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5949U - 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5949U
CN217945949U CN202123451242.7U CN202123451242U CN217945949U CN 217945949 U CN217945949 U CN 217945949U CN 202123451242 U CN202123451242 U CN 202123451242U CN 217945949 U CN217945949 U CN 217945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ld
fixing
shielding
cold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12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北军
陈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0905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22857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5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5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冷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用以装卸货的开口,所述冷链箱还包括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的防漏冷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防漏冷结构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结合了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以及从上向下卸载货物的规律。开始卸货时,所述防漏冷结构先向下打开一部分所述开口,卸载位于箱体内最顶部的货物;此时底部的货物仍然被所述防漏冷结构遮挡,不会暴露于外界三四十度甚至更高的高温环境,避免了冷量外漏;并且顶部区域与外界空气热交换后,温度上升,对下方货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Description

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藏箱、冷藏车等,箱门均为单开门或对开门形式,装卸货时需要打开整个箱门,该过程中内外空气对流,造成大量冷量散失;同时箱体内的冷运产品在每次开门时均暴露于外界高温下,对于生鲜产品而言,温度忽高忽低,影响品质和口感;对于冷饮而言,开门过程导致其产品外表层融化,并且在关门后还要及时地大功率供冷,能耗高。
第CN212124973U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道保温门的冷藏车,其在保温车门的内部设置了一保温卷帘门,该保温卷帘门设置于箱体顶部,自下向上打开车厢;装卸货时,仍然需要打开全部保温卷帘门,漏冷现象严重。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用以装卸货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链箱还包括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的防漏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
用以遮蔽所述开口的遮蔽帘;
调整所述遮蔽帘遮蔽所述开口的面积的调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将所述遮蔽帘的顶部固定在不同高度处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与所述遮蔽帘的顶部连接的第一固定件;
用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不同高度处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遮蔽帘沿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能够收容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若干固定槽,若干所述固定槽位于不同的高度处;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粘吸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粘吸件配合的若干第二粘吸件,若干第二粘吸件位于不同的高度处;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沿高度方向延伸、且能够与若干所述第一粘吸件粘吸的第二粘吸件;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挂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挂件相配合的若干第二挂件,若干第二挂件位于不同的高度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固定杆时,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延伸槽,若干所述固定槽均与所述延伸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与所述遮蔽帘的顶部连接的连接部件,
驱动所述连接部升降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固定于所述开口的顶部或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连接的伸缩部件、卷绕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与所述遮蔽帘宽度方向的两侧连接的第一固定件,
位于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调整所述遮蔽帘遮蔽所述开口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拉链;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磁吸件。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有一对立柱,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梁,所述顶梁或所述立柱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相固定的固定部;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底部的底梁,所述底梁或所述立柱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相固定的固定部;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梁、连接一对所述立柱底部的底梁,所述顶梁、所述底梁或所述立柱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相固定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底部的卷轴、驱动所述卷轴绕其中轴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卷轴上,所述驱动件向所述卷轴提供使所述遮蔽帘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的力;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底部的收纳槽,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收纳槽;
或,所述遮蔽帘的底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有一对立柱,
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底部的卷轴、驱动所述卷轴绕其中轴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卷轴上,所述驱动件向所述卷轴提供使所述遮蔽帘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的力;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底部的收纳槽,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收纳槽;
或,所述遮蔽帘的底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底部的折叠帘、驱动所述折叠帘沿所述上下方向展开或折叠的驱动机构;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遮蔽板、连接相邻两所述遮蔽板的柔性连接件,所述遮蔽板处于遮挡所述开口的状态时,所述遮蔽板与所述箱体相卡持固定,或所述遮蔽板通过卡持件与相邻的所述遮蔽板卡持固定;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遮蔽板,位于下方的遮蔽板具有收容上方的遮蔽板的收容腔,或位于上方的遮蔽板具有收容下方的遮蔽板的收容腔;所述遮蔽板处于遮挡所述开口的状态时,所述遮蔽板与所述箱体相卡持固定,或所述遮蔽板通过卡持件与相邻的所述遮蔽板卡持固定;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遮蔽板,若干遮蔽板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布以遮蔽所述开口的第一状态、自上向下依次卸下以打开所述开口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冷结构中遮蔽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遮蔽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漏冷结构外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的保温门。
一种冷链运输工具,包括所述的冷链箱;所述冷链运输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冷链运输车、冷链运输船、冷链运输飞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防漏冷结构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结合了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以及从上向下卸载货物的规律。开始卸货时,所述防漏冷结构先向下打开一部分所述开口,卸载位于箱体内最顶部的货物;此时底部的货物仍然被所述防漏冷结构遮挡,不会暴露于外界三四十度甚至更高的高温环境,避免了冷量外漏;并且顶部区域与外界空气热交换后,温度上升,对下方货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冷链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冷链箱去除保温门体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防漏冷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的分解图法;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防漏冷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冷链箱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防漏冷结构的处于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防漏冷结构的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100-冷链箱,1-箱体,11-开口,2-防漏冷结构,21-遮蔽帘,22-第一固定件,221-拉手,23-立柱,231-第二固定件,232-延伸槽,24-顶梁,241-挂钩,25-底梁,26-遮蔽板,27-柔性连接件,28-收容腔,29-固定组件,20-固定部,3-保温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为方便描述,按照冷链箱100在实际使用过程的方位,定义下方和上方。
请参阅图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冷链箱100,可用于冷链运输过程中的任意阶段,例如:集货地、最初一公里、运输途中、最后一公里;甚至包括运送至目的地后的货物暂存和销售阶段。
所述冷链箱100包括具有用以装卸货物的开口11的箱体1、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11的防漏冷结构2。
其中“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11”包括两层含义:i)通过所述防漏冷结构2自上向下打开所述开口11,可从上向下卸货;相应地,装满货物时,自下向上展开所述防漏冷结构2,关闭所述开口11;ii)“多级打开”与“从上到下一步打开全部开口11”不同,其指的是:从上向下至少分两次打开所述开口11,一次打开一部分所述开口11;多级打开又包括:无级打开,打开的调整幅度较小,打开的面积大小任意可调;和逐级打开,打开的调整幅度大,通常以一个货框的高度为调节单元。
该冷链箱100结合了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以及从上向下卸载货物的规律,开始卸货时,所述防漏冷结构2先向下打开一部分所述开口11,卸载位于箱体1内最顶部的货物;此时底部的货物仍然被所述防漏冷结构2遮挡,不会暴露于外界三四十度甚至更高的高温环境,避免了冷量外漏;并且顶部区域与外界空气热交换后,温度上升,对下方货物的影响相对较小。顶部货物卸载完后,再通过所述防漏冷结构2向下打开一部分所述开口11,整体上从上往下多级卸货。装货时,如果不能一次性装满,可以将所述防漏冷结构2拉升到当前货物的位置处,对其进行保护。
一大类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用以遮蔽所述开口的遮蔽帘,调整所述遮蔽帘遮蔽所述开口的面积的调整结构,通过调整结构控制开口的大小,以免打开过大漏冷。
其中,所述遮蔽帘21为遮蔽开口的主体,其本身可以有一定的强度。所述遮蔽帘21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并且所述遮蔽帘21在展开状态的长度优选大于等于所述开口11的高度。
以下重点对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类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的位置,控制所述遮蔽帘21打开所述开口的面积。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连接的第一固定件22、用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22固定于不同高度处的第二固定件231,所述第二固定件231位于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
所述第一固定件22与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用以从顶部拉起所述遮蔽帘21,通过调节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所在位置控制打开所述开口的面积。装货时,装入一定高度的货,可以先将所述第一固定件22固定于相应的高度处,保护先装入的货物不向外漏冷;从上向下卸货时,需要卸货多少,就将所述遮蔽帘21拉到对应的高度处,对不需要卸下来的货物进行保温;非常实用。
所述第二固定件231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开口处。
所述第一固定件2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31的配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2为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遮蔽帘21沿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相固定,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凸伸出所述遮蔽帘21,所述第二固定件231包括能够收容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若干固定槽,若干所述固定槽位于不同的高度处。当所述固定杆231的两端固定于不同高度的所述固定槽时,所述遮蔽帘21遮蔽的所述开口11的面积不同。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拉手221,便于用户向上拉起所述遮蔽帘21或向下收起所述遮蔽帘21。另,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或所述顶梁24上还设有挂钩241,当所述遮蔽帘21拉起至遮蔽全部所述开口时,所述遮蔽帘21或所述第一固定件22挂在所述挂钩241上,起到双重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且与若干所述固定槽连通的延伸槽232,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在所述延伸槽232内沿上下方向滑动,便于自动收纳所述遮蔽帘21。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粘吸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粘吸件配合的若干第二粘吸件,若干第二粘吸件位于不同的高度处,第一粘吸件与不同高度处的第二粘吸件配合,逐级调节所述遮蔽帘21遮蔽所述开口的面积。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沿高度方向延伸、且能够与若干所述第一粘吸件粘吸的第二粘吸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可以粘吸到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不同位置处,实现无级打开。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磁吸件或魔术贴。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挂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挂件相配合的若干第二挂件,若干第二挂件位于不同的高度处。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挂钩。或,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为挂钩,另一个为挂环,通过挂钩挂在挂环上,或通过挂环挂在挂钩上,实现对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固定。或,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为定位孔或定位环,另一个为定位销。通过将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或所述定位环内,实现对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固定。
或,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连接的连接部件2a、驱动所述连接部升降的驱动部件2b,所述驱动部件2b固定于所述开口的顶部或底部。所述驱动部件2b包括驱动源2b1、与所述驱动源2b1连接的伸缩部件或卷绕部件2b2。
具体地,所述驱动部件2b固定于所述开口的顶部时,所述驱动部件2b包括刚性的伸缩杆、伸缩架等伸缩部件,也可以包括柔性的拉绳等卷绕部件,向上拉动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从而控制打开所述开口的面积。所述驱动部件2b固定于所述开口的底部时,所述驱动部件2b包括刚性的伸缩杆、伸缩架等伸缩部件,向上挺起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从而控制打开所述开口的面积。
第二类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通过调节所述遮蔽帘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不同位置,调整打开所述开口的面积。
所述调整结构包括:与所述遮蔽帘宽度方向的两侧连接的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调整所述遮蔽帘遮蔽所述开口的面积。例如,位于开口高度方向1/2处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配合固定,则所述开口上方1/2的面积被打开,下半部分被遮挡。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拉链,可以根据需要打开的面积,将拉链拉到对应的位置处。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另一个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魔术贴。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魔术贴。前述两个方案均能实现逐级打开所述开口。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可以实现无级打开所述开口。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磁吸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另一个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磁吸件。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磁吸件。前述两个方案均能实现逐级打开所述开口。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可以实现无级打开所述开口。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第二固定件231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固定件231与所述箱体1的固定关系包括但不限于: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231直接固定于所述箱体1上。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开口处设有一对立柱23,一对立柱23位于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立柱23为固定于箱体1上的条状结构件,所述第二固定件231固定于所述立柱23上,从而间接固定于所述箱体1上;或,所述立柱23为所述箱体1的一部分,此时也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二固定件231直接固定于所述箱体1上。
优选地,一对所述立柱23上的第二固定件231对称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装载货物的框体大小,需要卸载货物的高度适应性调节所述第一固定件22的位置,避免打开开口11的部分过大,造成冷量损失。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3与所述箱体1分体设置。所述防漏冷结构2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23顶部的顶梁24,所述顶梁24或所述立柱23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1相固定的固定部20。或,所述防漏冷结构2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23底部的底梁25,所述底梁25或所述立柱23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1相固定的固定部20。或,所述防漏冷结构2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23顶部的顶梁24和连接一对所述立柱23底部的底梁25,所述顶梁24、所述底梁25或所述立柱23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1相固定的固定部20。
所述顶梁24、所述底梁25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立柱23构成一稳固的支撑架,因此所述防漏冷结构2整体可以通过所述固定部20直接固定于所述冷链箱上。在所述竖梁23、所述顶梁24、所述底梁25上均设有固定部20时,只需通过其中一个上的固定部20与所述箱体1相固定即可,其他部件所述固定部20用以将前述3个部件连接在一起。
另外,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遮蔽帘21的底部优选固定,因此不会从所述开口处的底部漏风,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实施例。
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冷结构2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11底部的卷轴、驱动所述卷轴绕其中轴线转动的驱动件(未图示),所述遮蔽帘2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卷轴上,所述驱动件向所述卷轴提供使所述遮蔽帘21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的力;在解除对所述遮蔽帘21的顶部、侧部的施力时,例如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脱离,则所述卷轴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转动,所述遮蔽帘21卷于所述卷轴上,实现自动收纳。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扭簧,给所述卷轴提供一弹性力,驱动所述卷轴向能够收纳所述遮蔽帘21的方向转动。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冷结构2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11底部的收纳槽,所述遮蔽帘2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收纳槽,打开所述开口11的状态下,所述遮蔽帘21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帘21的底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1上,打开所述开口11的状态下,所述遮蔽帘21堆叠于所述箱体1上。
优选地,在具有所述立柱23的实施例中,所述卷轴、所述收纳槽固定于所述立柱23的底部或所述底梁25上,作为一个整体,方便安装。
上述任意一种调整结构可以与上述任意一种遮蔽帘21的底部的固定方式配合使用。
另一大类实施例中,所述防漏冷结构通过自身可展开或折叠关闭或打开所述开口。
如图8所示,所述防漏冷结构2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块遮蔽板26、连接相邻两所述遮蔽板26的柔性连接件27。在打开所述开口11时,所述柔性连接件27弯折使得位于上方的所述遮蔽板26弯折后折叠于下方的所述遮蔽板26的内侧或外侧。最下方的一块所述遮蔽板26与所述箱体分体连接或与所述箱体枢转连接,以方便打开所述全部开口。
或,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防漏冷结构2包括若干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块遮蔽板26,位于下方的遮蔽板26具有收容上方的遮蔽板26的收容腔28,关闭所述开口11时,将所述遮蔽板26向上抽出;打开所述开口11时,将所述遮蔽板26向下压收容于所述收容腔28内。或,位于上方的遮蔽板26具有收容下方的遮蔽板26的收容腔28,操作方向与前述实施例恰相反。同样地设置方式,最下方的一块所述遮蔽板26与所述箱体分体连接或与所述箱体枢转连接,以方便打开所述全部开口。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遮蔽板26被打开处于遮挡所述开口的状态时,通过固定组件29、过盈配合等方式与所述箱体1相卡持固定。所述固定组件29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22和第二固定件231的配合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或,每一所述遮蔽板26处于遮挡所述开口的状态时,通过卡持件与相邻的所述遮蔽板26卡持固定,使其保持展开状态。所述卡持件的结构不限,只要能够使得相邻两所述遮蔽板26相对固定即可;例如所述卡持件包括设置于一遮蔽板26上的第一卡持件、设置于相邻遮蔽板26上的第二卡持件,相邻两个遮蔽板26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卡持件与第二卡持件相配合使两者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包括但不限于相互配合的拉钩、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槽等,且所述卡持组件的固定位置可以根据需要在遮蔽板26上做适应性调整。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遮蔽板,若干遮蔽板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布以遮蔽所述开口的第一状态、自上向下依次卸下以打开所述开口的第二状态。在不使用时,若干遮蔽板可以拆卸后堆叠于箱体呢。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底部的折叠帘、驱动所述折叠帘沿所述上下方向展开或折叠的驱动机构。
另外,在上述两类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防漏冷结构2中遮蔽所述开口11的部分为透明遮蔽件,便于观察货物情况和点货,具体地,所述遮蔽帘21为透明帘,所述遮蔽板26为透明板。
视所述防漏冷结构2的防漏冷等级,在必要时,所述冷链箱100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漏冷结构2外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11的保温门3,所述保温门3为对开门或单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冷结构2、冷链箱100,可以装载于冷链运输工具上使用,所述冷链运输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冷链运输车、冷链运输船、冷链运输飞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防漏冷结构2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11,结合了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以及从上向下卸载货物的规律,开始卸货时,所述防漏冷结构2先向下打开一部分所述开口11,卸载位于箱体1内最顶部的货物;此时底部的货物仍然被所述防漏冷结构2遮挡,不会暴露于外界三四十度甚至更高的高温环境,避免了冷量外漏;并且顶部区域与外界空气热交换后,温度上升,对下方货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冷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用以装卸货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链箱还包括自上向下多级打开所述开口的防漏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
用以遮蔽所述开口的遮蔽帘;
调整所述遮蔽帘遮蔽所述开口的面积的调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将所述遮蔽帘的顶部固定在不同高度处的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与所述遮蔽帘的顶部连接的第一固定件;
用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不同高度处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遮蔽帘沿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能够收容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若干固定槽,若干所述固定槽位于不同的高度处;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粘吸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粘吸件配合的若干第二粘吸件,若干第二粘吸件位于不同的高度处;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沿高度方向延伸、且能够与若干所述第一粘吸件粘吸的第二粘吸件;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挂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挂件相配合的若干第二挂件,若干第二挂件位于不同的高度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固定杆时,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延伸槽,若干所述固定槽均与所述延伸槽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与所述遮蔽帘的顶部连接的连接部件,
驱动所述连接部升降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固定于所述开口的顶部或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连接的伸缩部件、卷绕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与所述遮蔽帘宽度方向的两侧连接的第一固定件,
位于所述开口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调整所述遮蔽帘遮蔽所述开口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拉链;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魔术贴;
或,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相互配合的磁吸件。
11.根据权利要求4~6、9~10任意一项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有一对立柱,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梁,所述顶梁或所述立柱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相固定的固定部;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底部的底梁,所述底梁或所述立柱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相固定的固定部;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连接一对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梁、连接一对所述立柱底部的底梁,所述顶梁、所述底梁或所述立柱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用以与所述箱体相固定的固定部。
13.根据权利要求2~10任意一项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底部的卷轴、驱动所述卷轴绕其中轴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卷轴上,所述驱动件向所述卷轴提供使所述遮蔽帘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的力;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底部的收纳槽,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收纳槽;
或,所述遮蔽帘的底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有一对立柱,
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底部的卷轴、驱动所述卷轴绕其中轴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卷轴上,所述驱动件向所述卷轴提供使所述遮蔽帘卷绕于所述卷轴上的力;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立柱底部的收纳槽,所述遮蔽帘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收纳槽;
或,所述遮蔽帘的底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底部的折叠帘、驱动所述折叠帘沿所述上下方向展开或折叠的驱动机构;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遮蔽板、连接相邻两所述遮蔽板的柔性连接件,所述遮蔽板处于遮挡所述开口的状态时,所述遮蔽板与所述箱体相卡持固定,或所述遮蔽板通过卡持件与相邻的所述遮蔽板卡持固定;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遮蔽板,位于下方的遮蔽板具有收容上方的遮蔽板的收容腔,或位于上方的遮蔽板具有收容下方的遮蔽板的收容腔;所述遮蔽板处于遮挡所述开口的状态时,所述遮蔽板与所述箱体相卡持固定,或所述遮蔽板通过卡持件与相邻的所述遮蔽板卡持固定;
或,所述防漏冷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遮蔽板,若干遮蔽板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布以遮蔽所述开口的第一状态、自上向下依次卸下以打开所述开口的第二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冷结构中遮蔽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遮蔽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链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漏冷结构外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的保温门。
18.一种冷链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冷链箱。
CN202123451242.7U 2021-04-30 2021-12-31 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Active CN217945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90555 WO2022228570A1 (zh) 2021-04-30 2022-04-29 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冷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18352 2021-04-30
CN202120941835 2021-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5949U true CN217945949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1242.7U Active CN217945949U (zh) 2021-04-30 2021-12-31 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5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2033B1 (ko) 롤테이너 및 롤테이너용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쿨테이너
US8104775B2 (en) Dolly with elastically suspended load-bearing surface
KR102073999B1 (ko) 루프박스, 루프박스를 장착한 차량루프와 루프박스를 내장한 자동차
ES2319662T3 (es) Procedimiento par ala entrega de articulos comprados por internet.
US4730869A (en) Wheelchair armrest storage compartment
CN104245474B (zh) 存储多个物体如托盘等的装置
US6679542B1 (en) Folding camper for pickup trucks
JP2012056659A (ja) 自動倉庫とその容器
US20130200082A1 (en) Thermal Insulation of Shipping Containers
CA2952322A1 (en) Device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boxes on to and from a van
CA3040652A1 (en) Road transport apparatus for helicopter
CN217945949U (zh) 冷链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输工具
US20070257031A1 (en) Air cargo container extension unit
US6742979B1 (en) Retractable cargo box
EP1826170A1 (fr) Monte-meubles pénétrant multi plateaux porte-charges
US20080047917A1 (en) Side Loading Rack and Protective Curtain
KR101636522B1 (ko) 가두판매용 컨테이너
WO2007130770A2 (en) Air cargo container extension unit
US20100154684A1 (en) Tray table and related methods
US9375064B1 (en) Portable full-length mirror
JP4187161B2 (ja) コンテナ装置
WO2016151202A1 (en) Cart for temporary storage of products
DE102019219493A1 (de) Modulcontainer für lebensmittel oder andere produkte
CN220785589U (zh) 物流运输车侧门开启防掉货装置
CN218616396U (zh) 一种生鲜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