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7418U -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7418U
CN217977418U CN202222130773.4U CN202222130773U CN217977418U CN 217977418 U CN217977418 U CN 217977418U CN 202222130773 U CN202222130773 U CN 202222130773U CN 217977418 U CN217977418 U CN 217977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ter
pressure
cavit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07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绍福
蔡涛
黄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07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7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7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7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包括轴芯和阀芯,阀芯设于轴芯的容纳腔,阀芯包括按压组件、阀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阀杆抵接按压组件,阀杆在阀杆的轴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密封件设于容纳腔,第一密封件连接轴芯并与阀口形成有容纳空间;第二密封件设于容纳空间,第二密封件可在阀杆的轴向上移动,第二密封件与第一密封件形成有压力腔。阀杆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切换的过程中,通过压力腔内与阀口侧的压差推动第二密封件打开或关闭阀口,以实现通水和关水。第二密封件在打开与关闭的过程中受到水压的推动,用户只需要施加很少的力就可以实现通水和关水操作,大大节省了通水和关水需要的施加的力值。

Description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花洒止水方式基本为面盖旋转止水、按钮止水、推钮止水。其各有各的特点,都能有效快捷止水。然而大多数产品止水力值基本上在20N左右,导致用户在使用时需要花费较大的力,从而影响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阀芯组件,旨在降低打开和关闭阀芯组件时需要的力值。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阀芯组件,包括轴芯和阀芯,所述轴芯形成有进水腔、出水腔以及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底设置有阀口和连通口,所述阀口连通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阀芯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阀芯包括:
按压组件;
阀杆,抵接所述按压组件,所述阀杆在所述阀杆的轴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轴芯并与所述阀口形成有容纳空间;
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密封件可在所述阀杆的轴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有压力腔;
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压力腔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阀口,所述阀口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压力腔与所述出水腔阻隔,所述第二密封件封堵所述阀口,所述阀口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阻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腔;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连通所述出水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泄压口,所述阀杆外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泄压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的过水截面积小于所述泄压口的过水截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朝向所述压力腔的一侧面在所述阀杆轴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阀口在所述阀杆轴向上的投影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连接座和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于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所述密封套与所述连接座形成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连通所述泄压口与所述出水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杆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所述连接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连接座的外壁和所述轴芯的外壁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还包括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件外壁与所述密封套内壁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压力腔内并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周,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密封套,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芯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进水腔的内壁与所述阀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包括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轴芯和阀芯,所述轴芯形成有进水腔、出水腔以及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底设置有阀口和连通口,所述阀口连通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阀芯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阀芯包括:
按压组件;
阀杆,抵接所述按压组件,所述阀杆在所述阀杆的轴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轴芯并与所述阀口形成有容纳空间;
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密封件可在所述阀杆的轴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有压力腔;
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压力腔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阀口,所述阀口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压力腔与所述出水腔阻隔,所述第二密封件封堵所述阀口,所述阀口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阻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的阀芯组件,其第一密封件与阀口形成有容纳空间,第二密封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并且可以在阀杆的轴向上移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形成有压力腔。通过阀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压力腔内的压力随之变化,当阀杆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进水腔内的水压高于压力腔内的水压,则阀口侧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朝向第一密封件移动,阀口打开,进水腔内的水通过阀口和连通口流到出水腔,实现通水。当阀杆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进水腔内的水压低于压力腔内的水压,则压力腔内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朝向阀口移动,阀口关闭,进水腔与出水腔阻隔,实现关水。阀杆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切换的过程中,通过压力腔内与进水腔内的压差推动第二密封件打开或关闭阀口,以实现通水和关水。第二密封件在打开与关闭的过程中受到水压的推动,用户只需要施加很少的力就可以实现通水和关水操作,大大节省了通水和关水需要的施加的力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阀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芯的爆炸图;
图3为轴芯的剖视图;
图4为阀芯组件通水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阀芯组件关水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轴芯 110 进水腔
20 阀芯 120 出水腔
210 按压组件 130 容纳腔
220 阀杆 111 阀口
230 第一密封件 121 连通口
240 第二密封件 231 泄压口
250 容纳空间 232 连接座
260 压力腔 233 密封套
271 第一密封圈 234 泄压通道
272 第二密封圈 241 进水口
273 第三密封圈 280 弹性件
274 第四密封圈 290 复位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阀芯20组件,包括轴芯10和阀芯20,轴芯10形成有进水腔110、出水腔120以及容纳腔130,容纳腔130的腔底设置有阀口111和连通口121,阀口111连通进水腔110和容纳腔130,连通口121连通出水腔120和容纳腔130;阀芯20设于容纳腔130,阀芯20包括按压组件210、阀杆220、第一密封件230和第二密封件240,阀杆220抵接按压组件210,阀杆220在阀杆220的轴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密封件230设于容纳腔130,第一密封件230连接轴芯10并与阀口111形成有容纳空间250;第二密封件240设于容纳空间250,第二密封件240可在阀杆220的轴向上移动,第二密封件240与第一密封件230形成有压力腔260;当阀杆220位于第一位置时,压力腔260与出水腔120连通,第二密封件240打开阀口111,阀口111通过连通口121与出水腔120连通;当阀杆220位于第二位置时,压力腔260与出水腔120阻隔,第二密封件240封堵阀口111,阀口111通过连通口121与出水腔120阻隔。
具体地,轴芯10具有进水腔110和出水腔120,轴芯10还形成有容纳腔130,容纳腔130的腔底设置有阀口111和连通口121。进水腔110的一端用以连通水源,另一端与阀口111流通;出水腔120的一端用以连通出水口,另一端与连通口121连通。阀芯20设于容纳腔130,阀芯20可以打开或封堵阀口111和连通口121,以将进水腔110与出水腔120连通或关闭,从而实现通水或关水。按压组件210与阀杆220抵接,按压组件210受力推动阀杆220,阀杆220在按压组件210的推动下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密封件230与轴芯10连接,并且与阀口111形成有容纳空间250,第二密封件240设置于容纳空间250内,并且可以在阀杆220的轴向方向上移动。第一密封件230与第二密封件240形成有压力腔260,压力腔260内的水压是可以变化的,压力腔260的容积也是可以变化的。
当阀杆220位于第二位置时,阀芯20组件为关水状态。按压组件210受力推动阀杆220,阀杆220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使得压力腔260与出水腔120连通,压力腔260内的水流到出水腔120。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减小,则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小于进水腔110内的水压,进水腔110内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第一密封件230移动,使得第二密封件240打开阀口111,同时压力腔260的容积减小。阀口111通过连通口121与出水腔120连通,水流从进水腔110经过阀口111和连通口121之后流入出水腔120,最后从出水腔120的另一端流出排走,从而实现了阀芯20组件通水的目的。
此时阀杆220位于第一位置,阀芯20组件为通水状态。按压组件210再次受力推动阀杆220,阀杆22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使得压力腔260与出水腔120阻隔,压力腔260内的水无法流出压力腔260。压力腔260的水压增大,由于压力腔260内的水压为静压,而进水腔110内的水为流动状态(流向出水腔120),则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大于进水腔110内的水压,压力腔260内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阀口111移动,使得第二密封件240关闭阀口111,同时压力腔260的容积增大。阀口111与连通口121阻隔,进水腔110内的水无法流入出水腔120,从而实现了阀芯20组件关水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当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小于进水腔110内的水压时,进水腔110内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第一密封件230移动,以打开阀口111,实现通水。当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大于进水腔110内的水压时,压力腔260内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阀口111移动,以关闭阀口111,实现关水。通过压力腔260内与进水腔110内水压的压差推动第二密封件240移动,进行通水和关水。用户只需要施加一个改变阀杆220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压力,就可以实现通水和关水。改变阀杆220位置需要施加的力值远小于推动第二密封件240移动需要施加的力值,因此用户只需要施加很少的力就可以实现通水和关水操作,大大节省了通水和关水需要的施加的力值。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240设置有进水口241,进水口241连通进水腔110;第一密封件230设置有泄压口231,泄压口231连通出水腔120,阀杆220穿过泄压口231,阀杆220外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271,第一密封圈271用以打开或封堵泄压口231。
请参照图4至图7,进水腔110内的水通过进水口241进入压力腔260内。第一密封圈271套设在阀杆220外周,当阀杆220的位置改变时,第一密封圈271的位置也随之改变。
在阀杆220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圈271朝向第二密封件240移动,泄压口231打开,压力腔260得以与出水腔120连通。
当阀杆2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圈271打开泄压口231,压力腔260通过泄压口231与出水腔120连通,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小于进水腔110内的水压。第二密封件240打开阀口111,进水腔110与出水腔120连通,阀芯20组件处于通水过状态。
在阀杆22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圈271朝向泄压口231移动,泄压口231关闭,压力腔260与出水腔120阻隔。
当阀杆2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密封圈271关闭泄压口231,压力腔260与出水腔120阻隔,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大于进水腔110内的水压。第二密封件240关闭阀口111,进水腔110与出水腔120阻隔,阀芯20组件处于关水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进水口241的过水截面积小于泄压口231的过水截面积。
请参照图4至图7,进水口241连通进水腔110和压力腔260,使得进水腔110内的水可以通过进水口241进入压力腔260。泄压口231连通出水腔120,泄压口231打开时,压力腔260内的水可以通过泄压口231流到出水腔120。由于进水口241的过水截面积小于泄压口231的过水截面积,当打开泄压口231后,压力腔260内的水可以快速排出到出水腔120,从而压力腔260内的水压迅速减小,进水腔110内的水压则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第一密封件230移动,阀口111打开,以实现通水。当关闭泄压口231后,压力腔260内的水无法流走,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增大,且为静压。进水腔110内的为流动的水压,小于压力腔260内的静压。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则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阀口111移动,阀口111关闭,以实现关水。
在一实施例中,压力腔260在阀杆220轴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阀口111在阀杆220轴向上的投影面积。
请参照图6至图7,当阀口111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密封件230在朝向压力腔260的一侧面在阀杆220轴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1,阀口111在阀杆220轴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2,S1>S2。此时阀口111为关闭状态,进水口241连通压力腔260和进水腔110,则压力腔260内的水压与进水腔110内的水压相同。第一密封件230受到压力腔260内的水压给予一个朝向阀口111的压力F1,并且还受到进水腔110内的水压给予一个朝向第一密封件230的压力F2。由于S1>S2,由F=P*S,F1>F2。第二密封件240可以更好地封堵阀口111,第二密封件240不易随意移动,保证了关水状态时阀芯20组件的密封性,以及进一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230包括连接座232和密封套233,密封套233设于连接座232与第二密封件240之间,密封套233与连接座232形成有泄压通道234,泄压通道234连通泄压口231与出水腔120。
请参照图4至图5,连接座232与轴芯10的外壁连接,密封套233设置在连接座232与第二密封件240之间,并且密封套233与连接座232之间间隙配合形成有泄压通道234。泄压通道234一端连通泄压口231,另一端连通出水腔120。当泄压口231打开时,压力腔260内的水通过通过泄压口231流入泄压通道234,最后顺着泄压通道234流入出水腔120,以达到压力腔260泄压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阀杆220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272,第二密封圈272抵接连接座232。
请参照图5和图7,第二密封圈272套设在阀杆220的外周,并且第二密封圈272的外壁抵接连接座232的内壁。避免了泄压口231打开时压力腔260内的水从阀杆220与连接座232之间的缝隙泄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272还可以设置在连接座232远离密封套233的一侧,当阀杆2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密封圈272朝向阀口111的一侧面与连接座232的外壁抵接,以将阀杆220与连接座232之间的缝隙封堵。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座232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密封圈273,第三密封圈273与连接座232的外壁和轴芯10的外壁抵接。
请参照图5和图7,连接座232与轴芯10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273,第三密封圈273的一侧面抵接连接座232的外壁,第三密封圈273的另一侧面抵接轴芯10的外壁。当泄压口231打开时,泄压通道234充满水,第三密封圈273设置在连接座232与轴芯10之间,可以避免泄压通道234内的水从连接座232与轴芯10之间的分析流走,从而发生泄漏。
在一实施例中,阀芯20还包括第四密封圈274,第四密封圈274设置在第二密封件240外壁与密封套233内壁之间。
请参照图5和图7,第二密封件240与密封套233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274,第四密封圈274的一侧面抵接第二密封件240的外壁。第四密封圈274的另一侧面抵接密封套233的内壁。压力腔260形成于容纳空间250内,容纳空间250与出水腔120连通。第四密封圈274设置在第二密封件240与密封套233之间,避免了压力腔260内的水从第二密封件240与密封套233之间的缝隙泄漏到容纳空间250,从而流到出水腔120内,造成关水不严密,发生水泄漏的情况。当第二密封件240与密封套233之间的缝隙泄漏的出水量大于进水口241的进水量时,还会造成泄压口231失效的情况,使得阀口111处于常开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阀芯20还包括弹性件280,弹性件280设于压力腔260内并套设在阀杆220的外周,弹性件280一端抵接密封套233,另一端抵接第二密封件240。
请参照图5和图7,弹性件280套设在阀杆220的外周,并且弹性件280一端抵接密封套233,另一端抵接第二密封件240,弹性件280对阀杆220位置的切换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按压组件210受力推动阀杆220切换到第一位置时,由于设置了弹性件280,弹性件280对阀杆220位置的切换起到缓冲作用,第一密封圈271打开泄压口231有一个逐步打开的过程,避免了瞬时泄压过大损坏各个部件。当阀杆220位于第一位置时,弹性件280处于压缩状态,产生形变。当阀杆22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时,弹性件280恢复形变而对第二密封件240施加一个弹力,进一步加快第二密封件240的移动以快速关闭阀口111。
在一实施例中,阀芯20还包括复位件290,复位件290连接进水腔110的内壁与阀杆220。
请参照图5和图7,复位件290移动抵接阀杆220,另一端抵接进水腔110的内壁。当阀杆220位于第一位置时,复位件290处于压缩状态,产生形变。当阀杆22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时,复位件290恢复形变,并给予阀杆220一个朝向按压组件210的弹力,使得阀杆220切换到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的阀芯20组件,其第一密封件230与阀口111形成有容纳空间250,第二密封件240设置在容纳空间250内并且可以在阀杆220的轴向上移动,第一密封件230与第二密封件240形成有压力腔260。通过阀杆220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压力腔260内的压力随之变化,当阀杆220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进水腔110内的水压高于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则阀口111侧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第一密封件230移动,阀口111打开,进水腔110内的水通过阀口111和连通口121流到出水腔120,实现通水。当阀杆22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进水腔110内的水压低于压力腔260内的水压,则压力腔260内的水压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朝向阀口111移动,阀口111关闭,进水腔110与出水腔120阻隔,实现关水。阀杆2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切换的过程中,通过压力腔260内与进水腔110内的压差推动第二密封件240打开或关闭阀口111,以实现通水和关水。第二密封件240在打开与关闭的过程中受到水压的推动,用户只需要施加很少的力就可以实现通水和关水操作,大大节省了通水和关水需要的施加的力值。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包括阀芯组件,该阀芯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出水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阀芯组件,包括轴芯和阀芯,所述轴芯形成有进水腔、出水腔以及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底设置有阀口和连通口,所述阀口连通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阀芯设于所述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
按压组件;
阀杆,抵接所述按压组件,所述阀杆在所述阀杆的轴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轴芯并与所述阀口形成有容纳空间;
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密封件可在所述阀杆的轴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形成有压力腔;
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压力腔与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打开所述阀口,所述阀口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压力腔与所述出水腔阻隔,所述第二密封件封堵所述阀口,所述阀口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阻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水腔;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连通所述出水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泄压口,所述阀杆外周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泄压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过水截面积小于所述泄压口的过水截面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朝向所述压力腔的一侧面在所述阀杆轴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阀口在所述阀杆轴向上的投影面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连接座和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于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所述密封套与所述连接座形成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连通所述泄压口与所述出水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所述连接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连接座的外壁和所述轴芯的外壁抵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件外壁与所述密封套内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压力腔内并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周,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密封套,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进水腔的内壁与所述阀杆。
11.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阀芯组件。
CN202222130773.4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Active CN217977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0773.4U CN21797741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0773.4U CN21797741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7418U true CN21797741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0773.4U Active CN217977418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7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4054B1 (en) Labor-saving push-button water valve
US3804113A (en) Automatic non-return valve
US3006599A (en) Valve seat
US6105610A (en) Cartridge valve with triple sequential seal
ATE300692T1 (de) Druckbetätigtes membranabsperrventil
US3211421A (en) Rotary plug valve and seat therefor
CN217977418U (zh) 一种阀芯组件及出水装置
US6719271B2 (en) Combination face and plug seal
US3269693A (en) Ball valve seat
CN110624705B (zh) 一种花洒止水结构及花洒组件
CN108105416A (zh) 电磁阀
JPS6037467A (ja) コツク
CN215487715U (zh) 一种蝶阀的密封结构
CN211329885U (zh) 一种花洒止水结构及花洒组件
CN112107381B (zh) 一种电磁夹管阀及洁牙装置
US4113233A (en) Seat structure for gate valves
JP2597302B2 (ja) 羽打弁
CN214889128U (zh) 一种减压阀
CN216430524U (zh) 一种隔离泄压阀
CN206273908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的放水泄压一体化装置
CN216555459U (zh) 一种角阀结构
KR20030083758A (ko) 액체 제어 밸브
CN218718975U (zh) 一种改进型出水阀
CN220850857U (zh) 一种管路接头式单向节流阀
WO2020082193A1 (zh) 冲水压力损失阻止组件和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