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2017U -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2017U
CN218022017U CN202222163308.0U CN202222163308U CN218022017U CN 218022017 U CN218022017 U CN 218022017U CN 202222163308 U CN202222163308 U CN 202222163308U CN 218022017 U CN218022017 U CN 218022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seat
folding assembly
pushing
hook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33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鹏赟
吕荣辉
王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33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2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2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2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包括第一座,第二座,旋转件,第一弹性件和顶推件,第一座和第二座可转动地相连并具有使用形态和折叠形态;旋转件上设有第一钩挂部,第二座上设有第二钩挂部,旋转件可转动地装配于第一座并具有解锁位和锁止位,在锁止位,第一钩挂部适于与第二钩挂部钩挂相连以使第一座和第二座可保持在使用形态,在解锁位,第一钩挂部和第二钩挂部可分离以使第一座和第二座可切换至折叠形态;第一弹性件设在第一座和旋转件之间,第一弹性件适于将旋转件复位至锁止位;顶推件位置可调地设于第一座或第二座,顶推件适于将旋转件顶推至解锁位。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折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组件和应用该折叠组件的代步车。
背景技术
诸如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平衡车等代步车作为一种短途代步车工具,由于操作方便、小巧轻便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方便代步车的携带和收纳,相关技术中的代步车多设计为可折叠的形式,但是相关技术中的代步车的折叠机构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折叠组件,该折叠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折叠组件的代步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包括:
第一座和第二座,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可转动地相连并具有使用形态和折叠形态;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座并具有解锁位和锁止位,在所述锁止位,所述旋转件适于与所述第二座钩挂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保持在所述使用形态,在所述解锁位,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第二座分离以使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可切换至所述折叠形态;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座和所述旋转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适于将所述旋转件复位至所述锁止位;
顶推件,所述顶推件位置可调地设于所述第一座或所述第二座,所述顶推件适于将所述旋转件顶推至所述解锁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上设有第一钩挂部,所述第二座上设有第二钩挂部,在所述锁止位,所述第一钩挂部适于与所述第二钩挂部钩挂相连,在所述解锁位,所述第一钩挂部和所述第二钩挂部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钩挂部上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适于在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切换至所述使用形态时引导所述旋转件摆动至所述解锁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钩挂部上设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引导面适于引导所述旋转件从所述锁止位摆动至所述解锁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二座和所述顶推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适于在所述顶推件将所述旋转件顶推至所述解锁位后复位所述顶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座设有装配孔,所述顶推件可滑移地装配于所述装配孔,所述顶推件设有挡止部,所述挡止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座挡止以避免所述顶推件从所述装配孔内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内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顶推件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适于与所述第一凸起挡止以限制所述顶推件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孔内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顶推件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所述第二凸起适于在所述顶推件转动时与所述第一凸部或所述第二凸部挡止以限制所述顶推件的转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凸部的一侧之间限制出第一槽,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装配孔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适于配合在所述第一槽内以增强所述顶推件滑移的导向性,所述第一凸部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凸部的另一侧之间限制出第二槽,所述第二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槽内并在所述第二槽内相对所述顶推件可周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包括钩挂件,所述钩挂件设于所述第二座,所述第二钩挂部形成在所述钩挂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钩挂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钩挂件并行间隔布置,且两个钩挂件之间限制出限位槽,在所述锁止位,所述旋转件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解锁位,所述顶推件伸入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旋转件顶压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折叠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代步车包括立管,所述立管与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的其中一者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顶推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二座的装配孔的前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座的装配孔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顶推件的驱动部的前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钩挂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推件在装配孔内转动解锁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推件在装配孔内转动锁止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在使用形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在折叠形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在使用形态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座1;
第二座2;装配孔21;第二凸起211;第一凸起212;
旋转件3;第一钩挂部31;
钩挂件4;第二钩挂部41;第一引导面411;第二引导面412;限位槽42;
顶推件5;驱动部51;第一凸部511;第二凸部512;第一槽513;第二槽514;主体部52;挡止部521;
第一弹性件6;
第二弹性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包括第一座1,第二座2,旋转件3,第一弹性件6和顶推件5。
第一座1和第二座2可转动地相连并具有使用形态和折叠形态。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座1可以设在第二座2的上方,第一座1和第二座2均大体为圆柱型,第一座1和第二座2可以通过枢轴枢转装配,枢轴位于第一座1和第二座2的后侧,且枢轴大体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9所示,在使用形态,第一座1转动至第二座2的上方,第一座1的轴向和第二座2的周向均大体沿着上下方向。如图10所示,在折叠形态,第一座1绕着枢轴向后转动,第一座1的轴向和第二座2的轴向呈夹角。
旋转件3上设有第一钩挂部31,第二座2上设有第二钩挂部41,旋转件3可转动地装配于第一座1并具有解锁位和锁止位,在锁止位,第一钩挂部31适于与第二钩挂部41钩挂相连以使第一座1和第二座2可保持在使用形态,在解锁位,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钩挂部41可分离以使第一座1和第二座2可切换至折叠形态。
具体地,如图1所示,旋转件3可以通过枢轴枢转装配在第一座1上,旋转件3的枢轴大体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钩挂部31可以与旋转件3一体成型,第一挂钩部可以为杆状结构且大体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钩挂部41可以与第二座2一体成型,第二钩挂部 41可以为挂钩状。
当第一座1和第二座2切换至使用形态时,旋转件3可以转动至锁止位,如图9所示,此时,旋转件3的第一钩挂部31可以与第二钩挂部41钩挂配合,由此,第一座1和第二座2可以固定并保持在使用形态,方便了折叠组件的使用。
当需要将第一座1和第二座2切换至折叠形态时,可以向后转动旋转件3并将旋转件3 切换至解锁位,此时,旋转件3的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座2上的第二钩挂部41会脱离,由于失去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钩挂部41的钩挂约束,第一座1可以绕着对应的枢轴向后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座1和第二座2的折叠。
第一弹性件6设在第一座1和旋转件3之间,第一弹性件6适于将旋转件3复位至锁止位。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件6可以为扭簧,第一弹性件6可以套设在旋转件 3的枢轴上,且第一弹性件6的一端与第一座1相连或止抵,第一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旋转件3相连或止抵。当旋转件3向后摆动后,第一弹性件6会被压缩储能,从而可以将旋转件3从解锁位复位至锁止位。
另外,旋转件3在第一弹性件6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在锁止位,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钩挂部41的钩挂配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具有缓冲和预紧作用,既能够缓冲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钩挂部41之间冲击作用,也可以起到消隙效果,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紧凑性。
顶推件5位置可调地设于第一座1或第二座2,顶推件5适于将旋转件3顶推至解锁位。顶推件5可以为一根螺钉,顶推件5可以螺纹装配在第二座2上,顶推件5大体沿着第二座2的径向延伸,通过旋转顶推件5可以向后顶推旋转件3,从而可以将旋转件3顶推至解锁位,方便了解除对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钩挂部41的钩挂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过程中,通过顶推件5即可实现对旋转件3的驱动,实现了一键操作,操作过程简单、便捷,方便了使用。另外,第一弹性件6可以将旋转件3保持在锁止位,保证了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钩挂部41钩挂配合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切换至使用形态的折叠组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钩挂部41上设有第一引导面411,第一引导面411适于在第一座1和第二座2切换至使用形态时引导旋转件3摆动至解锁位。
具体地,如图1和图8所示,第一引导面411可以设在第二钩挂部41的上表面上,第一引导面411可以为斜面并大体沿着从前至后的方向倾斜向下布置。当第一座1绕着对应地枢轴向前转动时,旋转件3会首先与第一引导面411接触,随着第一座1的下压,旋转件3会在第一引导面411的作用下向后摆动并直至摆动至第二钩挂部41的后侧位置,然后旋转件3在第一弹性件6的作用下会向前摆动,旋转件3上的第一钩挂部31会移动至第二钩挂部41的下方,从而实现第一钩挂部31和第二钩挂部41的钩挂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钩挂部41上设有第二引导面412,第一引导面411和第二引导面412相对布置,第二引导面412适于引导旋转件3从锁止位摆动至解锁位。
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二引导面412可以设在第二钩挂部41的下侧,第二引导面412 也可以为斜面,第二引导面412大体沿着从前至后的方向倾斜向上布置。第二引导面412 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旋转件3的摆动方向大体一致,由此一方面方便了第一钩挂部31沿着第二引导面412在锁止位和解锁位之间往复切换,另一方面保证了在锁止位的第一钩挂部31 能够与第二钩挂部41贴合接触,从而保证了装配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7,第二弹性件7设在第二座2和顶推件5 之间,第二弹性件7适于在顶推件5将旋转件3顶推至解锁位后复位顶推件5。
具体地,如图1和图10所示,第二弹性件7可以为弹簧,顶推件5可以为杆状件,顶推件5可以导向滑移装配在第二座2上,且顶推件5可以沿着第二座2的径向(前后方向) 滑移。第二弹性件7可以套设在顶推件5的外周侧,第二弹性件7的后端可以与第二座2 顶压接触,第二弹性件7的前端可以与顶推件5顶压接触。
使用时可以向后滑移顶推件5,顶推件5会实现对旋转件3的顶推,而第二弹性件7则会被压缩储能,在顶推件5失去外力作用后,第二弹性件7可以向前驱动顶推,从而可以实现顶推件5的复位。由此,可以简化顶推件5的驱动形式,通过按压的方式即可实现对顶推件5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座2设有装配孔21,顶推件5可滑移地装配于装配孔21,顶推件5设有挡止部521,挡止部521适于与第二座2挡止以避免顶推件5从装配孔21内脱出。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装配孔21可以设在第二座2的前侧,装配孔21大体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顶推件5装配在装配孔21并在装配孔21内可前后滑移。如图2所示,挡止部521可以与顶推件5一体成型,挡止部521可以设在顶推件5的后端,当第二弹性件7向前复位顶推件5时,如图9和图10所示,挡止部521可以与第二座2挡止,从而避免了顶推件5从装配孔21内脱离的情况,起到了约束行程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孔21内设有第一凸起212,顶推件5设有第一凸部511,第一凸部511适于与第一凸起212挡止以限制顶推件5滑移。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凸起212可以设在装配孔21内并位于装配孔21的上方,第一凸起212可以与第二座2一体设置。第一凸部511可以设在顶推件5的前端,第一凸部511可以与顶推件5一体设置。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顶推件5将第一凸部511转动至第一凸起212的前侧,第一凸部511和第一凸起212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挡止,从而可以限制顶推件5向后滑移。
由此,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误触顶推件5而造成旋转件3被解锁的情况,实现了二级防护,提升了折叠组件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地,第一凸起212的前侧面可以与第二座2的外表面平齐,此时,顶推件5上的第一凸部511全部位于第二座2的外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凸起212 的前侧面也可以位于第二座2的外表面的后侧,此时,如图9和图10所示,一部分第一凸部511可以插入装配孔2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孔21内设有第二凸起211,顶推件5设有第二凸部512,第二凸起211位于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512之间,第二凸起211适于在顶推件5转动时与第一凸部511或第二凸部512挡止以限制顶推件5的转动行程。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凸起211可以设在装配孔21内并位于装配孔21的下方,第二凸起211可以与第二座2一体设置。第二凸部512可以设在顶推件5的前端,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512可以在顶推件5的周向间隔布置。
如图6所示,第二凸起211可以配合在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512之间,当顶推件5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凸部511可以与第二凸起211挡止,此时,顶推件5可以切换至解锁状态,即第一凸部511和第一凸起212前后方向错开,顶推件5可以向后滑移。当顶推件 5逆时针转动时,第二凸部512可以与第二凸起211挡止,此时,顶推件5可以切换至锁合状态,即第一凸部511和第一凸起212在前后方向上重合,顶推件5不能向后滑移。
由此,使得顶推件5的转动具有指示性,方便了顶推件5的解锁和锁止,进一步简化了顶推件5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的便捷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凸起211的前端面应始终位于第一凸起212的前端面的前侧,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凸起212的前端面可以位于第二座2的前侧外表面的后侧,此时,第二凸起211的前端面可以与第二座2的前侧外表面平齐。由此,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512可以在第一凸起212的前侧转动,而第二凸起211则可以与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512挡止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部511的一侧和第二凸部512的一侧之间限制出第一槽513,第一凸起212沿着装配孔2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凸起212适于配合在第一槽513内以增强顶推件5滑移的导向性,第一凸部511的另一侧和第二凸部512的另一侧之间限制出第二槽514,第二凸起211配合在第二槽514内并在第二槽514内相对顶推件5可周向移动。
具体地,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512在顶推件5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512之间形成两个间隔空间,两个间隔空间分别形成第一槽513和第二槽514。第一凸起212可以为凸筋,第一凸起212可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当顺时针转动顶推件5后,顶推件5可以从图7的位置切换至图6的位置,此时,第二凸起211可以在第二槽514内相对移动,第一凸部511和第一凸起212在前后方向上错开,第一槽513则与第一凸起212正对。当向后按压顶推件5后,第一凸起212可以配合在第一槽513内,通过第一凸起212和第一槽513的约束可以提高顶推件5滑移的导向性,从而可以提高驱动精度。
当顶推件5被第二弹性件7向前顶出后,通过逆时针转动转动顶推件5,顶推件5可以从图6的位置切换至图7的位置,此时,第二凸起211可以在第二槽514内相对移动并直至与第二凸部512挡止,第一凸部511则移动至第一凸起212的前侧,从而可以实现对顶推件5的锁止,避免了顶推件5向后滑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推件5可以包括驱动部51和主体部52,主体部52可以为杆状,驱动部51大体为圆柱状,驱动部51位于主体部52的前侧,驱动部51可以与主体部52螺纹装配。挡止部521可以设在主体部52的后端,第一凸部511和第二凸部 512则可以设在驱动部51的外周侧。由此方便了顶推件5的安装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包括钩挂件4,钩挂件4设于第二座2,第二钩挂部41形成在钩挂件4上。如图1和图8所示,钩挂件4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座2上,第二钩挂部41与钩挂件4一体成型。由此,可以方便第二钩挂部4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钩挂件4有两个,两个钩挂件4并行间隔布置,且两个钩挂件4之间限制出限位槽42,在锁止位,旋转件3配合在限位槽42内,在解锁位,顶推件5伸入限位槽42内并与旋转件3顶压接触。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两个钩挂件4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并行间隔布置,限位槽42可以形成在两个钩挂件4之间,在前后方向上,装配孔21与限位槽42正对。使用过程中,旋转件3可以转动至限位槽42内,顶推件5也可以插入限位槽42内,由此可以增强驱动的稳定性,也增强了钩挂件4和旋转件3配合的结构强度。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代步车包括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折叠组件。代步车可以为电动平衡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代步车,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需要使用折叠组件的代步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代步车包括立管,立管与第一座1和第二座2的其中一者相连。具体地,如图11所示,第二座2可以位于第一座1的上方,第二钩挂部41设在第二座2上,旋转件3转动装配在第一座1上,顶推件5可滑移地装配在第一座1上。此时,立管可以与第二座2连接固定,代步车的前叉可以与第一座1连接固定,通过折叠组件可以实现代步车立管的折叠,从而方便了代步车的折叠收纳。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立管也可以与第一座1连接固定,此时,代步车的前叉与第二座2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座和第二座,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可转动地相连并具有使用形态和折叠形态;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座并具有解锁位和锁止位,在所述锁止位,所述旋转件适于与所述第二座钩挂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保持在所述使用形态,在所述解锁位,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第二座分离以使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可切换至所述折叠形态;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一座和所述旋转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适于将所述旋转件复位至所述锁止位;
顶推件,所述顶推件位置可调地设于所述第一座或所述第二座,所述顶推件适于将所述旋转件顶推至所述解锁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上设有第一钩挂部,所述第二座上设有第二钩挂部,在所述锁止位,所述第一钩挂部适于与所述第二钩挂部钩挂相连,在所述解锁位,所述第一钩挂部和所述第二钩挂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挂部上设有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适于在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切换至所述使用形态时引导所述旋转件摆动至所述解锁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钩挂部上设有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相对布置,所述第二引导面适于引导所述旋转件从所述锁止位摆动至所述解锁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二座和所述顶推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适于在所述顶推件将所述旋转件顶推至所述解锁位后复位所述顶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设有装配孔,所述顶推件可滑移地装配于所述装配孔,所述顶推件设有挡止部,所述挡止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座挡止以避免所述顶推件从所述装配孔内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内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顶推件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适于与所述第一凸起挡止以限制所述顶推件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内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顶推件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所述第二凸起适于在所述顶推件转动时与所述第一凸部或所述第二凸部挡止以限制所述顶推件的转动行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凸部的一侧之间限制出第一槽,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装配孔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适于配合在所述第一槽内以增强所述顶推件滑移的导向性,所述第一凸部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凸部的另一侧之间限制出第二槽,所述第二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槽内并在所述第二槽内相对所述顶推件可周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钩挂件,所述钩挂件设于所述第二座,所述第二钩挂部形成在所述钩挂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钩挂件并行间隔布置,且两个钩挂件之间限制出限位槽,在所述锁止位,所述旋转件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解锁位,所述顶推件伸入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旋转件顶压接触。
12.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所述立管与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的其中一者相连。
CN202222163308.0U 2022-08-16 2022-08-16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Active CN218022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3308.0U CN218022017U (zh) 2022-08-16 2022-08-16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3308.0U CN218022017U (zh) 2022-08-16 2022-08-16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2017U true CN21802201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7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3308.0U Active CN218022017U (zh) 2022-08-16 2022-08-16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2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6179B (zh) 儿童推车
JP2000218571A (ja) 動力工具
US20210094448A1 (en) Backrest locking mechanism and child safety seat therewith
CN218022017U (zh) 折叠组件和应用其的代步车
US20090302566A1 (en) Foldable Scooter
CN112224314A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CN216887070U (zh) 折叠锁组件和代步车
CN110318601B (zh) 单车锁及单车
CN213057314U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CN217673023U (zh) 折叠装置和具有其的代步车
CN211107638U (zh) 一种折叠关节及设有该折叠关节的婴儿车
CN219008032U (zh) 折叠把横总成和代步车
CN216783722U (zh) 代步车用折叠组件和代步车
CN220275541U (zh) 一种便携式拖把
CN218022015U (zh) 代步车及其折叠组件
CN213109641U (zh) 折叠结构
CN212887706U (zh) 切割工具手柄以及切割工具
CN213292583U (zh) 一种滑板车
CN217496410U (zh) 折叠组件和代步车
CN217456231U (zh) 折叠机构、车身装置以及可折叠代步车
CN214001789U (zh) 一种手推车把手及儿童手推车
CN214729391U (zh) 一种用于滑板车的折叠装置及滑板车
CN219382719U (zh) 锁定机构及自行车
CN220014823U (zh) 门锁机构和门体组件、车辆
CN212890748U (zh) 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