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8320U - 一种取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8320U
CN217938320U CN202221812173.XU CN202221812173U CN217938320U CN 217938320 U CN217938320 U CN 217938320U CN 202221812173 U CN202221812173 U CN 202221812173U CN 217938320 U CN217938320 U CN 217938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mbus
support
embolectomy
filter scree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21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爽
郭力友
夏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ti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21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8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8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8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取栓装置,取栓装置包括取栓组件,取栓组件包括推送杆、取栓支架以及滤网;其中,推送杆与取栓支架连接,推送杆能带动呈收缩状的取栓支架于血管内贯穿血栓;滤网包覆于取栓支架上,取栓支架能呈扩展状并撑开滤网以使滤网的两端与血管内壁贴合形成容纳血栓的取栓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推送杆带动呈收缩状的取栓支架贯穿血栓后,取栓支架呈扩展状并撑开滤网,血栓置于取栓腔内,在回拉推送杆的过程中,因滤网的两端与血管内壁贴合,有效防止脱落和破损的血栓脱离取栓腔并随血流堵塞下游血管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取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急性PE会导致系统性低血压甚至全心衰竭,进而造成患者死亡,是与心肌梗死、卒中并列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肺栓塞中最常见的栓子为血栓。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血栓抽吸、导管内溶栓和机械取栓等治疗手术方式。其中,机械取栓主要通过粉碎、抽吸、支架或网篮取栓等方式清除血栓,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目前,机械取栓技术通过将支架扩张后与血栓嵌合并将血栓拖拉到吸栓导管处,使用抽吸装置将血栓抽吸出体外,但是取栓过程中会造成血栓破碎和脱落,脱落的血栓会随血流堵塞下游血管,取栓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装置,能有效防止脱落的血栓随血流堵塞下游血管的情况发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取栓组件,所述取栓组件包括推送杆、取栓支架以及滤网;其中,
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取栓支架连接,所述推送杆能带动呈收缩状的所述取栓支架于血管内贯穿血栓;
所述滤网包覆于所述取栓支架上,所述取栓支架能呈扩展状并撑开所述滤网以使所述滤网的两端与所述血管内壁贴合形成容纳所述血栓的取栓腔。
可选地,所述取栓组件还包括内管和固定环,所述内管的近端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的远端穿设于所述取栓支架,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内管上并能将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内管上;
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导丝,所述导丝能穿设于所述内管内,所述导丝被配置为导向所述内管朝向所述血栓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延伸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固定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凸起一一对应设置的卡接槽,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接槽卡接以实现所述取栓支架与所述固定环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环包括:
内环,所述内环套设于所述内管上;
中环,所述中环套设于所述内环上,且所述中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槽;
外环,所述外环套设于所述中环上;其中,
所述开口槽、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形成所述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内管的远端设置有Tip头,所述Tip头能辅助所述取栓组件穿过所述血栓。
可选地,所述滤网的两端与所述取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滤网的中部呈自由形态。
可选地,所述取栓支架由记忆合金管材激光切割而成或丝材编织而成。
可选地,所述滤网由高分子膜材激光打孔而成或丝材编织而成。
可选地,还包括导引导管,所述取栓组件能设置于所述导引导管内,所述取栓支架于所述导引导管内呈收缩状。
可选地,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设置有显影标记。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装置,推送杆带动呈收缩状的取栓支架由血管近端朝血管远端移动并贯穿血栓后,取栓支架呈扩展状并撑开滤网,血栓置于取栓腔内,通过回拉推送杆将血栓朝吸栓导管移动,在回拉推送杆的过程中,因滤网的两端与血管内壁贴合,有效防止脱落和破损的血栓脱离取栓腔并随血流堵塞下游血管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取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呈收缩状的取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取栓支架贯穿血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取栓支架呈扩展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引导管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取栓支架近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中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由激光打孔而成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由编织而成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沙漏状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取栓支架近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0、推送杆;120、取栓支架;121、连接杆;122、卡接凸起;123、支架杆;1231、显影标记;130、滤网;131、取栓腔;140、内管;141、Tip头;150、固定环;151、卡接槽;152、内环;153、中环;1531、开口槽;154、外环;
200、血管;300、血栓;
400、导丝;500、导引导管;600、吸栓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取栓组件,取栓组件包括推送杆110、取栓支架120以及滤网130;其中,推送杆110与取栓支架120连接,推送杆110能带动呈收缩状的取栓支架120于血管200内贯穿血栓300;滤网130包覆于取栓支架120上,取栓支架120能呈扩展状并撑开滤网130以使滤网130的两端与血管200内壁贴合形成容纳血栓300的取栓腔131。
在本实施例中,推送杆110带动呈收缩状的取栓支架120由血管200近端朝血管200远端移动并贯穿血栓300后,取栓支架120呈扩展状并撑开滤网130,血栓300置于取栓腔131内,通过回拉推送杆110将血栓300朝吸栓导管600移动,即朝血管200近端移动,在回拉推送杆110的过程中,因滤网130的两端与血管200内壁贴合,有效防止脱落和破碎的血栓300脱离取栓腔131并随血流堵塞下游血管200的情况发生。该取栓装置集合了取栓支架120和远端保护的特点,既可以将栓子取出体外,又可以保护下游血管200。
于本实施例中,取栓支架120由记忆合金管材激光切割而成或丝材编织而成。优选地,取栓支架120的材质可以为镍钛合金,镍钛合金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其拥有独特的超弹性,可以进行大变形。当然,取栓支架120的材质还可以为其材质,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所示,取栓支架120的远端设置有显影标记1231,以增加取栓支架120的显影性,取栓定位精准。
优选地,显影标记1231可以为显影环。具体地,取栓支架120远端的每个支架杆123上均可以套设显影环,可以通过观察显影环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判断取栓支架120是收缩状还是扩展状。
优选地,显影标记1231还可以为显影圈。具体地,显影环可以与取栓支架120远端的每个支架杆123连接,可以通过观察显影圈的形状变化以判断取栓支架120是收缩状还是扩展状。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4所示,取栓组件还包括内管140和固定环150,内管140的近端与推送杆110的远端连接,内管140的远端穿设于取栓支架120,固定环150套设于内管140上并能将取栓支架120的近端固定于内管140上。进一步地,取栓装置还包括导丝400,导丝400能穿设于内管140内,导丝400被配置为导向内管140朝向血栓300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导丝400从血管200的近端插入并沿血管200贯穿血管200远端的血栓300,然后,将内管140套设于导丝400的近端,内管140通过推送杆110的推送以及导丝400的导向,带动取栓支架120朝血管200的远端移动并贯穿血栓300,整个过程可以在血管造影系统DSA引导下完成,整个过程安全可靠。此外,取栓支架120的近端通过固定环150固定于内管140上,方便可靠。
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至图4所示,内管140的远端设置有Tip头141,Tip头141能辅助取栓组件贯穿血栓300。
具体地,Tip头141的形状为圆锥状且头部圆滑,有效防止损伤血管200且方便贯穿血栓300。
具体地,Tip头141设置有穿孔,导丝400能与穿孔的内侧面贴合,以减少内管140在沿导丝400移动的过程中的晃动,且能使Tip头141配合导丝400的导向作用定位贯穿血栓300,有效防止内管140于血栓300处偏置,保证取栓支架120从血栓300的中间穿过,进而使滤网130与血管200壁组成的取栓腔131包裹血栓300的效果更好。
具体地,内管140的远端凸出于取栓支架120的远端设置,以使Tip头141置于取栓支架120外,进而能由Tip头141先贯穿血栓300,使血栓300上的贯穿孔张开,以方便取栓支架120穿过血栓300。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5所示,取栓装置还包括导引导管500,取栓组件能设置于导引导管500内,取栓支架120于导引导管500内呈收缩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引导管500挤压取栓支架120以使取栓支架120呈收缩状,导引导管500随取栓支架120一同贯穿血栓300后,朝血管200近端移动导引导管500以使取栓支架120展开呈扩展状。
具体地,内管140的远端凸出于导引导管500的远端设置,以使Tip头141置于导引导管500外,进而能由Tip头141先贯穿血栓300,使血栓300上的贯穿孔张开,以方便导引导管500以及取栓支架120穿过血栓300。在本实施例中,导引导管500与Tip头141为间隙配合,以使导引导管500的内径略大于Tip头141的外径,进而使血栓300上的贯穿孔张开的尺寸足够导引导管500穿过。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8所示,取栓支架120的近端延伸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21,连接杆121的末端设置有卡接凸起122,固定环150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卡接凸起122一一对应设置的卡接槽151,卡接凸起122与卡接槽151卡接以实现取栓支架120与固定环150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具体地,参照图7至图8所示,固定环150包括内环152、中环153和外环154,内环152套设于内管140上,中环153套设于内环152上,外环154套设于中环153上,且中环153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槽1531;其中,开口槽1531、内环152和外环154之间形成卡接槽151,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具体地,开口槽1531与卡接凸起122的配合方式可以为间隙配合,使开口槽1531的尺寸略大于卡接凸起122的尺寸。
优选地,卡接凸起12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且卡接凸起122的直径大于连接杆121的宽度。
具体地,内环152、中环153和外环154之间可以通过胶水粘接、激光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卡接凸起122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激光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卡接槽151内。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至图11所示,滤网130的两端与取栓支架120固定连接,滤网130的中部呈自由形态,将取栓支架120与滤网130固定连接的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使滤网130呈现自由松散形态,滤网130的形状可以随血栓300的形状而变化,且滤网130包裹的血栓300可以挤入取栓支架120内,有效避免滤网130过渡的挤压血栓300,阻碍取栓组件于血管200内的移动,且滤网130与血管200壁组成的取栓腔131包裹血栓300的效果好,进一步防止脱落和破碎的血栓300脱离取栓腔131。在本实施例中,滤网130网孔较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破损的血栓300脱离取栓腔131,且滤网130可以随血栓300的嵌入发生变形,以使滤网130与血管200壁组成的取栓腔131包裹血栓300的效果更好。
具体地,滤网130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热熔焊接等方式与取栓支架120连接。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9所示,滤网130可以由医用高分子膜材激光打孔而成。具体地,继续参照图10所示,滤网130也可以由丝材编织而成。当然,滤网130还可以为其他材质,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继续参照图11所示,滤网130可以经热定型成哑铃状或沙漏状等。
示例性地,上述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导丝400从血管200的近端插入并贯穿血管200远端的血栓300。
S200、将取栓组件置于导引导管500内并将内管140套设于导丝400的近端,同时推进推送杆110以及导引导管500,使导引导管500以及取栓支架120一同贯穿血栓300。
具体地,在步骤S100和步骤S200之间,可以沿导丝400于血管200内插入吸栓导管600,使导引导管500以及取栓组件于吸栓导管600内移动并于吸栓导管600的远端穿出后贯穿血栓300,吸栓导管600用于回收取栓支架120、滤网130以及血栓300。
S300、朝血管200近端移动导引导管500以使取栓支架120展开呈扩展状。
具体地,取栓支架120展开后撑开滤网130,血栓300置于取栓腔131内。
S400、将导引导管500撤出体外,回撤推送杆110以将取栓支架120、滤网130以及血栓300一起拉进吸栓导管600中,以将血栓300取出体外。
在本实施例中,该取栓装置集合了取栓支架120和远端保护的特点,既可以将栓子取出体外,又可以保护下游血管200,且该取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栓装置中的固定环150不同于实施例一,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2所示,固定环150与连接杆121一体成型。
具体地,取栓支架120、连接杆121以及固定环150可以由管件激光切割然后热定型而形成,生产工艺简单。在本实施例中,管件的材质可以为记忆合金。优选地,管件的材质可以为镍钛合金。
进一步地,固定环150可以通过焊接、胶水粘接等方式与内管140固定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固定环150与内管140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于内管140的外侧壁上固定环150的两端均设置限位凸起,以防止固定环150沿内管140的轴线方向滑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取栓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栓组件,所述取栓组件包括推送杆(110)、取栓支架(120)以及滤网(130);其中,
所述推送杆(110)与所述取栓支架(120)连接,所述推送杆(110)能带动呈收缩状的所述取栓支架(120)于血管(200)内贯穿血栓(300);
所述滤网(130)包覆于所述取栓支架(120)上,所述取栓支架(120)能呈扩展状并撑开所述滤网(130)以使所述滤网(130)的两端与所述血管(200)内壁贴合形成容纳所述血栓(300)的取栓腔(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组件还包括内管(140)和固定环(150),所述内管(140)的近端与所述推送杆(110)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140)的远端穿设于所述取栓支架(120),所述固定环(150)套设于所述内管(140)上并能将所述取栓支架(120)的近端固定于所述内管(140)上;
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导丝(400),所述导丝(400)能穿设于所述内管(140)内,所述导丝(400)被配置为导向所述内管(140)朝向所述血栓(300)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120)的近端延伸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21),所述连接杆(121)的末端设置有卡接凸起(122),所述固定环(150)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凸起(122)一一对应设置的卡接槽(151),所述卡接凸起(122)与所述卡接槽(151)卡接以实现所述取栓支架(120)与所述固定环(150)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50)包括:
内环(152),所述内环(152)套设于所述内管(140)上;
中环(153),所述中环(153)套设于所述内环(152)上,且所述中环(153)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槽(1531);
外环(154),所述外环(154)套设于所述中环(153)上;其中,
所述开口槽(1531)、所述内环(152)和所述外环(154)之间形成所述卡接槽(1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40)的远端设置有Tip头(141),所述Tip头(141)能辅助所述取栓组件贯穿所述血栓(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30)的两端与所述取栓支架(120)固定连接,所述滤网(130)的中部呈自由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120)由记忆合金管材激光切割而成或丝材编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30)由高分子膜材激光打孔而成或丝材编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引导管(500),所述取栓组件能设置于所述导引导管(500)内,所述取栓支架(120)于所述导引导管(500)内呈收缩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120)的远端设置有显影标记(1231)。
CN202221812173.XU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取栓装置 Active CN217938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2173.XU CN217938320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取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2173.XU CN217938320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取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8320U true CN217938320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0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2173.XU Active CN217938320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取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8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8088B (zh) 一種用於從血管移除閉塞性血塊的血塊收取裝置
US20210228224A1 (en) Thrombectomy devices and methods
JP6961590B2 (ja) 血管から閉塞性血塊を除去するための血塊回収装置
EP0942767B1 (en) Atraumatic anchoring and disengagement mechanism for permanent implant device
EP2983597B1 (en) Systems for restoring blood flow to a vessel
KR20190051008A (ko) 혈관으로부터 폐색 혈전을 제거하기 위한 혈전 회수 장치
JP2008532621A (ja) 血管内フィルタアセンブリ
JP6282283B2 (ja) 血管内フィルタの回収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10040321A1 (en) Retrieval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20020128681A1 (en)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EP1479357A1 (en)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CN110420046B (zh) 一种微创介入血栓取出器械、应用及其使用方法
WO1998023322A1 (en) Atraumatic anchoring and disengagement mechanism for permanent implant device
JP2005095242A (ja) 血栓塞栓捕獲装置
EP0798983A1 (en) Vena caval filter
JP5318450B2 (ja) 回収可能なクロスオーバー型の医療用フィルター
CN114886505B (zh) 一种分步切割取栓装置和取栓系统
US10617508B2 (en) Vena cava filter with dual retrieval
US10898216B2 (en) Vasculature obstruction capture device
CN113951976A (zh) 血管开通装置
CN114886506A (zh) 一种取栓系统及取栓方法
CN115005928A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216439267U (zh) 血管开通装置
CN217938320U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213821613U (zh) 取栓装置及取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