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1183U -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1183U
CN217931183U CN202222032754.8U CN202222032754U CN217931183U CN 217931183 U CN217931183 U CN 217931183U CN 202222032754 U CN202222032754 U CN 202222032754U CN 217931183 U CN217931183 U CN 217931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hassis
pressure pipe
auxiliary device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27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娟
苗春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aihang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aihang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aihang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aihang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327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1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1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1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包括底架,底架的滑动贯穿有压力管,压力管的侧端管道连接有阀门,底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可对压力管进行固定的夹持机构,底架的上侧设置有可对阀门反复开合的测试机构,通过反复对阀门进行开合后,使得压力管的气密性处在反复的泄气或紧密的状态,以便检测人员对压力管进行压力检测,夹持机构可对处在任意空间位置的压力管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机构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压力管进行有效夹持。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背景技术
管道是指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管道上设置阀门,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对阀门进行闭合来实时读取压力示数,当需要闭合次数较多时,则不易采用人工操作,工作人员难以做到实时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滑动贯穿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的侧端管道连接有阀门,所述底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侧设置有可对压力管进行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底架的上侧设置有可对阀门反复开合的测试机构,通过反复对阀门进行开合后,使得压力管的气密性处在反复的泄气或紧密的状态,以便检测人员对压力管进行压力检测,夹持机构可对处在任意空间位置的压力管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机构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压力管进行有效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侧端转动铰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滑动贯穿于下夹板的侧端,上夹板通过与下夹板的活动铰接进行合拢,且U型框穿过下夹板的侧端便于通过U型框锁定上夹板和下夹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滑动贯穿于固定框的侧端,所述限位块内壁与拉杆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拉杆的表面,在使用时将上夹板直接与下夹板进行合拢后,U型框穿过下夹板的侧端后,抵住限位块后,由于限位块的特殊外形可使得U型框直接穿过限位块向下位移,限位块受到作用力后挤压弹簧向外移动,随后U型框穿过后,限位块受到弹簧的弹性恢复力重新回归原位,此时限位块将U型框锁定,需要将上夹板与下夹板进行分离时,向外拉动拉杆将限位块拉出,再将上夹板掰开后即可将上夹板与下夹板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底架的侧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启动电机后,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杆进旋转,第一转杆旋转后即可带动连接杆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且所述第二转杆转动连接于连接杆的侧端,所述第二转杆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拨动杆,四个所述拨动杆设置于包围阀门,由于连接杆与第二转杆转动连接,且第二转杆受到固定板的限制作用下,即可使得第二转杆的末端沿着与固定板的连接点进行反复运作,进而使得四个拨动杆带动阀门进行反复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架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把手便于本实用的提拿,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球,多个滚球的材质为PVC塑料,多个滚球在压力管调整与底架的位置时,可方便移动,材质采用PVC塑料时防止磕坏压力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测试机构,测试机构通过反复对阀门进行开合后,使得压力管的气密性处在反复的泄气或紧密的状态,以便检测人员对压力管进行压力检测。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可对处在任意空间位置的压力管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机构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压力管进行有效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底架;2、固定块;3、控制箱;4、电机;5、固定板;6、第一转杆;7、连接杆;8、第二转杆;9、拨动杆;10、压力管;11、阀门;12、下夹板;13、上夹板;14、滚球;15、U型框;16、固定框;17、拉杆;18、限位块;19、弹簧;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包括底架1,底架1的滑动贯穿有压力管10,压力管10的侧端管道连接有阀门11,底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上侧设置有可对压力管10进行固定的夹持机构,底架1的上侧设置有可对阀门11反复开合的测试机构,通过反复对阀门11进行开合后,使得压力管10的气密性处在反复的泄气或紧密的状态,以便检测人员对压力管10进行压力检测,夹持机构可对处在任意空间位置的压力管10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机构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压力管10进行有效夹持;
其中,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板12,下夹板12的侧端转动铰接有上夹板13,上夹板1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U型框15,U型框15滑动贯穿于下夹板12的侧端,上夹板13通过与下夹板12的活动铰接进行合拢,且U型框15穿过下夹板12的侧端便于通过U型框15锁定上夹板13和下夹板12。
其中,下夹板12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6,固定框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7,拉杆17滑动贯穿于固定框16的侧端,限位块18内壁与拉杆17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套设于拉杆17的表面,在使用时将上夹板13直接与下夹板12进行合拢后,U型框15穿过下夹板12的侧端后,抵住限位块18后,由于限位块18的特殊外形可使得U型框15直接穿过限位块18向下位移,限位块18受到作用力后挤压弹簧19向外移动,随后U型框15穿过后,限位块18受到弹簧19的弹性恢复力重新回归原位,此时限位块18将U型框15锁定,需要将上夹板13与下夹板12进行分离时,向外拉动拉杆17将限位块18拉出,再将上夹板13掰开后即可将上夹板13与下夹板12分离。
其中,测试机构包括电机4,电机4固定连接于底架1的侧端,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6,第一转杆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启动电机4后,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杆6进旋转,第一转杆6旋转后即可带动连接杆7进行旋转。
其中,底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8,且第二转杆8转动连接于连接杆7的侧端,第二转杆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拨动杆9,四个拨动杆9设置于包围阀门11,由于连接杆7与第二转杆8转动连接,且第二转杆8受到固定板5的限制作用下,即可使得第二转杆8的末端沿着与固定板5的连接点进行反复运作,进而使得四个拨动杆9带动阀门11进行反复的开合。
其中,底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0,底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控制箱3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把手20便于本实用的提拿,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电机4的启停。
其中,上夹板13与下夹板12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球14,多个滚球14的材质为PVC塑料,多个滚球14在压力管10调整与底架1的位置时,可方便移动,材质采用PVC塑料时防止磕坏压力管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上夹板13直接与下夹板12进行合拢后,U型框15穿过下夹板12的侧端后,抵住限位块18后,由于限位块18的特殊外形可使得U型框15直接穿过限位块18向下位移,限位块18受到作用力后挤压弹簧19向外移动,随后U型框15穿过后,限位块18受到弹簧19的弹性恢复力重新回归原位,此时限位块18将U型框15锁定,需要将上夹板13与下夹板12进行分离时,向外拉动拉杆17将限位块18拉出,再将上夹板13掰开后即可将上夹板13与下夹板12分离,随后启动电机4后,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转杆6进旋转,第一转杆6旋转后即可带动连接杆7进行旋转,由于连接杆7与第二转杆8转动连接,且第二转杆8受到固定板5的限制作用下,即可使得第二转杆8的末端沿着与固定板5的连接点进行反复运作,进而使得四个拨动杆9带动阀门11进行反复的开合。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滑动贯穿有压力管(10),所述压力管(10)的侧端管道连接有阀门(11),所述底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上侧设置有可对压力管(10)进行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底架(1)的上侧设置有可对阀门(11)反复开合的测试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板(12),所述下夹板(12)的侧端转动铰接有上夹板(13),所述上夹板(1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U型框(15),所述U型框(15)滑动贯穿于下夹板(12)的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2)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6),所述固定框(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7),所述拉杆(17)滑动贯穿于固定框(16)的侧端,所述限位块(18)内壁与拉杆(17)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套设于拉杆(17)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4)固定连接于底架(1)的侧端,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8),且所述第二转杆(8)转动连接于连接杆(7)的侧端,所述第二转杆(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拨动杆(9),四个所述拨动杆(9)设置于包围阀门(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0),所述底架(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3)与下夹板(12)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球(14),多个滚球(14)的材质为PVC塑料。
CN202222032754.8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Active CN217931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754.8U CN217931183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2754.8U CN217931183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1183U true CN217931183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2754.8U Active CN217931183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1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6745B (zh) 双阀板密封阀
US2812778A (en) Pipe line plugger
US5082026A (en) Pipeline plugger
CN217931183U (zh) 一种新型压力管道检测辅助装
CN208060096U (zh) 一种装配式空调水钢管试压装置
US3025885A (en) Pipe line plugger
CN112268228A (zh) 一种埋设管道破损自动寻位修补设备
CN109099257B (zh) 一种多点挤压折叠式封堵板及其封堵装置和封堵方法
CN103671969A (zh) 一种双蝶板外清洗无菌式防混阀
CN209622065U (zh) 一种低阻力损失速关阀
US3922746A (en) Bleeder valve cleaner
CN112283438B (zh) 一种石油设备多功能阀门
CN112923092B (zh) 一种球阀
JP5205201B2 (ja) 管ライニング反転装置及び管ライニング反転方法
CN217401699U (zh) 一种高密封自锁式阀门
CN208871080U (zh) 一种衬氟球阀
CN206740324U (zh) 一种雾灯水密气密检测装置
CN219827815U (zh) 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管压消除取样阀装置
KR101369495B1 (ko) 배관 라인 스토핑 장치
CN220488400U (zh) 一种防外漏自密封阀门
CN215566977U (zh) 带有保护装置的液压机阀门
CN217177579U (zh) 一种便于维护和维修的船用阀门
CN2333847Y (zh) 楔形闸阀
CN206754414U (zh) 气动双插板门
CN206018281U (zh) 管道安全断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