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9860U -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 Google Patents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9860U
CN217959860U CN202221045448.1U CN202221045448U CN217959860U CN 217959860 U CN217959860 U CN 217959860U CN 202221045448 U CN202221045448 U CN 202221045448U CN 217959860 U CN217959860 U CN 217959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wall
connecting seat
seat
batht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54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业伟
蔡礼明
郭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54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9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9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9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该去水机构包括后座及控制操作件,后座设有溢水通道及注水通道,控制操作件与后座之间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设有顶抵部,且连接座设有注水口以及溢水流通口,控制操作件包括基体,基体的周侧边缘沿靠近连接座的方向延伸形成围边,基体与围边之间形成内腔,内腔与溢水流通口相连通,围边的内壁设于连接座外周壁的外侧,围边远离基体的端部与顶抵部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围边的内壁与连接座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共同形成用于溢水的周向溢水口,周向溢水口与内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溢水流量大,占用浴缸使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兼具排水、溢水和进水功能的浴缸去水机构,通常包括后座及控制旋盖,旋转控制旋盖可打开/关闭浴缸底部排水孔上的排水装置,安装时,后座安装于浴缸外壁,控制旋盖安装于浴缸内壁,由于需要实现排水、溢水和进水等功能,控制旋盖不但需要设置与排水装置连接的结构,还需要设置对应的溢水口和进水口,上述诸多基于功能要求设置的结构叠加于控制旋盖上,为避免控制旋盖过于厚重影响浴缸的使用空间以及浴缸的整体外观,控制旋盖的尺寸不能过大,这也导致控制旋盖上分配给溢水口的空间有限,导致溢水流量过小,难以及时将溢出的水排出。
另一方面,现有浴缸去水机构在出水时,水流是经由出水口沿浴缸内壁流下,浴缸内壁(尤其是靠近出水口的壁面)容易在水流的持续冲刷下形成水痕,增加浴缸清洁护理的负担;且对于由亚克力、ABS等材质制成的浴缸,其本身的耐高温性较低,出水口处的壁面在长期的高温水流冲刷下容易加速老化,影响浴缸整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兼具溢水流量大及占用浴缸使用空间小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包括后座及控制操作件,所述后座设有溢水通道及注水通道,所述控制操作件与后座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背向控制操作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盛液装置的内壁相抵的顶抵部,且所述连接座设有用于与注水通道相连通的注水口以及用于与溢水通道相连通的溢水流通口,所述控制操作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周侧边缘沿靠近连接座的方向延伸形成围边,所述基体与围边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溢水流通口相连通,所述围边的内壁设于所述连接座外周壁的外侧,所述围边远离基体的端部与顶抵部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围边的内壁与连接座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共同形成用于溢水的周向溢水口,所述周向溢水口与内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围边上还开设有侧向溢水口,所述侧向溢水口与内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基架,所述基架沿靠近后座的方向延伸形成内筒,所述内筒与注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基架设有用于连通内筒与注水口的注水通槽,所述注水通槽内设有用于引导水流沿远离盛液装置内壁的方向流动的斜向导面。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外侧还设有外筒,所述外筒远离后座的一端沿径向方向朝外延伸形成所述顶抵部,所述外筒的外壁设有用于贯穿盛液装置侧壁并与盛液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用于与后座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后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溢水通槽,所述溢水通槽分别与溢水流通口及溢水通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座包括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内壁与外筒的外壁相抵,且外罩壳的开口处形成用于与盛液装置外壁相抵的顶抵端面,所述顶抵端面嵌设有第二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后座上可转动设有转轴件,所述转轴件与控制操作件相连接,所述连接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件穿设于安装孔内,且所述转轴件与安装孔之间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盖及锁筒,所述锁盖盖合于安装孔靠近控制操作件一端的开口处,所述锁筒分别与安装孔及后座相连接,所述锁盖与转轴件之间顶抵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操作件连接有用于安装于盛液装置底部的下水组件,所述下水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沿活动盖的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抬升立杆的抬升件,所述抬升件包括可转动设于基座上的轴芯,所述轴芯与控制操作件相连接,沿所述轴芯的径向方向设有抬臂,所述抬臂与立杆的下端活动抵触。
优选地,所述抬臂包括沿远离轴芯方向依次设置的弧形段及水平段,所述弧形段为沿远离活动盖的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浴缸,包括缸体及上述的去水机构,所述缸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去水机构的槽孔,所述连接座设于缸体的外壁上,所述控制操作件设于浴缸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座穿设于槽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在控制操作件与后座之间设置连接座,并使围边设于连接座的外侧,使得控制操作件与连接座之间的边缘错开,形成第二间隙,同时使安装后的控制操作件与顶底部所在面(即缸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由此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共同形成环绕于控制操作件四周的周向溢水口,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增大溢水流量,缸体内多余的水可经由周向溢水口迅速排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占用浴缸的使用空间小,溢水量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溢水通槽中导向斜面的设置,使得注水时水流可在斜向导面的导向作用下,向远离缸体内壁的方向斜向流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沿缸体1内壁进水导致的容易形成水痕及加速缸体老化等问题,减少浴缸清洁难度及频率,延长不耐高温材质的浴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浴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水的溢出流动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安装于浴缸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的溢水原理图(图中箭头代表水的溢出流动方向)。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的注水原理图(图中箭头代表水的注入流动方向)。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水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浴缸,包括缸体1及去水机构,去水机构包括后座2及控制操作件3,后座2设有溢水通道21及注水通道22,控制操作件3与后座2之间设有连接座4,缸体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去水机构的槽孔,连接座4设于缸体1的外壁上,控制操作件3设于浴缸的内壁上,连接座4穿设于槽孔上,连接座4背向控制操作件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缸体1的内壁相抵的顶抵部41,且连接座4设有用于与注水通道22相连通的注水口42以及用于与溢水通道21相连通的溢水流通口43,控制操作件3包括基体31,基体31的周侧边缘沿靠近连接座4的方向延伸形成围边32,基体31与围边32之间形成内腔33,内腔33与溢水流通口43相连通,围边32的内壁设于连接座4外周壁的外侧,围边32远离基体31的端部与顶抵部41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341,围边32的内壁与连接座4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342,第一间隙341与第二间隙342共同形成用于溢水的周向溢水口34,周向溢水口34与内腔33相连通。
参见图1及图6所示,使用时,缸体1内多余的水经由周向溢水口34从控制操作件3的四周流至内腔33中,并经由溢水流通口43流向溢水通道21,由此得以迅速排走。
其中,围边32的内壁设于连接座4外周壁的外侧,是指即令围边32的直径大于连接座4的直径(当两者截面为圆形结构时)或者令围边32的长宽大于连接座4的长宽(当两者截面为非圆形结构时),以使围边32始终错开连接座4四周边缘并位于其边缘以外,其并不要求围边32与连接座4在缸体1内壁的平行方向上一定需要发生重合,即在靠近缸体1内壁的方向上,围边32与连接座4位于缸体1内壁上的部分可为依次设置,也可为部分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在控制操作件3与后座2之间设置连接座4,并使围边32设于连接座4的外侧,使得控制操作件3与连接座4之间的边缘错开,形成第二间隙342,同时使安装后的控制操作件3与顶底部所在面(即缸体1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341,由此第一间隙341与第二间隙342共同形成环绕于控制操作件3四周的周向溢水口34,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增大溢水流量,缸体1内多余的水可经由周向溢水口34迅速排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占用浴缸的使用空间小,溢水量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将用于溢水的周向溢水口34设置在控制操作件3上,将进水口设置在连接座4上,将两种用途的水口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零部件上,使得在旋转控制操作件3时,进水口仍然能够保持向下的状态,使用更方便。
参见图2、图3及图6所示,围边32上还开设有侧向溢水口35,侧向溢水口35与内腔33相连通,使用时,多余的水同时从侧向溢水口35与周向溢水口34迅速排走,通过侧向溢水口35与周向溢水口34的相互配合,进一步增大溢水流量,提高排水效率。
参见图7、图8及图9所示,连接座4包括基架44,基架44沿靠近后座2的方向延伸形成内筒441,内筒441与注水通道22相连通,且基架44设有用于连通内筒441与注水口42的注水通槽442,注水通槽442内设有用于引导水流沿远离缸体1内壁的方向流动的斜向导面443,斜向导面443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斜向导面及第二斜向导面。
参见图9所示,注水时,水流由注水通道22流向内筒441,并由内筒441流进注水通槽442,并在斜向导面443的导向作用下,向远离缸体1内壁的方向斜向流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沿缸体1内壁进水导致的容易形成水痕及加速缸体1老化等问题,减少浴缸清洁难度及频率,延长不耐高温材质的浴缸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及图6至图8内筒441的外侧还设有外筒444,外筒444远离后座2的一端沿径向方向朝外延伸形成顶抵部41,外筒444的外壁设有用于贯穿缸体1侧壁并与缸体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用于与后座2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后座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9,第一密封件9可为密封胶圈。
安装时,顶抵部41顶抵于缸体1位于槽孔四周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层密封连接结构,外筒444贯穿槽孔,使之第一连接段的外周壁与槽孔相抵,第二连接段与后座2相连接,形成第二层密封连接结构,通过多层密封连接结构,有效确保去水机构牢固固定于缸体1上,同时保证去水机构与缸体1的密封性,连接座4采用顶抵部41结合外筒444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确保去水机构占用更少的浴缸使用空间。
参见图6所示,外筒444与内筒441之间形成溢水通槽,溢水通槽分别与溢水流通口43及溢水通道21相连接。
参见图3及图5所示,后座2包括外罩壳23,外罩壳23的内壁与外筒444的外壁相抵,且外罩壳23的开口处形成用于与缸体外壁相抵的顶抵端面24,所述顶抵端面24嵌设有第二密封件,由此形成第三层密封连接结构,进一步提高去水机构的安装牢固度及安装密封性。
参见图3及图5所示,后座2设有安装筒柱,安装筒柱中可转动设有转轴件5,转轴件5与控制操作件3相连接,连接座4设有安装孔,转轴件5穿设于安装孔内,且转轴件5与安装孔之间设有锁紧件6,锁紧件6包括锁盖61及锁筒62,锁盖61盖合于安装孔靠近控制操作件3一端的开口处,锁筒62分别与安装孔及安装筒柱的外壁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锁筒62与安装筒柱的外壁相螺接,并与安装孔相卡接,且锁筒62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圈,锁盖61与转轴件5之间顶抵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可进一步确保转轴件5在轴线方向上不发生移动。
参见图1及图10所示,控制操作件3连接有用于安装于缸体1底部的下水组件8,缸体1底部设有下水孔,下水组件8安装于下水孔上,下水组件8包括基座81,基座81上设有活动盖82,活动盖82连接有立杆83,立杆83沿活动盖82的垂直方向设置,基座81上设有用于抬升立杆83的抬升件84,抬升件84包括可转动设于基座81上的轴芯841,轴芯841通过转轴件5与控制操作件3相连接,轴芯841与转轴件5之间还设有传动件85,本实施例中,传动件85为齿条及传动绳,齿条与转轴件5相啮合,传动绳两端分别与齿条和轴芯841相连接,沿轴芯841的径向方向设有抬臂842,抬臂842与立杆83的下端活动抵触。
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排水时,旋转控制操作件3,带动转轴件5转动,使与之啮合的齿条沿转轴件5的垂直方向移动,拉动传动绳,进而使轴芯841转动,带动抬臂842以轴芯841为轴心翻转,抬臂842远离轴芯841的一端向上运动,抬起立杆83上的活动盖82,活动盖82上升,下水孔得以打开,以使缸体1内的水排出。排水完毕后,反向旋转控制操作件3,以使活动盖82回落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去下水组件8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抬臂842与立杆83之间采用活动抵触,更为灵活顺畅。
参见图10所示,抬臂842包括沿远离轴芯841方向依次设置的弧形段及水平段,弧形段为沿远离活动盖82的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水平段利于承托立杆83,弧形段与水平段之间的配合设置有效避免抬臂842阻碍立杆83的回落而导致活动盖82无法盖合下水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去水机构除了应用于浴缸外,还可应用于洗漱槽、厨房水槽等需要进行排水、注水处理的盛液装置中。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包括后座及控制操作件,所述后座设有溢水通道及注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操作件与后座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背向控制操作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盛液装置的内壁相抵的顶抵部,且所述连接座设有用于与注水通道相连通的注水口以及用于与溢水通道相连通的溢水流通口,所述控制操作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周侧边缘沿靠近连接座的方向延伸形成围边,所述基体与围边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溢水流通口相连通,所述围边的内壁设于所述连接座外周壁的外侧,所述围边远离基体的端部与顶抵部所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围边的内壁与连接座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共同形成用于溢水的周向溢水口,所述周向溢水口与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上还开设有侧向溢水口,所述侧向溢水口与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基架,所述基架沿靠近后座的方向延伸形成内筒,所述内筒与注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基架设有用于连通内筒与注水口的注水通槽,所述注水通槽内设有用于引导水流沿远离盛液装置内壁的方向流动的斜向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外侧还设有外筒,所述外筒远离后座的一端沿径向方向朝外延伸形成所述顶抵部,所述外筒的外壁设有用于贯穿盛液装置侧壁并与盛液装置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用于与后座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后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溢水通槽,所述溢水通槽分别与溢水流通口及溢水通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包括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内壁与外筒的外壁相抵,且外罩壳的开口处形成用于与盛液装置外壁相抵的顶抵端面,所述顶抵端面嵌设有第二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上可转动设有转轴件,所述转轴件与控制操作件相连接,所述连接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件穿设于安装孔内,且所述转轴件与安装孔之间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盖及锁筒,所述锁盖盖合于安装孔靠近控制操作件一端的开口处,所述锁筒分别与安装孔及后座相连接,所述锁盖与转轴件之间顶抵有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操作件连接有用于安装于盛液装置底部的下水组件,所述下水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沿活动盖的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抬升立杆的抬升件,所述抬升件包括可转动设于基座上的轴芯,所述轴芯与控制操作件相连接,沿所述轴芯的径向方向设有抬臂,所述抬臂与立杆的下端活动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臂包括沿远离轴芯方向依次设置的弧形段及水平段,所述弧形段为沿远离活动盖的方向凹陷的弧形结构。
10.一种浴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所述缸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去水机构的槽孔,所述连接座设于缸体的外壁上,所述控制操作件设于浴缸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座穿设于槽孔上。
CN202221045448.1U 2022-04-29 2022-04-29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Active CN217959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5448.1U CN217959860U (zh) 2022-04-29 2022-04-29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5448.1U CN217959860U (zh) 2022-04-29 2022-04-29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9860U true CN21795986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5448.1U Active CN217959860U (zh) 2022-04-29 2022-04-29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9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59860U (zh) 盛液装置的去水机构及浴缸
WO2019169729A1 (zh) 洗衣机
CN110195317A (zh) 一种洗衣机的洗涤桶及其洗衣机
CN214458954U (zh) 一种洗衣机的洗涤桶及洗衣机
CN110195323A (zh) 一种洗衣机
WO2019170080A1 (zh) 一种洗衣机的导水结构及安装有该结构的洗涤桶和洗衣机
KR100195853B1 (ko) 세탁기의 절수장치
CN210713088U (zh) 一种清洁式排水箱
CN110857494A (zh) 一种双滚筒衣物处理装置
WO2014017387A1 (ja) 給排水装置
JPH09268623A (ja) 水槽底部の排水栓装置
CN110241561A (zh) 一种洗衣机的洗涤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WO2020078282A1 (zh) 洗涤设备
CN220928080U (zh) 一种浴缸快排水装置
CN111472329A (zh) 一种可旋转闸门泵的一体化泵闸设备
WO2019238115A1 (zh) 一种洗衣机
CN221030488U (zh) 一种超薄水箱
CN219343403U (zh) 一种下水器
CN219825480U (zh) 下水器
CN110512698A (zh) 一种清洁式排水箱
CN220336023U (zh) 一种转筒阀芯式冲水阀
KR100897560B1 (ko) 양변기의 물탱크를 개폐하는 물덮개
CN216739889U (zh) 一种带翻板的水槽下水器
CN218562507U (zh) 基于坐便器用可调节压力的排水装置
CN216842367U (zh) 一种海水立式混流泵转子的排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