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3659U -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3659U
CN217933659U CN202220781545.0U CN202220781545U CN217933659U CN 217933659 U CN217933659 U CN 217933659U CN 202220781545 U CN202220781545 U CN 202220781545U CN 217933659 U CN217933659 U CN 217933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pole
plate
terminal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815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罗斌
王彭
司莺歌
刘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815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3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3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3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包括接线座和接线螺钉,所述接线座设有用于插入导体的接线孔,接线螺钉从接线座的侧壁伸入接线孔,还包括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板和延展板,所述导电板包括与接线座配合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伸入接线孔内,延展板包括横穿部,接线部伸入接线孔的方向和接线螺钉的轴向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横穿部向远离第二平面的方向弯折延伸。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的接线板包括导电板和延展板,其中导电板的接线部与延展板的横穿部相互呈一定夹角设置,使得接线部和横穿部可以满足接线端子与断路器极本体的不同方向接线,保证了接线端子与主线路之间的稳定接线,且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多极断路器中每个断路器依次并排设置,每个断路器极本体与设置在断路器极本体两端的接线端子是通过导线或接线板连接,由于结构限制,使得连接在断路器极本体与接线端子之间的导线或接线板必须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设置,当断路器极本体与接线端子在断路器的宽度方向有所错位时,现有的导线不能保证连接稳定性,而现有的接线板不能满足其他方向的接线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保证接线稳定的接线端子以及应用该接线端子的多极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座和接线螺钉,所述接线座设有用于插入导体的接线孔,接线螺钉从接线座的侧壁伸入接线孔,还包括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板和延展板,所述导电板包括与接线座配合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伸入接线孔内,延展板包括横穿部,接线部伸入接线孔的方向和接线螺钉的轴向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横穿部向远离第二平面的方向弯折延伸。
优选的,所述横穿部与所述接线部倾斜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穿部与所述接线部垂直,所述横穿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接线部伸入接线孔的方向,且垂直于接线螺钉的轴向。
优选的,所述接线板为第一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包括第一导电板和第一延展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呈L型结构,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第一水平段作为接线部伸入接线座的接线孔内;第一延展板包括第一横穿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侧边与第一横穿部连接,第一横穿部作为横穿部与第一竖直段的侧边连接,第一横穿部垂直于第一水平段,第一连接部的板面与第一水平段的板面垂直,第一连接部的板面与第一竖直段的板面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接线板为第二接线板,第二接线板包括第二导电板和第二延展板,第二导电板呈U型结构,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U型侧板、水平底板和第二U型侧板,水平底板作为接线部伸入接线座的接线孔内,第一U型侧板和第二U型侧板位于接线座两侧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延展板整体呈L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二横穿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侧边与第二横穿部连接,第二横穿部作为横穿部,第二横穿部的侧边与第二U型侧板背离第一U型侧板的一侧连接,第二横穿部垂直于水平底板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板面平行于水平底板的板面。
一种多极断路器,所述外壳包括多个安装腔和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接线座、接线螺钉和接线板的接线部位于一个安装腔内,该接线板的横穿部延伸至相邻的安装腔内。
进一步,在至少一个安装腔的两端设有一对所述的接线端子,一对接线端子的接线座之间的连线方向为安装腔的长度方向,接线端子的接线板的接线部沿安装腔的长度方向伸入接线座内,接线板的横穿部沿安装腔的宽度方向延伸至相邻的安装腔内。
进一步,在安装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装配接线端子的接线槽。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拼装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在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拼装有多个并列的隔板,在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凹槽结构,所述隔板将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安装腔,每个隔板包括分隔板以及拼装于分隔板两端的安装板,在每个安装板与分隔板之间留有供横穿部穿过的穿线间隙,每个安装板的正反两侧设有凹槽结构,各安装腔两端的接线槽由相邻的两个凹槽结构合围形成。
进一步,与接线端子电连接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与接线端子相邻的安装腔内,所述断路器极本体包括触头机构、灭弧系统和短路保护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一对接线端子的接线板分别为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第一接线板的横穿部伸入相邻的安装腔内且第一接线板的延展板与灭弧系统的引弧板电连接,第二接线板的横穿部伸入相邻的安装腔内且第二接线板的延展板与短路保护机构、电连接和静触头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短路保护机构包括磁轭以及配合设置于磁轭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缠绕于线圈骨架的线圈以及由线圈驱动的推杆,所述磁轭、线圈分别与静触头电连接,在磁轭远离静触头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二横穿部连接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静触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静触板和连接板,所述静触板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静触板的另一端位于灭弧系统的灭弧室一侧并向靠近灭弧室的方向弯折形成引弧角,静触板的中部板面与动触头相对并设有静触点,连接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短路保护机构的一侧,在连接板的板面中部设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板的另一端边缘弯折形成与线圈连接的连接部,磁轭与通孔两侧的连接板板面连接。
本发明创造的一种接线端子以及应用该接线端子的多极断路器,接线板包括导电板和延展板,其中导电板的接线部与延展板的横穿部相互呈一定夹角设置,使得接线部和横穿部可以满足接线端子与断路器极本体的不同方向接线,保证了接线端子与主线路之间的稳定接线,且便于装配。
此外,外壳还提供一种利于安装接线端子和接线板的装配结构,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和接线板的安装板,外壳内的隔板采用分隔板与安装板的拼装结构,利于装配接线端子以及连接在断路极本体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接线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一种多极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一种多极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不含外壳);
图3是本发明创造中一个L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创造中一个L极的侧视图(不含隔板);
图5是本发明创造中一个L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创造中N极的侧视图(不含隔板);
图7是本发明创造中N极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创造中N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创造中辅助脱扣极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创造中辅助脱扣极的侧视图(不含第一底座);
图11是本发明创造中辅助脱扣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创造中静触头、线圈以及磁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创造中储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L极);
图14是本发明创造中第一储能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创造中第二储能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创造中第一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创造中第二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创造中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创造中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创造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创造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24是现有技术的四极断路器的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2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创造的一种多极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断路器极和辅助脱扣极4,所述至少两个断路器极和辅助脱扣极4联动;所述至少两个断路器极同步进行分合闸动作,辅助脱扣极4用于触发多个断路器极脱扣分闸,所述至少两个断路器极中,其中一个断路器极为N极3,其余断路器极为L极2;此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一个改进点在于,将N极3远离辅助脱扣极4设置,N极3与所述辅助脱扣极4的距离大于所述L极2与所述辅助脱扣极4的距离,且将断路器极和与其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错位设置,将辅助脱扣极4和与其电连接的接线端42错位设置,使电连接于N极的接线端子与电连接于辅助脱扣极的接线端相邻设置,在满足N极先合闸后分闸的同时,也符合现有用户的接线习惯,利于操作。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极断路器,每个断路器极包括断路器极本体和与断路器极本体的主线路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辅助脱扣极4包括脱扣极本体和接线端42,所述至少两个断路器极中,其中一个断路器极为N极3,其余断路器极为L极2,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为N极接线端子61-N,与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为L极接线端子61-L;所述至少两个断路器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和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并排设置于外壳1的中部,形成断路器本体部分,N极3与所述辅助脱扣极4的距离大于所述L极2与所述辅助脱扣极4的距离,优选,所有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位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和脱扣极本体之间;所有L极接线端子61-L、N极接线端子61-N、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依次并排设置于外壳1的端部,形成断路器接线部分,断路器接线部分与断路器本体部分分别对应连接,且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和至少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分别和与各自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错位设置。这使得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与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的距离最远,但连接于N极接线端子61-N与连接于脱扣极本体4的接线端42相邻设置,符合用户的接线习惯,同时在辅助脱扣极4触发与其相邻的L极2脱扣分闸,再依次传动到所有L极2,最后传动到N极3,能够可靠满足N极3比L极2后分闸的要求。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有L极接线端子61-L、N极接线端子61-N、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沿从左到右的第一方向依次并排设置,脱扣极本体、所有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沿第一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即所述脱扣极本体设置在最左侧,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最右侧,N极接线端子61-N和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设置在最右侧,脱扣极本体和接线端42错位设置,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和至少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分别和与各自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错位设置。本实施例中,连接在脱扣极本体和接线端42之间的导体横向穿过所有L极2和N极3。
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未示出),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最左侧,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最右侧,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间隔设置,也就是在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与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所有L极接线端子61-L、N极接线端子61-N、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沿从左到右的第一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其中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与脱扣极本体错位设置,且与最右侧的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对应设置,N极的接线端子61-N与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对应设置,最右侧L极2的接线端子61-L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对应,或者与其它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对应(所有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分别依次与最靠近的L极2的接线端子61-L对应)。
另外还有一种实施例(未示出),所述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最左侧,脱扣极本体设置在最右侧也是可以的,所有L极接线端子61-L、N极接线端子61-N、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沿从左到右的第一方向依次并排设置,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所有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脱扣极本体沿第一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此时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和至少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分别和与各自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错位设置,但脱扣极本体和其接线端42可以对应设置,此时,连接在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和N极接线端子61-N之间的导体需要横向穿到最右侧的L极2的位置。如图1-2所示,在外壳1内设有多个并列设置的安装腔,每个断路器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分别设置于一个安装腔内,脱扣极本体设置于一个安装腔内,容纳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的安装腔位于容纳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的安装腔和容纳脱扣极本体的安装腔之间。本实施例中,N极3和至少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分别和与各自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错位设置,也就是断路器极本体与各自连接的接线端子61不位于一个安装腔内,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与接线端42错位设置,使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与接线端42不位于一个安装腔内,而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N极接线端子61-N与最靠近脱扣极本体的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一个L极的接线端子61-L与脱扣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当然,如前所述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将所述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最左侧,脱扣极本体设置在最右侧,则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与脱扣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N极接线端子61-N与最靠近脱扣极本体的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一个L极接线端子61-L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腔可以由各断路器极和辅助脱扣极各自独立的壳体形成,每个壳体内设有安装腔,将多个独立壳体并排设置形成所述外壳1,也可以由设置在外壳1内的多个隔板间隔设置形成多个安装腔。
如图5所示,每个断路器极包括断路器极本体和与断路器极本体的主线路电连接的接线端子61,断路器极本体包括依次联动连接的手柄机构51、操作机构52以及触头机构,断路器极本体的主线路包括所述触头机构,每个断路器极的接线端子61分别与对应断路器极本体的触头机构电连接,通过手动操作手柄机构51使触头机构分合闸以断开或接通主线路,相邻两个断路器极本体的手柄机构51以及操作机构52分别联动连接,使所有断路器极可以同步进行分合闸动作。
所述辅助脱扣极4至少用于触发多个断路器极分闸,辅助脱扣极4驱动与其相邻的断路器极动作分闸,带动其余断路器极依次动作分闸;所述辅助脱扣极4包括脱扣极本体和接线端42,所述辅助脱扣极4位于远离N极3的一侧,也就是脱扣极本体设置在远离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的一个安装腔内,所述脱扣极本体包括脱扣器41以及依次联动连接的手柄机构51、操作机构52以及触头机构,接线端42至少与脱扣器41电连接,所述脱扣器41与操作机构52配合,能够触发操作机构52脱扣,所述脱扣极本体的手柄机构51与相邻的一个断路器极本体的手柄机构51联动连接,脱扣极本体的操作机构52与相邻的一个断路器极本体的操作机构52联动连接,在脱扣器41触发辅助脱扣极4的操作机构52脱扣时,联动L极2的操作机构52脱扣、以及N极3的操作机构52脱扣。辅助脱扣极4的操作机构52先带动相邻的一个断路器极的操作机构52脱扣分闸,由该断路器极的操作机构52带动下一个断路器极的操作机构52脱扣分闸,依次带动其余断路器极动作,由于N极3位于远离辅助脱扣极4的一侧,因此利于保证N极3的分闸晚于所有L极2,当然实际上这个时间差非常的短。
优选的,在每个断路器极的手柄机构51与操作机构5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储能机构,在合闸时,N极3的储能机构先于L极2的储能机构释能,使得N极3的触头机构合闸早于L极2的合闸时间。
每个断路器极包括断路器极本体以及一对接线端子61,所述断路器极本体包括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531和静触头532,一对接线端子61通过一对接线板分别与动触头531和静触头532电连接。每个断路器极的断路器极本体还包括短路保护机构和灭弧系统,其中短路保护机构和灭弧系统配合设置在触头机构的一侧,短路保护机构的一端与操作机构52相对,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551和引弧板552,断路器极本体的主线路还包括短路保护机构和引弧板552,所述引弧板552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551内,引弧板552的另一端、动触头531与一个接线端子61连接,静触头532、短路保护机构与另一个接线端子61连接形成断路器极的主线路。如图2-11所示,每个断路器极的断路器极本体与连接于该断路器极的主线路的接线端子61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安装腔内,每个断路器极的接线端子61依次错位设置在相邻于断路器极本体的安装腔内,与脱扣极本体装配于同一安装腔的接线端子61与相邻的L极2的主线路电连接,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N极3的接线端子61位于紧邻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的一个安装腔内。如此,电连接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的接线端子61与电连接于脱扣极本体的接线端42就近设置,也就是两者相邻,在实现N极3先闭合后断开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有用户的接线习惯。
与各断路器极本体连接的一对接线端子61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两端,每个接线端子61包括接线座,所述接线座设有用于插入导体的接线孔,接线螺钉从接线座的侧壁伸入接线孔,每个接线座的接线孔与设置于外壳1两端的接线口相对应,在每个接线座上装配有用于接线的接线螺钉,所述接线螺钉垂直伸入接线孔内,本申请的另一个改进点在于,所述接线端子61还包括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板和延展板,所述导电板包括与接线座、接线螺钉配合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伸入接线孔内,断路器的长度方向为一对接线端子61之间的连线方向,延展板包括与接线部呈一定夹角的横穿部,接线部伸入接线孔的方向和接线螺钉的轴向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横穿部向远离第二平面的方向弯折延伸。优选横穿部与接线部之间的夹角为90°或135°,当然,横穿部与接线部也可以呈其他角度设置,此时横穿部倾斜设置,以横穿部与接线部垂直设置为例,所述横穿部沿断路器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向远离接线螺钉的方向延伸,其中,断路器的宽度方向也就是上述的第一方向,所述横穿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接线部伸入接线孔的方向,且垂直于接线螺钉的轴向。如此,接线部和横穿部可以满足接线端子61与断路器极本体的不同方向接线,保证了接线端子61与主线路之间的稳定接线,且便于装配。
进一步的,接线端子的接线座、接线螺钉和接线板的接线部位于一个安装腔内,该接线板的横穿部延伸至相邻的安装腔内,与断路器极本体电连接。在每个安装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装配接线端子61的接线槽,在每个接线槽内对应装配一个接线座,且接线座的接线孔与设置于接线槽的接线口相对,每个安装腔内两个接线座之间连线的方向为安装腔的长度方向,也是断路器的长度方向,位于相邻两个安装腔内同一端的两个接线座之间的连线方向为安装腔的厚度方向,也是断路器的宽度方向,每个接线板的接线部沿安装腔的长度方向伸入接线座内,每个接线板的横穿部沿安装腔的宽度方向延伸至相邻的安装腔内。
优选的,每个断路器极的接线端子61包括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连接于各断路器极主线路的进线端子与连接于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设置在外壳1的同一端,形成断路器进线接线部分,连接于各断路器极主线路的出线端子设置在外壳1的另一端,形成断路器出线接线部分。
优选的,如图18-21所示,多极断路器的外壳1内部拼装有多个隔板,由隔板将外壳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安装腔,在每个安装腔内对应装配一个断路器极本体或脱扣极本体,在安装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装配接线端子61的接线槽。进一步的,隔板包括分隔板131以及拼装于分隔板131两端的安装板133,所述安装板133与分隔板131之间设有供横穿部穿过的间隙,在安装板133的正反两侧分别设有凹槽结构14,由相邻两个安装板133的凹槽结构14合围形成接线槽,外壳1采用如此拼装结构,有利于多极断路器的装配。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分隔板131和安装板133也可以一体成型组成隔板,显然这样不便于接线端子61和接线板的装配。
结合图1-21提供一种详细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多极断路器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断路器极和一个辅助脱扣极4,四个断路器极包括一个N极3以及设置于N极3与辅助脱扣极4之间的三个L极2,三个L极2分别为A相极、B相极和C相极,其中A相极紧邻辅助脱扣极4,C相极紧邻N极3,B相极位于A相极与C相极之间。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或两个L极2,或更多的L极2。
如图5、8、11以及18-21所示,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在第一底座11与第二底座12之间拼装有四个隔板,所述四个隔板将外壳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五个并列的安装腔,在每个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接线槽,其中,位于边侧位置的两个安装腔分别用于装配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和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从左到右,A相极的接线端子61和脱扣极本体安装在第一个安装腔内,B相极的接线端子61和A相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安装在第二个安装腔内,C相极的接线端子61和B相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安装在第三个安装腔内,其中A相极、B相极以及C相极的接线端子61均为L极接线端子61-L,N极接线端子61-N和C相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安装在第四个安装腔内,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和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安装在第五个安装腔内。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从左至右,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最左侧的第一个安装腔内,在第五个安装腔内装配一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例如C相极,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间隔设置,也就是辅助脱扣极4本体设置在第四个安装腔内,在剩余的两个安装腔内分别对应设置A相极和B相极,其中,N极的接线端子61-N与脱扣极本体设置于同一个安装腔内,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与C相极的断路器极本体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A相极、B相极以及C相极的各L极的接线端子61-L分别沿从左至右的第一方向依次与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A相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和B相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是,作为其它的实施例,三个L极2中,也可以只有一个L极2与其接线端子61错位设置,而另外两个L极2与其接线端子61不错位设置;例如一个L极2的接线端子61和脱扣极本体安装在第一个安装腔内,N极接线端子61-N和与第一个安装腔内接线端子61电连接的断路器极本体安装在第四个安装腔内,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和N极的断路器极本体安装在第五个安装腔内,另外两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及其接线端子61-L均对应设置,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内。当然,这样会导致各断路器极的接线端子61和隔板不同,不能复用,装配要求会更高些。
如图5、8、11以及18-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二底座12与另一个隔板拼接形成用于装配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的安装腔,由第一底座11与一个隔板拼接形成用于装配N极3的断路器极本体的安装腔,其余两个位于中部的隔板拼接形成三个安装腔并分别对应装配三个L极2的断路器极本体;每个隔板包括分隔板131和一对安装板133,第一底座11、四个分隔板131以及第二底座12依次间隔拼装,在第一底座11、第二底座12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结构14,在每个分隔板1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缺口132,一对安装板133分别对应拼装于两个安装缺口132,在每个安装板133的正反两侧设置有凹槽结构14,各安装腔两端的接线槽由相邻的两个凹槽结构14合围形成,也就是由相邻两个安装板133的凹槽结构14、相邻于第一底座11的安装板133与第一底座11的凹槽结构14以及相邻于第二底座12的安装板133与第二底座12的凹槽结构14分别合围形成接线槽,在所述接线槽的一侧设有接线口;在每个安装板133与分隔板131之间留有穿线间隙,所述穿线间隙与接线口分别位于接线槽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8的方向,每个安装腔右端的接线槽为进线槽,左端的接线槽为出线槽,在第一底座11进线槽的上侧设有插口111,在每个安装板133的凹槽结构14一侧侧边开设有一个开口槽141,所述开口槽141用于与相邻的安装板133、或与相邻的第一底座11,或与第二底座12合围形成接线口,与开口槽141相对的凹槽结构14一侧可以通过设置缺口142或直接省略凹槽结构14的侧壁与分隔板131形成穿线间隙,对应的,穿线间隙分别位于进线槽的左侧、出线槽的右侧,N极3中用于供辅助脱扣极4穿线的穿线间隙位于进线槽下侧与分隔板131之间,当然,穿线间隙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断路器极本体的结构类似,如图5、8所示,所述断路器极本体包括依次联动连接的手柄机构51、操作机构52和触头机构,其中手柄机构51转动装配于一个安装腔的上部,操作机构52位于手柄机构51的一侧,触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531和静触头532,其中动触头531连接于操作机构52,静触头532固定装配在安装腔的中部,在触头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灭弧系统,其中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551和引弧板552,灭弧室551固定在静触头532的一侧,引弧板552与动触头531相对,引弧板552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551内,引弧板552的另一端向安装腔设有接线槽的一端延伸,图中引弧板552的另一端向接线槽的一端延伸。
在手柄机构51与灭弧室551之间设置有短路保护机构,如图12所示,所述短路保护机构包括磁轭541以及配合设置于磁轭541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缠绕于线圈骨架的线圈542以及由线圈542驱动的推杆,所述磁轭541与线圈542分别与静触头532电连接,由磁轭541、线圈542分别与静触头532电连接,增加了短路保护机构与静触头532的连接位点,利于降低线圈542发热,推杆的一端与操作机构52相对。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N极3和L极2可以有所不同,例如N极3里也可以不设置短路保护机构和/或灭弧系统。另外,L极2也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例如还可以设置过载保护机构和/或漏电保护机构。
结合图5、8和12提供一种静触头532与断路器保护机构的连接结构,所述静触头532包括一体成型的静触板5321和连接板5322,其中静触板5321的宽度小于连接板5322的宽度,静触板5321与连接板5322的一端连接,静触板5321的另一端位灭弧室551一侧并向靠近灭弧室551的方向弯折形成引弧角5323,所述引弧角5323与引弧板552相对并配合形成与触头机构配合的引弧通道,静触板5321的中部板面与动触头531相对并设有与动触头531配合的静触点,连接板5322的另一端延伸至短路保护机构的一侧,在连接板5322的板面中部设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板5322的另一端边缘弯折形成与线圈542连接的连接部,磁轭541与通孔两侧的连接板5322板面连接,在磁轭541远离静触板5321的一端设有缺口。静触头532与短路保护机构的磁轭541、线圈542分别连接,静触头532与短路保护机构有两个连接位置,利于降低线圈542发热。
如图5、8和13-15所示,所述手柄机构51包括转动件和储能摇臂,其中转动件与储能摇臂同轴转动装配,转动件的一侧还设有伸出外壳1的把手部用于手动操作手柄机构51转动,相邻两个断路器机构的转动件联动连接;所述操作机构52包括转动装配在手柄机构51一侧的杠杆521,所述杠杆521与手柄机构51的转动件通过一个连杆联动连接,在所述杠杆521转动装配有跳扣和锁扣523,跳扣与锁扣523的一端搭扣配合,锁扣523的另一端与短路保护机构的一端相对,所有断路器极的锁扣523联动连接,在所述杠杆521上还转动连接有触头支持522,触头支持522的一端连接有动触头531,触头支持522的另一端向手柄方向凸出用于与储能摇臂滑动配合限位形成储能机构,在本实施例中,L极2与N极3的储能机构仅储能摇臂的结构不同,其余结构相同,由不同结构的储能摇臂与相同结构的触头支持522滑动配合限位,使L极2的储能机构储能行程大于N极3的储能机构行程,从而使N极3的储能机构提前释能。
如图13-15所示,L极2的储能摇臂为第一摇臂,N极3的储能摇臂为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与第二摇臂均包括相同的安装部511、配合臂512和弹性臂513,安装部511与转动件同轴转动连接且能相对于转动部转动,配合臂512连接在安装部511与弹性臂513之间,所述第一储能摇臂51a的配合臂512一侧凸出设有配合凸起514,所述配合凸起514与弹性臂513分别位于第一摇臂的配合臂512两侧,远离安装部511的配合部端面与配合凸起514的侧面连接形成第一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L极2的触头支持522滑动配合限位,所述第二储能摇臂51b的配合臂512远离安装部511的一端端面为第二配合面,第二配合面与N极3的触头支持522滑动配合限位,第二配合面长度小于第一配合面的长度,从而使得N极3的触头支持522与第二配合面的滑动配合限位行程较小,从而实现N极3的储能机构提前释能。本实施例的储能摇臂的安装部511为环状结构,安装部511的中央孔用于与转动件同轴装配,弹性件513为连接在配合臂512一侧的曲形臂,通过弹性件513的弹性形变使储能摇臂复位。
进一步的,L极2中触头机构的超程小于N极3中触头机构的超程,N极3中触头机构的超程小于辅助脱扣极4中触头机构的超程,L极2中触头机构的开距大于N极3中触头机构的开距,N极3中触头机构的开距大于辅助脱扣极4中触头机构的开距,在分闸时,N极3中触头机构的分断晚于L极2中触头机构的分断。通过对所述L极2、N极3和辅助脱扣极4的触头机构的动触头531和静触头532进行差异化设计,从动触头531和静触头532位置和操作机构52的四连杆结构的旋转角度控制触头参数,可以实现“L极2中触头机构的超程小于N极3中触头机构的超程,N极3中触头机构的超程小于辅助脱扣极4中触头机构的超程,L极2中触头机构的开距大于N极3中触头机构的开距,N极3中触头机构的开距大于辅助脱扣极4中触头机构的开距,在分闸时,N极3中触头机构的分断晚于L极2中触头机构的分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现有技术实现上述设计,在此不再详细展开描述。
如图2-11和18所示,每个断路器极的断路器极本体的触头机构、短路保护机构和灭弧系统的引弧板552电连接形成断路器极的主线路,每个断路器极的主线路与一对接线端子61电连接,其中一个接线端子61作为进线端子与动触头531、引弧板552连接,另一个接线端子61作为出线端子与静触头532、短路保护机构连接,各断路器极的主线路分别对应装配在各安装腔内,连接于各相主线路的接线端子61依次错位设置在相邻的安装腔两端的接线槽内,也就是N极3的主线路设置于外壳1一个边侧位置的安装腔内,C相极、B相极以及A相极的主线路依次设置于N极3一侧的三个安装腔内,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设置于外壳1另一个边侧位置的安装腔内,其中与C相极的主线路位于同一个安装腔的接线端子61作为N极接线端子61-N与N极3的主线路连接,与B相极的主线路位于同一个安装腔的接线端子61作为L极接线端子61-L与C相极的主线路连接,与A相极的主线路位于同一个安装腔的接线端子61作为L极接线端子61-L与B相极的主线路连接,与辅助脱扣极4的主线连位于同一个安装腔的接线端子61作为L极接线端子61-L与A相极的主线路连接,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与N极3的主线路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也就是接线端42设置于N极3的一端,用于装配连接于N极3、A相极、B相极以及C相极的主线路的接线端子61的接线槽均开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位于每个接线槽的侧壁,对应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的接线口采用插口111,所述插口111位于N极3的接线槽顶壁,如此,连接于N极3主线路的接线端子61与连接于辅助脱扣极4主线路的接线端42就近设置,符合现有用户的接线习惯。优选的,参照图1、2的方向,接线端子61中进线端子设置于外壳1的上侧,出线端子设置于外壳1的下侧,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也设置于外壳1的上侧。
进一步的,如图2、4-6、8、16和17一对接线端子61通过一对可以穿过安装腔的接线板连接于各相主线路,一对接线板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接线板分别为结构不同的第一接线板62和第二接线板63,所述静触头532、短路保护机构以及第二接线板63依次连接,灭弧系统的引弧板552与第一接线板62电连接,其中第一接线板62用于与进线端子连接,第二接线板63用于与出线端子连接。
结合图2、4-6、8和16提供一种第一接线板62的具体结构,所述第一接线板62包括第一导电板621和第一延展板622,所述第一导电板621呈L型结构,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水平段6212和第一竖直段6211,第一水平段6212作为接线部伸入接线端子61的接线座内与接线端子61连接;第一延展板622为整体呈L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一横穿部6221和第一连接部6222,第一连接部6222的侧边与第一横穿部6221连接,第一横穿部6221作为横穿部穿过安装腔与第一竖直段6211的侧边连接,图16中,第一横穿部6221与第一竖直段6211的连接处弯折过渡,用于与隔板限位配合,提高稳定性,第一横穿部6221垂直于第一水平段6212,第一连接部6222的板面与第一水平段6212的板面垂直,第一连接部6222的板面与第一竖直段6211的板面相互平行,第一连接部6222的板面与引弧板552的板面相对,引弧板55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6222连接,如此将进线端子与主线路连接在一起。
结合图2、4-6、8和17提供一种第二接线板63的具体结构,所述第二接线板63包括第二导电板631和第二延展板632,第二导电板631呈U型结构,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U型侧板6312、水平底板6313和第二U型侧板6311,水平底板6313作为接线部伸入接线端子61的接线座内与接线端子61连接,第一U型侧板6312和第二U型侧板6311位于接线座两侧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延展板632整体呈L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二横穿部6321和第二连接部6322,第二连接部6322的侧边与第二横穿部6321连接,第二横穿部6321作为横穿部穿过安装腔,第二横穿部6321的侧边与第二U型侧板6311背离第一U型侧板6312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接部6322用于与短路保护机构连接,第二横穿部6321垂直于水平底板6313和第二连接部6322,第二连接部6322的板面平行于水平底板6313的板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横穿部6321穿过安装板133与分隔板131之间的穿线间隙延伸至磁轭541一端设置的缺口中并与磁轭541连接。
如图1、2、9-11和18所示,所述辅助脱扣极4的脱扣极本体包括手柄机构51、操作机构52、触头机构以及脱扣器41,其中手柄机构51、操作机构52与触头机构采用与断路器极相同的结构以及联动方式,所述辅助脱扣极4触头机构和脱扣器41形成辅助脱扣极4的主线路,所述辅助脱扣极4的接线端42与其主线路电连接。进一步的,辅助脱扣极4的手柄机构51不设储能摇臂,仅设置与相邻A相极的手柄机构51联动连接的转动件,辅助脱扣极4中操作机构52的锁扣523与相邻的A相极的锁扣523联动连接,在脱扣器41动作触发辅助脱扣极4的操作机构52动作时,A相极的锁扣523最先被驱动转动,在联动作用下使得其余断路器极的锁扣523被带动,从而实现多极断路器的脱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辅助脱扣极4根据需要也可以不设置触头机构,仅设置脱扣器41和手柄机构51、操作机构52,此时所述辅助脱扣极4的主线路至少包括脱扣器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扣器41为分励脱扣器、欠电压脱扣器或过电压脱扣器,脱扣器41的接线端42穿过A相极、B相极以及C相极伸入N极3内,具体为,脱扣器41的接线端42依次穿过A相极、B相极以及C相极的安装板133下侧伸入N极3的接线槽内并与插口111相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座和接线螺钉,所述接线座设有用于插入导体的接线孔,接线螺钉从接线座的侧壁伸入接线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电板和延展板,所述导电板包括与接线座配合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伸入接线孔内,延展板包括横穿部,接线部伸入接线孔的方向和接线螺钉的轴向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横穿部向远离第二平面的方向弯折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穿部与所述接线部倾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穿部与所述接线部垂直,所述横穿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接线部伸入接线孔的方向,且垂直于接线螺钉的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为第一接线板(62),所述第一接线板(62)包括第一导电板(621)和第一延展板(622),所述第一导电板(621)呈L型结构,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水平段(6212)和第一竖直段(6211),第一水平段(6212)作为接线部伸入接线座的接线孔内;第一延展板(622)包括第一横穿部(6221)和第一连接部(6222),第一连接部(6222)的侧边与第一横穿部(6221)连接,第一横穿部(6221)作为横穿部与第一竖直段(6211)的侧边连接,第一横穿部(6221)垂直于第一水平段(6212),第一连接部(6222)的板面与第一水平段(6212)的板面垂直,第一连接部(6222)的板面与第一竖直段(6211)的板面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为第二接线板(63),第二接线板(63)包括第二导电板(631)和第二延展板(632),第二导电板(631)呈U型结构,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U型侧板(6312)、水平底板(6313)和第二U型侧板(6311),水平底板(6313)作为接线部伸入接线座的接线孔内,第一U型侧板(6312)和第二U型侧板(6311)位于接线座两侧限位配合,所述第二延展板(632)整体呈L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二横穿部(6321)和第二连接部(6322),第二连接部(6322)的侧边与第二横穿部(6321)连接,第二横穿部(6321)作为横穿部,第二横穿部(6321)的侧边与第二U 型侧板(6311)背离第一U型侧板(6312)的一侧连接,第二横穿部(6321)垂直于水平底板(6313)和第二连接部(6322),第二连接部(6322)的板面平行于水平底板(6313)的板面。
6.一种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包括多个安装腔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接线座、接线螺钉和接线板的接线部位于一个安装腔内,该接线板的横穿部延伸至相邻的安装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安装腔的两端设有一对所述的接线端子,一对接线端子的接线座之间的连线方向为安装腔的长度方向,接线端子的接线板的接线部沿安装腔的长度方向伸入接线座内,接线板的横穿部沿安装腔的宽度方向延伸至相邻的安装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装配接线端子(61)的接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拼装的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12),在第一底座(11)与第二底座(12)之间拼装有多个并列的隔板,在第一底座(11)、第二底座(12)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凹槽结构(14),所述隔板将第一底座(11)与第二底座(12)之间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安装腔,每个隔板包括分隔板(131)以及拼装于分隔板(131)两端的安装板(133),在每个安装板(133)与分隔板(131)之间留有供横穿部穿过的穿线间隙,每个安装板(133)的正反两侧设有凹槽结构(14),各安装腔两端的接线槽由相邻的两个凹槽结构(14)合围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与接线端子电连接的断路器极本体设置在与接线端子相邻的安装腔内,所述断路器极本体包括触头机构、灭弧系统和短路保护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531)和静触头(532),所述一对接线端子的接线板分别为第一接线板(62)和第二接线板(63),第一接线板(62)的横穿部伸入相邻的安装腔内且第一接线板的延展板与灭弧系统的引弧板(552)电连接,第二接线板(63)的横穿部伸入相邻的安装腔内且第二接线板(63)的延展板与短路保护机构、电连接和静触头(532)依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机构包括磁轭(541)以及配合设置于磁轭(541)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缠绕于线圈骨架的线圈(542)以及由线圈(542)驱动的推杆,所述磁轭(541)、线圈(542)分别与静触头(532)电连接,在磁轭(541)远离静触头(53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二横穿部(6321)连接的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532)包括一体成型的静触板(5321)和连接板(5322),所述静触板(5321)与连接板(5322)的一端连接,静触板(5321)的另一端位于灭弧系统的灭弧室(551)一侧并向靠近灭弧室(551)的方向弯折形成引弧角(5323),静触板(5321)的中部板面与动触头(531)相对并设有静触点,连接板(5322)的另一端延伸至短路保护机构的一侧,在连接板(5322)的板面中部设有供推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板(5322)的另一端边缘弯折形成与线圈(542)连接的连接部,磁轭(541)与通孔两侧的连接板(5322)板面连接。
CN202220781545.0U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Active CN217933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1545.0U CN217933659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1545.0U CN217933659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3659U true CN217933659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81545.0U Active CN217933659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3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6466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ты от остаточных токов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выключателя
US20230411098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CN213184182U (zh) 开关电器
US20230368997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and assembling breaker
US20230377825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and circuit breaker
CN108376631B (zh)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CN217933659U (zh) 一种接线端子和多极断路器
CN218769250U (zh) 大电流断路器
US20230386774A1 (en) Moving contact mechanism
CN213242414U (zh)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450540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116936308A (zh) 一种多极断路器
CN214753600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8215158U (zh) 漏电保护模块
CN218385046U (zh) 断路器
CN210984658U (zh) 一种电子式漏电脱扣器模块及断路器
CN213184178U (zh) 触头机构和开关电器
CN212783283U (zh)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CN218456051U (zh) 漏电脱扣机构、漏电保护模块和断路器
CN212161728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CN212695089U (zh)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7061941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12783282U (zh)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CN221079846U (zh) 触头系统及开关电器
CN217641171U (zh) 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