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5198U - 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05198U CN218005198U CN202221598836.2U CN202221598836U CN218005198U CN 218005198 U CN218005198 U CN 218005198U CN 202221598836 U CN202221598836 U CN 202221598836U CN 218005198 U CN218005198 U CN 2180051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
- wall
- pole lug
- negative pole
- integrated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包括电池、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电池的顶部,正极耳和负极耳一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缓冲座,且缓冲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挡片,缓冲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杆,且导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缓冲块与滑块的凸出部相贴合,缓冲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块相连接的弹簧。本实用新型弹簧的弹力能够对缓冲块、滑块和挡片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在负极耳与正极耳想要贴合时,挡片能够防止正极耳和负极耳相接触,能够防止发生短路的现象,散热孔能够将极耳的热量散出,导热板能够将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散出,进而能够对极耳起到散热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
上述以及在现有技术中的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不具有防短路的功能,在正极耳与负极耳接触时,容易发生短路的现象,并且不能够散热,当温度过高时容易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具有防短路的功能、不能够散热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包括电池、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电池的顶部,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一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缓冲座,且缓冲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挡片,所述缓冲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杆,且导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滑块的凸出部相贴合,所述缓冲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块相连接的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散热槽,且正极耳和负极耳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散热槽的内部设置的导热板,且导热板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散热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垫片,且绝缘垫片与导热板的外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基层,且基层的外壁上设置有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隔层远离基层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树脂层,且树脂层远离隔层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腐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正极耳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耳带,且负极耳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耳带,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设置有密封胶,且密封胶分别与第一耳带和第二耳带相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1)通过设置的缓冲座、滑块、挡片、导杆、缓冲块和弹簧,弹簧的弹力能够对缓冲块、滑块和挡片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在负极耳与正极耳想要贴合时,挡片能够防止正极耳和负极耳相接触,能够防止发生短路的现象;(2)通过设置的散热槽、绝缘垫片、散热孔、导热板和散热翅片,散热孔能够将极耳的热量散出,导热板能够将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散出,进而能够对极耳起到散热的作用,能够避免温度过高烧坏;(3)通过设置的树脂层、防腐层和密封胶,能够防止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对极耳产生腐蚀,使极耳具有防腐蚀性能,延长了极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实施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实施例提供的防短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实施例提供的剖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2正极耳、3负极耳、4缓冲座、5滑块、6挡片、7导杆、8缓冲块、9弹簧、10散热槽、11绝缘垫片、12散热孔、13导热板、14散热翅片、15基层、16隔层、17树脂层、18防腐层、19密封胶、20第一耳带、21第二耳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包括电池1、正极耳2和负极耳3,正极耳2和负极耳3设置在电池1的顶部,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一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缓冲座4,且缓冲座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滑块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挡片6,缓冲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杆7,且导杆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8,缓冲块8与滑块5的凸出部相贴合,缓冲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块8相连接的弹簧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包括电池1、正极耳2和负极耳3,正极耳2和负极耳3设置在电池1的顶部,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一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缓冲座4,且缓冲座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滑块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挡片6,缓冲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杆7,且导杆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8,缓冲块8与滑块5的凸出部相贴合,缓冲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块8相连接的弹簧9,弹簧9的弹力能够对缓冲块8、滑块5和挡片6进行缓冲,能进而能够防止正极耳2和负极耳3接触发生短路的现象,起到了防短路的效果。
有益效果:弹簧9的弹力能够对缓冲块8、滑块5和挡片6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在负极耳3与正极耳2想要贴合时,挡片6能够防止正极耳2和负极耳3相接触,能够防止发生短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的,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散热槽10,且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12,正极耳2和负极耳3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12散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的,散热槽10的内部设置的导热板13,且导热板13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14,导热板13能够将正极耳2和负极耳3产生的热量导给散热翅片14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的,散热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垫片11,且绝缘垫片11与导热板13的外壁相贴合绝缘垫片11能够防止导热板13与正极耳2和负极耳3产生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正极耳2和负极耳3均包括基层15,且基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隔层16,隔层16能够防止腐蚀性物质与正极耳2和负极耳3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隔层16远离基层15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树脂层17,且树脂层17远离隔层16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腐层18,防腐层18能够对正极耳2和负极耳3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的,正极耳2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耳带20,且负极耳3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耳带21,正极耳2和负极耳3均设置有密封胶19,且密封胶19分别与第一耳带20和第二耳带21相贴合,密封胶19能够使第一耳带20与正极耳2、第二耳带21与负极耳3连接。
工作原理:该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在正极耳2与负极耳3受到外力相靠拢时,弹簧9的弹力能够对缓冲块8、滑块5和挡片6进行缓冲,能进而能够防止正极耳2和负极耳3接触,能够避免发生短路的现象,正极耳2和负极耳3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12散出,导热板13将热量传导给散热翅片14,散热翅片14能够将热量散出,能够对正极耳2和负极耳3起到散热的作用,能够防止正极耳2和负极耳3烧坏,隔层16、树脂层17和防腐层18能够防止带有腐蚀性的物品对正极耳2和负极耳3腐蚀,延长了正极耳2和负极耳3的使用寿命。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包括电池(1)、正极耳(2)和负极耳(3),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设置在电池(1)的顶部,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一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缓冲座(4),且缓冲座(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挡片(6),所述缓冲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杆(7),且导杆(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块(8),所述缓冲块(8)与滑块(5)的凸出部相贴合,所述缓冲座(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缓冲块(8)相连接的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散热槽(10),且正极耳(2)和负极耳(3)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10)的内部设置的导热板(13),且导热板(13)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翅片(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10)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垫片(11),且绝缘垫片(11)与导热板(13)的外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均包括基层(15),且基层(15)的外壁上设置有隔层(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16)远离基层(15)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树脂层(17),且树脂层(17)远离隔层(16)另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腐层(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2)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耳带(20),且负极耳(3)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耳带(21),所述正极耳(2)和负极耳(3)均设置有密封胶(19),且密封胶(19)分别与第一耳带(20)和第二耳带(21)相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8836.2U CN218005198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8836.2U CN218005198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05198U true CN218005198U (zh) | 2022-12-09 |
Family
ID=84312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98836.2U Active CN218005198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05198U (zh)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21598836.2U patent/CN2180051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81699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103138027A (zh) | 高导热电池组件 | |
CN204130659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 |
WO2021135949A1 (zh) | 终端设备 | |
WO2023000623A1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 |
CN104347907A (zh) |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 |
CN210073975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软包电池模组 | |
CN210866342U (zh) | 一种等效均温电池模组 | |
CN218005198U (zh) | 一种优化集成型极耳结构 | |
CN109860951A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储电装置的电芯结构 | |
CN210866417U (zh) |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 |
WO2021000781A1 (zh) | 二次电池 | |
CN110690529A (zh) |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 |
CN217655973U (zh) | 电池盖板、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 |
CN110635083A (zh) | 一种快速加热电池模组 | |
CN211957702U (zh) | 一种释热防爆型锂离子电池 | |
CN217589100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7388260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充电器 | |
CN202308080U (zh) | 堆叠式电池组 | |
CN110649348A (zh) |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池包 | |
CN211376790U (zh) | 极耳结构及其锂离子电池 | |
CN211182402U (zh)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单元及锂离子电池 | |
CN213583943U (zh) |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 |
CN213278293U (zh) | 一种带有加热及电芯温度均衡的电池包 | |
CN210866275U (zh) | 一种快速加热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