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3407U -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3407U
CN217983407U CN202221959332.9U CN202221959332U CN217983407U CN 217983407 U CN217983407 U CN 217983407U CN 202221959332 U CN202221959332 U CN 202221959332U CN 217983407 U CN217983407 U CN 217983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cking
assembly
driv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93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时旺
杨义平
冯盛龙
钟贤芬
党辉
黄子龙
王瑾
吴道奇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s Lithium Chang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s Laser Changzhou New Energ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s Laser Changzhou New Energ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s Laser Changzhou New Energ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93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3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3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3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该堆叠装置包括旋转座、堆叠板、挡板、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堆叠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旋转座,堆叠板上设置有支撑凸块,支撑凸块用于支撑电池模组的端板;挡板设置于堆叠板的一端,第一压紧组件设置于堆叠板远离挡板的一端;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旋转座,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第一压紧组件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压紧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本申请实施例的堆叠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旋转座,因此在堆叠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时,更换对应的堆叠板即可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提高了堆叠装置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用向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多个电芯可以封装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经过系统管理后可以形成动力电池。
在对电芯进行堆叠以制造成电池模组的过程中,需要压紧堆叠后的电芯,以将电芯相互粘接在一起。然而,目前大多数堆叠设备的电芯堆叠空间固定不变,只能堆叠制造特定型号的电池模组,无法堆叠制造其他型号的电池模组,导致堆叠设备的兼容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能提高堆叠设备的兼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装置,所述堆叠设备包括:
旋转座;
堆叠板,所述堆叠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堆叠板上设置有支撑凸块,所述支撑凸块用于支撑电池模组的端板;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堆叠板的一端;
第一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堆叠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紧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动座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
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用于抵压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
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压紧块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用于抵压所述电芯或所述端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还包括:
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器带动所述第一压紧块抵压所述电芯;
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二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器带动所述第二压紧块抵压所述电芯或所述端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通过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压紧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可伸出或缩回所述挡板的正面;
其中,所述挡板的正面为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的一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第一整形板,所述第一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
第二整形板,所述第二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所述第一整形板与所述第二整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堆叠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
其中,所述第一整形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的运动方向垂直。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四驱动器,所述第四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第一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器的输出轴;
第五驱动器,所述第五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五驱动器的输出轴;
其中,所述堆叠板、所述第一整形板和所述第二整形板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板,所述第二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联动板。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整形板在所述第一联动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和/或
所述第二整形板在所述第二联动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板和所述第二联动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整形板的运动方向平行。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座包括:
旋转框架,所述堆叠板、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
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内,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整形板和所述第二整形板相对于所述旋转框架升降。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超宽传感器,所述超宽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超宽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和/或所述端板是否对齐。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底座;
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旋转座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旋转座转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设备,所述堆叠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堆叠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的堆叠板设置于旋转座,堆叠板上设置有支撑凸块,以便将电芯和端板堆叠于堆叠板上;堆叠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当将电芯和/或端板堆叠于堆叠板上后,通过设置于旋转座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压紧组件朝向靠近挡板的方向运动,以便通过第一压紧组件抵压电芯和/或端板;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压紧组件朝向远离挡板的方向运动,以增加挡板与第一压紧组件之间的空间,方便在堆叠板上放置电芯或端板,或者方便将堆叠完成的电池模组从堆叠板上下料;由于堆叠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旋转座,因此在堆叠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时,更换对应的堆叠板即可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提高了堆叠装置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堆叠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旋转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座及凸轮分割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1中第一压紧组件及第一驱动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出的放大图;
图8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电池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旋转座;11、旋转框架;12、支撑架;13、第三驱动组件;2、堆叠板;21、支撑凸块;3、挡板;4、第一压紧组件;41、滑动座;42、第一压紧块;43、第二压紧块;44、第一驱动器;45、第二驱动器;5、第一驱动组件;51、第三驱动器;52、丝杆;6、第二压紧组件;61、第六驱动器;62、第三压紧块;7、第二驱动组件;71、第四驱动器;72、第五驱动器;73、第一联动板;74、第二联动板;8、第一整形板;9、第二整形板;10、超宽传感器;20、底座;30、凸轮分割器;40、绝缘板;50、电池模组;501、电芯; 502、端板。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用于解决堆叠设备的兼容性差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图6及图8所示,该堆叠装置包括旋转座1、堆叠板2、挡板3、第一压紧组件4和第一驱动组件5,堆叠板2可拆卸地设置于旋转座1,堆叠板2上设置有支撑凸块21,支撑凸块21用于支撑电池模组50的端板502;挡板3设置于堆叠板2的一端,第一压紧组件4设置于堆叠板2远离挡板3的一端;第一驱动组件5设置于旋转座1,第一驱动组件5的输出轴与第一压紧组件4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压紧组件4靠近或远离挡板3。
如图8及图9所示,电池模组50主要包括电芯501、绝缘层(图中未示出) 和端板502,电芯501与电芯50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端板502设置于堆叠后的电芯501的两端,端板502的高度小于电芯501的高度。在堆叠电芯501时,可以将电芯501与绝缘层粘接后再堆叠,以提高堆叠效率。其中,绝缘层可以是气凝胶层,也可以是其他绝缘层;端板502的高度是指,在堆叠端板502时,将端板502放置于堆叠板2上后,端板502相对于堆叠板2的高度;同样,电芯 501的高度,是指电芯501相对于堆叠板2的高度。
由于端板502的高度小于电芯501的高度,但是在堆叠端板502时,需要将端板502设置于电芯501的中心位置,因此在堆叠板2上设置支撑凸块21,可以起到支撑端板502的作用,使得端板502可以在电芯501的中心位置。
堆叠板2的端部设置有挡板3,以通过挡板3阻止电芯501和端板502滑出堆叠板2,同时,在第一压紧组件4朝向靠近挡板3的方向运动,以抵压电芯501 或/和端板502时,可以通过挡板3支撑端板502或电芯501,以便通过第一压紧组件4压紧电芯501和端板502。
本申请实施例的堆叠板2设置于旋转座1,堆叠板2上设置有支撑凸块21,以便将电芯501和端板502堆叠于堆叠板2上;堆叠板2的一端设置有挡板3,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4,当将电芯501和/或端板502堆叠于堆叠板2上后,通过设置于旋转座1上的第一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压紧组件4朝向靠近挡板3的方向运动,以便通过第一压紧组件4抵压电芯501和/或端板502;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压紧组件4朝向远离挡板3的方向运动,以增加挡板3与第一压紧组件4之间的空间,方便在堆叠板2上放置电芯501或端板502,或者方便将堆叠完成的电池模组50从堆叠板2上下料;由于堆叠板2可拆卸地设置于旋转座1,因此在堆叠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50时,更换对应的堆叠板2即可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50,提高了堆叠装置的兼容性。
在一示例方案中,堆叠板2的长度和支撑凸块21的位置固定不变,而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50的长度不相同,也即端板502的位置以及整个堆叠长度均不相同,使得堆叠板2的长度与电池模组50的整个堆叠长度,以及支撑凸起的位置与端板502的位置均无法对应,因此无法在同一个堆叠板2上堆叠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50,导致堆叠装置的兼容性差。而本实施例将堆叠板2设置为可拆卸的形式,通过更换不同的堆叠板2,即可提高堆叠装置的兼容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7及图9所示,第一压紧组件4包括滑动座41、第一压紧块42和第二压紧块43,滑动座41滑动设置于旋转座1,第一驱动组件 5的输出轴与滑动座41连接,以带动滑动座41靠近或远离挡板3;第一压紧块 42和第二压紧块43均设置于滑动座41,第一压紧块42用于抵压电池模组50的电芯501,第二压紧块43用于抵压电芯501或端板502。
滑动座41滑动设置于旋转座1,第一驱动组件5的输出轴与滑动座41连接,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带动滑动座41朝向靠近或远离挡板3的方向滑动,可以提高滑动座41滑动的稳定性;由于端板502的高度小于电芯501的高度,导致端板502的轮廓尺寸小于电芯501的轮廓尺寸,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压紧块42越过端板502,并通过第一压紧块42和第二压紧块43同时抵压电芯501和端板 502,以使电芯501受力更加均匀,避免电芯501部分受力过大而使受力较小的部位翘起;在堆叠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50时,可以根据端板502的厚度以及端板502的轮廓尺寸,调整第一压紧块42和第二压紧块43的相对位置,以便更好地压紧电池模组50。
可以理解地,在端板502未被与电芯501堆叠在一起时,第二压紧块43也可以抵压电芯501,并不与第一压紧块42相互干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9所示,第一压紧组件4还包括第一驱动器44和第二驱动器45,第一驱动器44和第二驱动器45均设置于滑动座41,第一压紧块42设置于第一驱动器44的输出轴,以通过第一驱动器44带动第一压紧块42 抵压电芯501;第二压紧块43设置于第二驱动器45的输出轴,以通过第二驱动器45带动第二压紧块43抵压电芯501或端板502,可以更好地压紧电芯501和端板502。还可以独立控制第一驱动器44带动第一压紧块42运动,以及独立控制第二驱动器45带动第二压紧块43运动,从而提高第一压紧组件4的兼容性,也即提高了堆叠装置的兼容性。其中,第一驱动器44和第二驱动器45均可以是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块42可以直接抵压电芯501,也可以抵压电芯501 与绝缘层的组合体,还可以抵压绝缘层;第二压紧块43可以抵压端板502,也可以抵压电芯501,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6所示,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第三驱动器51和丝杆52,第三驱动器51设置于旋转座1,丝杆52的一端与第三驱动器5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压紧组件4连接,第三驱动器51用于通过丝杆52带动第一压紧组件4靠近或远离挡板3,结构简单,带动精度高。其中,第三驱动器51 可以是电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8及图9所示,堆叠装置还包括第二压紧组件6,第二压紧组件6设置于挡板3的顶部,第二压紧组件6可伸出或缩回挡板3的正面;其中,挡板3的正面为挡板3朝向第一压紧组件4的一面。由于端板502位于堆叠后的电芯501的两端,因此挡板3与端板502抵靠,而端板502的高度小于电芯501的高度,因此在第二压紧组件6伸出挡板3的正面时,可以越过端板 502以抵压电芯501,使得电芯501受力更加均匀;在第二压紧组件6缩回挡板3 的正面时,可以将端板502上料至堆叠板2,避免第二压紧组件6伸出挡板3的正面而干涉上料挡板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8所示,第二压紧组件6包括第六驱动器61和第三压紧块62,第三压紧块62滑动设置于挡板3的顶部,第六驱动器61的输出轴与第三压紧块62连接,以通过第六驱动器61带动第三压紧块62伸出或缩回挡板3的正面。其中,第六驱动器61可以设置于挡板3,也可以设置于旋转座1;第六驱动器61可以是气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堆叠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7、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第二驱动组件7设置于旋转座1,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均设置于第二驱动组件7的输出轴;第一整形板8与第二整形板9分别设置于堆叠板2的两侧,第二驱动组件7用于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 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其中,第一整形板8的运动方向与第一压紧组件4的运动方向垂直。
第二驱动组件7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相互靠近时,可以推动电芯501和端板502,使得电芯501和端板502的边缘对齐,实现对电芯501和端板 502的整形;第二驱动组件7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相互背离时,可以增大第一整形板8与第二整形板9之间的空间,以便将电芯501和端板502上料至堆叠板2,避免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干涉上料电芯501和端板5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可以一起动,也可以其中一个动,另一个不动,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整形电芯501和端板502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9所示,堆叠装置还包括绝缘板40,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相向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绝缘层,以避免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与电芯501接触时发生短路。其中,绝缘板40可以是电木板。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板4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以便在整形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50时,根据电池模组50的长度,更好对应长度的绝缘板40,避免在整形电芯501和端板502时发生短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4及图5所示,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第四驱动器71、第一联动板73、第五驱动器72和第二联动板74,第四驱动器71和第五驱动器72均设置于旋转座1,第一联动板73设置于第四驱动器71的输出轴,第二联动板74设置于第五驱动器72的输出轴,以通过第四驱动器71和第五驱动器 72分别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其中,堆叠板2、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整形板8设置于第一联动板 73,第二整形板9设置于第二联动板74。
通过第四驱动器71带动第一联动板73运动,第五驱动器72带动第二联动板74运动,并且使得第一联动板73和第二联动板74的运动方向相反,而且由于第一整形板8设置于第一联动板73,第二整形板9设置于第二联动板74,因此可以通过第一联动板73和第二联动板74分别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实现整形电芯501和端板502的目的;堆叠板2、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均设置有多个,可以在多个堆叠板2上同时堆叠电芯 501以制造电池模组50,提高制造电池模组50的效率;通过第四驱动器71带动第一联动板73,第五驱动器72带动第二联动板74,再通过第一联动板73带动多个第一整形板8运动,第二联动板74带动多个第二整形板9运动,可以简化结构,方便调试。其中,堆叠板2、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所示,第一整形板8在第一联动板73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和/或
第二整形板9在第二联动板74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
其中,第一联动板73和第二联动板74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整形板8的运动方向平行。
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同步运动,且运动的位移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整形板8在第一联动板73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第二整形板9 在第二联动板74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使得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 9之间的间距可调整,也即可以使得每一组对应的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 之间的间距独立可以调,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50的同步整形,提高堆叠设备的兼容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板73和第二联动板74上均可以设置腰形孔,以通过螺钉将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固定于腰形孔的不同位置,实现第一整形板8在第一联动板73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第二整形板9在第二联动板74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旋转座1包括旋转框架11、支撑架12和第三驱动组件13,堆叠板2、第一压紧组件4和第一驱动组件5均设置于旋转框架11;支撑架12设置于旋转框架11内,第二驱动组件7设置于支撑架12;第三驱动组件13设置于旋转框架11内,支撑架12设置于第三驱动组件13的输出轴,以通过第三驱动组件13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相对于旋转框架11升降。
由于堆叠板2、第一压紧组件4和第一驱动组件5均设置在旋转框架11上,支撑架12设置于第三驱动组件13的输出轴,第二驱动组件7设置于支撑架12,因此在第三驱动组件13带动支撑架12升降时,堆叠板2、第一压紧组件4和第一驱动组件5不动,第二驱动组件7随支撑架12升降;而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均设置于第二驱动组件7的输出轴,因此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也随第二驱动组件7升降,也即可以通过第三驱动组件13间接带动第一整形板8 和第二整形板9升降。在下料堆叠制造完成的电池模组50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13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下降,以使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 避开夹持电池模组50的夹具,避免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干涉下料电池模组50。在需要对电芯501和端板502整形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13带动第一整形板8和第二整形板9升起以对电芯501和端板502进行整形。其中,第三驱动组件13可以包括气缸,以通过气缸带动支撑架12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8及图9所示,堆叠装置还包括超宽传感器10,超宽传感器10设置于旋转座1,超宽传感器10用于检测电池模组50的电芯501 和/或端板502是否对齐。在电芯501和/或端板502的边缘未对齐的情况下报警,以便操作人员及时处理;在电芯501和/或端板502的边缘对齐的情况,堆叠装置正常堆叠以制造电池模组50。其中,超宽传感器10可以是光电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超宽传感器10设置有两个,两个超宽传感器10设置于堆叠板2的两侧,且两个超宽传感器10之间的间距与电芯501的宽度相等,以使电芯501和端板502的对齐度更高。其中,每一个堆叠板2对应两个超宽传感器 1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9所示,堆叠装置还包括底座20和第四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第四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20,旋转座1设置于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以通过第四驱动组件带动旋转座1转动,以方便上料电芯501 和端板502,同时方便下料堆叠完成后的电池模组50,提高生产效率。其中,第四驱动组件可以包括电机,以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座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旋转座1的第一侧在堆叠电芯501和端板502时,与旋转座1相对的第二侧则可以下料堆叠完成后的电池模组50。在第一侧堆叠完成,第二侧下料完成后,通过第四驱动组件带动旋转座1转动,以使下料后的第二侧转动至电芯501和端板502的上料侧,堆叠完成后的第一侧转动至下料的一侧,如此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堆叠装置还包括凸轮分割器30,凸轮分割器30分别与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和旋转座1连接,以便第四驱动组件通过凸轮分割器30带动旋转座1转动,以提高旋转座1的转动精度。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堆叠设备,该堆叠设备包括堆叠装置,该堆叠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堆叠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可选地,堆叠设备可以包括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以通过上料机械手上料电芯501和端板502,通过下料机械手下料堆叠完成后的电池模组5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装置包括:
旋转座;
堆叠板,所述堆叠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堆叠板上设置有支撑凸块,所述支撑凸块用于支撑电池模组的端板;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堆叠板的一端;
第一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堆叠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压紧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滑动座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动座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
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用于抵压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
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压紧块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用于抵压所述电芯或所述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还包括:
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器带动所述第一压紧块抵压所述电芯;
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二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器带动所述第二压紧块抵压所述电芯或所述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通过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压紧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可伸出或缩回所述挡板的正面;
其中,所述挡板的正面为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的一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第一整形板,所述第一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
第二整形板,所述第二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所述第一整形板与所述第二整形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堆叠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
其中,所述第一整形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的运动方向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四驱动器,所述第四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第一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器的输出轴;
第五驱动器,所述第五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
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二联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五驱动器的输出轴;
其中,所述堆叠板、所述第一整形板和所述第二整形板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板,所述第二整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联动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板在所述第一联动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和/或
所述第二整形板在所述第二联动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板和所述第二联动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整形板的运动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包括:
旋转框架,所述堆叠板、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
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框架内,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整形板和所述第二整形板相对于所述旋转框架升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超宽传感器,所述超宽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旋转座,所述超宽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和/或所述端板是否对齐。
11.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装置还包括:
底座;
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旋转座设置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以通过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旋转座转动。
12.一种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堆叠装置。
CN202221959332.9U 2022-07-27 2022-07-27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Active CN217983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9332.9U CN217983407U (zh) 2022-07-27 2022-07-27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9332.9U CN217983407U (zh) 2022-07-27 2022-07-27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3407U true CN217983407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8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9332.9U Active CN217983407U (zh) 2022-07-27 2022-07-27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3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6329B2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part of fuel cell stack
KR20200139983A (ko) 2차 전지용 연속식 고속 셀 스택 전극 클램프장치
CN217009271U (zh) 二次电池用层压装置
CN217983407U (zh) 堆叠装置及堆叠设备
CN213878176U (zh) 一种电芯装配组件
CN214921073U (zh) 电池极耳裁切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CN209515857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正、负极叠片快速压紧装置
CN209896187U (zh) 一种电堆装堆压机装置
CN21924680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整形模组及超声波焊接设备
CN106532127A (zh) 一种定位装置
CN212392287U (zh) 合芯设备
CN110808417B (zh) 锂电池叠片机及其换位叠片装置和叠片方法
CN214203773U (zh) 电池模组紧固装置
CN212048040U (zh) 一种电池盖覆膜装置
CN114665142A (zh) 电池模组堆叠整型装置及方法
CN219350300U (zh) 一种方形铝壳电池模组打包设备和电池模组
CN111916840A (zh) 合芯设备及合芯方法
CN112248468A (zh) 一种具有多工位的高精度汽车钥匙盖板自动组装设备
CN212676338U (zh) 一种多压针叠片装置
CN217955942U (zh) 一种预整形装置、下压整形装置及电芯整形装置
CN219180565U (zh) 一种堆叠挤压工装及挤压小车
CN217822915U (zh) 一种动力电池翻膜装置
CN219203219U (zh) 一种叠片装置
CN220077744U (zh) 上料压紧装置
CN218448018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加压打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0 Jiuben West Road, Jinlian Village, Benniu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s Lithium (Chang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Jiuben West Road, Jinlian Village, Benniu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Changzhou) New Energ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