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7179U -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7179U
CN217947179U CN202222107344.5U CN202222107344U CN217947179U CN 217947179 U CN217947179 U CN 217947179U CN 202222107344 U CN202222107344 U CN 202222107344U CN 217947179 U CN217947179 U CN 217947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extile fiber
control box
wall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73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冲
蒋守朋
蔡文胜
王海云
殷翔芝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bais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bais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bais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baisheng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73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7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7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7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纺织纤维在下料时,通常是使用收卷辊直接绕柱收集,在绕柱的过程中,纺织纤维的卷入位置一般固定不变导致容易造成纺织纤维缠绕,且纺织纤维在绕柱时,暴露在外的纺织纤维容易与空气中漂浮的灰尘与颗粒物接触并粘附,导致影响纺织纤维后续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控制箱、电机、收卷辊与电动伸缩杆,通过电机与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的配合,实现了使纺织纤维均匀的绕在收卷辊的外壁,并且在纺织纤维绕柱的同时对纺织纤维外表粘附的灰尘与颗粒物进行清理的效果,便于纺织纤维后续使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纺织纤维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亚麻、棉纱、麻绳等是从植物中获取的,属于天然纤维;羊毛和丝绸来自动物,也是天然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在纺织纤维下料时,便需要使用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纺织纤维下料时,便需要使用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因此还存在由于纺织纤维在下料时,通常是使用收卷辊直接绕柱收集,在绕柱的过程中,纺织纤维的卷入位置一般固定不变导致容易造成纺织纤维缠绕,且纺织纤维在绕柱时,暴露在外的纺织纤维容易与空气中漂浮的灰尘与颗粒物接触并粘附,导致影响纺织纤维后续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纺织纤维在下料时,通常是使用收卷辊直接绕柱收集,在绕柱的过程中,纺织纤维的卷入位置一般固定不变导致容易造成纺织纤维缠绕,且纺织纤维在绕柱时,暴露在外的纺织纤维容易与空气中漂浮的灰尘与颗粒物接触并粘附,导致影响纺织纤维后续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包括底座、控制箱、电机、收卷辊与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控制箱的右侧,且电动伸缩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收卷辊活动连接在支撑座的顶部,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控制箱的内壁设有连接槽,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控制箱的底部内壁,电机的输出轴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前侧延伸至控制箱的外部,且伸缩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收卷辊相适配,控制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为中空结构,转动板的内壁与伸缩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控制箱的内壁设有传动机构与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滑动齿条、传动套、螺纹柱、升降齿轮与转盘,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外壁,所述滑动齿条滑动连接在控制箱的底部内壁,且滑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套固定连接在滑动齿条的后侧,所述螺纹柱转动连接在控制箱的内壁,且螺纹柱的外壁与传动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升降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柱的右侧,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升降齿轮的右侧。
进一步的,通过传动机构,方便带动收卷辊旋转,并使得转盘与升降齿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升降齿条、两个连接杆、两个滑板、刀片、两个升降框与两个限制板,所述升降齿条滑动连接在控制箱的内壁,且升降齿条与升降齿轮相啮合,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在升降齿条的前侧,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在转盘的右侧,所述滑板对称滑动连接在控制箱的内壁,且两个滑板后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框固定连接在滑板的左侧,且升降框为对称设在,两个限制板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升降框相互靠近的一侧,且限制板与刀片和连接槽相适配。
进一步的,通过控制机构,方便带动限制板与刀片移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滑动齿条的左侧与二号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二号弹簧的弹力,方便带动滑动齿条复位。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滑板的后侧与限制板的前侧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限制板,方便限制滑板,使得滑板稳定垂直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框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且三号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两个限制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四个三号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三号弹簧的弹力,方便对限制板进行限制。
有益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收卷辊旋转收卷纺织纤维,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环往复移动,使纺织纤维均匀的缠绕在收卷辊上,通过传动齿轮带动滑动齿条与传动套移动使螺纹柱带动升降齿轮与转盘旋转,通过升降齿轮旋转带动升降齿条与刀片移动,通过转盘带动连接杆移动使得滑板和升降框移动,此时限制板跟随移动,通过刷板与纺织纤维接触,对纺织纤维外壁的灰尘、颗粒物等进行清理;
通过电机与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的配合,实现了使纺织纤维均匀的绕在收卷辊的外壁,并且在纺织纤维绕柱的同时对纺织纤维外表粘附的灰尘与颗粒物进行清理的效果,便于纺织纤维后续使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的局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的局部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控制箱;3、连接槽;4、支撑座;5、电机;6、伸缩杆;7、转动板;8、一号弹簧;9、传动齿轮;10、滑动齿条;11、二号弹簧;12、传动套;13、螺纹柱;14、升降齿轮;15、升降齿条;16、转盘;17、连接杆;18、滑板;19、刀片;20、升降框;21、三号弹簧;22、限制板;23、收卷辊;24、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箱2、电机5、收卷辊23与电动伸缩杆24,底座1的顶部对称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且支撑座4的数量为两个,电动伸缩杆2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控制箱2的右侧,且电动伸缩杆24的前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收卷辊23活动连接在支撑座4的顶部,控制箱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控制箱2的内壁设有连接槽3,电机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电机5的输出轴的前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前侧延伸至控制箱2的外部,且伸缩杆6的前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收卷辊23相适配,通过连接块旋转,方便带动收卷辊23旋转,控制箱2的前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8,一号弹簧8的前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转动板7,且转动板7为中空结构,转动板7的内壁与伸缩杆6的外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板7,方便带动连接块移动,控制箱2的内壁设有传动机构与控制机构;
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9、滑动齿条10、传动套12、螺纹柱13、升降齿轮14与转盘16,传动齿轮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伸缩杆6的外壁,滑动齿条10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且滑动齿条10与传动齿轮9相啮合,传动套1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滑动齿条10的后侧,螺纹柱1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内壁,且螺纹柱13的外壁与传动套12的内壁螺纹连接,升降齿轮1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螺纹柱13的右侧,转盘1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升降齿轮14的右侧,通过传动机构,方便带动收卷辊23旋转,并使得转盘16与升降齿轮14旋转;
控制机构包括升降齿条15、两个连接杆17、两个滑板18、刀片19、两个升降框20与两个限制板22,升降齿条15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内壁,且升降齿条15与升降齿轮14相啮合,刀片1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升降齿条15的前侧,连接杆1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转盘16的右侧,滑板18对称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内壁,且两个滑板18后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7的前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升降框2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滑板18的左侧,且升降框20为对称设在,两个限制板2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升降框20相互靠近的一侧,且限制板22与刀片19和连接槽3相适配,两个限制板2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刷板,通过刷板方便对纺织纤维的外壁进行清理,通过控制机构,方便带动限制板22与刀片19移动;
控制箱2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1,滑动齿条10的左侧与二号弹簧11的右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通过二号弹簧11的弹力,方便带动滑动齿条10复位,控制箱2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滑板18的后侧与限制板的前侧滑动连接,通过限制板,方便限制滑板18,使得滑板18稳定垂直移动,升降框20的内壁对称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21,且三号弹簧21的数量为四个,两个限制板2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四个三号弹簧21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通过三号弹簧21的弹力,方便对限制板22进行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传动套12与螺纹柱13可以替换为绳索与转轮,通过绳索移动带动转轮旋转更加便捷,但是绳索不耐使用且稳定性不佳,所以本文使用传动套12与螺纹柱13。
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使用时,推动转动板7此时一号弹簧8受到推力压缩,同时伸缩杆6收缩,此时将收卷辊23放置在支撑座4的顶部,通过松开转动板7,此时一号弹簧8失去限制推动支撑板7与伸缩杆6复位,此时连接块与收卷辊23卡合,方便带动收卷辊23旋转,此时将纺织纤维穿过固定环与连接槽3套设在收卷辊23的外壁,通过启动电机5,此时电机5输出轴旋转并带动收卷辊23旋转收卷纺织纤维,同时启动电动伸缩杆24,通过电动伸缩杆24带动固定环往复移动,使纺织纤维均匀的缠绕在收卷辊23上,此时传动齿轮9旋转带动滑动齿条10移动并压缩二号弹簧11,通过滑动齿条10可以使传动套12移动并带动螺纹柱13旋转,此时螺纹柱13旋转并带动升降齿轮14与转盘16旋转,通过升降齿轮14旋转带动升降齿条15与刀片19上移,通过转盘16旋转带动连接杆17移动使得滑板18移动,通过滑板18移动可以使升降框20移动,此时限制板22跟随移动,通过刷板与纺织纤维接触,对纺织纤维外壁的灰尘、颗粒物等进行清理,通过停止电机5,二号弹簧11失去限制推动滑动齿条10复位,此时传动套12带动螺纹柱13与升降齿轮14与转盘16旋转复位,连接杆17移动并带动升降框20与限制板22复位,此时升降齿轮14带动升降齿条15与刀片19移动,通过刀片19切断纺织纤维,此时推动转动板7,使得连接块与收卷辊23脱离接触,此时便可将收卷辊23取下,便于下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控制箱(2)、电机(5)、收卷辊(23)与电动伸缩杆(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且支撑座(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4)固定连接在控制箱(2)的右侧,且电动伸缩杆(2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收卷辊(23)活动连接在支撑座(4)的顶部,所述控制箱(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控制箱(2)的内壁设有连接槽(3),所述电机(5)固定连接在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电机(5)的输出轴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前侧延伸至控制箱(2)的外部,且伸缩杆(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收卷辊(23)相适配,控制箱(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8),所述一号弹簧(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7),且转动板(7)为中空结构,转动板(7)的内壁与伸缩杆(6)的外壁转动连接,控制箱(2)的内壁设有传动机构与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9)、滑动齿条(10)、传动套(12)、螺纹柱(13)、升降齿轮(14)与转盘(16),所述传动齿轮(9)固定连接在伸缩杆(6)的外壁,所述滑动齿条(10)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底部内壁,且滑动齿条(10)与传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传动套(12)固定连接在滑动齿条(10)的后侧,所述螺纹柱(13)转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内壁,且螺纹柱(13)的外壁与传动套(12)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4)固定连接在螺纹柱(13)的右侧,所述转盘(16)固定连接在升降齿轮(14)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升降齿条(15)、两个连接杆(17)、两个滑板(18)、刀片(19)、两个升降框(20)与两个限制板(22),所述升降齿条(15)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内壁,且升降齿条(15)与升降齿轮(14)相啮合,所述刀片(19)固定连接在升降齿条(15)的前侧,所述连接杆(17)转动连接在转盘(16)的右侧,所述滑板(18)对称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内壁,且两个滑板(18)后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7)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框(20)固定连接在滑板(18)的左侧,且升降框(20)为对称设在,两个限制板(2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升降框(20)相互靠近的一侧,且限制板(22)与刀片(19)和连接槽(3)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1),滑动齿条(10)的左侧与二号弹簧(11)的右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滑板(18)的后侧与限制板的前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20)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21),且三号弹簧(21)的数量为四个,两个限制板(2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四个三号弹簧(2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CN202222107344.5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Active CN217947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344.5U CN217947179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344.5U CN217947179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7179U true CN217947179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7344.5U Active CN217947179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7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86283B (zh) 一种加捻设备
CN217947179U (zh) 一种纺织纤维制造用下料装置
CN108914258B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往复式圆盘抓棉装置
CN213140955U (zh) 一种高效废纱收集装置
CN208326809U (zh) 一种过滤纺织材料收集整理设备
CN212477000U (zh) 一种生产棉纶用的倍捻机
CN211077810U (zh) 一种纺织机用防缠绕式滚筒
CN216663361U (zh) 一种络筒用自动除尘装置
CN212245663U (zh) 一种合成纤维绳制作用收纳装置
CN212982036U (zh) 一种络筒机用吸风装置
CN212975961U (zh) 一种激光清洗机用除尘装置
CN113668217A (zh) 一种纺织用智能纺织新材料加工用自动除尘装置
CN208787007U (zh) 一种用于倒丝机的洗丝设备
CN112431002A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衣料高效清洁设备
CN216471436U (zh) 一种生产化纤用缠绕机
CN219448683U (zh) 一种无纺布收卷机
CN213914985U (zh) 一种新型纺织加工清理装置
CN210048265U (zh) 一种具有除尘机构的纺织用绕线筒
CN211497926U (zh) 一种纺织元件
CN220664447U (zh) 一种纺织品加工放纱机构
CN212387394U (zh) 一种纺织业用自动化布料收卷设备
CN217869278U (zh) 一种自走式细络联的清洁装置
CN220166357U (zh) 一种粗纱机
CN220057154U (zh) 一种多功能的纺纱机
CN217920781U (zh) 一种棉纱条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