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3233U -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3233U
CN217983233U CN202222096619.XU CN202222096619U CN217983233U CN 217983233 U CN217983233 U CN 217983233U CN 202222096619 U CN202222096619 U CN 202222096619U CN 217983233 U CN217983233 U CN 217983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bar
conductive
looks
conduct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966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浪涛
王兴利
杨启勇
吴琼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966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3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3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3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包括A、C、N相导电系统、B相导电排及零序电流互感器,A/C相导电系统包括导电排及A/C相导电排,导电排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接触面,A/C相导电排包括A/C相U型本体,A/C相U型本体的一侧与接触面的非靠近A/C相导电排一侧固定连接,A/C相U型本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向前端延伸形成A/C相接线部;N相导电系统包括第一N相导电排及与第一N相导电排固定连接的第二N相导电排,所述A、C、N相导电系统、B相导电排分别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设置,且相互之间间隔设置。A/C/N导电系统为两段式拼接结构,既能方便外协制作配件、又能方便员工对导电系统的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内一般设有导电系统,在四极漏电保护断路器中,其导电系统一般具有A、B、C、N四相导电系统,但是由于受到圆环形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中心孔尺寸大小的限制。该四相导电系统,或者采用一体式铜排结构,其通过将其中的A、C、N相设计成U型,将其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设置,如中国专利CN 203103240 U,其公开了一种低发热量的漏电断路器后导体组件,其将零相、A相、C相的中段各与其两端段作90°折弯后侧竖成U字形,但是该方式一般只适用于400A以下的尺寸偏大的断路器,而当电流达到630A以上时,考虑到国家标准及温升的要求,铜排板材较宽且较厚,其制作难度高,且由于该导电系统用于电子式漏电断路器,其还需要安装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两个部件,安装电流互感器时将其先行装入导电排内、再将零序电流互感器装入A相导电排/C型导电排后,将两者进行拼装后用螺钉进行紧固即可完成组装,方便快捷。如做成一体式结构则该两个部件无法装入或难以装配。
对此现有的产品会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其一般设计成相互连接发热件、导电片及接触片,虽然安装简单了,但是由于导电片前后两端均需要设置接触点,其会导致整体温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包括A相导电系统、B相导电排、C相导电系统、N相导电系统及零序电流互感器,
所述A相导电系统包括导电排及与导电排固定连接的A相导电排,所述导电排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接触面,所述A相导电排包括A相U型本体,所述A相U型本体的一侧与接触面的非靠近A相导电排一侧固定连接,所述A相U型本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向前端延伸形成A相接线部;
所述C相导电系统包括导电排及与导电排固定连接的C相导电排,所述导电排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接触面,所述C相导电排包括C相U型本体,所述C相U型本体的一侧与接触面的非靠近C相导电排一侧固定连接,所述C相U型本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向前端延伸形成C相接线部;
所述N相导电系统包括第一N相导电排及与第一N相导电排固定连接的第二N相导电排,
所述A相导电系统、B相导电排、C相导电系统、N相导电系统分别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设置,且相互之间间隔设置。
所述导电排与A相导电排或导电排与C相导电排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A相U型本体及C相U型本体的开口朝向相反设置。
所述A相U型本体及C相U型本体的开口宽度与零序传感器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第一N相导电排包括一N相本体,所述N相本体的一端上侧向前延伸形成一连接板,其另一端上侧反向延伸形成一连接桥,所述第二N相导电排的一端设置为N相接线部,其另一端与连接桥焊接固定。
所述连接桥的宽度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B相导电排的中间设有拱起部。
所述A相导电系统、C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B相导电排及N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B相导电排及N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位于所述A相导电系统、C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之间,且前者垂直后者设置。
所述导电排、第一N相导电排及B相导电排的一端设有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A/C/N导电系统为两段式拼接结构,既能方便外协制作配件、又能方便员工对导电系统的组装;
A/C导电系统采用竖直方向上的错位拼装,可以保证正常安装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产品长度,缩减产品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漏电断路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相导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N相导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相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该新型漏电导电系统装设于漏电断路器的开关机构与接线端之间,其包括A相导电系统1、B相导电排2、C相导电系统3、N相导电系统4及零序电流互感器5,其中所述A相导电系统1、B相导电排2、C相导电系统3、N相导电系统4分别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5设置,且相互之间间隔设置,
所述A相导电系统1包括导电排11及与导电排11固定连接的A相导电排12,所述导电排11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接触面111,所述A相导电排包括A相U型本体121,所述A相U型本体的一侧与接触面的非靠近A相导电排一侧固定连接,所述A相U型本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向前端延伸形成A相接线部122;其中导电排则用于与开关机构电连接,且其外可设置电流互感器6,即导电排穿过电流互感器与开关机构电连接,其另一端则向上弯折形成竖直设置的接触面,而A相U型本体的一侧直接与接触面接触,相较于以往直接连接接触面的靠近A相U型本体的一侧,其长度较连接非靠近的一侧而言较长,使得整体产品长度变长,且A相U型本体的一侧无需向一侧延伸形成连接部,而可以直接将其作为连接部,减少A相导电排的长度,降低成本,而其另一侧则延伸形成A相接线部,且该A相接线部垂直A相U型本体设置,且其为水平放置,便于接线。
所述C相导电系统包括导电排及与导电排固定连接的C相导电排,所述导电排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接触面,所述C相导电排包括C相U型本体,所述C相U型本体的一侧与接触面的非靠近C相导电排一侧固定连接,所述C相U型本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向前端延伸形成C相接线部,其结构与A相导电系统相似,仅C相U信本体的开口朝向相反;
所述导电排与A相导电排或导电排与C相导电排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连接方便。所述A相U型本体及C相U型本体的开口宽度与零序传感器的厚度相适配,其可与零序传感器相卡,保证固定牢固性。
所述N相导电系统4包括第一N相导电排42及与第一N相导电排固定连接的第二N相导电排41。其中所述第一N相导电排包括一N相本体421,所述N相本体的一端上侧向前延伸形成一连接板422,其另一端上侧反向延伸形成一连接桥423,所述第二N相导电排的一端设置为N相接线部,其另一端与连接桥焊接固定。其中第一N向导电排的N相本体位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侧,而第二N相导电排位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另一侧,利用连接桥连接两者,且为了便于第二N相导电排与第一N相导电排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桥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焊接面424,所述第二N相导电排直接与该焊接面焊接固定。
所述连接桥的宽度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厚度相适配,刚好跨越零序电流互感器设置,起到连接第一N相导电排与第二N相导电排的作用。
所述B相导电排的中间设有拱起部21,由于N相导电系统需要位于最下侧,因此将B相导电排位于N相导电系统的上方设置成拱起部,使得两者之间形成间隙,确保两者在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不会出现接触。
所述A相导电系统、C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B相导电排及N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B相导电排及N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位于所述A相导电系统、C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之间,且前者垂直后者设置。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布局上为“两竖两横”结构,使得全局零部件结构简单、紧凑、通用性高(A/C相前段导电排共用、N相为常规导电排)。
所述导电排、第一N相导电排及B相导电排的一端设有电流互感器6。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包括A相导电系统、B相导电排、C相导电系统、N相导电系统及零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A相导电系统包括导电排及与导电排固定连接的A相导电排,所述导电排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接触面,所述A相导电排包括A相U型本体,所述A相U型本体的一侧与接触面的非靠近A相导电排一侧固定连接,所述A相U型本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向前端延伸形成A相接线部;
所述C相导电系统包括导电排及与导电排固定连接的C相导电排,所述导电排具有一竖直设置的接触面,所述C相导电排包括C相U型本体,所述C相U型本体的一侧与接触面的非靠近C相导电排一侧固定连接,所述C相U型本体的另一侧的底部向前端延伸形成C相接线部;
所述N相导电系统包括第一N相导电排及与第一N相导电排固定连接的第二N相导电排,
所述A相导电系统、B相导电排、C相导电系统、N相导电系统分别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设置,且相互之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与A相导电排或导电排与C相导电排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U型本体及C相U型本体的开口朝向相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U型本体及C相U型本体的开口宽度与零序传感器的厚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相导电排包括一N相本体,所述N相本体的一端上侧向前延伸形成一连接板,其另一端上侧反向延伸形成一连接桥,所述第二N相导电排的一端设置为N相接线部,其另一端与连接桥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的宽度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厚度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相导电排的中间设有拱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导电系统、C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B相导电排及N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B相导电排及N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位于所述A相导电系统、C相导电系统位于零序传感器的通孔内的结构之间,且前者垂直后者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第一N相导电排及B相导电排的一端设有电流互感器。
CN202222096619.X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Active CN217983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6619.XU CN217983233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6619.XU CN217983233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3233U true CN217983233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96619.XU Active CN217983233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3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87191A1 (en) Wir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and circuit breaker having same
CN217983233U (zh) 一种新型漏电导电系统
CN211126463U (zh) 一种电气导轨
KR20120082204A (ko) 조립식 분전반
CN210110673U (zh) 一种抽屉式断路器用带三位置触点的端子排结构
JPH0113312Y2 (zh)
CN201797060U (zh) 过渡接线排
CN219286311U (zh) 一种三极直流断路器串接结构
CN219759509U (zh) 一种直流断路器的静导电体
CN211088193U (zh) 一种连接片
CN219576137U (zh) 连接汇流排以及开关柜
CN220341150U (zh) 一种光伏专用框架式断路器
JP3660553B2 (ja) 配電盤
CN218769997U (zh) 一种电池组
CN214753600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0007054U (zh) 一种汇流排
CN211700168U (zh) 一种具有极间连接结构的断路器
CN203339968U (zh) 用于桥式变换器的无感母线
CN213752503U (zh) 一种户外12kV大电流隔离开关
JP3357168B2 (ja) 漏電遮断器
CN215343009U (zh) 连接铜排及铜排搭接结构
CN220963190U (zh) 断路器
CN214544232U (zh) 一种四旁路五出头二极管模块
JPH0730438U (ja) 回路遮断器
EP1189321A1 (en) Wiring circuit breaker and switch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