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7726U -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07726U CN218007726U CN202221753154.4U CN202221753154U CN218007726U CN 218007726 U CN218007726 U CN 218007726U CN 202221753154 U CN202221753154 U CN 202221753154U CN 218007726 U CN218007726 U CN 2180077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oyster
- rotating
- rotating shaft
- rot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属于香港牡蛎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安装盘、转轴、驱动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脱蛎通道和下压部;安装盘装设在支架上,转轴转动装设在安装盘上,驱动器装设在安装盘上并驱动转轴转动;第一转盘同轴固定装设在转轴上,第二转盘同轴可滑动地套设在转轴上并随转轴转动;转轴上套设有使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互远离的第一弹簧,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两者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脱蛎钉;脱蛎通道装设在安装盘上,且脱蛎通道中部位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下压部沿转轴的中轴线方向将第二转盘压向第一转盘。本装置解决现无将蛎苗从附着基剥落的机器,全部依赖人工操作,蛎苗剥落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港牡蛎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背景技术
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俗称钦州大蚝,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是我国南方海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香港牡蛎在我国香港牡蛎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两广地区香港牡蛎养殖中最主要的种类。香港牡蛎养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育苗、中间培育和投海养殖。中间培育,简称中培,亦称保苗。中培的意义是将苗种培育到适合投海养殖的规格,并在此过程中强化苗种的抗逆能力,提高苗种的存活率。香港牡蛎苗种的附着基一般为成串的水泥饼,中培过程完成后,香港牡蛎苗种在附着基上的规格为2-4cm,此时需要对蛎苗进行剥落和重新固定,否则蛎苗无法生长。目前香港牡蛎苗种主要使用暴力摔砸脱落,效率低下,危险系数高,人工工作量也较大。
目前市场上没有对蛎苗进行剥落的机器,全部依赖人工操作。因此,一种能够解决蛎苗剥落难、效率低的问题的蛎苗脱基装置成为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解决现无将蛎苗从附着基剥落的机器,全部依赖人工操作,蛎苗剥落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包括支架、安装盘、转轴、驱动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脱蛎通道和下压部;所述安装盘装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转动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驱动器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盘同轴固定装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转盘同轴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随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使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互远离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两者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脱蛎钉;所述脱蛎通道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且所述脱蛎通道中部位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所述下压部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下压部沿所述转轴的中轴线方向将所述第二转盘压向所述第一转盘。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侧壁设置有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条,所述第二转盘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相匹配的键槽。
进一步的,所述脱蛎通道包括入料口、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间隙上方,所述第一侧板一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部沿所述第一转盘外沿随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一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上远离入料口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入料口的一端形成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部包括“L”型架、压力轴和第二弹簧,所述“L”型架一端与所述安装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转盘侧部且设置有滑孔,所述压力轴中部滑动穿设在所述滑孔内,所述压力轴一端螺装有限位螺母,另一端为下压端并与所述第二转盘相抵,所述第二弹簧套设置在所述压力轴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L”型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端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端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盘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盘中心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一转盘装设在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第一转盘上装设有脱蛎钉的侧端面与所述安装盘侧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脱蛎钉为四棱锥形橡胶钉。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附着有香港牡蛎苗种的成串附着基从脱蛎通道放入,驱动器通过转轴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此时脱蛎钉不断与香港牡蛎苗种接触,将香港牡蛎苗种从附着基上剥下,由于脱蛎通道的限位作用,使香港牡蛎苗种和附着基沿着脱蛎通道掉出。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可以防止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过度靠近,通过设置有下压部使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对附着有香港牡蛎苗种的成串附着基有一定压,便于脱蛎。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一次放入附着有香港牡蛎苗种的成串附着基,实现附着基的两面脱蛎,解决现无将蛎苗从附着基剥落的机器,全部依赖人工操作,蛎苗剥落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下压部通过设置有第二弹簧,使下压部的压力可变,使第二转盘形成可转轴中心浮动的效果,不同大小的附着基投下时,第二转盘可以适应性的改变位置,防止脱蛎钉对香港牡蛎种苗的剥离力过大或过小,造成香港牡蛎种苗损坏或剥离效果差。
3.本实用新型安装盘与第一转盘的端面齐平,便于附着有香港牡蛎苗种的成串附着基的投入;脱蛎钉为四棱锥形橡胶钉,可以防止香港牡蛎种苗被脱蛎钉损坏,提高脱蛎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其中第二转盘未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盘三维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压部三维结构图。
附图中,1-支架、2-安装盘、3-转轴、4-驱动器、5-第一转盘、6-第二转盘、7-脱蛎通道、8-下压部、9-第一弹簧、10-脱蛎钉、31-限位块、32-限位条、61-中心孔、62-键槽、71-入料口、72-第一侧板、73-第二侧板、81-“L”型架、82-压力轴、83-第二弹簧、84-限位螺母、85-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到图3,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包括支架1、安装盘2、转轴3、驱动器4、第一转盘5、第二转盘6、脱蛎通道7和下压部8;安装盘2装设在支架1上,转轴3转动装设在安装盘2上,驱动器4装设在安装盘2上并驱动转轴3转动;第一转盘5同轴固定装设在转轴3上,第二转盘6同轴可滑动地套设在转轴3上并随转轴3转动;转轴3上套设有使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相互远离的第一弹簧9,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两者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脱蛎钉10;脱蛎通道7装设在安装盘2上,且脱蛎通道7中部位于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之间;下压部8装设在安装盘2上,下压部8沿转轴3的中轴线方向将第二转盘6压向第一转盘5。具体的,驱动器4为电机,可使用220v交流电供电,电机的转速可调。
使用时,将附着有香港牡蛎苗种的成串附着基从脱蛎通道7放入,驱动器4通过转轴3带动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转动,此时脱蛎钉10不断与香港牡蛎苗种接触,将香港牡蛎苗种从附着基上剥下,由于脱蛎通道7的限位作用,使香港牡蛎苗种和附着基沿着脱蛎通道7掉出。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9可以防止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过度靠近,通过设置有下压部8使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对附着有香港牡蛎苗种的成串附着基有一定压,便于脱蛎。
本实施例中,转轴3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31,防止第二转盘6的脱出。转轴3的侧壁设置有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条32,第二转盘6中部设置有中心孔61,中心的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条32相匹配的键槽62。
本实施例中,脱蛎通道7装设在第一转盘5的一侧,脱蛎通道7包括入料口71、第一侧板72和第二侧板73;入料口71位于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之间的间隙上方,第一侧板72一端与入料口71连接,第一侧板72的中部沿第一转盘5外沿随形设置;第二侧板73一端与入料口71连接,另一端位于第一转盘5和第二转盘6之间;第一侧板72上远离入料口71的一端和第二侧板73上远离入料口71的一端形成出料口。第二侧板7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转盘5上的脱蛎钉10和第二转盘6上的脱蛎钉10的让位部。
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下压部8包括“L”型架81、压力轴82和第二弹簧83,“L”型架81一端与安装盘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第二转盘6侧部且设置有滑孔,压力轴82中部滑动穿设在滑孔内,压力轴82一端螺装有限位螺母84,另一端为下压端并与第二转盘6相抵,第二弹簧83套设置在压力轴82上,第二弹簧83一端与“L”型架81抵接,另一端与下压端抵接。具体的,下压端设置有转动轮85,转动轮85与第二转盘6相抵。下压部8通过设置有第二弹簧83,使下压部8的压力可变,使第二转盘6形成可转轴3中心浮动的效果,不同大小的附着基投下时,第二转盘6可以适应性的改变位置,防止脱蛎钉10对香港牡蛎种苗的剥离力过大或过小,造成香港牡蛎种苗损坏或剥离效果差。
本实施例中,安装盘2中心设置有圆形凹槽(图未示),第一转盘5装设在圆形凹槽(图未示)内,所述第一转盘5上装设有脱蛎钉10的侧端面与安装盘2侧端面齐平。安装盘2与第一转盘5的端面齐平,便于附着有香港牡蛎苗种的成串附着基的投入。
本实施例中,脱蛎钉10为四棱锥形橡胶钉。具体的,脱蛎钉10的长宽都为2.5cm,高度为3cm。脱蛎钉10为四棱锥形橡胶钉,可以防止香港牡蛎种苗被脱蛎钉10损坏,提高脱蛎的可靠性。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安装盘、转轴、驱动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脱蛎通道和下压部;所述安装盘装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轴转动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驱动器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盘同轴固定装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转盘同轴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随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使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相互远离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两者的相向面均设置有脱蛎钉;所述脱蛎通道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且所述脱蛎通道中部位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所述下压部装设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下压部沿所述转轴的中轴线方向将所述第二转盘压向所述第一转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侧壁设置有沿轴向设置的限位条,所述第二转盘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相匹配的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蛎通道包括入料口、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间隙上方,所述第一侧板一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部沿所述第一转盘外沿随形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一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上远离入料口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入料口的一端形成出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部包括“L”型架、压力轴和第二弹簧,所述“L”型架一端与所述安装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转盘侧部且设置有滑孔,所述压力轴中部滑动穿设在所述滑孔内,所述压力轴一端螺装有限位螺母,另一端为下压端并与所述第二转盘相抵,所述第二弹簧套设置在所述压力轴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L”型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端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盘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中心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第一转盘装设在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第一转盘上装设有脱蛎钉的侧端面与所述安装盘侧端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蛎钉为四棱锥形橡胶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53154.4U CN218007726U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53154.4U CN218007726U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07726U true CN218007726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8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53154.4U Active CN218007726U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07726U (zh) |
-
2022
- 2022-07-07 CN CN202221753154.4U patent/CN2180077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23676Y (zh) | 黄瓜美容切片机 | |
CN218007726U (zh) | 一种香港牡蛎苗种脱基装置 | |
CN211672338U (zh) | 一种青皮核桃切分装置 | |
CN210834224U (zh) | 一种食品检测快速取样装置 | |
CN203676809U (zh) | 一种削水果装置 | |
CN210809062U (zh) | 一种利用机械驱动快速串签装置 | |
CN212266553U (zh) | 一种基于吸盘取料切水口装置 | |
CN108497506B (zh) | 一种用于中药材莲子的定位无损取芯装置 | |
CN110605745A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大蒜切片机 | |
CN112894948B (zh) | 一种塑料吸管加工用裁剪设备及使用方法 | |
CN214802036U (zh) | 一种鸡胸肉分切装置 | |
CN2439236Y (zh) | 手动水果切削机 | |
CN205988243U (zh) | 一种夏威夷果开壳器 | |
CN87200961U (zh) | 家用削皮器 | |
CN212087879U (zh) | 一种虾仁生产用去壳设备 | |
CN211152822U (zh) | 一种自动去青皮装置 | |
CN208273820U (zh) | 一种无土栽培苗床 | |
CN213731988U (zh) | 一种基于洋葱加工用切块装置的防粘黏机构 | |
CN209224151U (zh) | 一种便于调节定位的牛肉干切块机 | |
CN221069405U (zh) | 一种莲藕浆料提纯装置 | |
CN219629223U (zh) | 一种放置稳定的陶瓷工艺品 | |
CN2336692Y (zh) | 全塑螺杆转动果蔬去皮器 | |
CN200952861Y (zh) | 刨冰机 | |
CN213127936U (zh) | 一种金瓜自动削皮机 | |
CN209268541U (zh) | 一种馅料检测打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