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5753U -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 Google Patents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5753U
CN217975753U CN202220918779.5U CN202220918779U CN217975753U CN 217975753 U CN217975753 U CN 217975753U CN 202220918779 U CN202220918779 U CN 202220918779U CN 217975753 U CN217975753 U CN 217975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theft
hinge mechanism
conver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87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雄杰
叶秀挺
张敏江
夏航鹏
龚潮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sanxing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san Xi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san Xing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san Xi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87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5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5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5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包括上合页机构、第一转换器、横向连接板、转角连接板、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二转换器、第二竖直连接板、执手、翻转支撑机构、助升块、防盗锁座和下合页机构;所述上合页机构与横向连接板通过第一转换器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合页机构与横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换器通过通孔与上合页机构和横向连接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的水平部分与横向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通过第一防脱器与第一竖直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防盗性能,提高了内开内倒五金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背景技术
内开内倒五金系统是办公楼窗户常用的一种窗户开闭机构,通过转动执手来实现窗户的打开与关闭,能够将窗户调节成锁紧、平开和内倒三种状态,能够提高窗户使用的便利性。
现有的内开内倒五金系统为外露式,多为普通圆柱头锁点,这种锁点的防盗性能较差,偷盗者容易从外部将内开内倒五金系统从外部撬开,导致内开内倒五金系统的使用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包括上合页机构、第一转换器、横向连接板、转角连接板、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二转换器、第二竖直连接板、执手、翻转支撑机构、助升块、防盗锁座和下合页机构;
所述上合页机构与横向连接板通过第一转换器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合页机构与横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换器通过通孔与上合页机构和横向连接板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的水平部分与横向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通过第一防脱器与第一竖直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与第二竖直连接板通过第二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与第二竖直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执手,所述第二竖直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翻转支撑机构,所述翻转支撑机构上连接有助升块,所述助升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盗锁座,所述防盗锁座包括壳体和防盗锁芯,所述防盗锁座的右侧安装有下合页机构。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上合页机构包括L型连接板、转动件、支臂、横臂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横臂上,所述连接件与第一转换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转动安装于横臂上,所述转动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第一转换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锁扣,所述第一锁扣与连接件连接。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翻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二防脱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第二竖直连接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连接有第二防脱器,所述第二防脱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脱器将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板上。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防盗锁芯安装医护壳体内,所述防盗锁芯包括上锁块和下锁块。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下合页机构包括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动筒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构件,所述弧形构件远离转动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执手包括L型握把,所述L型握把上安装有安装块。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转角连接板包括L型转角板,所述L型转角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构件,所述条形构件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六角孔。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为方形,所述防盗锁座的上侧开设有方形槽。
在上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中,所述上合页机构、第一转换器、横向连接板、转角连接板、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二转换器、第二竖直连接板、执手、翻转支撑机构、助升块、防盗锁座和下合页机构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合页机构、第一转换器、横向连接板、转角连接板、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二转换器、第二竖直连接板、执手、翻转支撑机构、助升块、防盗锁座和下合页机构,使用时,转动执手,执手带动窗户转动,窗户带动第一竖直连接板和第二竖直连接板移动,第一竖直连接板和第二竖直连接板带动上合页机构、转角连接板和下合页机构转动,从而能够对窗户进行内倒活翻转,关闭窗户时,通过防盗锁座对窗户进行闭锁,防盗锁座采用多锁点配合蘑菇头锁头的设计大大增强了窗户的防盗性能,使盗贼无法通过撬压窗扇进入室内,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防盗性能,提高了内开内倒五金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合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角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翻转支撑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下合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防盗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合页机构;2、第一转换器;3、横向连接板;4、转角连接板;5、第一竖直连接板;6、第二转换器;7、第二竖直连接板;8、执手;9、翻转支撑机构;10、助升块;11、防盗锁座;12、下合页机构;13、第一防脱器;14、L型连接板;15、转动件;16、支臂;17、横臂;18、连接件;19、第一锁扣;20、支撑板;21、第二防脱器;22、支撑架;23、壳体;24、防盗锁芯;25、上锁块;26、下锁块;27、L型固定板;28、转动筒;29、转板;30、弧形构件;31、连接块;32、L型握把;33、安装块;34、L型转角板;35、条形构件;36、连接柱;37、方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包括上合页机构1、第一转换器2、横向连接板3、转角连接板4、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转换器6、第二竖直连接板7、执手8、翻转支撑机构9、助升块10、防盗锁座11和下合页机构12;
所述上合页机构1与横向连接板3通过第一转换器2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合页机构1与横向连接板3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换器2通过通孔与上合页机构1和横向连接板3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4的水平部分与横向连接板3转动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4通过第一防脱器13与第一竖直连接板5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5与第二竖直连接板7通过第二转换器6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5与第二竖直连接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执手8,所述第二竖直连接板7的下端连接有翻转支撑机构9,所述翻转支撑机构9上连接有助升块10,所述助升块10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盗锁座11,所述防盗锁座11包括壳体23和防盗锁芯24,所述防盗锁座11的右侧安装有下合页机构12。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上合页机构1、第一转换器2、横向连接板3、转角连接板4、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转换器6、第二竖直连接板7、执手8、翻转支撑机构9、助升块10、防盗锁座11和下合页机构12,使用时,转动执手8,执手8带动窗户转动,窗户带动第一竖直连接板4和第二竖直连接板6移动,第一竖直连接板4和第二竖直连接板6带动上合页机构1、转角连接板4和下合页机构12转动,从而能够对窗户进行内倒活翻转,关闭窗户时,通过防盗锁座11对窗户进行闭锁,防盗锁座11采用多锁点配合蘑菇头锁头的设计大大增强了窗户的防盗性能,使盗贼无法通过撬压窗扇进入室内,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防盗性能,提高了内开内倒五金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上合页机构1包括L型连接板14、转动件15、支臂16、横臂17和连接件18,所述连接件18固定连接于横臂17上,所述连接件18与第一转换器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15转动安装于横臂17上,所述转动件1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转动件15,所述转动件15上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14。
在本实施例中,L型连接板14、转动件15、支臂16、横臂17和连接件18组成的上合页机构1具备较强的承压性能,能够提高内开内倒五金系统的承重性能,提高了内开内倒五金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第一转换器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锁扣19,所述第一锁扣19与连接件18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锁扣19能够对转换器2与连接件18的连接处进行锁死固定,从而能够提高内开内倒五金系统的支撑稳定性。
所述翻转支撑机构9包括支撑板20、第二防脱器21和支撑架22,所述支撑板20的上端与第二竖直连接板7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左侧连接有第二防脱器21,所述第二防脱器21与支撑架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脱器21将支撑架22固定在支撑板20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支撑板20、第二防脱器21和支撑架22构成的翻转支撑机构9通过支撑板20与支撑架22相互配合,能够提高翻转支撑机构9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翻转支撑机构9的支撑稳定性。
所述防盗锁芯24安装医护壳体23内,所述防盗锁芯24包括上锁块25和下锁块26。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锁块25和下锁块26采用多锁点配合蘑菇头锁头的设计大大增强了窗户的防盗性能,使盗贼无法通过撬压窗扇进入室内。
所述下合页机构12包括L型固定板27,所述L型固定板27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筒28,所述转动筒2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板29,所述转动筒2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构件30,所述弧形构件30远离转动筒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1。
在上述实施例中,下合页机构12上的弧形构件30能够提高下合页机构12的结构强度。
所述执手8包括L型握把32,所述L型握把32上安装有安装块33。
所述转角连接板4包括L型转角板34,所述L型转角板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构件35,所述条形构件35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6,所述连接柱36上开设有六角孔。
所述支撑板20的下端为方形,所述防盗锁座11的上侧开设有方形槽37。
所述上合页机构1、第一转换器2、横向连接板3、转角连接板4、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转换器6、第二竖直连接板7、执手8、翻转支撑机构9、助升块10、防盗锁座11和下合页机构1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设置的上合页机构1、第一转换器2、横向连接板3、转角连接板4、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转换器6、第二竖直连接板7、执手8、翻转支撑机构9、助升块10、防盗锁座11和下合页机构12,使用时,转动执手8,执手8带动窗户转动,窗户带动第一竖直连接板4和第二竖直连接板6移动,第一竖直连接板4和第二竖直连接板6带动上合页机构1、转角连接板4和下合页机构12转动,从而能够对窗户进行内倒活翻转,关闭窗户时,通过防盗锁座11对窗户进行闭锁,防盗锁座11采用多锁点配合蘑菇头锁头的设计大大增强了窗户的防盗性能,使盗贼无法通过撬压窗扇进入室内,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防盗性能,提高了内开内倒五金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1、上合页机构;2、第一转换器;3、横向连接板;4、转角连接板;5、第一竖直连接板;6、第二转换器;7、第二竖直连接板;8、执手;9、翻转支撑机构;10、助升块;11、防盗锁座;12、下合页机构;13、第一防脱器;14、L型连接板;15、转动件;16、支臂;17、横臂;18、连接件;19、第一锁扣;20、支撑板;21、第二防脱器;22、支撑架;23、壳体;24、防盗锁芯;25、上锁块;26、下锁块;27、L型固定板;28、转动筒;29、转板;30、弧形构件;31、连接块;32、L型握把;33、安装块;34、L型转角板;35、条形构件;36、连接柱;37、方形槽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合页机构(1)、第一转换器(2)、横向连接板(3)、转角连接板(4)、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转换器(6)、第二竖直连接板(7)、执手(8)、翻转支撑机构(9)、助升块(10)、防盗锁座(11)和下合页机构(12);
所述上合页机构(1)与横向连接板(3)通过第一转换器(2)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合页机构(1)与横向连接板(3)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换器(2)通过通孔与上合页机构(1)和横向连接板(3)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4)的水平部分与横向连接板(3)转动连接,所述转角连接板(4)通过第一防脱器(13)与第一竖直连接板(5)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5)与第二竖直连接板(7)通过第二转换器(6)连接,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板(5)与第二竖直连接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执手(8),所述第二竖直连接板(7)的下端连接有翻转支撑机构(9),所述翻转支撑机构(9)上连接有助升块(10),所述助升块(10)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防盗锁座(11),所述防盗锁座(11)包括壳体(23)和防盗锁芯(24),所述防盗锁座(11)的右侧安装有下合页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页机构(1)包括L型连接板(14)、转动件(15)、支臂(16)、横臂(17)和连接件(18),所述连接件(18)固定连接于横臂(17)上,所述连接件(18)与第一转换器(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15)转动安装于横臂(17)上,所述转动件(1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转动件(15),所述转动件(15)上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器(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锁扣(19),所述第一锁扣(19)与连接件(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撑机构(9)包括支撑板(20)、第二防脱器(21)和支撑架(22),所述支撑板(20)的上端与第二竖直连接板(7)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左侧连接有第二防脱器(21),所述第二防脱器(21)与支撑架(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脱器(21)将支撑架(22)固定在支撑板(2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锁芯(24)安装医护壳体(23)内,所述防盗锁芯(24)包括上锁块(25)和下锁块(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合页机构(12)包括L型固定板(27),所述L型固定板(27)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筒(28),所述转动筒(2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板(29),所述转动筒(2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构件(30),所述弧形构件(30)远离转动筒(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8)包括L型握把(32),所述L型握把(32)上安装有安装块(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板(4)包括L型转角板(34),所述L型转角板(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构件(35),所述条形构件(35)的竖直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6),所述连接柱(36)上开设有六角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的下端为方形,所述防盗锁座(11)的上侧开设有方形槽(3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页机构(1)、第一转换器(2)、横向连接板(3)、转角连接板(4)、第一竖直连接板(5)、第二转换器(6)、第二竖直连接板(7)、执手(8)、翻转支撑机构(9)、助升块(10)、防盗锁座(11)和下合页机构(1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CN202220918779.5U 2022-04-19 2022-04-19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Active CN217975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8779.5U CN217975753U (zh) 2022-04-19 2022-04-19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8779.5U CN217975753U (zh) 2022-04-19 2022-04-19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5753U true CN217975753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8779.5U Active CN217975753U (zh) 2022-04-19 2022-04-19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5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75753U (zh) 防盗型内开内倒执手组件
CN201705136U (zh) 一种用于下悬平开门窗的旋转装置
CN102535973B (zh) 一种用于平开下悬门窗的安全锁
CN220522280U (zh) 金隐门密码双钩锁
CN209942634U (zh) 一种安全防盗铝合金门窗
CN202493114U (zh) 方便换向的双向月牙锁
CN218816083U (zh) 一种防撬入户门
CN205063647U (zh) 一种用于下悬平开门窗的儿童安全锁
CN201507221U (zh) 安全防盗门
CN2830321Y (zh) 集装箱箱门锁紧装置
CN2364158Y (zh) 双扇门用锁
CN214035392U (zh) 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防盗门
JP4601588B2 (ja) サブロックを備えたサッシ
CN211081304U (zh) 一种便捷式锁把手座
CN218406938U (zh) 一种平面双锁座配件
CN215927084U (zh) 一种对开窗户移门锁止机构
CN215978860U (zh) 一种新型一字锁
CN218542016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监室门
CN220378118U (zh) 一种带锁具的无立柱转角推拉门
CN213115910U (zh) 一种安全型加强铰链
CN212336937U (zh) 一种自制简易门栓锁
CN213573710U (zh) 一种新型防盗门
CN218780151U (zh) 一种具有双重锁闭功能的门窗
CN209277733U (zh) 一种可拆卸合页
CN218234662U (zh) 一种可换向门窗锁座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415 No. 12 Anren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nshan New District, Haining City

Patentee after: Xingsanxing Clou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415 No. 12 Anren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nshan New District, Haining City

Patentee before: XINGSAN XINGYU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