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6884U - 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46884U CN204446884U CN201520048578.4U CN201520048578U CN204446884U CN 204446884 U CN204446884 U CN 204446884U CN 201520048578 U CN201520048578 U CN 201520048578U CN 204446884 U CN204446884 U CN 2044468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sleeve
- trocar sheath
- casing pipe
- integrated device
- venti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包括金属材质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其特征在于:内套管顶端封闭,可插入外套管内部。内套管、外套管壁周围均设有呈十字对称的四排呼气孔。内套管末端可以直接与气管套管相衔接。通过旋转内套管45度,调节气管套管通气和封堵状态。外套管顶端设有2个通气限位孔,2个封堵限位孔。内套管顶端有2个限位杆,限位杆可插入相应限位孔当中,实现通气和封堵状态转换。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高效实用,具有气管切开套管试堵及防异物的双重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后放置气管套管是解除危重患者因种种原因导致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治疗方法。但由于气管套管直接与大气相通,失去了鼻腔的过滤保护功能。患者在吸气时极易将空气中的异物或者食物残渣以及饮水吸入呼吸道,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加重患者病情。临床上通常采用纱布遮盖管口的方法。但纱布脱落的棉絮同样为异物,而且病人在咳嗽时易将纱布吹走。并且纱布的网眼过密可能会导致呼气不畅。伴随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拔除气管套管前,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将气管套管试堵,以观察患者能否耐受脱离气管套管恢复鼻腔呼吸。这是拔管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目前临床上尚没有与气管套管相匹配的医疗用具。医护人员常常采用自制的橡胶塞、软木塞、胶布、棉签、纱布卷等简陋的工具试堵。不仅制作繁琐,浪费时间,而且亦存在消毒不彻底,引起院内感染,或者工具脱落入气管导致意外风险的发生。并且封堵效果也不确切。
鉴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高效实用的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实现气管切开套管试堵及防异物双重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设计方案:一种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包括金属材质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其特征在于:内套管顶端封闭,可插入外套管内部紧密贴合。内套管、外套管壁周围均设有呈十字对称的四排呼气孔。并且内套管外径与气管套管内径一致,且比外套管稍长约2cm,内套管末端可以直接插入气管套管内壁与气管套管相衔接。插入深度约2cm,由于外套管的口径较气管套管内径粗,顾可限定内套管插入过深。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外套管壁周围均设有呈十字对称的四排呼气孔,呼吸孔大小位置完全一致,通过旋转内套管45度,可实现呼吸孔完全重叠或完全不重叠,调节气管套管通气和封堵状态。四排通气孔的总面积要明显大于气管套管出口面积,确保通畅呼吸。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套管顶端设有2个通气限位孔,2个封堵限位孔,连线夹角呈45度。内套管顶端有2个限位杆,限位杆可插入相应限位孔当中,实现通气和封堵状态转换。
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解决了目前气管套管容易造成异物误吸引起肺部感染,自制简陋堵管装置不方便,消毒不彻底,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此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分离状态外观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组合状态外观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外套管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代表的部件如下:外套管1、内套管2、外套管呼吸孔3、内套管呼吸孔4、通气限位孔5、封堵限位孔6、限位杆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外套管1上设有呈十字对称的四排呼吸孔3和顶端的两个通气限位孔5、两个封堵限位孔6。内套管2上亦设有呈十字对称的四排呼吸孔4和顶端的两个限位杆7。外套管呼吸孔3和内套管呼吸孔4一一对应。内套管2插入外套管1内。内套管2插入外套管1上有两种状态:第一种通气状态:限位杆7插入通气限位孔5,外套管呼吸孔3和内套管呼吸孔4完全重叠,达到通气防异物的效果。第二种封堵状态:限位杆7插入封堵限位孔6,外套管呼吸孔3和内套管呼吸孔4完全不重叠,达到试堵的效果。
患者气管插管后,医护人员将限位杆7插入通气限位孔5,内套管2以所述第一种通气状态与外套管1组合并连接在气管套管接口上,插入深度约2cm。此时患者呼吸通畅,通气孔可防止异物直接进入气管。吸痰时可将本实用新型整体拔出,方便快捷吸痰。病人康复准备拔管前试堵管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取下,内套管2旋转45度后,限位杆7插入封堵限位孔6,内套管2以所述第二种封堵状态与外套管组合并连接至气管套管接口上。此时本实用新型为全封闭状态,实现堵管观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包括金属材质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其特征在于:内套管顶端封闭,可插入外套管内部,内套管、外套管壁周围均设有呈十字对称的四排呼气孔,并且内套管外径与气管套管内径一致,且比外套管稍长约2cm,内套管末端可以直接插入气管套管内壁与气管套管相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外套管壁周围均设有呈十字对称的四排呼气孔,呼吸孔大小位置完全一致,通过旋转内套管45度,可实现呼吸孔完全重叠或完全不重叠,调节气管套管通气和封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套管顶端设有2个通气限位孔,2个封堵限位孔,连线夹角呈45度,内套管顶端有2个限位杆,限位杆可插入相应限位孔当中,实现通气和封堵状态转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48578.4U CN204446884U (zh) | 2015-01-25 | 2015-01-25 | 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48578.4U CN204446884U (zh) | 2015-01-25 | 2015-01-25 | 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46884U true CN204446884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53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4857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6884U (zh) | 2015-01-25 | 2015-01-25 | 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468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1042A (zh) * | 2015-07-14 | 2015-09-30 | 谭峰 | 鼻咽通气道的改进结构 |
CN104984452A (zh) * | 2015-07-13 | 2015-10-21 | 谭峰 | 一种新型医用鼻咽通气道 |
-
2015
- 2015-01-25 CN CN201520048578.4U patent/CN2044468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4452A (zh) * | 2015-07-13 | 2015-10-21 | 谭峰 | 一种新型医用鼻咽通气道 |
CN104941042A (zh) * | 2015-07-14 | 2015-09-30 | 谭峰 | 鼻咽通气道的改进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63547U (zh) | 一种一次性密闭式吸痰管 | |
CN203694321U (zh) | 一种带有吸痰腔的气管套管 | |
CN204446884U (zh) | 气管切开套管通堵一体装置 | |
CN205198644U (zh) | 气管插管 | |
CN203075398U (zh) | 一种环甲膜穿刺呼吸装置 | |
CN106512171B (zh) | 气管切开导管 | |
CN205019550U (zh) | 带吸痰导向功能的喉罩 | |
CN202179726U (zh) | 密闭式吸痰装置 | |
CN208031629U (zh) | 多功能气管导管 | |
CN207152862U (zh) | 多功能气管导管 | |
CN208927322U (zh) | 一种冲吸型双腔气管插管 | |
CN212631387U (zh) | 多功能气管切开套管 | |
CN203915705U (zh) | 一种积痰器 | |
CN207055716U (zh) | 一种气管切开堵管装置 | |
CN206792467U (zh) | 一种可控制呼吸环甲膜穿刺针结构 | |
CN205683366U (zh) | 一种气管套管堵管器 | |
CN208003222U (zh) | 气切留置管 | |
CN208017898U (zh) | 一种气管插管说话瓣膜 | |
CN219646466U (zh) | 一种嵌入式气管套管堵管器 | |
CN215458327U (zh) | 一种气管切开管渐进式封堵器 | |
CN206652066U (zh) | 一种医用气管套管封堵装置及其气管套管 | |
CN202459707U (zh) | 一次性使用多功能气管切开插管 | |
CN205108627U (zh) | 一种气道高频通气装置 | |
CN213031596U (zh) | 一种人工气道网状双通保护罩 | |
CN217612374U (zh) | 气管切开套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