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8944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8944U
CN217968944U CN202221876726.8U CN202221876726U CN217968944U CN 217968944 U CN217968944 U CN 217968944U CN 202221876726 U CN202221876726 U CN 202221876726U CN 217968944 U CN217968944 U CN 217968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cavity
air
ink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767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李凤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767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8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8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8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墨盒,可拆卸地设于设有供气机构的成像设备内,其包括盒体和密封组件;盒体内设有储墨腔和可变形腔,盒体包括靠近并面向供气机构的前端面,盒体具有贯穿前端面设置并相连通的进气腔和导气腔,供气机构可插接于进气腔内;导气腔还可分别与储墨腔、可变形腔及外界大气连通,密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气腔内,且密封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导气腔连通储墨腔与外界大气,以平衡储墨腔内的气压;在第二位置时,导气腔连通进气腔与可变形腔,以使可变形腔发生形变,有利于储墨腔内的墨水顺利并源源不断地流出,且简化了密封组件的结构和安装。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办公中对打印机的需求亦不断增加,在现有的很多喷墨式打印机中,通常使用可更换的墨盒作为墨水容器以向印机提供墨源。
在一种已知的墨盒中,墨盒内通常设置有储墨腔和可变形腔,墨盒上靠近并面向打印机内设置的供墨针的端壁开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出墨口以及与可变形腔连通的充气口,墨盒上与该端壁相邻并连接的侧壁开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通气口。外部空气可以自通气口进入储墨腔内,以消除储墨腔内产生的负压,并保证墨水能够顺利地自出墨口流出;当打印机内设置的气泵自充气口向可变形腔充气时,需要先封堵通气口以使储墨腔处于密封,然而现有的墨盒中用于封堵或敞开通气口的部件的结构和安装较为复杂,且其对通气口的密封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墨盒,以解决目前现有的墨盒中用于封堵或敞开通气口的部件的结构和安装较为复杂及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成像设备内,成像设备内设置有供气机构,墨盒包括盒体和密封组件;盒体内设置有储墨腔和可变形腔,盒体包括靠近并面向供气机构的前端面,且盒体具有贯穿前端面设置的进气腔和导气腔,其中,供气机构可插接于进气腔内,进气腔与导气腔连通;导气腔还可分别与储墨腔、可变形腔及外界大气连通,密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气腔内,且密封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导气腔连通储墨腔与外界大气,以平衡储墨腔内的气压;在第二位置时,导气腔连通进气腔与可变形腔,以使可变形腔发生形变。
可选地,导气腔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一导气口、第二导气口和第三导气口,其中,第一导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导气口与储墨腔连通,第三导气口与可变形腔连通;在第一位置时,密封组件用于敞开第一导气口和第二导气口以及密封第三导气口;在第二位置时,密封组件用于敞开第三导气口以及密封第一导气口和第二导气口。
可选地,盒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进气腔和导气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右端面设置有进气口和第一导气通道,其中,进气口与可变形腔连通,第一导气通道连接于进气口与第三导气口之间。
可选地,进气腔的内周壁设置有出气口,导气腔的内周壁设置有第四导气口,且右端面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第二导气通道连接于出气口与第四导气口之间。
可选地,第四导气口、第三导气口及第一导气口依次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相交。
可选地,第二导气口与第一导气口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可选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和弹性件,其中,密封件的外周壁与导气腔的内周壁抵接,弹性件设置于密封件与导气腔的内底壁之间。
可选地,密封件靠近弹性件的一端围绕密封件的圆周方向内凹形成有凹槽,且当密封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凹槽与第一导气口及第二导气口相对设置。
可选地,密封件还包括支撑杆,密封件套设于支撑杆的外周。
可选地,墨盒还包括封口件,前端面具有与导气腔连通的开口,封口件设置于开口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墨盒中,当供气机构未向进气腔充气时,密封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外界空气可以经导气腔而进入储墨腔内,以消除储墨腔内所产生的负压,并保证储墨腔内的墨水可以顺利地流出;当供气机构向进气腔充气时,密封组件在气压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气体可以依次经进气腔和导气腔而进入可变形腔内,使得可变形腔的体积膨胀以将储墨腔内的墨水挤出,并保证储墨腔内的墨水源源不断地流出,由于进气腔和导气腔都贯穿盒体的前端面设置,且密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气腔内,简化了密封组件的结构,有利于密封组件的便捷安装。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墨盒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墨盒中盒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墨盒中盒体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墨盒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墨盒在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墨盒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墨盒在另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墨盒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墨盒中安装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安装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所示的安装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墨盒;
1-盒体;
10a-左端面;10b-右端面;10c-上端面;10d-下端面;10e-前端面;10f-后端面;11-进气腔;111-出气口;12-导气腔;121-第一导气口;122-第二导气口;123-第三导气口;124-第四导气口;13-出墨口;14a-进气口;14b-注墨口;15-安装腔;16a-第一导气通道;16b-第二导气通道;17-储墨腔;18-可变形腔;181-支撑壁;182-弹性壁;183-腔体;19-抵靠部;191-插接通道;
2-芯片;
3-安装架;
31-抵接部;32-插接部;33-操作部;331a-左侧壁;331b-右侧壁;332-容纳槽;333-容置腔;
4-封口件;
5-自密闭件;
6-密封组件;
61-支撑杆;611-第一限位部;612-连杆部;613-第二限位部;62-密封件;621-安装通道;622-凹槽;63-弹性件;
7-封盖件;
8-防水透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现有的墨盒内通常设置有储墨腔和可变形腔,墨盒上靠近并面向打印机内设置的供墨针的端壁开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出墨口以及与可变形腔连通的充气口,墨盒上与该端壁相邻并连接的侧壁开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通气口。外部空气可以自通气口进入储墨腔内,以消除储墨腔内产生的负压,并保证墨水能够顺利地自出墨口流出;当打印机内设置的气泵自充气口向可变形腔充气时,需要先封堵通气口以使储墨腔处于密封,然而现有的墨盒中用于封堵或敞开通气口的部件的结构和安装较为复杂,且其对通气口的密封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成像设备内,成像设备内设置有供气机构,墨盒包括盒体和密封组件;盒体内设置有储墨腔和可变形腔,盒体包括靠近并面向供气机构的前端面,且盒体具有贯穿前端面设置的进气腔和导气腔,其中,供气机构可插接于进气腔内,进气腔与导气腔连通;导气腔还可分别与外界大气、储墨腔及可变形腔连通,密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气腔内,且密封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导气腔连通储墨腔与外界大气,以平衡储墨腔内的气压;在第二位置时,导气腔连通进气腔与可变形腔,以使可变形腔发生形变。
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预先设定墨盒100的长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X轴方向,预先设定墨盒100的厚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Y轴方向,预先设定墨盒100的高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Z轴方向,其中,X轴、Y轴和Z轴两两之间相交。
请参见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100,至少包括盒体1和密封组件6,其中,盒体1内设置有储墨腔17和可变形腔18,盒体1还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气腔11和导气腔12,密封组件6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气腔12内。
具体地,盒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左端面10a和右端面10b、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上端面10c和下端面10d以及沿第三方向相对的前端面10e和后端面10f,其中,第一方向与Y轴平行并朝向Y轴的正方向,第二方向与Z轴平行并朝向Z轴的负方向,第三方向与X轴平行并朝向X轴的负方向。
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图中未示出)内时,前端面10e靠近并面向成像设备内设置的供气机构(图中未示出),供气机构的至少部分可插接于进气腔11内。
请参见图1和图2,进气腔11和导气腔12沿第三方向(X轴的负方向)贯穿前端面10e设置,且进气腔11与导气腔12沿第二方向(Z轴的负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具体地,进气腔11与上端面10c之间的距离小于导气腔12与上端面10c之间的距离;或者,进气腔11与上端面10c之间的距离大于导气腔12与上端面10c之间的距离。
前端面10e具有与进气腔11连通的敞口(图中未示出),以使供气机构可自该敞口伸入进气腔11内;前端面10e还具有与导气腔12连通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密封组件6可以自该开口安装于导气腔12内。墨盒100还包括设置于该开口处的封口件4,以防止外界大气自该开口进入导气腔12内以及导气腔12内的气体自该开口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导气腔12也可以设置于盒体1内,即导气腔12不贯穿前端面10e设置,有利于简化墨盒100的结构,且无需额外设置封口件4,提高了组装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密封组件6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导气腔12可以连通储墨腔17与外界大气,以平衡储墨腔17内的气压,即消除储墨腔17内因墨水消耗而产生的负压,有利于墨水顺利地流出;在第二位置时,导气腔12可以连通进气腔11与可变形腔18,以使可变形腔18可以发生形变,即可变形腔18的体积膨胀以挤出储墨腔17内的墨水。
请参见图3,导气腔12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一导气口121、第二导气口122和第三导气口123,其中,第一导气口121与外界导气连通,第二导气口122与储墨腔17连通,第三导气口123与可变形腔18连通,且密封组件6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具体地,当供气机构未向进气腔11充气时,密封组件6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密封组件6用于敞开第一导气口121和第二导气口122以及密封第三导气口123,外界大气可以依次经第一导气口121、导气腔12和第二导气口122而进入储墨腔17内,以消除储墨腔17内所产生的负压,并保证了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以顺利地流出。
当供气机构向进气腔11充气时,气体可以自进气腔11而流向导气腔12,密封组件6在气压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密封组件6用于敞开第三导气口123以及密封第一导气口121和第二导气口122,气体可以经第三导气口123而流向可变形腔18内,使得可变形腔18的体积膨胀以将储墨腔17内的墨水挤出,有利于储墨腔17内的墨水源源不断地流出。
在本申请中,由于进气腔11和导气腔12都贯穿盒体1的前端面10e设置,且密封组件6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气腔12内,简化了密封组件6的结构,有利于密封组件6的便捷安装,且通过密封组件6的侧壁与第一导气口121、第二导气口122或第三导气口123接触密封,有利于提高密封组件6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墨盒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气口121处的防水透气件8,其允许气体透过而不允许液体透过,防止了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能自该第一导气口121泄露。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气口121和第三导气口123分别贯通右端面10b设置,右端面10b设置有进气口14a和第一导气通道16a,其中,进气口14a与可变形腔18连通,第一导气通道16a连接于进气口14a与第三导气口123之间。
具体地,当供气机构向进气腔11充气时,气体可以依次经进气腔11、导气腔12、第三导气口123、第一导气通道16a和进气口14a而进入可变形腔18内。墨盒100还包括封盖件7,该封盖件7设置于右端面10b以密封第一导气通道16a,防止外界大气进入第一导气通道16a,以及防止第一导气通道16a内的气体散逸。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导气口123和进气口14a也可以不贯通右端面10b设置,即第三导气口123、进气口14a和第一导气通道16a设置于盒体1内,这样无需额外设置封盖件7,简化了墨盒100的结构,提高了组装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腔11的内周壁设置有出气口111,导气腔12的内周壁设置有第四导气口124,右端面10b还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16b,第二导气通道16b连接于出气口111和第四导气口124之间。
具体地,出气口111和第四导气口124分别贯通右端面10b设置,当供气机构向进气腔11充气时,气体可以依次经进气腔11、出气口111、第四导气口124而进入导气腔12内。
可以理解的是,出气口111和第四导气口124也可以不贯通右端面10b设置,即出气口111、第四导气口124和第二导气通道16b设置于盒体1内。
请继续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导气口124、第三导气口123、第一导气口121及进气口14a依次沿第三方向(X轴的负方向)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导气口124、第三导气口123、第一导气口121及进气口14a还可以按照其他方式进行排布,只要密封组件6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各个导气口的开闭状态符合前述即可。
请参见图4和图5,可变形腔18包括支撑壁181和弹性臂,支撑壁181和弹性壁182共同围合形成腔体183,第三导气口123与该腔体183连通。当供气机构向进气腔11充气时,气体可以自进气口14a进入腔体183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弹性壁182发生弹性形变以使腔体183的体积膨胀。
具体地,支撑壁181与盒体1采用一体成型制成,弹性壁182可以采用焊接、粘附等方式与支撑壁181连接,且弹性壁182可以由硅胶、橡胶等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6,密封组件6包括密封件62和弹性件63,其中,密封件62的外周壁与导气腔12的内周壁抵接,弹性件63设置于密封件62与导气腔12的内底壁之间。
具体地,当密封件62为刚性部件时,密封件62的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导气腔12的内径,当密封件62为弹性部件时,密封件62的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大于导气腔12的内径。这样使得密封件62的外周壁可与第一导气口121、第二导气口122或第三导气口123中的任意一个的内侧抵接以形成接触密封,从而提升了密封件62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62靠近弹性件63的一端围绕密封件62的圆周方向内凹形成有凹槽622,且当密封件62处于第一位置时,凹槽622与第一导气口121及第二导气口122相对设置。
具体地,第二导气口122与第一导气口121沿第一方向(Y轴的正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二导气口122位于盒体1内,当供气机构未向进气腔11充气时,密封组件6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导气口121、第二导气口122及凹槽622在第一方向(Y轴的正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合区域,以使第一导气口121与第二导气口122连通。
进一步地,密封组件6还包括支撑杆61,密封件62套设于支撑杆61的外周。
具体地,支撑杆61包括连杆部612、第一限位部611和第二限位部613,密封件62贯穿设置有安装通道621,连杆部612插接于该安装通道621内,第一限位部611和第二限位部613位于安装通道621的外部,以防止密封件62自连杆部612脱落。
请参见图7至图10,导气通道的内底壁设置有抵靠部19,第二限位部613可与抵靠部19抵接,以限制密封组件6沿第三方向(X轴的负方向)的移动距离。
具体地,抵靠部19自导气通道的内底壁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X轴的正方向)延伸,且抵靠部19内设置有插接通道191,第二限位部613呈锥形结构,第二限位部613可插接于该插接通道191内。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前端面10e还设置有与储墨腔17连通的出墨口13,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成像设备内设置的供墨机构(图中未示出)可插接于该出墨口13内,以使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以自出墨口13流向供墨机构。
具体地,出墨口13设置于导气腔12的下方,即出墨口13与上端面10c之间的距离大于导气腔12与上端面10c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成像设备中,供墨机构与成像设备内设置的打印头(图中未示出)直接连接,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以直接流向打印头。当成像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墨盒100因内外温差使得储墨腔17内的气体发生膨胀,此时储墨腔17内的气体可以依次经第二导气口122、导气腔12和第一导气口121而排至外界大气,防止储墨腔17内的墨水被挤出而流向打印头而造成打印头发生滴墨。
在另一些成像设备中,成像设备内还设置有副墨腔(图中未示出),打印头通过副墨腔与供墨机构连通,即储墨腔内的墨水先流向副墨腔,然后再流向打印头。当成像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墨盒100因内外温差使得储墨腔17内的气体发生膨胀,此时储墨腔17内的气体可以依次经第二导气口122、导气腔12和第一导气口121而排至外界大气,防止储墨腔17内的墨水被挤出而流向副墨腔,从而避免了对副墨腔内的墨水容量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进一步地,墨盒100还包括自密闭件5,自密闭件5设置于出墨口13内,当墨盒100未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自密闭件5用于密封出墨口13以防止漏墨;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供墨机构可刺破自密闭件5以使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流向供墨机构。
具体地,自密闭件5开设有开闭状态可变的弹性开口(图中未示出),且自密闭件5可以由硅胶、橡胶或其他任意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在此不作限定。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供墨机构可刺破弹性开口以伸入出墨口13内;当墨盒100被自成像设备内卸下时,自密闭件5的弹性开口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密闭状态,以防止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能自出墨口13泄露。
此外,出墨口13处还可以设置有封口件4,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供墨机构可刺破该封口件4。
需要说明的是,出墨口13内可以不设置自密闭件5,而在出墨口13处设置封口件4;或者,出墨口13内设置有自密闭件5,而出墨口13处不设置封口件4;或者,出墨口13内设置有自密闭件5,且出墨口13处同时设置有封口件4。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墨盒100还包括芯片2和安装架3,芯片2通过安装架3设置于盒体1上,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时,成像设备内设置的接触机构(图中未示出)可与芯片2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成像设备与墨盒100的电通信。
具体地,盒体1具有同时贯穿前端面10e、右端面10b及上端面10c设置的安装腔15,芯片2通过安装架3设置于安装腔15内,这样可以减小墨盒100的高度,在墨盒100安装或卸下的过程中,可以防止芯片2或安装架3与成像设备内设置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腔15可以仅贯穿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设置;或者,安装腔15可以贯穿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及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端面设置;或者,盒体1上也可以不设置该安装腔15,芯片2通过安装架3直接设置于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上,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安装腔15可以仅贯穿前端面10e设置;或者,安装腔15可以同时贯穿前端面10e和上端面10c设置;或者,安装腔15可以同时贯穿前端面10e、上端面10c、左端面10a和右端面10b设置;或者,芯片2可以通过安装架3直接设置于上端面10c上。
需要说明的是,芯片2也可以直接设置于安装腔15内或者直接设置于盒体1上的任意一个端面上,而无需额外设置安装架3。
请参见图11至图13,安装架3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腔15内,且安装架3包括抵接部31、插接部32和操作部33,抵接部31自操作部33的后侧沿第三方向(X轴的负方向)延伸,插接部32自抵接部31的下侧沿第二方向(Z轴的负方向)延伸,芯片2设置于操作部33上。
具体地,当安装架3设置于安装腔15内时,插接部32可以插接于安装腔15内的插接孔(图中未示出)内,抵接部31可以与上端面10c抵接。用户还可以握持操作部33并施加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Z轴的正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插接部32可以自插接孔内被拔出,从而取下安装架3。
请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33包括沿第一方向(Y轴的正方向)相对的左侧壁331a和右侧壁331b,芯片2可拆卸地设置于右侧壁331b。
具体地,右侧壁331b设置有容纳槽332,芯片2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槽332内,即芯片2可以沿第三方向(X轴的负方向)安装于容纳槽332内,也可以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X轴的正方向)自容纳槽332内被取下。芯片2远离并背向右侧壁331b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图中未示出),接触机构可以与该多个触点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容纳槽332也可以设置于左侧壁331a,此时,芯片2远离并背向左侧壁331a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
请继续参见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部33沿第三方向(X轴的负方向)贯穿设置有容置腔333,且该容置腔333具有沿第一方向(Y轴的正方向)相对的左侧壁331a和右侧壁331b,芯片2设置于左侧壁331a或右侧壁331b的内侧。
具体地,当墨盒100被安装于成像设备内后,接触机构可以插接于该容置腔333内,接触机构上的触针可以与芯片2上的触点接触以实现电连接,避免了接触机构发生晃动或偏移,有利于提高接触机构与芯片2的电连接稳定性。
左侧壁331a或右侧壁331b的内侧设置有容纳槽332,芯片2设置于该容纳槽332内。当容纳槽332设置于左侧壁331a的内侧时,芯片2远离并背向左侧壁331a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当容纳槽332设置于右侧壁331b的内侧时,芯片2远离并背向右侧壁331b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触点。
可以理解的是,容纳槽332也可以设置于左侧壁331a或右侧壁331b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两种不同结构的安装架3可拆卸地设置于盒体1上,以使墨盒100呈现出两种不同类型,即当盒体1上设置有前述第一种结构的安装架3时,该墨盒100呈现出第一种类型,使得该墨盒100可以被安装于对应的第一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当盒体1上设置有前述第二种结构的安装架3时,该墨盒100呈现出第二种类型,使得该墨盒100可以被安装于对应的第二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
此外,一个墨盒10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前述任意一种结构的安装架3,以使该墨盒100可以选择性地呈现第一种或第二种类型,从而使该墨盒100既可以设置于对应地第一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也可以设置于对应地第二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内,提高了墨盒100的通用性。
为了便于墨盒100的回收利用以降低成本,墨盒100上还可以设置有与储墨腔17连通的注墨口14b,且注墨口14b贯通右端面10b设置。当储墨腔17内的墨水耗尽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填充工具(图中未示出)自该注墨口14b向储墨腔17内补充墨水。
可以理解的是,注墨口14b也可以贯通设置于前端面10e、后端面10f、上端面10c、下端面10d或左端面10a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上。
使用时,请参见图8,当供气机构未向进气腔11充气时,密封组件6处于第一位置,密封件62的凹槽622正对第一导气口121和第二导气口122,以使第一导气口121与第二导气口122连通,且密封件62的外周壁与第三导气口123的内侧抵接以密封第三导气口123,此时,储墨腔17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平衡气压,有利于储墨腔17内的墨水顺利地流出。
请参见图10,当供气机构向进气腔11充气时,进气腔11内的气体进入到导气腔12内,密封组件6在气压的作用下沿第三方向(X轴的负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密封件62的外周壁与第一导气口121及第二导气口122的内侧抵接以密封该两个导气口,此时,且第三导气口123处于打开状态,气体可以自第三导气口123而进入可变形腔18内,使得可变形腔18的体积膨胀以挤出储墨腔17内的墨水,并保证了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弹性件63处于收缩状态,且当取消充气后密封组件6在弹性件63的弹性作用下可以沿第三方向的反方向(X轴的正方向)恢复至第一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墨盒100中,当供气机构未向进气腔11充气时,密封组件6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外界空气可以经导气腔12而进入储墨腔17内,以消除储墨腔17内所产生的负压,并保证储墨腔17内的墨水可以顺利地流出;当供气机构向进气腔11充气时,密封组件6在气压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气体可以依次经进气腔11和导气腔12而进入可变形腔18内,使得可变形腔18的体积膨胀以将储墨腔17内的墨水挤出,并保证储墨腔17内的墨水源源不断地流出,由于进气腔11和导气腔12都贯穿盒体1的前端面10e设置,且密封组件6可活动地设置于导气腔12内,简化了密封组件6的结构,有利于密封组件6的便捷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墨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成像设备内,所述成像设备内设置有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盒体和密封组件;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储墨腔和可变形腔,所述盒体包括靠近并面向所述供气机构的前端面,且所述盒体具有贯穿所述前端面设置的进气腔和导气腔,其中,所述供气机构可插接于所述进气腔内,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导气腔连通;
所述导气腔还可分别与所述储墨腔、所述可变形腔及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密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气腔内,且所述密封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气腔连通所述储墨腔与所述外界大气,以平衡所述储墨腔内的气压;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气腔连通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可变形腔,以使所述可变形腔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腔的内周壁设置有第一导气口、第二导气口和第三导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导气口与所述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导气口与所述储墨腔连通,所述第三导气口与所述可变形腔连通;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敞开所述第一导气口和所述第二导气口以及密封所述第三导气口;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敞开所述第三导气口以及密封所述第一导气口和所述第二导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导气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右端面设置有进气口和第一导气通道,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可变形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通道连接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导气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的内周壁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导气腔的内周壁设置有第四导气口,且所述右端面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接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四导气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气口、所述第三导气口及所述第一导气口依次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口与所述第一导气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和弹性件,其中,所述密封件的外周壁与所述导气腔的内周壁抵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导气腔的内底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围绕所述密封件的圆周方向内凹形成有凹槽,且当所述密封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导气口及所述第二导气口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封口件,所述前端面具有与所述导气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封口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处。
CN202221876726.8U 2022-07-19 2022-07-19 墨盒 Active CN217968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6726.8U CN217968944U (zh) 2022-07-19 2022-07-19 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6726.8U CN217968944U (zh) 2022-07-19 2022-07-19 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8944U true CN217968944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76726.8U Active CN217968944U (zh) 2022-07-19 2022-07-19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8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46534B1 (ko) 잉크젯형기록장치용잉크탱크카트리지
US6926396B2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US7699452B2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EP1114725B1 (en) ink-jet pen with two-part lid and techniques for filling
US6938997B2 (en) Ink cartridge and vacuum-packaging product containing the same
US6254226B1 (en) Liquid ink cartridge with recessed fill hole and ink tank vent
US20040028308A1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14643781B (zh) 喷墨打印设备和墨罐
CN217968944U (zh) 墨盒
CN217993896U (zh) 墨盒
CN211808473U (zh) 一种可更换墨囊的墨盒
GB2315461A (en) Multi-colour ink cartridge having an enlarged supply port
CN114559748A (zh) 墨水供应装置
CN210881330U (zh) 成像装置
JP4154619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17730036U (zh) 一种新型墨盒
CN217671786U (zh) 墨盒
CN217863358U (zh) 一种具有防渗漏结构的墨盒
CN216001878U (zh) 一种打印头以及字车
CN217455397U (zh) 一种墨盒
US20230109391A1 (en)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CN220198879U (zh) 一种带头墨盒
CN113442593B (zh) 一种墨盒、注墨方法和打印装置
GB2306401A (en) Ink tank cartridge for a printer
JP4296443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インク注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