第一盖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二敞口;第一盖部件还包括第二覆盖部,第二覆盖部与盖主体部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第二覆盖部覆盖第二敞口。
由此可见,电器盒出线口位于第二过线槽的侧壁上,电器盒进线口位于第一过线槽的侧壁上,通过第一覆盖部盖设第一过线槽的第一敞口,第二覆盖部盖设第二过线槽的第二敞口,从而使得第一盖部件与两个过线槽形成密封结构,防止火苗窜出,而引燃电器盒周围的注塑件,起到防火效果,提高了电气安全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器盒还包括第二盖部件,第二盖部件覆盖电器盒开口的一部分,第二盖部件与第一盖部件沿着前后方向对接;第二盖部件与电器盒主体一体成型;或者第二盖部件与电器盒主体固定连接。
由此可见,电器盒的盒盖由相互拼接的第一盖部件和第二盖部件构成,维修主板时,仅需要拆卸第一盖部件即可,这样,第一盖部件的尺寸小,方便拆装,同时无需拆装第二盖部件,能够保证第二盖部件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电气安全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线盒内设置有接线板,接线板安装在接线盒的第一壁上,电器盒内设置有主板,主板安装在电器盒的第二壁上,第二壁与电器盒开口相对设置;电器盒的第二壁的法向与接线盒的第一壁的法向相交。
进一步的方案是,主板与接线板通过电线连接;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部件,下出风口与风道部件连通,接线盒设置在风道部件的后侧,电器盒在左右方向上位于风道部件的一侧;风道部件的外壁上沿前后方向贯穿地设置有过线口,电线依次穿过接线盒出线口、过线口和电器盒进线口。
由此可见,通过合理排布走线方式,缩短接线盒与电器盒之间的强电线长度,降低电气故障概率,并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该走线规划可在预装阶段完成外部到主板间的所有连线,避免在总装过程一边理线一边组装部件的矛盾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壁垂直于第一壁。
由此可见,可使得电器盒与接线盒垂直设置,使得各部件之间布局紧凑,进一步提高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线盒和电器盒均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接水盘设置。
由此可见,保证电器盒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合理的位置上,便于售后维修,同时防止离底盘过近而使得售后人员需要趴在地上进行维修。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中风道部件和电器盒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中风道部件、电器盒和接线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中电器盒的结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
参见图1至图3,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1、接水盘2、风道部件3、接线盒4和电器盒5。该空调室内机为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立式空调器。
空调外壳1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空调壳体11和空调盖板12,空调壳体11的前侧设有壳体开口111和下出风口112,空调盖板12覆盖壳体开口111并与空调壳体11围成容置腔113,接水盘2、接线盒4和电器盒5均位于容置腔113内,下出风口112与风道部件3连通。
接水盘2靠近空调外壳1的底端设置并位于下出风口112上方,接线盒4和电器盒5均位于接水盘2的下方,且均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接水盘2设置,并且接线盒4设置在风道部件3的后侧,电器盒5位于风道部件3的左侧。接线盒4内设置有接线板41,接线板41安装在接线盒4的第一壁42上,电器盒5内设置有主板51和固定板54,主板51通过固定板54安装在电器盒5的第二壁52上,主板51与接线板41通过电线6连接。在左右方向上,电器盒5设置在接线盒4靠近空调外壳1的一侧,也即设置在接线盒4的左侧。电器盒5的第二壁52的法向与接线盒4的第一壁42的法向相交,优选地,第一壁42垂直于第二壁52,以使得电器盒5与接线盒4垂直设置。
参见图1和图4,电器盒5包括电器盒主体51、第一盖部件52和第二盖部件53,第一盖部件52和第二盖部件53均与电器盒主体5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第一盖部件52与电器盒主体仅通过两颗螺钉固定连接。
电器盒主体51上设有电器盒开口511,第二壁52与电器盒开口511相对设置,第一盖部件52覆盖电器盒开口511的一半,第二盖部件53覆盖电器盒开口511的另外一半,第二盖部件53与第一盖部件52沿着前后方向对接。第一盖部件52外露于壳体开口111,第一盖部件52可从壳体开口111拆装。当需要对主板51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可先将空调盖板12拆下,将壳体开口111露出,接着将第一盖部件52从壳体开口111拆除,拿掉第一盖部件52后可将主板51和固定板54一同取出,操作简单、便捷。
如图3和图4所示,接线盒4朝向电器盒5的侧壁上开设有接线盒出线口43,电器盒主体51的底部开设有电器盒进线口512。电器盒主体51的底部还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过线槽513,电器盒进线口512位于第一过线槽513的侧壁上,电器盒进线口512的进线方向与第一过线槽513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过线槽513的入口5131位于第一过线槽513延伸方向上靠近接线盒4的一端。第一过线槽513在左右方向上靠近第一盖部件52的一侧具有第一敞口5132。第一盖部件52包括盖主体部521、第一覆盖部522和第二覆盖部523,盖主体部521和第一覆盖部522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第二覆盖部523与盖主体部521沿着前后方向布置。盖主体部521与电器盒开口51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覆盖部522覆盖第一敞口5132。
电器盒主体51的前侧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过线槽514,第二过线槽514的侧壁上开设有电器盒出线口515,电器盒出线口515的出线方向与第二过线槽514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过线槽514的出口5142位于第二过线槽514的顶端。第二过线槽514在左右方向上靠近第一盖部件52的一侧具有第二敞口5141,第二覆盖部523覆盖第二敞口5141。从而使得第一盖部件52与两个过线槽形成密封结构,防止火苗窜出,而引燃电器盒5周围的注塑件,起到防火效果,提高了电气安全性。
风道部件3的外壁上沿前后方向贯穿地设置有过线口31,过线口31与风道部件3的内部不连通,电线6依次穿过接线盒出线口43、过线口31和电器盒进线口512,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电线6从接线盒4引出后,沿着如图3所示中的路径先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再沿水平方向向前延伸穿过过线口31后,再沿着如图2所示的路径,先沿着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再从电器盒5的下方穿过并延伸至电器盒5远离风道部件3的一侧后,从第一过线槽513的入口5131进入第一过线槽513,最后从电器盒进线口512进入电器盒5内与主板51电连接。通过合理排布走线方式,缩短接线盒4与电器盒5之间的强电线长度,降低电气故障概率,并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沿着电线6的走线路径,设置有多个卡扣和挡筋,用于对电线进行固定。
由上可见,通过将电器盒设置在靠近接线盒的位置上,并位于接线盒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从而充分利用空调内部的空间,提高空调内部空间利用率。其次,现有的空调通常将电器盒设置在底盘或顶部这种极端的位置,更换或修理起来极其不便,需要借助梯子或趴在地上才能完成更换,而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电器盒位于接水盘与底盘之间的位置,因此,在高度方向上电器盒位于比较合适的位置,便于售后维修。再次,室内220V的强电接到接线盒上,且接线盒与电器盒之间通过强电线连接,以实现对电器盒内主板的供电,若将电器盒设置在顶部,强电线会贯穿空调室内机的整个机身,且横跨风道部件,而风道部件用于送冷风和热风实现制冷制热的部件,强电线横跨在上面存在极大的电气安全隐患,而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电器盒靠近接线盒设置能够减短接线盒与电器盒之间的强电线长度,降低电气安全隐患。
此外,第二盖部件也可以与电器盒主体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点焊或铆接等固定方式固定连接。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接水盘、接线盒和电器盒;
所述接水盘、所述接线盒和所述电器盒均位于所述空调外壳内,所述空调外壳的前侧设有下出风口,所述接水盘靠近所述空调外壳的底端设置并位于所述下出风口上方,所述接线盒和所述电器盒均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方向上,所述电器盒设置在所述接线盒靠近所述空调外壳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空调外壳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空调壳体和空调盖板;
所述空调壳体的前侧设有壳体开口,所述空调盖板覆盖所述壳体开口并与所述空调壳体围成容置腔,所述接水盘、所述接线盒和所述电器盒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盒包括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电器盒主体和第一盖部件,所述电器盒主体上设有电器盒开口;
所述第一盖部件覆盖所述电器盒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盖部件外露于所述壳体开口,所述第一盖部件可从所述壳体开口拆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朝向所述电器盒的侧壁上开设有接线盒出线口,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底部开设有电器盒进线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过线槽,所述电器盒进线口位于所述第一过线槽的侧壁上,所述电器盒进线口的进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过线槽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过线槽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过线槽延伸方向上靠近所述接线盒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线槽在左右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盖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敞口;
所述第一盖部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盖主体部和第一覆盖部,所述盖主体部与所述电器盒开口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覆盖部覆盖所述第一敞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前侧设置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过线槽,第二过线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电器盒出线口,所述电器盒出线口的出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过线槽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二过线槽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二过线槽的顶端;
所述第二过线槽在左右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盖部件的一侧具有第二敞口;
所述第一盖部件还包括第二覆盖部,所述第二覆盖部与所述盖主体部沿着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覆盖部覆盖所述第二敞口。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盒还包括第二盖部件,所述第二盖部件覆盖所述电器盒开口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盖部件与所述第一盖部件沿着前后方向对接;
所述第二盖部件与所述电器盒主体一体成型;或者
所述第二盖部件与所述电器盒主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内设置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安装在所述接线盒的第一壁上,所述电器盒内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安装在所述电器盒的第二壁上,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电器盒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电器盒的第二壁的法向与所述接线盒的第一壁的法向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与所述接线板通过电线连接;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部件,所述下出风口与所述风道部件连通,所述接线盒设置在所述风道部件的后侧,所述电器盒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风道部件的一侧;
所述风道部件的外壁上沿前后方向贯穿地设置有过线口,所述电线依次穿过所述接线盒出线口、所述过线口和所述电器盒进线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壁垂直于所述第一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和所述电器盒均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所述接水盘设置。
13.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222082004.1U 2022-08-08 2022-08-0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8033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2004.1U CN218033362U (zh) 2022-08-08 2022-08-0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2004.1U CN218033362U (zh) 2022-08-08 2022-08-0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3362U true CN21803336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4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2004.1U Active CN218033362U (zh) 2022-08-08 2022-08-0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3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473900A (en) Air conditioner
CN21803336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380110B (zh) 电加热器走线结构、柜式空调器
CN105142941A (zh) 车厢用空调装置
CN110856397A (zh) 电控盒组件及空调器
CN107257095A (zh) 一种方便接线的室外配电柜
CN217383182U (zh) 无雾热风加湿器
JP2017180996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664435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34555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433949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9042605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9832517U (zh) 一种无线继电器
CN219998869U (zh) 一种新型防爆配电箱
CN212366585U (zh) 一种新型abb组合电器
CN215929900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303143U (zh) 空调器
CN214625758U (zh) 一种配断路器的智能以太网远程控制器
CN216522266U (zh) 一种减少火花产生的空调电控盒
CN220374222U (zh) 车顶空调器和车辆
CN214849830U (zh) 电器箱体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
CN21220480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2720021U (zh) 散热组件、燃气装置和空调器
CN214204534U (zh) 一种补偿柜
CN217979205U (zh) 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