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9100U -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 Google Patents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9100U
CN217979100U CN202222401754.0U CN202222401754U CN217979100U CN 217979100 U CN217979100 U CN 217979100U CN 202222401754 U CN202222401754 U CN 202222401754U CN 217979100 U CN217979100 U CN 217979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curtain
section
equal
sheet
curtai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17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红星
常鲁楠
朱豪
符之之
刘仲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4017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9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9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9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包括:湿帘片,所述湿帘片为多个,多个所述湿帘片连接设置并具有换热通道;其中,所述湿帘片为波纹板结构,所述波纹板的单个波纹的截面为三角形截面。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帘的蒸发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湿帘蒸发降温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温室、畜禽舍、高温车间、影剧院等场所,如家用冷风扇、工业冷却塔等。湿帘蒸发降温设备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
现有传统湿帘由多片植物纤维纸层粘接而成,每片纸层被加工成波纹带形状,整体看上去如同排列整齐的蜂窝。每层波纹带有着近似于正弦波形截面的流道,相邻层波纹带的流道彼此交叉重叠,构成一个个分别向上和向下的两个方向倾斜的通道,在通道内,空气和水可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
然而,传统湿帘普遍存在蒸发效果较低的问题。传统湿帘自身蜂窝结构的特点导致水和空气在通道内的传质传热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湿帘的蒸发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湿帘结构,包括:湿帘片,湿帘片为多个,多个湿帘片连接设置并具有换热通道;其中,湿帘片为波纹板结构,波纹板的单个波纹的截面为三角形截面。
进一步地,三角形截面的开口部宽度为a,10mm≤a≤20mm。
进一步地,三角形截面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和顶角部,顶角部与开口部之间的距离为b,3mm≤b≤5mm。
进一步地,波纹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地,三角形截面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与湿帘片的开口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20°≤C≤60°。
进一步地,三角形截面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位于第二侧边的上方,第一侧边与湿帘片的开口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1,第二侧边与湿帘片的开口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2;其中,C1>C2
进一步地,三角形截面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和顶角部,顶角部为倒角结构。
进一步地,倒角结构对应的直径为d,1mm≤d≤4mm。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湿帘片中的一个湿帘片的波纹排布方向与另一个湿帘片的波纹排布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且一个湿帘片的倒角结构与另一个湿帘片的倒角结构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结构,制冷结构包括上述提供的湿帘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种湿帘结构相较于现有湿帘结构而言比表面积更小,即孔隙率更高,风经过湿帘越容易,风阻越小,同时该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湿帘内部流场的气液交界面面积和涡旋强度,能够有效提升湿帘结构的蒸发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湿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湿帘片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湿帘片的截面波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湿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夹角C1和夹角C2的波纹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湿帘片;11、波纹;
111、开口部;112、顶角部;113、第一侧边;114、第二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湿帘结构,湿帘结构包括湿帘片10,湿帘片10为多个,多个湿帘片10连接设置并具有换热通道;其中,湿帘片10为波纹板结构,波纹板的单个波纹11的截面为三角形截面。
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湿帘结构相较于现有湿帘结构而言比表面积更小,即孔隙率更高,风经过湿帘越容易,风阻越小,同时利用CFD仿真验证了该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湿帘结构内部流场的气液交界面面积和涡旋强度,能够有效提升湿帘结构的蒸发冷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三角形截面的开口部111宽度为a,10mm≤a≤20mm。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当开口部111的宽度过小时,具体小于10mm时,将会使得部分气流停留在三角形截面内,不便于气流的顺畅流动;当开口部111的宽度过大时,具体大于20mm时,将使得三角形截面的个数减小,且会使得三角形截面的陡度过低,从而无法有效形成涡旋;因此,通过将三角形截面的开口宽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便于有效增加湿帘片10的蒸发冷却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三角形截面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111和顶角部112,顶角部112与开口部111之间的距离为b,3mm≤b≤5mm。具体地,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也是对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的距离范围进行的限制,以使相邻两个湿帘片10之间的距离在3mm-5mm之间,以便于形成有效的间隔,减小风阻,同时也便于进行蒸发换热;此外,还能够便于通过控制高度而控制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的陡度,从而通过对陡度的调整去调整得到不同的蒸发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波纹11的截面可以为等腰三角形。这样,在将多个湿帘片10进行组装时可以随意进行组装,不需要对三角形截面的哪个侧边作为进水端或出水段进行选择,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三角形截面具有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14,第一侧边113与湿帘片10的开口部1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20°≤C≤60°。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使得夹角C在合适范围内,提高布液效果,进而提高蒸发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三角形截面具有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14,第一侧边113位于第二侧边114的上方,第一侧边113与湿帘片10的开口部1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1,第二侧边114与湿帘片10的开口部1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2;其中,C1>C2。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因受重力影响,第一侧边113对水的支撑力大于第二侧边114,而当水的时间停留越长,对应的换热效果越好。因此,通过将C2设置为较小的值,能够便于延长水在湿帘片10表面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三角形截面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111和顶角部112,顶角部112为倒角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倒角结构能够减小气流的速度损失,也避免气流在此处堆积,便于气流顺畅流出。
具体地,倒角结构对应的直径为d,1mm≤d≤4mm。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既能够避免因倒角的直径过小而导致无法有效进行气流散出的情况,又能够避免对气流的扰动效果有限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湿帘片10中的一个湿帘片10的波纹11排布方向与另一个湿帘片10的波纹11排布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且一个湿帘片10的倒角结构与另一个湿帘片10的倒角结构粘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提高粘接和安装的稳定性。具体地,在粘接时,可以采用点胶工艺进行。
如图1所示为单个湿帘片10的结构示意图,湿帘片10主体为倾斜的波纹11结构,波纹11结构为三角形;图2为湿帘片10的正视图,波纹11倾斜角度为45°;图3中d尺寸为三角形顶角处倒角直径,优选尺寸范围为1-4mm;三角形波纹11对应的湿帘结构的整体粘接与排布方式与现有湿帘相似。
具体地,通过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不同湿帘结构的仿真。实施例一的三角形波纹11结构尺寸如下:a为16.9mm,b为4.5mm,c为30.7°,三角波纹板倒角直径为2mm;现有湿帘结构波纹11长度为18.4mm,波纹11高度为5mm。
下表为实施例一与现有湿帘结构(现有即为正弦形)仿真数据对比,数据表明三角形波纹11湿帘结构相对现有正弦形波纹11湿帘结构,其湿帘片10面积相对下降了3.4%,气液交界面面积增长了1%,平均涡旋强度增长了8.6%。根据前期研究结论,气液交界面面积和平均涡旋强度的增长将会增加空气与水膜的传热传质效果,进而提高湿帘蒸发冷却效果;而湿帘片10面积的下降则提高了湿帘的孔隙率使风阻减小,风速提高。
Figure BDA000384143913000004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制冷结构,制冷结构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湿帘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相较现有湿帘降低了风阻;增强了湿帘内部流场的气液交界面面积和涡旋强度,能有效提升湿帘的蒸发冷却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湿帘片(10),所述湿帘片(10)为多个,多个所述湿帘片(10)连接设置并具有换热通道;
其中,所述湿帘片(10)为波纹板结构,所述波纹板的单个波纹(11)的截面为三角形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截面的开口部(111)宽度为a,10mm≤a≤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截面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111)和顶角部(112),所述顶角部(112)与所述开口部(111)之间的距离为b,3mm≤b≤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11)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截面具有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14),所述第一侧边(113)与所述湿帘片(10)的开口部(1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20°≤C≤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截面具有第一侧边(113)和第二侧边(114),所述第一侧边(113)位于所述第二侧边(114)的上方,所述第一侧边(113)与所述湿帘片(10)的开口部(1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1,所述第二侧边(114)与所述湿帘片(10)的开口部(1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C2;其中,C1≥C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截面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111)和顶角部(112),所述顶角部(112)为倒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结构对应的直径为d,1mm≤d≤4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帘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湿帘片(10)中的一个所述湿帘片(10)的波纹(11)排布方向与另一个所述湿帘片(10)的波纹(11)排布方向呈预设角度设置,且一个所述湿帘片(10)的倒角结构与另一个所述湿帘片(10)的倒角结构粘接。
10.一种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帘结构。
CN202222401754.0U 2022-09-09 2022-09-09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Active CN217979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1754.0U CN217979100U (zh) 2022-09-09 2022-09-09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1754.0U CN217979100U (zh) 2022-09-09 2022-09-09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9100U true CN21797910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1754.0U Active CN217979100U (zh) 2022-09-09 2022-09-09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9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80353C (en) Membrane support assembly for an energy exchanger
US6748751B2 (en) Air cooling device and air cooling method
CN105890147B (zh) 一种基于金属纤维填料的内置冷热源的气液全热交换装置
JP2006250372A (ja) 全熱交換器
AU2014281389B2 (en) Reduction of scale build-up in an evaporative cooling apparatus
CN217979100U (zh)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CN209726402U (zh) 空气式辐射单元
CN103629966A (zh) 翅片及空调换热器
CN203595439U (zh) 翅片及空调换热器
CN217979098U (zh)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CN101571360B (zh) 显热交换元件
CN207662252U (zh) 翅片结构及包括其的换热器
CN209325984U (zh) 一种湿帘
CN202792241U (zh) 空调器
JP2008070070A (ja) 全熱交換器
CN115076816A (zh) 湿帘结构
CN104501638B (zh) 一种换热翅片、换热器及空调
CN115614863A (zh)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结构
CN208012442U (zh) 翅片、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2302921A (zh) 三维阵列开孔扭曲片式旋流液幕滴溅填料单元组合件
CN207263003U (zh) 一种天然气气液均布封条
CN115451483A (zh) 湿帘结构及具有其的降温设备
RU166880U1 (ru)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206222473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EP4019879A1 (en) Heat exc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