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9104U -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9104U
CN217949104U CN202221553245.3U CN202221553245U CN217949104U CN 217949104 U CN217949104 U CN 217949104U CN 202221553245 U CN202221553245 U CN 202221553245U CN 217949104 U CN217949104 U CN 217949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side
water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32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杰
张春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Yi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Yi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Yi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Yi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532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9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9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9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轮,主轮的外部啮合有副轮,副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粉碎辊,浮水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水箱,微型水箱的外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外部设置有水管,水管的外部设置有高压喷头,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口。该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通过设置电机、主轮、副轮、粉碎辊、驱动轮、传动带、从动轮、浮水板、波纹管、吸水口、微型水箱、水泵、水管、高压喷头,避免了污水中的杂物会堵塞连管的问题并且对外壳进行清洗,从而方便下次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由于上部荷载大,大多采用补偿性基础,一般设置多层地下室以利于建筑物的稳定,但这样就导致了基础埋深大,基坑开挖深,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时,土体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基坑,造成流砂、边坡失稳或使地基承载力下降,工作人员需要对基坑内部的水进行处理。
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深基坑内部水源含有大量的泥土,导致泥土堵塞排水管道,需要清理管道,影响工作效率,实用性较低,并且现有的排水结构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解决了现今存在的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深基坑内部水源含有大量的泥土,导致泥土堵塞排水管道,需要清理管道,影响工作效率,实用性较低,并且现有的排水结构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轮,所述主轮的外部啮合有副轮,所述副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水板,所述浮水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水箱,所述微型水箱的外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外部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外部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辊有两个,两个所述粉碎辊分别与驱动轮、从动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粉碎辊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侧且两个粉碎辊的另一端分别与外壳转动连接、与副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粉碎辊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五组防水刀片,每组所述防水刀片等间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水板的外部设置有牵引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水箱、水泵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微型水箱均固定连接在浮水板的外部且两个所述微型水箱分别通过两个排管与两个水泵连接,两个所述水泵均固定连接在浮水板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管有两个,两个所述水管分别与两个水泵连接且两个水管均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外侧,两个所述水管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水管的规格尺寸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喷头有少于五个,每个所述高压喷头均设置在水管的外部且每个高压喷头均设置在外壳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管,所述连管与外部高压水泵连接,所述浮水板由泡沫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通过设置电机、主轮、副轮、粉碎辊、驱动轮、传动带、从动轮、浮水板、波纹管、吸水口,使用时,使用者将浮水板放置在水面,之后使拉伸波纹管使得吸水口沉入基坑水底,之后通过电机带动主轮转动,主轮转动带动副轮转动,副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粉碎辊转动,而另一个粉碎辊会在驱动轮、传动带、从动轮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之后使用者通过高压水泵、连管使得基坑中的水通过吸水口、波纹管进入外壳,这时粉碎辊会对外壳内污水中的泥土等杂物进行切割、粉碎,而被粉碎后的污水会进入连管,进而排出,达到了可对污水中的杂物进行粉碎,从而减小污水中杂物的体积,进而避免了污水中的杂物会堵塞连管的问题。
2、该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通过设置微型水箱、水泵、水管、高压喷头,使得当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通过水泵将微型水箱中的水输送至水管,之后通过高压喷头喷出,从而实现对外壳的清洗,从而方便下次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浮水板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电机;3、主轮;4、副轮;5、粉碎辊;6、驱动轮;7、传动带;8、从动轮;9、浮水板;10、微型水箱;11、水泵;12、水管;13、高压喷头;14、波纹管;15、吸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轮3,主轮3的外部啮合有副轮4,副轮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粉碎辊5,粉碎辊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6,驱动轮6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带7,传动带7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从动轮8,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水板9,浮水板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水箱10,微型水箱10的外部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的外部设置有水管12,水管12的外部设置有高压喷头13,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波纹管14,波纹管14远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口15。
粉碎辊5有两个,两个粉碎辊5分别与驱动轮6、从动轮8固定连接,两个粉碎辊5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且两个粉碎辊5的另一端分别与外壳1转动连接、与副轮4固定连接,两个粉碎辊5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五组防水刀片,每组防水刀片等间距分布,使得使用者可通过电机2带动主轮3转动,主轮3转动带动副轮4转动,副轮4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粉碎辊5转动,而另一个粉碎辊5会在驱动轮6、传动带7、从动轮8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对外壳1内污水中的泥土等杂物进行切割、粉碎,而两个粉碎辊5的设计,提升了对污水中杂物的粉碎效率,浮水板9的外部设置有牵引绳,浮水板9由泡沫材料制成,使得浮水板9可浮在水面,从而方便使用者观察装置的位置,而牵引绳可方便使用者对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同时,也方便使用者可装置的位置进行轻微调整,微型水箱10、水泵11均有两个,两个微型水箱10均固定连接在浮水板9的外部且两个微型水箱10分别通过两个排管与两个水泵11连接,两个水泵11均固定连接在浮水板9的外部,水管12有两个,两个水管12分别与两个水泵11连接且两个水管12均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外侧,两个水管12对称分布,两个水管12的规格尺寸相同,高压喷头13有少于五个,每个高压喷头13均设置在水管12的外部且每个高压喷头13均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水泵11将微型水箱10中的水输送至水管12,之后通过高压喷头13喷出,从而实现对外壳1的清洗,而清洗的污水会通过波纹管14、吸水口15排出,进而方便下次使用的同时,也提升了外壳1的使用寿命,并且两个水管12的设计也提升了对外壳1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管,连管与外部高压水泵连接,使得使用者可通过高压水泵、连管使得基坑中的水通过吸水口15、波纹管14进入外壳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将浮水板9放置在水面,之后使拉伸波纹管14使得吸水口15沉入基坑水底,之后通过电机2带动主轮3转动,主轮3转动带动副轮4转动,副轮4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粉碎辊5转动,而另一个粉碎辊5会在驱动轮6、传动带7、从动轮8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之后使用者通过高压水泵、连管使得基坑中的水通过吸水口15、波纹管14进入外壳1,这时粉碎辊5会对外壳1内污水中的泥土等杂物进行切割、粉碎,而被粉碎后的污水会进入连管,进而排出,当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通过水泵11将微型水箱10中的水输送至水管12,之后通过高压喷头13喷出,从而实现对外壳1的清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主轮(3),所述主轮(3)的外部啮合有副轮(4),所述副轮(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粉碎辊(5),所述粉碎辊(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6),所述驱动轮(6)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传动带(7),所述传动带(7)的外部传动连接有从动轮(8),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水板(9),所述浮水板(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水箱(10),所述微型水箱(10)的外部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外部设置有水管(12),所述水管(12)的外部设置有高压喷头(13),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波纹管(14),所述波纹管(14)远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辊(5)有两个,两个所述粉碎辊(5)分别与驱动轮(6)、从动轮(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粉碎辊(5)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侧且两个粉碎辊(5)的另一端分别与外壳(1)转动连接、与副轮(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粉碎辊(5)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五组防水刀片,每组所述防水刀片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板(9)的外部设置有牵引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水箱(10)、水泵(11)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微型水箱(10)均固定连接在浮水板(9)的外部且两个所述微型水箱(10)分别通过两个排管与两个水泵(11)连接,两个所述水泵(11)均固定连接在浮水板(9)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2)有两个,两个所述水管(12)分别与两个水泵(11)连接且两个水管(12)均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外侧,两个所述水管(12)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水管(12)的规格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头(13)有少于五个,每个所述高压喷头(13)均设置在水管(12)的外部且每个高压喷头(13)均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管,所述连管与外部高压水泵连接,所述浮水板(9)由泡沫材料制成。
CN202221553245.3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Active CN217949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3245.3U CN217949104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3245.3U CN217949104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9104U true CN217949104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3245.3U Active CN217949104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9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2120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设备
CN217949104U (zh) 一种大型高楼建筑深基坑局部的排水结构
CN213233590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装置
CN106812171B (zh) 中小型水库便携式三浮体淤沙提取系统
CN210714529U (zh) 一种隧道基坑降水井洗井装置
CN210767179U (zh) 一种土木工程道路排水装置
CN112523239A (zh) 一种基坑气举反循环降水装置及方法
CN215290032U (zh) 水利水电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12772549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水底淤泥清理装置
CN2138054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
CN214738369U (zh)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CN211922678U (zh) 应用于基坑的多通孔降水装置
CN21308689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利工程施工河道清淤设备
CN210216552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垃圾淤泥清除机构
CN211006824U (zh) 一种无功耗扰沙除淤装置
CN113187062A (zh) 一种节水马桶
CN209741955U (zh) 适于堰塘的动静式螺旋引水激能清淤处理系统
CN113638457B (zh) 一种耙吸式挖泥船用耙头
CN217998352U (zh) 一种水库排淤装置
CN214460769U (zh) 一种沉沙池水力自动清淤系统
CN217500220U (zh) 一种钢管桩清孔装置
CN217896615U (zh) 一种水利工程使用地基基坑淤泥清淤设备
CN110180255A (zh)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8466613U (zh) 一种河道治理清淤装置
CN211370808U (zh) 一种新型工地抽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