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8761U -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8761U
CN217938761U CN202221618179.3U CN202221618179U CN217938761U CN 217938761 U CN217938761 U CN 217938761U CN 202221618179 U CN202221618179 U CN 202221618179U CN 217938761 U CN217938761 U CN 217938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atomizing
magnetic control
control element
screw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81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胡志勇
孙广洲
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81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8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8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8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所述转换开关用于与电器连接,包括: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磁控元件、可相对所述磁控元件转动的旋盖和位于所述旋盖上的一磁吸件,所述旋盖转动以带动所述磁吸件可选择地与一所述磁控元件正相对,使该所述磁控元件内触点导通,进而使与所述磁控元件连接的电器执行预设的工作模式。通过设置可相对磁控元件转动的磁吸件,从而可使得磁吸件可选择地与任一磁控元件相对以使对应的磁控元件动作。

Description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香薰机一般只释放一种香味的气体,不能实现同一香薰机释放不同香味气体的目的,使用效果欠佳。市面上存在的能释放两种香味的香薰机,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也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香薰机香味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一种转换开关,用于与电器连接,包括: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磁控元件、可相对所述磁控元件转动的旋盖和位于所述旋盖上的一磁吸件,所述旋盖转动以带动所述磁吸件可选择地与一所述磁控元件正相对,使该所述磁控元件内触点导通,进而使与所述磁控元件连接的电器执行预设的工作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盖上设有出雾孔,所述旋盖转动至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磁控元件相对时,所述出雾孔同步转动至一设定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路控制板,所述磁控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所述旋盖转动至所述磁吸件和所述磁控元件相对时,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对应电路导通。
上述转换开关,通过设置可相对磁控元件转动的磁吸件,从而可使得磁吸件可选择地与任一磁控元件相对以使对应的磁控元件动作。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两个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至少两个磁控元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周向设置,所述磁控元件与所述雾化组件一一对应连接;旋盖,可转动地盖设在所述壳体上;磁吸件,位于所述旋盖内侧;所述旋盖转动带动所述磁吸件相对所述磁控元件转动时,所述磁吸件可选择地与一所述磁控元件正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具有雾化口,所述旋盖上设有一出雾孔,所述旋盖转动至所述磁吸件与一所述磁控元件正对时,所述出雾孔与连接该所述磁控元件的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出雾孔在所述旋盖的径向上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磁控元件和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控元件直接位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板位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一端与所述电路控制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旋盖伸出所述壳体。
上述雾化装置,通过将雾化组件和磁控元件一一对应连接,当旋盖转动带动磁吸件与一磁控元件相对时,磁控元件在磁吸件的磁吸作用下产生导通动作,使得与该磁控元件连接的雾化组件启动。通过转动旋盖使磁吸件与不同的磁控元件相对,可以使不同的雾化组件工作,从而可获得不同的雾化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另一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另一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包括转换开关10和雾化组件20,雾化组件 20与转换开关10电连接,以在转换开关10的动作下实现雾化功能的开启及闭合。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0的雾化功能用于将液体进行雾化,并将雾化后形成的气溶胶释放到空气中。
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拆解示意图。转换开关10包括旋盖100、磁控元件300和磁吸件500。磁控元件300用于与雾化组件20电连接。磁吸件500位于旋盖100上并与旋盖100相对固定,旋盖100 转动时,磁吸件500可随旋盖100同步转动。可结合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组装状态下,磁控元件300位于磁吸件500下方。磁吸件500在旋盖100带动下可转动至与磁控元件300在竖直方向上正对或者与磁控元件300相互错开。当磁吸件500与磁控元件300上下对应时,磁控元件300在磁吸件500的磁力作用下动作,磁控元件300内触点导通,以使得与磁控元件300电连接的雾化组件20开启雾化功能。反之,当磁吸件500与磁控元件300相互错开后,磁控元件300复位,以使得与磁控元件300电连接的雾化组件20停止雾化功能。
所述磁吸件500可选用磁铁,磁控元件300可以选用磁控开关。当磁铁靠近磁控开关时,磁控开关内的电路触点导通,进而使雾化组件20的导电通路导通。当磁铁远离磁控开关时,磁控开关内的电路触点断开,进而使雾化组件20 的导电通路断开。
参阅图2所示,磁控元件300至少设置两个,且绕周向布置。具体地,转换开关10处于装配状态下,周向分布的磁控元件300所在的圆周轨迹与磁吸件 500的转动轨迹在竖直方向上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沿周向设置有第一磁控元件 310和第二磁控元件320。与至少两个磁控元件300的设置相对应地,与磁控元件300连接的雾化组件20包括第一雾化组件210和第二雾化组件220,其中,第一雾化组件210与第一磁控元件310电连接,第二雾化组件220与第二磁控元件320电连接。
当磁吸件500在旋盖100带动下转动至与第一磁控元件310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时,第一磁控元件310在磁吸件500的磁力作用下发生导通动作,使得与第一磁控元件310连接的第一雾化组件210启动雾化功能。当磁吸件500在旋盖100带动下偏离第一磁控元件310并转动至与第二磁控元件320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时,第二磁控元件320在磁吸件500的磁力作用下发生导通动作,使得与第二磁控元件320连接的第二雾化组件220启动雾化功能。
通过转动旋盖100,使磁吸件500在转动过程中与不同的磁控元件300产生相互磁力,以使与磁吸件500对应的第一磁控元件310动作或者第二磁控元件 320动作,继而使雾化组件20中之一开始雾化功能。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无需较高的精度要求,且操作过程非常便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切换开关功能的转换开关10还可以与具备雾化功能的雾化组件20之外的其他电器连接,实现电器不同功能之间的切换。
参阅图2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壳体30,壳体30具有一端开放的端口。结合图3和图4所示,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图1不同剖切角度的剖视图,雾化装置处于装配状态下,雾化组件20位于壳体30内。转换开关10中的旋盖100 盖设在壳体30的端口位置,并可相对于壳体30转动。磁吸件500位于旋盖100 内侧面。“内侧面”是指旋盖100盖设在壳体30后,旋盖100上朝向壳体30 内部的一侧。转换开关10中的磁控元件300位于壳体30内。位于旋盖100上的磁吸件500远离旋盖100的一端伸入壳体30内悬置于磁控元件300上方,并可在旋盖100的带动下转动至磁控元件300的正上方。
参阅图2所示,以第一雾化组件210为例,位于壳体30内的第一雾化组件 210包括第一雾化器211和第一供液器件212,第一雾化器211端部设有第一雾化口213,第一供液器件212与第一雾化器211连接并可在第一雾化器211的加热作用下将可雾化介质进行雾化,可雾化介质如香薰液等。当雾化介质为香薰液时,香薰液的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雾化后生成的气溶胶从第一雾化口 213逸出。为将壳体30内的气溶胶散发至空气中,盖设在壳体30上的旋盖100 上开设有一出雾孔110,出雾孔110与壳体30内部连通。出雾孔220随旋盖100 转动而转动至设定位置。结合图3和图4所示,当旋盖100转动使得磁吸件500 旋转至与第一磁控元件310正对时,出雾孔110转动至与第一雾化组件210上设置的第一雾化口213正对,第一雾化组件210开始工作并产生气溶胶,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出雾孔110逸出至空气中。同理,当磁吸件500旋转至与第二磁控元件320正对时,出雾孔110与第二雾化组件220的出口位置正对,第二雾化组件220开始工作并产生气溶胶,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出雾孔110逸出至空气中。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旋盖100上的出雾孔110与设置在旋盖100上的磁吸件500在旋盖100的径向上错开设置。即,磁吸件500和出雾孔110不位于旋盖100的同一转动半径上。可避免旋盖100直径过大造成的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通过将旋盖100设置为可相对壳体30转动,旋盖10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使得磁吸件500与不同的磁控元件300之间产生磁力作用,且同时使旋盖100上的出雾孔110与不同的雾化口相连通,进而使得仅在旋盖100上设置一个出雾孔110即可实现将不同的雾化组件20生成的气溶胶扩散到空气中。另外,仅需将旋盖100旋转至磁吸件500与磁控元件300相互错开至两者之间无相互磁力即可,无需其他冗余处理。
参阅图5所示,所述第一供液器件212包括第一储液瓶214和第一浸液棒 216,第一浸液棒216一端插设在第一储液瓶214内。所述第一雾化器211包括第一雾化罩体215和第一雾化片217,所述第一雾化口213开设在第一雾化罩体215上,第一雾化片217位于第一雾化罩体215内靠近第一雾化口213的位置。结合图4所示,雾化装置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一浸液棒216一端伸入第一储液瓶214内,另一端伸入第一雾化器211内以使第一雾化片217雾化第一浸液棒 216上的可雾化介质。
参阅图5所示,同理,第二雾化组件220也包括第二储液瓶224和一端插设在第二储液瓶224内的第二浸液棒226,及第二雾化罩体225和位于第二罩体 225内的第二雾化片227,第二雾化罩体225上开设有第二雾化口223。第一雾化罩体215与第二雾化罩体225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以使雾化装置在装配状态下,第一雾化罩体215与第二雾化罩体 225相对壳体30具有较为稳定的相对位置,进而使第一雾化罩体215上的第一雾化口213和第二雾化罩体225上的第二雾化口223具有较稳定的相对位置,以方便与旋盖100上的出雾孔110对应。
参阅图5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限位板240,限位板240用于与雾化组件 20连接以阻止雾化组件20相对壳体30随意摆动。具体地,限位板240包括基板241和套筒242。套筒242位于基板241一侧表面,包括中空的第一套筒245 和中空的第二套筒247。基板241上与套筒242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套筒245贯通的第一限位孔244和与第二套筒247贯通的第二限位孔246。结合图 2所示,雾化装置处于装配状态下,第一储液瓶214一端插设在第一套筒245内,第一浸液棒216(图2中未示出)穿过第一限位孔244伸入第一雾化罩体215内;第二储液瓶224一端插设在第二套筒247内,第二浸液棒226(图2中未示出) 穿过第二限位孔246伸入第二雾化罩体225内。限位板240上的套筒的数量及限位孔的数量与雾化组件20的数量相适应。
参阅2所示,为便于安装及拆卸,壳体30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依次连接。在组装雾化装置过程中,可以先将雾化组件20 中的供液器件装配至下壳体32内,接着将限位板240套设在供液器件上,再安装雾化器等,然后将上壳体31安装至下壳体32上,此时,雾化组件20位于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所围设的区域内。最后将旋盖100盖设在上壳体31上。
参阅图2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位于壳体30内的电路控制板400,磁控元件300和雾化组件20分别与电路控制板400电连接。电路控制板400上设有不同的线路,每支线路对应一磁控元件300及一雾化组件20。结合图3所示,第一磁控元件310和第二磁控元件320均直接位于电路控制板400上,且与电路控制板400电连接,磁吸件500悬置于电路控制板400的上方。第一雾化组件 210和第二雾化组件220分别通过导电线或其他电连接方式与电路控制板400电连接。当磁控元件300在磁吸件500的磁力作用下产生对应的感应信号时,电路控制板400根据所述的感应信号控制对应的雾化组件20开启。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控制板400位于第一雾化组件210和第二雾化组件220之间,可以使各雾化组件20与电路控制板400的连接距离大致等同。
参阅图2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位于壳体30内的可充放电电源600,可充放电电源600分别与电路控制板400和雾化组件20电连接。可充放电电源600 通过电路控制板400给雾化组件20提供电能。与可充放电电源600的设置对应地,电路控制板400上还设有对外的数据接口410,外部电源可通过数据接口 410与电路控制板400连接,进而对与电路控制板400连接的可充放电电源600 进行充电。与电路控制板400上的数据接口410的设置位置对应地,上壳体31 上开设有避让孔330,以不干涉外部电源与数据接口410的连接。
参阅图2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开关按键700,开关按键700与电路控制板 400连接,用于控制整个雾化装置的开机与关机。与开关按键700相配合的,电路控制板400上设有相应的功能触发件(图中未示出),当开关按键700被按下与电路控制板400上的功能触发件接触时,电路控制板400被触发预设模式控制雾化装置开机或关机。开关按键700包括相连接的按键本体710和按键帽 720,按键本体710与电路控制板400连接,按键帽720用于方便用户操作。与按键本体710的设置位置对应地,旋盖100上设有按键孔120。结合图3所示,雾化装置处于装配状态下,按键本体710一端与电路控制板400连接,另一端穿过旋盖100上的按键孔120与按键帽720连接。
上述雾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雾化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旋盖100上的出雾孔110与雾化组件20上的雾化口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同时旋盖100上设置的磁吸件500与磁控元件300也处于相互错开的状态。当开始使用雾化装置时,先按下开关按键700使其触发电路控制板400上的预设功能,使雾化装置从初始状态切换为开机状态。转动旋盖100直至旋盖100上的出雾孔110与雾化组件20的雾化口上下对应,此时,与旋盖100同步转动的磁吸件500正对磁控元件300中的一个。可结合图3和图4所示,图3示出了磁吸件500与第一磁控元件310正对,图4示出了出雾孔110与第一雾化组件210上的第一雾化口213 正对。第一磁控元件310在磁吸件500的磁吸作用下产生感应动作,使得与第一磁控元件310连接的第一雾化组件210开始雾化工作。第一雾化组件210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从出雾孔110逸出到空气中。当转动旋盖100使出雾孔110逐渐偏离第一雾化口213并直至与第二雾化组件220的雾化口对应时,旋盖100 上的磁吸件500随旋盖100同步转动至与第二磁控元件320正对,同理,与第二磁控元件320连接的第二雾化组件220开始雾化工作。当雾化装置使用完毕后,再次按下开关按键700即可使雾化装置关机恢复至初始状态。
上述的雾化装置中的雾化组件20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地,与雾化组件20对应连接的磁控元件300的个数也随之适应改变。将多个雾化组件20 集成在同一壳体30内,通过转动盖设在壳体30上的旋盖100至磁吸件500与任一磁控元件300相对即可选择性地启动雾化组件20的雾化功能。无需每个雾化组件20均配置一个磁吸件500,也无需在旋盖100上开设与不同雾化组件20 对应的出雾孔110。结构简单,元件个数少且易于收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换开关,用于与电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磁控元件、可相对所述磁控元件转动的旋盖和位于所述旋盖上的一磁吸件,所述旋盖转动以带动所述磁吸件可选择地与一所述磁控元件正相对,使该所述磁控元件内触点导通,进而使与所述磁控元件连接的电器执行预设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上设有出雾孔,所述旋盖转动至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磁控元件相对时,所述出雾孔同步转动至一设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控制板,所述磁控元件位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所述旋盖转动至所述磁吸件和所述磁控元件相对时,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对应电路导通。
4.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至少两个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
至少两个磁控元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周向设置,所述磁控元件与所述雾化组件一一对应连接;
旋盖,可转动地盖设在所述壳体上;
磁吸件,位于所述旋盖内侧;
所述旋盖转动带动所述磁吸件相对所述磁控元件转动时,所述磁吸件可选择地与一所述磁控元件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具有雾化口,所述旋盖上设有一出雾孔,所述旋盖转动至所述磁吸件与一所述磁控元件正对时,所述出雾孔与连接该所述磁控元件的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出雾孔在所述旋盖的径向上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磁控元件和所述雾化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元件直接位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位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一端与所述电路控制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旋盖伸出所述壳体。
CN202221618179.3U 2022-06-27 2022-06-27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938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8179.3U CN217938761U (zh) 2022-06-27 2022-06-27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8179.3U CN217938761U (zh) 2022-06-27 2022-06-27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8761U true CN217938761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8179.3U Active CN217938761U (zh) 2022-06-27 2022-06-27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8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59062A (en)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utilizing interchangeable cartridges
HUP0302426A2 (hu) Ventilátoros vegyi anyag szétoszlató készülék
US11259573B2 (en) Automatic manual batter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108497559A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KR101944875B1 (ko) 더스트 실드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분무기
KR20030045102A (ko) 활성물질 가열장치
CN217938761U (zh) 转换开关和雾化装置
CN111992346A (zh) 喷雾器
CN213686737U (zh) 一种扩香仪小夜灯
AU2003215013B8 (en) Rotatable plug assembly including an extra outlet
CN22093681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5381140A (zh) 一种主机、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液分离方法
CN21545543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17505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5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KR102548516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CN218635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835469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TW201826301A (zh) 阻旋式料位開關及其驅動結構
CN2183546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和导电结构
JP2022525027A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220529280U (zh) 储液组件、发热组件、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00551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115024515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和导电结构
CN115024521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