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9279U - 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79279U CN217979279U CN202222332300.2U CN202222332300U CN217979279U CN 217979279 U CN217979279 U CN 217979279U CN 202222332300 U CN202222332300 U CN 202222332300U CN 217979279 U CN217979279 U CN 2179792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ing
- air inlet
- cover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风道加热组件;所述风道加热组件具有呈内外套层结构分布的多个通道层,多个通道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通的进风层、至少一个加热层和出风通道,进风层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连通,每个加热层内均设有加热元件,出风通道与壳体的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套层结构的设置方式,并由最外层的通道层进风,最内侧的出风通道出风,在冷空气进入最外侧的进风层时,冷空气在其内快速流通,可将加热层向外传递的热量尽数吸收,进而可大大降低热损耗,并且可提高加热效率,减少加热结构占用空间,进而可减小设备的体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加热器是主要对气体流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设备。空气加热器的发热元件为电加热管,加热器内腔设有多个风道,引导气体流向,延长气体在内腔的滞留时间,从而使气体充分加热,使气体加热均匀,提高热交换效率。
而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大多是空气直接通过一条通道并经过其内的电加热管,这样的加热结构既不能使得空气在通道内具有较长的滞留时间,其热损耗也较大,效率低,并且空气与电加热管的接触面积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以解决现有空气加热设备热损耗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风道加热组件;
所述风道加热组件具有呈内外套层结构分布的多个通道层,多个通道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通的进风层、至少一个加热层和出风通道,进风层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连通,每个加热层内均设有加热元件,出风通道与壳体的出风口连通。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通道层均具有一基础长度,通道层的长度方向与风道加热组件的轴向平行,且所述加热层内的加热元件沿其长度方向分布。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通道层均通过一通孔连通,相邻的两个通孔沿所述风道加热组件的轴向方向相互错开。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风通道内也设有加热元件。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风通道内的加热元件沿其长度方向分布,出风通道的一端为进风端且在进风端设有与相邻加热层连通的通孔,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为出风端,出风端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连通。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沿所在通道层周向分布的至少一个U形加热管。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罩以及分别连接在加热罩两端的连接座和出风罩,连接座和出风罩将加热罩内侧围合构成出一加热腔,加热腔通过环形的分隔片分隔出多个相互连通的所述通道层;
每个所述加热层内的加热元件均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出风罩具有与所述出风通道相适配的避让孔。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罩设有一开口,开口连接有连通罩,连通罩与一风机的出风端连通,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连通。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侧于其进风口设有进风过滤组件;
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包括进风罩、百叶通风板、粗过滤部件和细过滤部件;所述进风罩的底部设有进风入口,进风入口内设有粗过滤部件,在进风罩内设有纵向的百叶通风板,百叶通风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导向通风孔,导向通风孔均朝向下方的进风入口;所述细过滤部件设于进风罩内,并位于百叶通风板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之间。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设有箱门,箱门的前侧设有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的外侧设有可打开的防护罩;所述箱门的背侧设有第一干燥剂放置盒,第一干燥剂放置盒设有可打开的第一盒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式空气加热器,通过内外套层结构的设置方式,并由最外层的通道层进风,最内侧的出风通道出风,在冷空气进入最外侧的进风层时,冷空气在其内快速流通,可将加热层向外传递的热量尽数吸收,进而可大大降低热损耗,并且套层结构可使得空气在每个套层内可进行一定的周向流动,而在加热层内又设有加热元件,这样在延长加热滞留时间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加热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加热效率,减少加热结构占用空间,减小设备的体积。
而且,还在壳体的进风口设置了进风过滤组件,进风过滤组件的粗过滤部件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以阻挡大颗粒的渣子进入,然后通过细过滤部件可将空气中剩余的残渣及大部分水分子过滤,保证进入加热器内部的冷空气为干净的气体。
此外,通过设置干燥剂盒,可利于加热器内保持干燥,并通过为触摸屏安装防护罩,可对其实现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的风道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也示出了风机;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风道加热组件的风道加热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风道加热组件的进风过滤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风道加热组件在箱门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出风口;12-顶盖;2-风道加热组件;21-连接座;22-加热罩;23-出风罩;24-出风通道;25-进风层;26-加热层;27-加热元件;28-通孔;29-连通罩;3-风机;4-进风过滤组件;41-进风罩;42-百叶通风板;43-导向通风孔;44-细过滤部件;45-进风入口;5-箱门;6-电控箱;7-第二干燥剂放置盒;71-第二盒盖;8-第一干燥剂放置盒;81-第一盒盖;9-触摸屏控制器;10-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照图1-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1的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风道加热组件2。壳体1的进风口用于空气进入,出风口11用于在经过风道加热组件2加热作用后输出热风,而风道加热组件2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风道加热组件2具有呈内外套层结构分布的多个通道层,多个通道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通的进风层25、至少一个加热层26和出风通道24,进风层25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连通,每个加热层26内均设有加热元件27,出风通道24与壳体1的出风口11连通。风道加热组件2的多个通道层呈内外套层结构分布,即由内向外一层一层的套层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使得热量基本包围在内侧,而外侧的又是进风层25,进入进风层25的冷空气可将内侧加热层26向外产生的热量尽数吸收,由此可降低热损耗,并且这样的套层结构能够也能够便于空气在周向上的流动,以在能够延长滞留时间的同时,也具有与加热元件和被加热的套层内壁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也有效的利用空间,占用空间小。加热层26设有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由进风层25进入空气可通过加热层26内的加热元件27被加热,在加热后便进入出风通道24排出。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内外套层结构的设置方式,并由最外层的通道层进风,最内侧的出风通道出风,在冷空气进入最外侧的进风层25时,冷空气在其内快速流通,可将加热层向外传递的热量尽数吸收,进而可大大降低热损耗,并且套层结构可使得空气在每个套层内可进行一定的周向流动,而在加热层26内又设有加热元件27,这样在延长加热滞留时间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加热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加热效率,减少加热结构占用空间,减小设备的体积。
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通道层均具有一基础长度,通道层的长度方向与风道加热组件2的轴向平行,且所述加热层26内的加热元件27沿其长度方向分布。
通道层的基础长度可使其内空气能够沿其长度方向获得更多滞留时间的基础加热行程,其长度可根据实际加热要求选择而定,相应的,其内的加热元件27也沿其长度方向分布,这样在其内空气沿长度方向流动时能够同时与加热元件27接触,进而能够被有效加热。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延长空气的滞留时间,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通道层均通过一通孔28连通,相邻的两个通孔28沿所述风道加热组件2的轴向方向相互错开。由于每个通道层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包括方向或圆形等形状,在周向上是贯通的,因而在沿长度方向流动时,空气也可沿周向流动,并且又通过通孔28的相互错开布置,这样能够更为更大程度的延长空气在加热器中的滞留时间,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同时相邻通道层辐射的热量能够相互作用,更进一步提高了加热效率。
为了对进入出风通道24的热风进行进一步加热,更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通道24内也设有加热元件27。
具体的,所述出风通道24内的加热元件27沿其长度方向分布,出风通道24的一端为进风端且在进风端设有与相邻加热层26连通的通孔28,出风通道24的另一端为出风端,出风端与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11连通。这样一来,进入出风通道24内的热风又获得与其长度对应的滞留时间,从而可进一步实现加热。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加热元件27包括沿所在通道层周向分布的至少一个U形加热管。U形加热管采用不锈钢316材料,加热管形式,其可承受高温高压高速气流冲刷,U形加热管内加热电阻丝与不锈钢加热管连接牢固绝缘可靠,并且能够具有更大与空气接触的加热面积。加热元件27采用在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内均匀地分布高温电阻丝,在空隙部分致密地填入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均良好的结晶氧化镁粉的机构形式。这种结构不但先进,热效率高,而且发热均匀,当高温电阻丝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通过结晶氧化镁粉向金属管表面扩散,再传递到被加热件或空气中去,达到加热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加热组件2可包括加热罩22以及分别连接在加热罩22两端的连接座21和出风罩23,连接座21和出风罩23将加热罩22内侧围合构成出一加热腔,加热腔通过环形的分隔片分隔出多个相互连通的所述通道层;每个所述加热层26内的加热元件27均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1,所述出风罩23具有与所述出风通道24相适配的避让孔。
这样的加热结构可构成一个密封的加热空间,并在该加热空间内可使得进入的冷空气获得更大的滞留时间和加热效果,并且可降低热损耗。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进入加热腔的空气具有更好的流速,所述加热罩22设有一开口,开口连接有连通罩29,连通罩29与一风机3的出风端连通,风机3的进风端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外侧于其进风口设有进风过滤组件4;所述进风过滤组件4包括进风罩41、百叶通风板42、粗过滤部件和细过滤部件44;所述进风罩41的底部设有进风入口45,进风入口45内设有粗过滤部件,在进风罩41内设有纵向的百叶通风板42,百叶通风板42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导向通风孔43,导向通风孔43均朝向下方的进风入口45;所述细过滤部件44设于进风罩41内,并位于百叶通风板42与所述风机3的进风端之间。
这样一来,设有进风罩41底部的进风入口45相对于设于正面可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在冷空气经过进风入口45时,可通过如钢丝网等粗过滤部件进行粗过滤,过滤掉较大体积的杂质,然后在进入进风罩41后,可通过具有导向通风孔43的百叶通风板42更好的进入内侧,并通过百叶通风板42也可阻挡较大体积的杂物进入内部,而经过百叶通风板42后的空气可进一步通过细过滤部件44可过滤掉空气中剩余的残渣及大部分水分子,保证进入加热器内部的冷空气为干净的气体。细过滤部件44可采用过滤精度更高过滤材料或结构,如过滤棉。
为了使得壳体1内部具有较为干燥的环境,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设有箱门5,箱门5的前侧设有触摸屏控制器9,触摸屏控制器9的外侧设有可打开的防护罩10;所述箱门5的背侧设有第一干燥剂放置盒8,第一干燥剂放置盒8设有可打开的第一盒盖81。这样一来,通过设置第一干燥剂放置盒8,可利于加热器内保持干燥,并通过为触摸屏安装防护罩10,可对其实现防护。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对输出的加热空气温度进行了解,在出风通道24的出风端可设置型号Pt100型的铂电阻材料温度传感器,Pt100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测量范围-200℃~850℃,允许温度偏差值0.15+0.002,最小置入深度200mm,最大允许电流5mA。这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更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该温度传感器与触摸屏控制器9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壳体1内还设有电控箱6,电控箱6采用全密闭形式,上下采用铝板连接,加密封垫,可方便散热且无水气进入,且下铝板采用沟槽形式增加散热面积。电控箱6内另辟空间设有可放置干燥剂的第二干燥剂放置盒7,其也设有可打开的第二盒盖71,方便更换干燥剂。整个电控箱6以抽屉形式安装于机架下部,外开活动门方便维修及更换干燥剂。
此外,在壳体1的底部还可设置排水口,用于排出空气在加热后而产生的冷凝水,并且可在排水口设置过滤器。在壳体1的顶部还可设置顶盖12,以便于打开对内部进行维修或更换内部零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1)的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风道加热组件(2);
所述风道加热组件(2)具有呈内外套层结构分布的多个通道层,多个通道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连通的进风层(25)、至少一个加热层(26)和出风通道(24),进风层(25)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连通,每个加热层(26)内均设有加热元件(27),出风通道(24)与壳体(1)的出风口(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道层均具有一基础长度,通道层的长度方向与风道加热组件(2)的轴向平行,且所述加热层(26)内的加热元件(27)沿其长度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通道层均通过一通孔(28)连通,相邻的两个通孔(28)沿所述风道加热组件(2)的轴向方向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24)内也设有加热元件(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24)内的加热元件(27)沿其长度方向分布,出风通道(24)的一端为进风端且在进风端设有与相邻加热层(26)连通的通孔(28),出风通道(24)的另一端为出风端,出风端与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27)包括沿所在通道层周向分布的至少一个U形加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罩(22)以及分别连接在加热罩(22)两端的连接座(21)和出风罩(23),连接座(21)和出风罩(23)将加热罩(22)内侧围合构成出一加热腔,加热腔通过环形的分隔片分隔出多个相互连通的所述通道层;
每个所述加热层(26)内的加热元件(27)均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1),所述出风罩(23)具有与所述出风通道(24)相适配的避让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22)设有一开口,开口连接有连通罩(29),连通罩(29)与一风机(3)的出风端连通,风机(3)的进风端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于其进风口设有进风过滤组件(4);
所述进风过滤组件(4)包括进风罩(41)、百叶通风板(42)、粗过滤部件和细过滤部件(44);所述进风罩(41)的底部设有进风入口(45),进风入口(45)内设有粗过滤部件,在进风罩(41)内设有纵向的百叶通风板(42),百叶通风板(42)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导向通风孔(43),导向通风孔(43)均朝向下方的进风入口(45);所述细过滤部件(44)设于进风罩(41)内,并位于百叶通风板(42)与所述风机(3)的进风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箱门(5),箱门(5)的前侧设有触摸屏控制器(9),触摸屏控制器(9)的外侧设有可打开的防护罩(10);所述箱门(5)的背侧设有第一干燥剂放置盒(8),第一干燥剂放置盒(8)设有可打开的第一盒盖(8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32300.2U CN217979279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32300.2U CN217979279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79279U true CN217979279U (zh) | 2022-12-06 |
Family
ID=8426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32300.2U Active CN217979279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79279U (zh)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22332300.2U patent/CN2179792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979279U (zh) | 一种风道式空气加热器 | |
CN210801292U (zh) | 可快速散热的集成灶 | |
CN212566038U (zh) | 一种电加热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 |
CN110856389A (zh) | 一种抽油机安全运行的控制装置及抽油机 | |
CN213160080U (zh) | 用于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 | |
CN211183040U (zh) | 一种散热性好的控制柜 | |
CN114040993B (zh) | 原子层沉积设备 | |
CN217609133U (zh) | 一种除螨仪 | |
CN112944416A (zh) | 烹饪装置 | |
CN213334935U (zh) | 风道式电加热器、浓缩吸附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5113831U (zh) | 一种烘干风道结构 | |
CN111228901A (zh) | 一种可对油烟降温的油烟过滤装置 | |
CN216852643U (zh) | 一种自带烘干功能柜 | |
CN210925590U (zh) | 一种塑料制品pp绕包带加工用电缆材料熟化装置 | |
CN215605089U (zh) | 一种烤箱 | |
CN212234174U (zh) | 烤箱 | |
CN210154086U (zh) | 一种电阻丝加热器装置 | |
CN212853233U (zh) |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蒸汽烹饪设备 | |
CN219661497U (zh) |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 |
CN213141609U (zh) | 净水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 |
CN113824252B (zh) | 一种电机壳体及电机 | |
CN213696609U (zh) | 一种具有油烟沉降系统的烹饪器具 | |
CN213242170U (zh) | 一种安全变压器 | |
CN211822649U (zh) | 净化电热膜取暖器 | |
CN217464561U (zh) | 防水面板组件及电火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