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8369U -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8369U
CN214738369U CN202023313383.8U CN202023313383U CN214738369U CN 214738369 U CN214738369 U CN 214738369U CN 202023313383 U CN202023313383 U CN 202023313383U CN 214738369 U CN214738369 U CN 214738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cover
connecting rod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133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森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y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y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y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y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133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8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8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83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涉及河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呈漏斗状的阻挡罩,容置腔内底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棒,吸水棒的顶端延伸至阻挡罩的内底壁,机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的引流罩。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排水管的内部产生吸力,从而能够将阻挡罩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口处吸出,并从第二出水口处排出,有效的保证了水液的排出,通过设置有阻挡罩和吸水棒,能够将水渗透入阻挡罩内,又能够将淤泥阻挡在阻挡罩的下方,改变了河道清淤难以将水和淤泥分离的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清淤船的容载量,清淤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性异常天气的增多,江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已不再是小概率事件,江河中下游河道由于泥沙沉积物的长期淤滞,水道变浅变窄,容洪能力变差,加之原有的防洪堤坝过矮过窄,且多为绵延数十公里以上的垄状坝体,一旦遭遇超强洪水,发生洪涝灾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全面清理加深河道、修建高地型全天候防洪堤岸已经成为最紧迫的水利工程任务。
河道清淤是水利工程中相关设备之一,通过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清理,使河道环境满足人们需要,但是现有的河道清淤装置在作业时存在着不方便收集淤泥、不方便将水和淤泥分离的问题,清淤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呈漏斗状的阻挡罩,所述容置腔内底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棒,所述吸水棒的顶端延伸至阻挡罩的内底壁,所述机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的引流罩,且引流罩的底面与阻挡罩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引流罩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机体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电机输出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左侧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T型支柱,所述T型支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一,所述套管一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管二,所述套管二的内部转动连接有I型支柱,所述套管二的下方放置有连接杆二,所述I型支柱底面的左右两侧均与连接杆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二的上表面与套管二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杆二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排水管相适配的活塞,且活塞与排水管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的吸盘,且吸盘的外表面与排水管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有吸盘,能够在排水管的内部产生吸力,从而能够将阻挡罩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口处吸出,有效的保证了水液的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排水管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的出水头,每个所述出水头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出水口,能够对第一出水口处吸出的水进行有效的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容置腔后侧壁的边角处固定连通有排淤管,所述排淤管的内部放置有密封塞,通过设置有排淤管,能够将淤泥进行有效的排放,通过设置有密封塞,能够淤泥进行暂时存储,并能对其进行集中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杆,能够对转杆进行有效的稳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位于轴承下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排布的提升叶片,保证了转杆的灵活转动,通过设置有提升叶片,能够将淤泥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抽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容置腔内底壁的右侧呈斜坡状,所述容置腔内底壁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通槽并延伸至机体的下方,且提升叶片与通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保证了转杆和提升叶片的有效转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圆盘、T型支柱、I型支柱和连接杆一,在套管一和套管二的作用下,利用电机的转动力,能够带动连接杆二、活塞和吸盘进行上下式移动,在引流罩的配合下,能够在排水管的内部产生吸力,从而能够将阻挡罩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口处吸出,并从第二出水口处排出,有效的保证了水液的排出,通过设置有阻挡罩和吸水棒,能够将水渗透入阻挡罩内,又能够将淤泥阻挡在阻挡罩的下方,改变了河道清淤难以将水和淤泥分离的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清淤船的容载量,清淤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容置腔、排淤管和密封塞,能够将淤泥进行有效的存储和集中排放,通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在通槽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转杆和提升叶片进行有效的转动,从而能够对淤泥进行有效的收集,清淤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机体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机体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第一出水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转杆;3、电机;4、I型支柱;5、圆盘;6、套管一;7、T型支柱;8、连接杆一;9、套管二;10、排水管;11、连接杆二;12、活塞;13、出水头;14、引流罩;15、排淤管;16、吸水棒;17、阻挡罩;18、提升叶片;19、轴承;20、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第一锥齿轮;23、通槽;24、第二锥齿轮;25、吸盘;26、密封塞;27、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容置腔27,容置腔27后侧壁的边角处固定连通有排淤管15,排淤管15的内部放置有密封塞26,通过设置有排淤管15,能够将淤泥进行有效的排放,通过设置有密封塞26,能够淤泥进行暂时存储,并能对其进行集中排出,容置腔27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呈漏斗状的阻挡罩17,容置腔27内底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棒16,吸水棒16是一种具有强吸水性的材料,如吸水棉、海绵棒或吸水树脂等,对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吸水棒16为现有技术所公知的吸水结构,吸水棒16的顶端延伸至阻挡罩17的内底壁,机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的出水头13,每个出水头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出水口21,能够对第一出水口20处吸出的水进行有效的排出,排水管10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的引流罩14,且引流罩14的底面与阻挡罩17的上表面相贴合,引流罩14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20,机体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输出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电机3输出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盘5,圆盘5左侧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T型支柱7,T型支柱7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一6,套管一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8,连接杆一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管二9,套管二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I型支柱4,套管二9的下方放置有连接杆二11,I型支柱4底面的左右两侧均与连接杆二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二11的上表面与套管二9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连接杆二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排水管10相适配的活塞12,且活塞12与排水管10滑动连接,活塞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的吸盘25,且吸盘25的外表面与排水管10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有吸盘25,能够在排水管10的内部产生吸力,从而能够将阻挡罩17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口20处吸出,有效的保证了水液的排出,机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轴承19,轴承1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杆2,能够对转杆2进行有效的稳固,转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2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4,转杆2位于轴承19下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排布的提升叶片18,保证了转杆2的灵活转动,通过设置有提升叶片18,能够将淤泥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抽取,容置腔27内底壁的右侧呈斜坡状,容置腔27内底壁的右侧开设有通槽23,转杆2的底端贯穿通槽23并延伸至机体1的下方,且提升叶片18与通槽2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保证了转杆2和提升叶片18的有效转动。
工作原理:清淤时,首先将装置的转杆2插入河底的淤泥内,将电机3接通电源,打开电机3,在轴承19的作用下,电机3带动第一锥齿轮22和第二锥齿轮24进行啮合转动,能够带动转杆2和提升叶片18转动,由于提升叶片18设置为螺纹状,提升叶片18带动淤泥在提升叶片18的间隙中运动,淤泥通过提升叶片18进入容置腔27的内部,由于容置腔27的右侧呈斜坡状,淤泥能够汇聚在容置腔27的左侧,吸水棒16将淤泥内的水吸附、渗透进阻挡罩17的内部,与此同时,电机3带动圆盘5转动,在套管一6和套管二9的作用下,利用电机3的转动力,能够带动连接杆二11、活塞12和吸盘25进行上下式移动,在引流罩14的配合下,能够在排水管10的内部产生吸力,从而能够将阻挡罩17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口20处吸出,并从第二出水口21处排出,改变了河道清淤难以将水和淤泥分离的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清淤船的容载量,清淤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表面的左侧开设有容置腔(27),所述容置腔(27)内侧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呈漏斗状的阻挡罩(17),所述容置腔(27)内底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棒(16),所述吸水棒(16)的顶端延伸至阻挡罩(17)的内底壁,所述机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的引流罩(14),且引流罩(14)的底面与阻挡罩(17)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引流罩(14)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20),所述机体(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电机(3)输出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盘(5),所述圆盘(5)左侧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T型支柱(7),所述T型支柱(7)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一(6),所述套管一(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8),所述连接杆一(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管二(9),所述套管二(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I型支柱(4),所述套管二(9)的下方放置有连接杆二(11),所述I型支柱(4)底面的左右两侧均与连接杆二(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连接杆二(11)的上表面与套管二(9)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连接杆二(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排水管(10)相适配的活塞(12),且活塞(12)与排水管(1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喇叭状的吸盘(25),且吸盘(25)的外表面与排水管(10)的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的出水头(13),每个所述出水头(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出水口(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7)后侧壁的边角处固定连通有排淤管(15),所述排淤管(15)的内部放置有密封塞(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杆(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2)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4),所述转杆(2)位于轴承(19)下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排布的提升叶片(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7)内底壁的右侧呈斜坡状,所述容置腔(27)内底壁的右侧开设有通槽(23),所述转杆(2)的底端贯穿通槽(23)并延伸至机体(1)的下方,且提升叶片(18)与通槽(2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CN202023313383.8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38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3383.8U CN21473836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3383.8U CN21473836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8369U true CN21473836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1338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3836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83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9064A (zh) * 2022-02-26 2022-05-06 安徽禹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9064A (zh) * 2022-02-26 2022-05-06 安徽禹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CN114439064B (zh) * 2022-02-26 2023-02-28 安徽禹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环保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河道清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853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154786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4738369U (zh) 一种河道修复用清淤装置
CN110258700A (zh) 一种利于水利河道工程治理用高效清淤装置
CN21181654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1312569U (zh) 一种基坑降水装置
CN212202587U (zh) 一种避免堵塞的潜水泵过滤桶
CN210658623U (zh) 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
CN210767179U (zh) 一种土木工程道路排水装置
CN109518749B (zh) 一种可过滤泥水的水利除淤泥设备
CN2138680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理淤泥的装置
CN114351783B (zh) 一种环境无害化处理的河道清淤用水利工程装置
CN215290032U (zh) 水利水电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15801886U (zh) 一种河道施工用淤泥清理装置
CN213390413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渗透渠
CN213926441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水渠清淤装置
CN114922151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清理装置
CN212742677U (zh) 一种渠道清淤装置
CN2138055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16217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修复清淤装置
CN2138054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
CN109518750B (zh) 一种小型挖泥船
CN20731441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
CN21212929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用清淤设备
CN210713020U (zh) 一种水利施工清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