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0590U -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0590U
CN218010590U CN202221260991.3U CN202221260991U CN218010590U CN 218010590 U CN218010590 U CN 218010590U CN 202221260991 U CN202221260991 U CN 202221260991U CN 218010590 U CN218010590 U CN 218010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necting part
voice
check val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09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朝华
黎进群
杨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an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ean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ean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ean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09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0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0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0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语音单向阀包括阀体,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瓣膜腔,第二连接部的内部空间与瓣膜腔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呼吸机连接管套接,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气切套管套接;阀盖,其安装于瓣膜腔的一端,阀盖上设有格栅;瓣膜,其为弹性件并设置于瓣膜腔内,瓣膜的中央与阀盖粘接且瓣膜的边缘能够自由活动,瓣膜能够覆盖格栅。本实用新型通过瓣膜中间固定而边缘能够被顶开的设计,加大了可供气流通过的通道面积,从而减少对气流的阻力;而且语音单向阀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呼吸机连接管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气切套管连接,从而能够在使用呼吸机的同时使用语音单向阀。

Description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手术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具体地,当患者出现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时,为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将颈段气管切开后接入气切套管以实现导气,从而患者将从气切套管处吸入和呼出空气,严重患者会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由于空气不再从患者的咽喉通过,因而即使患者声带振动也无法发出声音,患者基本丧失语言交流功能,不利于患者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医务人员也难以及时获知患者的需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语音单向阀,其安装在气切套管上,且仅允许气流单向通过。当患者吸气时,语音单向阀开启,空气流经语音单向阀进入患者肺中,实现正常吸气;当患者呼气时,语音单向阀关闭,气流无法从气切套管中通过而从患者的声带通过,从而声带振动带动气流扰动,实现患者的正常发声。
但是,加装语音单向阀会增加吸气阻力,若通道过小甚至会加剧患者的呼吸困难,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目前的语音单向阀无法与呼吸机配套使用,对于没有自主呼吸能力或自主呼吸能力较差的患者,目前的语音单向阀依然无法适用,限制了语音单向阀的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能够减少吸气时对气流的阻力,结合呼吸机安装语音单向阀,适用于重症患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单向阀,包括:
阀体,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瓣膜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瓣膜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瓣膜腔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呼吸机连接管套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气切套管套接;
阀盖,其安装于所述瓣膜腔的一端,所述阀盖上设有格栅;
瓣膜,其为弹性件并设置于所述瓣膜腔内,所述瓣膜的中央与所述阀盖粘接且所述瓣膜的边缘能够自由活动,所述瓣膜能够覆盖所述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设有限位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后端设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瓣膜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过渡锥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呼吸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呼吸机、呼吸机连接管和气切套管,所述呼吸机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呼吸机和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气切套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气切套管的另一端用于伸入患者的气管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瓣膜中间固定而边缘能够被顶开的设计,加大了可供气流通过的通道面积,从而减少对气流的阻力;而且语音单向阀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呼吸机连接管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气切套管连接,从而能够在使用呼吸机的同时使用语音单向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瓣膜被气流顶开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阀体、110-第一连接部、111-限位环、120-第二连接部、130-瓣膜腔、140-间隙、150-过渡锥环、200-阀盖、210-格栅、300-瓣膜、400-呼吸机连接管、500-气切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单向阀,其通过瓣膜实现对气流的单向限定,且瓣膜中间固定而边缘能够被气流顶开,从而当吸气时,气流能从瓣膜的边缘处流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呼吸系统,包括上述语音单向阀。语音单向阀可以通过呼吸机连接管与呼吸机相连,从而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时也能使用语音单向阀。
说明书附图1展示了本语音单向阀的结构图。阀体100为本语音单向阀的主体结构,其呈管状,内部中空并能够使气流通过。在阀体100的外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10,其外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具有斜度,从而当把阀体100插入呼吸机连接管400(见图4)中时,随着插入深度的增加,第一连接部110能够与呼吸机连接管400连接得更为紧密,也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呼吸机连接管400,增加本语音单向阀的泛用性。在第一连接部110的后端设有限位环111,用于限制第一连接部110的插入深度不得过深而导致难以将阀体100从呼吸机连接管400中取出,而且限位环111也便于医务人员手指受力将阀体100与呼吸机连接管400分离。
第二连接部120设置在阀体100内部,且与瓣膜腔130的内部空间连通。第二连接部120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内部具有斜度,从而当把气切套管500(见图4)插入第二连接部120中时,随着插入深度的增加,第二连接部120能够与气切套管500连接得更为紧密,也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气切套管500,增加本语音单向阀的泛用性。且第二连接部12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设有间隙140,从而将气切套管500插入第二连接部120时,第二连接部120有向间隙方向膨胀的可能,更易于插入气切套管500。
具体地,在第一连接部110的前端和第二连接部120的后端均设有倒角,方便插管。
在第二连接部120与瓣膜腔130之间设有过渡锥环150,从而当气流流过时,过渡锥环150能够引导气流流入第二连接部120,减少对气流流速的影响。
瓣膜腔130中安装有阀盖200。瓣膜300为弹性件,呈圆形,其中央与阀盖200粘接,边缘能够自由活动。当患者吸气时气流能顶开瓣膜300进入患者肺部,患者呼气时瓣膜300与阀盖200上的格栅210(见图3)抵接而限制气流流出,实现气流的单向流通限制。
说明书附图2展示了患者吸气时,本语音单向阀中瓣膜300被气流顶开的示意图。当患者吸气时,空气从阀盖200的格栅210网孔中流入,瓣膜300的边缘被气流顶开而翘起,空气即越过瓣膜300的边缘流入瓣膜腔130中并继续流向第二连接部120,最终沿气切套管500流入患者肺部完成吸气。由于瓣膜300被顶起时气流能从瓣膜300任意方向的边缘流过,增大了过流面积,从而减少对气流流速的影响。具体地,为了使瓣膜300与阀盖200的连接更为稳固,瓣膜腔130中还设有用于与瓣膜300中央相抵的顶柱,防止瓣膜300在长时间的活动中发生偏移,起限位作用。
说明书附图3展示了本语音单向阀的三维图。本实施例中,格栅210为扇叶形状,用于在患者呼气时对瓣膜300提供支撑力,防止瓣膜300被反向顶开而导致本语音单向阀失效。格栅210的具体形状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变更,在此不再赘述。
说明书附图4展示了本辅助呼吸系统的爆炸图。本辅助呼吸系统包括语音单向阀、呼吸机连接管400、气切套管500和呼吸机(图中未示),呼吸机连接管400套接在语音单向阀的第一连接部110上,气切套管500插入语音单向阀的第二连接部120中,呼吸机连接管400与呼吸机连接后即可实现语音单向阀与呼吸机的联合使用。
说明书附图5展示了本辅助呼吸系统的工作示意图。气切套管500从患者颈部的气管开孔插入并与患者肺部连通。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语音单向阀包括阀体100、阀盖200和瓣膜300。阀体100作为本语音单向阀的主体结构,其呈管状,内部能够使气流通过。阀体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120和瓣膜腔130,其中第一连接部110设置在阀体100的外部,并用于与呼吸机连接管400套接;第二连接部120和瓣膜腔130均设置在阀体100的内部,第二连接部120用于与气切套管500套接。瓣膜腔130的内部空间与第二连接部12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用于使气流通过。
阀盖200安装在瓣膜腔130的一端,用于遮盖瓣膜腔130一端的开口。参照图3,在阀盖200上设有格栅210,本实施例中格栅210为扇叶形状,用于给瓣膜300提供支撑,防止患者呼气时瓣膜300被反向顶开而导致漏气。容易理解地,格栅210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完成相同技术效果的格栅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瓣膜300为弹性件并设置在瓣膜腔130内,具体为橡胶材质,柔韧性好且具有较强的气密性。瓣膜300的中央与阀盖200粘接而瓣膜300的边缘能够自由活动,且瓣膜300能够覆盖格栅210。
在患者呼气时,语音单向阀中的气流方向从后往前,由于瓣膜300紧贴在格栅210上,气流无法通过,从而逼迫气流朝患者的咽喉处流动,随着患者声带振动即可发出声音,患者能够自由说话。
在患者吸气时,参照图2,语音单向阀中的气流方向从前往后,气流顶开瓣膜300的边缘,从而能够从瓣膜300与格栅210的空隙处流入瓣膜腔130,并最终流入患者的肺部,完成吸气。由于气体进入时能够从瓣膜300任意方向的边缘流过,相较于传统的固定通道增大了气流的过流面积,从而减少瓣膜300对气流流速的影响。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从而当阀体100从后往前地插入呼吸机连接管400中时,插入的作用力越大,呼吸机连接管400与第一连接部110的外侧贴接越紧密,从而提升连接强度和气密性,也可用于与不同规格的呼吸机连接管400连接,增加本语音单向阀的泛用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0的前端设有倒角,方便对准呼吸机连接管400并插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0的后端设有限位环111,用于限制第一连接部110的插入深度,防止因插入过深而导致本语音单向阀难以从呼吸机连接管400中取出。而且限位环111也能作为受力点,方便医务人员用手指作用于限位环111以将语音单向阀与呼吸机连接管400分离。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0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从而当阀体100从前往后地插入气切套管500中时,插入的作用力越大,气切套管500与第二连接部120的内壁贴接越紧密,从而提升连接强度和气密性,也可用于与不同规格的气切套管500连接,增加本语音单向阀的泛用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0的后端设有倒角,方便气切套管500对准并插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20与第一连接部110之间设有间隙140,从而气切套管500插入第二连接部120中时,第二连接部120有进一步膨胀的空间,从而便于将气切套管500插入。
进一步地,瓣膜腔130和第二连接部120之间设有过渡锥环150。过渡锥环150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收窄,从而能够将吸入气流引导至第二连接部120中,减少空气在本语音单向阀中受到阻力。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辅助呼吸系统包括上述语音单向阀、呼吸机、呼吸机连接管400和气切套管500,呼吸机连接管40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呼吸机和第一连接部110,具体为呼吸机连接管400紧密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10外侧。气切套管500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部120中,另一端用于伸入患者颈部切开的气管孔并与患者肺部连通,实现正常呼吸效果。开启呼吸机后,呼吸机即对患者进行辅助供氧。
容易理解地,对于轻症患者也可无需呼吸机和呼吸机连接管400,仅靠患者本身的呼吸功能即可。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瓣膜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瓣膜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瓣膜腔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呼吸机连接管套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气切套管套接;
阀盖,其安装于所述瓣膜腔的一端,所述阀盖上设有格栅;
瓣膜,其为弹性件并设置于所述瓣膜腔内,所述瓣膜的中央与所述阀盖粘接且所述瓣膜的边缘能够自由活动,所述瓣膜能够覆盖所述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设有限位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后端设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设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过渡锥环。
9.一种辅助呼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语音单向阀、呼吸机、呼吸机连接管和气切套管,所述呼吸机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呼吸机和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气切套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气切套管的另一端用于伸入患者的气管中。
CN202221260991.3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Active CN218010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0991.3U CN218010590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0991.3U CN218010590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0590U true CN218010590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5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0991.3U Active CN218010590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0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6332B2 (ja) スピーキングバルブ
US20150099993A1 (en) Oral Cannula
JP5215365B2 (ja) 発声補助器具
CN102526852B (zh) 平口、侧孔气管导管和导芯
CN218010590U (zh) 一种语音单向阀及包括其的辅助呼吸系统
CN208974889U (zh) 气管插管
CN206745717U (zh) 一种气管插管
SE522361C2 (sv) Ventilatortub
CN208426514U (zh) 一种可持续供氧的气管插管
CN201304163Y (zh) 喉罩通气装置
CN207041718U (zh) 气管切开套管导引器
CN203253021U (zh) 说话瓣膜
CN211410571U (zh) 带薄膜的气管插管
CN204446884U (zh) 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
CN2557155Y (zh) 带湿化侧管的气管插管
CN214388477U (zh) 一种改良人工鼻湿化装置
CN204073018U (zh) 气管切开导管
CN218890026U (zh) 一种气管导管
CN210813267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5534870U (zh) 环甲膜穿刺通气管
CN211188672U (zh) 一种套筒式气管插管
CN215351364U (zh)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
CN214286222U (zh) 一种双气囊单腔气管插管
CN216496930U (zh) 一种气切套管的紧急辅助通气装置
CN217119078U (zh) 一种用于气切患者的言语功能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