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0678U -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0678U
CN217980678U CN202221559136.2U CN202221559136U CN217980678U CN 217980678 U CN217980678 U CN 217980678U CN 202221559136 U CN202221559136 U CN 202221559136U CN 217980678 U CN217980678 U CN 217980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ase
detection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battery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91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晶
王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neng Xianfe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neng Xianfe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neng Xianfe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neng Xianfeng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591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0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0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0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盖体和电池本体,所述盖体与检测箱之间通过闭合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检测箱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的橡胶密封圈,所述检测箱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所述电池本体放置在放置机构的上端,所述检测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换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通过观察去离子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及检测去离子水的导电率是否上升方式对电池本体是否漏液进行双重检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在进行检测工作时,便于将电池本体放置在检测箱内并便于将其取出,避免电池本体发生碰撞损坏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漏液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长以及限行的刚性需求,我们身边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池,新能源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漏液现象,不仅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腐蚀车体和其他的设备,还可能会引起电流过大,从而发热起火,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电池是否漏液进行检测。目前,通常通过人工观察电池表面是否有漏液产生,或在水中加压充气,查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进行漏液检测,但这种方式容易存在判断失误现象,难以充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不仅能够通过观察去离子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及检测去离子水的导电率是否上升方式对电池本体是否漏液进行双重检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在进行检测工作时,便于将电池本体放置在检测箱内并便于将其取出,避免电池本体发生碰撞损坏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盖体和电池本体,所述盖体与检测箱之间通过闭合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检测箱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的橡胶密封圈,所述检测箱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所述电池本体放置在放置机构的上端,所述检测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放置机构的自由端穿过换气孔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检测箱的侧壁设有绕卷机构,所述放置机构的自由端绕设在绕卷机构上,所述检测箱的侧壁密封贯穿设有进气管及排液管。
优选地,所述闭合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盖体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贯穿开设有插槽,所述检测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一连接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前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板,所述T型板贯穿滑槽的内顶部并穿过插槽,所述T型板与滑槽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检测箱内的放置板,所述电池本体放置在放置板的上端,所述放置板与检测箱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检测箱的两端内侧壁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所述放置板与两个第二挡板的上端相抵,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穿过换气孔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的上方,所述检测箱的内后侧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拉绳绕设在导向柱上。
优选地,所述绕卷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箱侧壁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绕线轮,所述拉绳的自由端绕设在绕线轮上,所述绕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贯穿滑动连接有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定位槽内的重力插杆。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重力插杆为T型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检测箱、盖体、闭合驱动机构、橡胶密封圈、进气管、排液管的设置,能够保障检测箱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性,进而能够便于通过观察去离子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及检测去离子水的导电率是否上升方式对电池本体是否漏液进行双重检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通过放置机构、换气孔、绕卷机构的设置,能够在进行检测工作时,便于将电池本体放置在检测箱内并便于将其取出,避免电池本体发生碰撞损坏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通过观察去离子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及检测去离子水的导电率是否上升方式对电池本体是否漏液进行双重检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在进行检测工作时,便于将电池本体放置在检测箱内并便于将其取出,避免电池本体发生碰撞损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安装板和定位槽连接示意图。
图中:1检测箱、2盖体、3橡胶密封圈、4第一连接板、5插槽、6第二连接板、7螺纹杆、8转动把手、9竖板、10 T型板、11第一弹簧、12电池本体、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放置板、16第二弹簧、17拉绳、18安装板、19定位槽、20绕线轮、21转动板、22重力插杆、23进气管、24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盖体2和电池本体12,检测箱1为透明箱体,能够便于对其内部进行观察,盖体2与检测箱1之间通过闭合驱动机构连接,闭合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盖体2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4上贯穿开设有插槽5,检测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贯穿第一连接板4并与其螺纹连接,螺纹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8,需要注意的是,螺纹杆7与T型板10能够共同作用对第一连接板4起到导向作用,使其能够带动盖体2上下滑动,进而当转动转动把手8使螺纹杆7转动时,能够在其啮合作用下使第一连接板4带动盖体2上下滑动,第二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板9,竖板9的前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板10,T型板10贯穿滑槽的内顶部并穿过插槽5,T型板10与滑槽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1,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弹簧11为弹力弹簧,自然状态下能够推动T型板10向上滑动使其穿过插槽5;
盖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检测箱1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的橡胶密封圈3,需要注意的是,橡胶密封圈3能够对盖体2与检测箱1之间进行进一步密封,避免发生漏气现象,检测箱1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电池本体12放置在放置机构的上端,检测箱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换气孔,放置机构的自由端穿过换气孔并与其滑动连接,放置机构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检测箱1内的放置板15,电池本体12放置在放置板15的上端,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箱1内灌注有没过电池本体12的去离子水,放置板15与检测箱1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16,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箱1的两端内侧壁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挡板13和两个第二挡板14,放置板15与两个第二挡板14的上端相抵,放置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17,拉绳17穿过换气孔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挡板1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两个第二挡板1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挡板13位于第二挡板14的上方,检测箱1的内后侧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柱,拉绳17绕设在导向柱上,需要注意的是,导向柱能够对拉绳17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其发生缠绕现象;
检测箱1的侧壁设有绕卷机构,放置机构的自由端绕设在绕卷机构上,绕卷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箱1侧壁上的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9,安装板1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绕线轮20,拉绳17的自由端绕设在绕线轮20上,绕线轮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1,转动板21上贯穿滑动连接有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定位槽19内的重力插杆22,定位槽19呈环形阵列分布,重力插杆22为T型杆,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状态下,重力插杆22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动至与其相对的定位槽19内,将转动板21及绕线轮20稳固固定,使其不能够转动,且重力插杆22为T型能够避免其从转动板21上脱落,便于对转动板21进行转动,检测箱1的侧壁密封贯穿设有进气管23及排液管24,需要注意的是,进气管23及排液管24上均安装有与其相配套的控制阀,排液管24与放置板15相对。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电池本体12进行漏液检测工作时,转动转动把手8使螺纹杆7转动,在其啮合作用及T型板10的限位作用下,第一连接板4能够带动盖体2向上移动,使橡胶密封圈3从检测箱1内移出,向下拉动T型板10使其从插槽5内移出,转动螺纹杆7,此时第一连接板4和盖体2能够跟随螺纹杆7一起转动,使盖体2不再与检测箱1相对,将电池本体12放置在放置板15上,向上拉动重力插杆22使其从定位槽19内移出,拉动重力插杆22使转动板21带动绕线轮20转动,对拉绳17进行绕线工作,使转动板21拉动放置板15向下滑动并与第二挡板14的上端相抵,向下推动重力插杆22,重力插杆22能够滑动至与其相对的定位槽19内,将转动板21及绕线轮20稳固固定,向检测箱1内加入去离子水,使其没过电池本体12;
向下拉动T型板10,转动螺纹杆7使盖体2与检测箱1相对,此时T型板10与插槽5相对,第一弹簧11能够推动T型板10滑动使其穿过插槽5,反向转动转动把手8使螺纹杆7转动,在其啮合作用及T型板10的限位作用下,第一连接板4能够带动盖体2向下滑动使橡胶密封圈3延伸至检测箱1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此时盖体2与检测箱1的上端相抵,能够起到初步密封作用,橡胶密封圈3能够对盖体2与检测箱1之间进行进一步密封,避免发生漏气现象;
通过进气管23向检测箱1内通入空气进行加压,若去离子水中产生起泡,则电池本体12发生漏液现象,若无气泡产生,重复上述工作将盖体2打开,进一步对去离子水的导电率进行检测,导电率测定方法为现有技术,若导电率上升,则电池本体12存在漏液现象,进而能够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将去离子水通过排液管24排出,向上拉动重力插杆22使其从定位槽19内移出,使绕线轮20转动对拉绳17进行放线工作,第二弹簧16能够推动放置板15上升并与两个第一挡板13相抵,进而能够便于将完成检测的电池本体12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盖体(2)和电池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与检测箱(1)之间通过闭合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盖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检测箱(1)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的橡胶密封圈(3),所述检测箱(1)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所述电池本体(12)放置在放置机构的上端,所述检测箱(1)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放置机构的自由端穿过换气孔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检测箱(1)的侧壁设有绕卷机构,所述放置机构的自由端绕设在绕卷机构上,所述检测箱(1)的侧壁密封贯穿设有进气管(23)及排液管(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盖体(2)侧壁上的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贯穿开设有插槽(5),所述检测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贯穿第一连接板(4)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8),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板(9),所述竖板(9)的前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板(10),所述T型板(10)贯穿滑槽的内顶部并穿过插槽(5),所述T型板(10)与滑槽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检测箱(1)内的放置板(15),所述电池本体(12)放置在放置板(15)的上端,所述放置板(15)与检测箱(1)的内底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16),所述检测箱(1)的两端内侧壁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挡板(13)和两个第二挡板(14),所述放置板(15)与两个第二挡板(14)的上端相抵,所述放置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17),所述拉绳(17)穿过换气孔并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1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两个所述第二挡板(1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挡板(13)位于第二挡板(14)的上方,所述检测箱(1)的内后侧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拉绳(17)绕设在导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卷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箱(1)侧壁上的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9),所述安装板(1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绕线轮(20),所述拉绳(17)的自由端绕设在绕线轮(20)上,所述绕线轮(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21),所述转动板(21)上贯穿滑动连接有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定位槽(19)内的重力插杆(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9)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重力插杆(22)为T型杆。
CN202221559136.2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980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9136.2U CN217980678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9136.2U CN217980678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0678U true CN21798067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3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9136.2U Active CN217980678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0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4720B (zh) 一种地下水环保检测用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865954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污水取样装置
CN212932609U (zh) 一种河道水质监测装置
CN21798067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CN205228871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河流湖泊水样自动采集装置
CN208412119U (zh) 一种深水采样无人机
CN213022444U (zh) 一种新型河水取样装置
CN211314197U (zh) 一种用于水井的水位监测装置
CN220289078U (zh) 一种水质检测样品采集装置
CN112129582A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检测的污水采集设备
CN207751745U (zh) 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样品提取装置
CN212568104U (zh) 一种水质监测分层取样装置
CN212722230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采样装置
CN115597917A (zh)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水文地质参数的测试装置
CN112918675A (zh) 一种维持动态平衡的水质监测用无人机
CN211148144U (zh) 一种用于环保的水质采集器
CN210154862U (zh) 一种水质取样检测装置
CN215866636U (zh) 一种水环境检测装置
CN218781842U (zh) 一种河道断面流量自动测量系统
CN208393144U (zh) 一种整体落地式电动汽车智能交流充电桩
CN220626360U (zh) 一种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CN111087057A (zh) 一种水环境杀菌剂投放装置
CN219511748U (zh) 一种复合材料汽车电池盒气密性检测的检具
CN220577474U (zh) 一种用于野外的水资源监测无人船
CN21557394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地表水水质监测用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