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8634U -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8634U
CN204268634U CN201420692476.1U CN201420692476U CN204268634U CN 204268634 U CN204268634 U CN 204268634U CN 201420692476 U CN201420692476 U CN 201420692476U CN 204268634 U CN204268634 U CN 204268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fan
hot
air channe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24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洁
张健
邓朝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24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8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8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8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器,该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风道、电机、风机,以及用于与外部的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散热系统;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及后盖、分别设置于前壳和后盖的底部、顶部的底座和顶盖;电机固定安装于底座上,风道的顶部与顶盖连接,风道的底部与电机连接,风机容置于风道内,风机与电机的转轴连接,风道的进风侧朝向后盖设置,风道的出风侧朝向前壳设置,制冷散热系统安装于风道的进风侧和后盖之间,制冷散热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器,以及与半导体制冷器连接的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空调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噪音,提高空调器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空调器的制冷制热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压缩机是空调器的核心部件,由于压缩机的存在,使得传统家用空调器的体积和重量比较大,搬运困难,故而传统家用空调器一般固定安装在墙壁或者窗户,这限制了空调器使用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小空调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空调器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道、电机、风机,以及用于与外部的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散热系统;
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及后盖、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盖底部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盖顶部的顶盖;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风道的底部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容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机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风道的进风侧朝向所述后盖设置,所述风道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前壳设置,所述制冷散热系统安装于所述风道的进风侧和后盖之间,所述制冷散热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所述热端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连接,所述冷端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冷散热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所述热端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连接,所述冷端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安装于所述风道的进风侧和所述后盖的进风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风机的轴向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风机的轴向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用于将热空气或冷空气吹向使用者的主出风口,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废气冷空气或废气热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位置的副出风口,所述风道的出风侧包括主出风侧和副出风侧,所述主出风侧朝向所述主出风口设置,所述副出风侧朝向所述副出风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前壳包括前面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前面板两端的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和所述前面板围成一开口朝向所述风道的框体结构;所述主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壳的前面板上,所述副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壳的一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风道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风机的顶部的第一容置槽,所述下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风机的底部的第二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的周围间隔设置有至少四块导风板,所述进风侧、主出风侧和副出风侧均由相邻的两块导风板围成。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固定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有风机固定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机固定部适配的固定孔,所述风机固定部容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设置于所述风机固定部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风机的轴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通过制冷散热系统与从后盖流入的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产生热空气和冷空气,使得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在制热模式运行时,风机将制冷散热系统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空气吹向风道的出风侧,并通过前壳将热空气吹向使用者,而将冷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在制冷模式运行时,风机将制冷散热系统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空气吹向风道的出风侧,并通过前壳将冷空气吹向使用者,而将热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达到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制热与制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制冷散热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替代传统空调器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由于半导体制冷器的体积小和重量轻,且运行时噪音小,因此能够简化空调器的结构,减小了空调器的体积和重量,便于搬运,能够提高空调器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能够降低噪音影响,而且,仅使用一个风机能够同时实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输送,进一步降低噪音,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空调器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空调器中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垂直于风机的轴向设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空调器中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平行于风机的轴向设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空调器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风机的轴向。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100、电机200、风机300和制冷散热系统400,风道100、电机200、风机300和制冷散热系统400安装于壳体内,制冷散热系统400用于与外部的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
上述壳体包括前壳500、后盖600、底座700和顶盖800,前壳500和后盖600相互扣合,且前壳500和后盖600相互扣合后固定连接,底座700设置于前壳500和后盖600的底部,顶盖800设置于前壳500和后盖600的顶部;电机200固定安装于底座700上,风道100的顶部与顶盖800固定连接,风道100的底部与电机200固定连接,风机300容置于风道100内,风机300与电机200的转轴210连接,风道100的进风侧朝向后盖600设置,风道100的出风侧朝向前壳500设置,制冷散热系统400安装于风道100的进风侧和后盖600之间,如图1所示,制冷散热系统400包括半导体制冷器410、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热端散热器420与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连接,冷端散热器430与半导体制冷器410的冷端面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半导体制冷器410接通直流电源后,半导体制冷器410产生能量的转移而形成冷端和热端,从而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因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的接法不同,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可以相互转换,相应的,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也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假定半导体制冷器410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的端面作为热端面,半导体制冷器410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的端面作为冷端面,则当直流电源反接,即当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变为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时,此时该热端面作为冷端面,原与该热端面连接的热端散热器作为冷端散热器使用,当半导体制冷器410的冷端面变为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时,此时该冷端面作为热端面,原与该冷端面连接的冷端散热器作为热端散热器使用,例如,若当半导体制冷器410与直流电源正接时,图1中的热端散热器420作为热端散热器使用,图1中的冷端散热器430作为冷端散热器使用,则当半导体制冷器410与直流电源反接时,图1中的热端散热器420作为冷端散热器使用,而图1中的冷端散热器430作为热端散热器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开启时,电机200驱动风机300旋转,旋转的风机300在风道100内形成流动的空气气流,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外部的常温空气通过后盖600进入到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壳体内部,常温空气在风机300的作用下流经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并与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进行热交换,从而经过热端散热器420的空气温度升高形成热空气,而经过冷端散热器430的空气温度降低形成冷空气,在风机300的作用下,热空气和冷空气进入风道100的进风侧,并从风道100的出风侧流出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壳体外部。
从而,当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制热模式运行时,从风道100的出风侧吹出的热空气通过前壳500吹向使用者,从风道100的出风侧吹出的冷空气通过前壳500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实现制热功能。当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制冷模式运行时,从风道100的出风侧吹出的冷空气通过前壳500吹向使用者,从风道100的出风侧吹出的热空气通过前壳500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实现制冷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制冷散热系统400利用半导体制冷器410、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替代传统空调器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简化空调器的结构,由于半导体制冷器410的体积小和重量轻,且运行时噪音小,因此能够减小了空调器的体积和重量,便于搬运,能够提高空调器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能够降低噪音影响,而且,仅使用一个风机300能够同时实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输送,进一步降低噪音,提高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后盖600上设置有进风口610,该进风口610为格栅结构。半导体制冷器410、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安装于风道100的进风侧和后盖600的进风口610之间。半导体制冷空调器正常运行过程中,在风机300的作用下,外部的常温空气通过后盖600上的进风口610进入半导体制冷空调器的壳体内部,由于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安装于风道100的进风侧和后盖600的进风口610之间,因此从进风口610流进的空气流经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并与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进行热交换。
再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空调器中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垂直于风机300的轴向设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中,箭头方向表示风机300的轴向。
如图1和图2所示,风机300的轴向与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垂直。外部的常温空气通过后盖600上的进风口610进入空调器的壳体内部后,流经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于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的散热面。
再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空调器中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平行于风机300的轴向设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风机300的轴向。
如图3所示,在一变形的实施例中,风机300的轴向与半导体制冷器410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平行。外部的常温空气通过后盖600上的进风口610进入空调器的壳体内部后,流经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于热端散热器420和冷端散热器430的散热面。
如图1所示,前壳500上设置有主出风口510和副出风口520,该副出风口520为格栅结构,其中,主出风口510用于将热空气或冷空气吹向使用者,副出风口520用于将冷空气或热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具体在制热状态下,主出风口510用于将热空气吹向使用者,副出风口520用于将冷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在制冷状态下,主出风口510用于将冷空气吹向使用者,副出风口520用于将热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风道100的出风侧包括主出风侧和副出风侧,主出风侧朝向主出风口510设置,副出风侧朝向副出风口520设置。
当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制热模式运行时,从进风口610进入的常温空气流经热端散热器420后与热端散热器420进行热交换,在热端散热器420产生热空气,由于能量转移,常温空气流经冷端散热器430后与冷端散热器430进行热交换,在冷端散热器430产生冷空气。热端散热器420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端散热器430产生的冷空气从风道100的进风侧进入风道100,风道100中的风机300将热端散热器420产生的热空气从风道100的主出风侧吹出,且将冷端散热器430产生的冷空气从风道100的副出风侧吹出。从风道100的副出风侧吹出的冷空气通过前壳500上副出风口520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从风道100的主出风侧吹出的热空气通过前壳500上的副出风口510吹向使用者,使得热空气吹向使用者,达到制热目的。
当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制冷模式运行时,从进风口610进入的常温空气流经冷端散热器430后与冷端散热器430进行热交换,在冷端散热器430产生冷空气,由于能量转移,常温空气流经热端散热器420后与热端散热器420进行热交换,在热端散热器420产生热空气。热端散热器420产生的热空气和冷端散热器430产生的冷空气从风道100的进风侧进入风道100,风道100中的风机300将冷端散热器430产生的冷空气从风道100的主出风侧吹出,且将热端散热器420产生的热空气从风道100的副出风侧吹出。从风道100的副出风侧吹出的热空气通过前壳500上副出风口520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从风道100的主出风侧吹出的冷空气通过前壳500上的主出风口510吹向使用者,使得冷空气吹响使用者,达到制冷目的。
具体地,前壳500包括前面板,以及连接于该前面板两端的两侧板,前壳500的两个侧板和前面板围成一开口朝向风道100的框体结构;主出风口510设置于前壳500的前面板上,副出风口520设置于前壳500的一侧板上。
在前壳500的前面板上设置主出风口510,前壳500的一侧板上设置副出风口520,使得主出风口510和副出风口520朝向不同的方向,从而实现在制热时,将热空气从主出风口510排向使用者,且将冷空气从副出风口520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在制冷时,将冷空气从主出风口510排向使用者,将热空气从副出风口520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
如图1所示,风道100包括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上固定板110设置有用于容置风机300的顶部的第一容置槽111,下固定板120设置有用于容置风机300的底部的第二容置槽121。在安装风机300时,可将风机300的顶部容置在第一容置槽111内,将风机300的底部容置在第二容置槽121内,从而将风机300安装在风道100内。
具体地,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之间在第一容置槽111、第二容置槽121的周围间隔设置有至少四块导风板,风道100的进风侧、主出风侧和副出风侧均由相邻的两块导风板围成。
以图1所示为例,图1中第一导风板112和第二导风板113围成风道100的进风侧,第二导风板113和第三导风板114围成风道100的副出风侧,第三导风板114和第四导风板115围成风道100的主出风侧,第一导风板112与第二导风板113、第二导风板113与第三导风板114、第三导风板114与第四导风板115之间均形成一导风口,第三导风板114与第四导风板115之间形成的导风口与前壳500上的主出风口510相通,以将热空气或冷空气吹向使用者,第二导风板113与第三导风板114之间形成的导风口与前壳500上的副出风口520相通,以将热空气或冷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的位置。
如图1所示,电机200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固定部220,电机200通过电机固定部220与底座700固定连接;电机200的顶部设置有风机固定部230,第二容置槽121的底部设置有与风机固定部230适配的固定孔122,风机固定部230容置于固定孔122内,电机200的转轴210设置于风机固定部230上,电机200的转轴210与风机300的轴套310连接。
在安装电机200和风道100时,可将电机200底部的电机固定部220固定在底座700,使得电机200与底座700固定连接,并将电机200顶部的风机固定部230容置在风道100的固定孔122内,使得电机200与风道100固定连接,并将电机200的转轴210插入风机300的轴套310内,使得电机200与风机300连接,从而将风机300、电机200和风道100一起固定安装在底座70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道、电机、风机,以及用于与外部的常温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散热系统;
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及后盖、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盖底部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盖顶部的顶盖;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风道的顶部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底部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容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机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风道的进风侧朝向所述后盖设置,所述风道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前壳设置,所述制冷散热系统安装于所述风道的进风侧和后盖之间,所述制冷散热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所述热端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连接,所述冷端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面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散热器和冷端散热器安装于所述风道的进风侧和所述后盖的进风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轴向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垂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轴向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和冷端面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用于将热空气或冷空气吹向使用者的主出风口,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冷空气或热空气排出到远离使用者位置的副出风口,所述风道的出风侧包括主出风侧和副出风侧,所述主出风侧朝向所述主出风口设置,所述副出风侧朝向所述副出风口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包括前面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前面板两端的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和所述前面板围成一开口朝向所述风道的框体结构;所述主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壳的前面板上,所述副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壳的一侧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风机的顶部的第一容置槽,所述下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风机的底部的第二容置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的周围间隔设置有至少四块导风板,所述进风侧、主出风侧和副出风侧均由相邻的两块导风板围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固定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有风机固定部,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机固定部适配的固定孔,所述风机固定部容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设置于所述风机固定部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风机的轴套连接。
CN201420692476.1U 2014-11-18 2014-11-18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Active CN204268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2476.1U CN204268634U (zh) 2014-11-18 2014-11-18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2476.1U CN204268634U (zh) 2014-11-18 2014-11-18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8634U true CN204268634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2476.1U Active CN204268634U (zh) 2014-11-18 2014-11-18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86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7683A (zh) * 2017-08-23 2017-11-03 浙江省博物馆 一种具有自加水功能的扩散吸收式文物展柜恒湿控制系统
CN110594921A (zh) * 2019-10-09 2019-12-20 孙建群 智能型冷热风机
WO2023024611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器送风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7683A (zh) * 2017-08-23 2017-11-03 浙江省博物馆 一种具有自加水功能的扩散吸收式文物展柜恒湿控制系统
CN110594921A (zh) * 2019-10-09 2019-12-20 孙建群 智能型冷热风机
WO2023024611A1 (zh) * 2021-08-25 2023-03-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器送风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9648B2 (ja) 発熱体収納装置
CN21182273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568097U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伞
CN204678510U (zh) 窗机空调
CN104566672A (zh) 窗机空调
CN204268634U (zh) 半导体制冷空调器
CN102821562A (zh) 一种柜外顶置通讯电源机柜
CN103496310A (zh) 无风道模块化电动客车空调机组
CN205507643U (zh) 服务器机箱
CN203223989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10376239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制冷制热装置
CN110682763B (zh)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的客车
CN207088915U (zh) 一种顶置纯电动空调机组
CN202470245U (zh) 便携空调器
CN204886654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强制式风冷散热装置
CN2046785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0945909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3528251U (zh) 无风道模块化电动客车空调机组
CN202382346U (zh) 一种新型半导体空调器
CN203928546U (zh) 冷藏箱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10241837U (zh) 吊顶中使用的冷风机
CN203489369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3628957U (zh) 空调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203907782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458160U (zh) 冷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