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2814U -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2814U
CN217952814U CN202221765468.6U CN202221765468U CN217952814U CN 217952814 U CN217952814 U CN 217952814U CN 202221765468 U CN202221765468 U CN 202221765468U CN 217952814 U CN217952814 U CN 21795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ccuse
cooler body
fixedly connected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54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刚
欧阳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Wanq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ongqiang Environment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ongqiang Environment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ongqiang Environment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54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2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2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包括冷风机本体,冷风机本体的正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进风口,四个进风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通风扇,冷风机本体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出风窗,四个进风口的内部均通过通风管固定连接到出风窗的内部,冷风机本体的正面设固定连接有控风仓,控风仓的内部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均匀的滑轨,滑轨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控风板,控风仓的左右两侧侧壁靠近冷风机本体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板,两个推板的靠近控风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到对应的控风板的一侧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风板和推板的自由调节实现对整个设备的风速和风量的自由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侧出风冷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背景技术
冷风机分为制冷工业冷风机及家用冷风机,工业冷风机一般用于冷库、冷链物流制冷环境中,家用冷风机又叫水冷空调,是一种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增湿于一身的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冷风机除了可以给企业车间、商业娱乐场合等公共场所带来新鲜空气,降低温度之外,还有节能、环保的重要特点。这是一类无压缩机、无冷媒、无铜管的环保产品,主要部件核心是蒸发式湿帘(多层波纹纤维叠合物)及1.1KW的主电机/是传统中央空调耗电1/8,能为各行业更实在的省电。
经本人检索,发现一件专利公开号为CN212961975U,名称为:一种便于拆卸过滤网的双侧出风冷风机,该专利文献中,包括冷风机体、风机、安装板和滤网,所述冷风机体的上部设置有两个风机,所述冷风机体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冷风机体的两端壁均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中横向卡接配合有滤网;所述滤网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还配合套接在插杆外,插杆外转动配合有紧固块。本实用新型,将紧固块从插杆上旋转下来,使安装板脱离紧固块的限位,之后可以将安装板横向从插杆上取下,并带动滤网也跟随安装板,从出风口中移动出来,操作便捷地将滤网从出风口中拆下。
上述设备虽然可以灵活地对滤网进行更换,方便快捷,但是无法灵活地对冷风机的风量与风速进行调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可以通过控风板和推板的自由调节实现对整个设备的风速和风量的自由调节。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包括冷风机本体,所述冷风机本体的正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进风口,四个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通风扇,所述冷风机本体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出风窗,四个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均通过通风管固定连接到出风窗的内部,所述冷风机本体的正面设固定连接有控风仓,所述控风仓的内部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均匀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控风板,所述控风仓的左右两侧侧壁靠近冷风机本体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板,两个所述推板的靠近控风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到对应的控风板的一侧侧壁上。
作为优选,四个所述进风口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纱网。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控风板背离冷风机本体的一侧向内倾斜四十五度,两个所述控风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呈四十五度的倾斜角。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控风板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限位槽均与对应的滑轨相适配。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推板的背离控风仓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每个通风扇开始工作,将空气吸入进风口中,然后进一步将空气通过通风管呈传入出风窗内部,将空气向外吹出产生风力,进行制冷,进风口外侧固定连接的纱网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冷风机本体内部结块,并对冷风机本体内部的零件造成卡死,影响其正常工作。
(2)、该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工作人员可以手持把手进行推拉,由于两个推板均与对应的控风板固定连接,且两个控风板均滑动连接在两组滑轨的侧面上,因此推板在推拉时带动控风板在控风仓的内部滑动,当两个推板向外拉时,两个推板对四个进风口进行封堵,使得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减少,进风量减少,从而使得出风量减少,当两个推板向冷风机本体内部平行移动时,一方面将被遮挡的四个进风口露出,使得进风口扩大,进风量增加,从而使得出风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两个控风板向冷风机本体内部移动,两个控风板的背离冷风机本体的一侧逐渐收拢,出风窗的通风路径逐渐变窄,进而使得通风口受到峡谷效应的影响,风力由宽处吹向窄处,进一步的增大风速,通过这样的整体设计实现了对整个设备的风速和风量的自由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风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风板顶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冷风机本体;2、通风扇;3、出风窗;4、控风仓;5、控风板;6、推板;7、把手;8、滑轨;9、滑槽;10、进风口;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包括冷风机本体1,冷风机本体1的正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进风口10,进风口10为圆形凹槽,四个进风口10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纱网,防止灰尘进入冷风机本体1内部结块,并对冷风机本体1内部的零件造成卡死,影响其正常工作,四个进风口1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通风扇2,冷风机本体1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出风窗3,四个进风口10的内部均通过通风管固定连接到出风窗3的内部,冷风机本体1的正面设固定连接有控风仓4,控风仓4为空心且正面开口的长方形壳体,控风仓4的内部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均匀的滑轨8,滑轨8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控风板5,两个控风板5背离冷风机本体1的一侧向内倾斜四十五度,两个控风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呈四十五度的倾斜角,可以使得两个控风板5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可以合拢得更加紧密,两个控风板5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1,每个限位槽11均与对应的滑轨8相适配,控风仓4的左右两侧侧壁靠近冷风机本体1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9,每个滑槽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板6,两个推板6的靠近控风板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到对应的控风板5的一侧侧壁上,两个推板6的背离控风仓4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把手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每个通风扇2开始工作,将空气吸入进风口10中,然后进一步将空气通过通风管呈传入出风窗3内部,将空气向外吹出产生风力,进行制冷,进风口10外侧固定连接的纱网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冷风机本体1内部结块,并对冷风机本体1内部的零件造成卡死,影响其正常工作。
第二步:工作人员可以手持把手7进行推拉,由于两个推板6均与对应的控风板5固定连接,且两个控风板5均滑动连接在两组滑轨8的侧面上,因此推板6在推拉时带动控风板5在控风仓4的内部滑动,当两个推板6向外拉时,两个推板6对四个进风口10进行封堵,使得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减少,进风量减少,从而使得出风量减少,当两个推板6向冷风机本体1内部平行移动时,一方面将被遮挡的四个进风口10露出,使得进风口扩大,进风量增加,从而使得出风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两个控风板5向冷风机本体1内部移动,两个控风板5的背离冷风机本体1的一侧逐渐收拢,出风窗3的通风路径逐渐变窄,进而使得通风口受到峡谷效应的影响,风力由宽处吹向窄处,进一步的增大风速,通过这样的整体设计实现了对整个设备的风速和风量的自由调节。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写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包括冷风机本体(1),所述冷风机本体(1)的正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进风口(10),四个所述进风口(1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通风扇(2),所述冷风机本体(1)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出风窗(3),四个所述进风口(10)的内部均通过通风管固定连接到出风窗(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本体(1)的正面设固定连接有控风仓(4),所述控风仓(4)的内部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均匀的滑轨(8),所述滑轨(8)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控风板(5),所述控风仓(4)的左右两侧侧壁靠近冷风机本体(1)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9),每个所述滑槽(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板(6),两个所述推板(6)的靠近控风板(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到对应的控风板(5)的一侧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进风口(10)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纱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控风板(5)背离冷风机本体(1)的一侧向内倾斜四十五度,两个所述控风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呈四十五度的倾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控风板(5)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槽(11)均与对应的滑轨(8)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板(6)的背离控风仓(4)的一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把手(7)。
CN202221765468.6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Active CN217952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5468.6U CN217952814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5468.6U CN217952814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2814U true CN217952814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0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5468.6U Active CN217952814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2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7865U (zh) 数据中心绝热蒸发间接换热空气侧自然冷却系统
CN202613627U (zh) 地铁站用热管热回收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机组
CN102384556B (zh) 空调房间的通风换气系统
CN101196317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02149547U (zh) 双转轮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的空调机组
CN202328614U (zh) 一种带旁通的新型家用热回收型新风换气机
CN210602078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工业风扇
CN217952814U (zh) 一种风量可调节侧出风冷风机
CN102121734A (zh) 节能环保小型制冷空调
CN204268634U (zh)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CN113883641B (zh) 一种食品级多进风气热混合双系统侧吹高速空气幕
CN206347645U (zh) 空调器
CN2251686Y (zh) 节能换气型窗式空调器
CN2869651Y (zh) 具有进风均流罩壳的一体式空调器
CN213816249U (zh) 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
CN1321862A (zh) 回热型水平热管空调换气装置
CN2449116Y (zh) 多进风口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9214035U (zh) 一种基于冷源焓值的自然冷源节能系统
CN207416479U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05980071U (zh) 一种水冷菌菇房专用制冷及新风集成式室外机组
CN206317644U (zh) 车载空调
CN201289192Y (zh) 板式能量回收装置
CN205980070U (zh) 一种菌菇房专用制冷及新风集成式室外机组
CN2816644Y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6897606U (zh) 高效工业用冷水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8

Address after: 511600 Li Quanyao's own factory on the side of National Highway 106, Tangtang Village, Tangtang Town, Fogang County,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yuan Wanqu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7, Dongzhong Road, East District,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51073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ONGQIANG ENVIRONMENT SCIEN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