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4881U -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4881U
CN217924881U CN202221578843.6U CN202221578843U CN217924881U CN 217924881 U CN217924881 U CN 217924881U CN 202221578843 U CN202221578843 U CN 202221578843U CN 217924881 U CN217924881 U CN 217924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keel
mutually
connecting piece
assembl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88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
李红宇
杨静
李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ezh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ezh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ezh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ezh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88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4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4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4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包括一对连接件和锁紧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连接部和竖向限位部,通过竖向限位部在一对连接件之间提供竖直方向限位,降低现场组装难度。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板龙骨及建筑模板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用模板的加固系统安装效果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建筑物浇筑质量和施工成本,是行业内长期关注和致力提高的技术效果。加固系统的两龙骨端部连接的区域一般在直面、阳角、阴角处,现有的连接方式直接将龙骨本体的端部区域作为连接结构,通过插销等附件配合连接,由于龙骨本体材料和工艺受限,难以满足连接强度要求。另一种方式是采用额外的连接件与两龙骨端部配合连接,此方式所需附件数量多,现场组装工序繁琐,并且不同区域连接所需连接件结构不同,增加了生产和现场组装难度,使零件周转率无法有效提高。
专利(ZL202121638071.6)提出一种用于连接龙骨端部的连接组件,一套相同结构的公件和母件,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龙骨端部快速连接,所需其他附件较少,并且两龙骨或多根龙骨可以先连接后整体上墙固定,组装更方便。但该连接组件在直墙面区域进行龙骨端部连接时,由于竖直方向缺少限位,尤其使得大尺寸龙骨在连接端部易发生竖直方向倾斜,不仅现场组装过程难度增大,模板加固后浇筑过程中,龙骨端部连接处的受力能力也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现场组装难度,提高连接强度,同时降低物料成本,便于运输和组装,提高零件周转率的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模板加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连接组件,用于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中龙骨端部进行直面和/或转角相互组装连接,包括一对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用于在所述相互组装状态下与另一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本体相互堆叠;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一侧,用于与所述龙骨端部连接,所述龙骨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一对连接件中的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有竖向限位部,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的所述竖向限位部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在竖直方向相互限位;还包括锁紧件,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锁紧件用于使所述一对连接件锁紧。
本实用新型在至少一连接件上设置了竖向限位部,当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组装状态时,通过竖向限位部在一对连接件之间形成竖直方向限位,一方面,在组装锁紧件之前和组装锁紧件过程中,可以使一对连接件连接的两龙骨之间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稳定,避免两龙骨之间发生竖直方向倾斜,使锁紧件的组装过程顺畅、方便,另一方面,在组装好锁紧件之后,由竖向限位部形成的竖直方向限位,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锁紧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不足,降低了对锁紧件的性能要求,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保证了两龙骨之间的组装连接强度。此外,仅通过一对连接件和一个锁紧件即完成组装连接过程,无需额外连接附件,降低物料成本,便于运输和组装,提高零件周转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一对连接件均设置有所述竖向限位部,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组装状态时,每个所述连接件的竖向限位部均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在竖直方向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一对连接件中的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有横向限位部,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在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而言的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上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一对连接件均设置有所述横向限位部,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组装状态时,每个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限位部均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竖向限位部包括从所述连接部朝向远离所连接的所述龙骨方向伸出的挡梁,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的所述本体与所述挡梁之间形成限位槽,使得另一者的所述本体插入所述限位槽,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在竖直方向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横向限位部包括从所述连接部朝向远离所连接的所述龙骨方向伸出的挡柱,所述本体设置有边缘开口,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 (10,20)的所述挡柱插入所述边缘开口,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边缘开口包括前边缘开口,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直面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 (10,20)的所述挡柱插入所述前边缘开口,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边缘开口包括侧边缘开口,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相互转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 (10,20)的所述挡柱插入所述侧边缘开口,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挡柱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竖向限位部之间延伸。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本体中部设置容纳部,所述锁紧件包括柱部,所述柱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纳部匹配,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柱部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一对连接件的所述容纳部,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锁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容纳部包括所述本体中部设置的通孔,所述柱部包括第一柱部,所述第一柱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通孔匹配,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柱部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一对连接件的所述通孔,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锁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容纳部包括所述锁紧件设置的第二柱部,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搭接部,所述第二柱部设置在所述搭接部一侧或两侧,所述本体边缘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柱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开口匹配,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第二柱部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一对连接件的所述开口,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锁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一对连接件中至少一连接件 (10,20)的所述本体在一侧边缘设置让位结构,以适于所述一对连接件在进行所述转角组装过程时,所述让位结构与另一者的所述横向限位部让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本体仅在一面朝向设置有所述限位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所述本体另一面设置有加强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龙骨单元,所述龙骨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连接组件中的连接件。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建筑模板加固系统,包括龙骨和用于龙骨端部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本体设置竖向限位部在一对连接件之间形成竖直方向限位,降低现场组装难度,提高连接强度,同时降低物料成本,便于运输和组装,提高零件周转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龙骨单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龙骨单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面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角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连接件,11-第一本体,12-第一连接部,13-第一竖向限位部,131- 第一限位槽,14-第一横向限位部,15-第一通孔,16-第一前边缘开口,17-第一侧边缘开口,18-第一让位结构,191-第一后部加强筋,192-第一前部加强筋, 20-第二连接件,21-第二本体,22-第二连接部,23-第二竖向限位部,231-第二限位槽,24-第二横向限位部,25-第二通孔,26-第二前边缘开口,27-第二侧边缘开口,28-第二让位结构,291-第二后部加强筋,292-第二前部加强筋,30-锁紧件,31-第一柱部,32-第二柱部,33-搭接部,40-龙骨,41-第一龙骨,42-第二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虽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第一”、“第二”等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不同部件,但是“第一”、“第二”仅是为了在不同的部件之间进行区分,而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用于对建筑浇筑模板进行加固,图8示例性展示对墙体浇筑时的加固系统整体,墙体结构包括直面墙区域、转角区域(包括阳角区域、阴角区域)、剪力墙端区域,基于图8的墙体结构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工作原理进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其他墙体、柱体结构,只要包括直面区域、转角区域、墙端区域等类似结构,均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进行龙骨端部连接。
为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方向进行定义,由于连接组件主要用于对两龙骨端部进行连接,连接组件的结构主要受龙骨方向限制,因此以模板加固状态时的龙骨所处状态进行方向定义。模板加固状态时,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此状态下龙骨延伸方向为第一水平方向X,与龙骨加固的模板平面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水平方向Y,第一水平方向X与第二水平方向Y相互垂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描述单个连接件结构时,是以与该单个连接件连接的龙骨作为方向参考,也就是说,对于不同连接件的相同结构进行描述时,可能参考的定义方向是不同的。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左图为第一连接件10,右图为第二连接件20),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和锁紧件30,其中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之间相互插接形成限位后,使用锁紧件30将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相互锁紧,从而将两龙骨端部稳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一连接部12,第一本体 11呈平行于水平面的板状结构,第一本体11在第一水平方向X上具有靠近龙骨端和远离龙骨端,第一连接部12设置在第一本体11靠近龙骨端,第一连接部12呈竖直方向的板状结构,即第一连接部12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一本体11靠近龙骨的端部,第一连接部12靠近龙骨一侧设置配合结构用于龙骨端部连接,远离龙骨一侧与第一本体11及其他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2设置成板状,在与龙骨端部连接时,可以与龙骨端面实现线接触,从而保证焊接更稳固。第一连接部12可以与双板龙骨连接(如图4 所示),也可以与单板龙骨连接(如图5所示),可以分别采用相应的不同连接结构,其属于常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第一本体11 和第一连接部12可以不成型为板状结构,只要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和连接时相互配合顺畅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21呈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板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21也可以是具有倾斜角度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21呈等厚板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也可以是朝一个方向呈厚度递增或递减的板状,只要在一对连接组件相互组装状态下,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21可相互堆叠即可。
竖直方向限位
为解决竖直方向限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部11远离龙骨侧设置有第一竖向限位部13,第一竖向限位部13从第一连接部12朝远离龙骨方向伸出,伸出部分沿第二水平方向Y延伸,从而形成挡梁。其中,挡梁在远离龙骨方向水平伸出量及沿第二水平方向Y的延伸长度构成了与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之间的接触面积,直接决定了连接组件在竖直方向的限位承受能力。基于此结构,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本体11与第一竖向限位部13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水平方向Y延伸的第一限位槽131,第一限位槽131在竖直方向的尺寸与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在竖直方向的厚度匹配,当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达到相互组装状态时,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可以插入第一限位槽131,从而使第二本体 21通过第一限位槽131在竖直方向获得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竖向限位部13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11的一面(如图1中所示),也可以在第一本体11的两面(图中未示出),在两面均设置第一竖向限位部13的情况下,当连接组件相互组装时,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可以选择性插入第一本体1两面的限位槽,提高了现场施工组装的便捷性,但相应提高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竖向限位部13可以是从第一连接部12伸出的挡梁,该结构从制备工艺和受力情况看,综合性能是最优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第一竖向限位部13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本体11的表面,例如在第一本体11表面设置类似于门架形式的结构,门架横梁与第一本体11之间形成开口,第二本体12可以插入开口从而获得竖直方向限位。
直面组装时第二水平方向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进一步提供沿第二水平方向Y的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部11远离龙骨侧设置有第一横向限位部14,第一横向限位部14从第一连接部12朝远离龙骨方向伸出,伸出部分在第一竖向限位部13与第一本体11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形成挡柱。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根挡柱,两根挡柱在第二水平方向Y上具有间距。在直面连接状态下,为与挡柱配合,第二本体21的前边缘设置有第二前边缘开口26,第二前边缘开口26的开口尺寸与两根挡柱的间距匹配,当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达到相互组装状态时,第二连接件20 的第二本体21插入第一限位槽131的同时,两根挡柱插入第二前边缘开口26,从而使第二本体21通过挡柱在第二水平方向Y获得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横向限位部14包括两根挡柱(如图1中所示),也可以仅包括一根挡柱,或包括多根挡柱,相应的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的第二前端边缘开口26的数量和尺寸需与竖直挡条匹配(图中未示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横向限位部14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11的一面(如图1中所示),也可以在第一本体11的两面(图中未示出),在两面均设置第一横向限位部14的情况下,当连接组件相互组装时,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的第二前边缘开口26可以选择性插入第一本体11两面的第一横向限位部14,提高了现场施工组装的便捷性,但相应提高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二横向限位部14可以是从第一连接部12伸出的挡柱,该结构从制备工艺和受力情况看,综合性能是最优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第一连接部12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一本体11 的表面,例如在第一本体11表面独立设置挡柱,第二本体21的第二前端边缘开口26与该独立设置挡柱配合从而获得第二水平方向Y的限位。
转角组装时第二水平方向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组件还可以同时用于转角连接。为适配转角连接场景,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的侧边缘设置有第二侧边缘开口27,第二侧边缘开口27的开口深度和尺寸与第一横向限位部14匹配,在相互转角组装状态时,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20连接的龙骨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本体21伸入第一本体11与第一限位部13之间的第一限位槽131以获得竖直方向限位,同时第一横向限位部14伸入第二侧边缘开口27并配合,从而形成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 而言在第二水平方向Y上的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二本体21的一个侧边缘设置第二侧边缘开口27,使得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仅可在一个方向上形成转角组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1的两个侧边缘均设置第二侧边缘开口27,使得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在两个方向上形成转角组装。
锁紧结构
在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处于相互组装状态下,通过锁紧件 30对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进行锁紧操作。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本体11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5,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5,当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处于相互组装状态下,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25位置相互对准,锁紧件30至少包括第一柱部31,第一柱部31的截面形状与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25匹配,将锁紧件30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 25,使得第一柱部31可以为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提供水平方向锁紧。此处描述的截面形状匹配,可以是通孔15、通孔25分别与主锁紧部31形成过盈配合,也可以是通孔15、通孔25的位置具有一定程度的偏移错位,使在组装状态下,通孔15、通孔25重叠部分形成的通孔与主锁紧部31形成过盈配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通孔15、通孔25、第一柱部3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通孔15、25可以为长条孔,第一柱部31相应为销片;又例如通孔15、25可以为圆形孔,第一柱部31相应为圆柱或圆锥形销柱。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通孔15、通孔25内可以设置内螺纹,第一柱部31可以是设置有外螺纹的螺杆,从而将螺杆旋拧入通孔15、通孔25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锁紧件30还包括第二柱部32和搭接部 33,第一柱部31和第二柱部32分别连接在搭接部33的两端,第二柱部 32的截面形状与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的前边缘开口、侧边缘开口匹配,从而在开口处为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之间提供锁紧。具体的,当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处于直面相互组装状态时,如图6所示,第一柱部31穿过通孔15、通孔25,第二柱部32嵌入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让位结构18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侧边缘开口27,或者嵌入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侧边缘开口17和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让位结构28,从而对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提供锁紧。当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处于转角相互组装状态时,如图7所示,第二柱部32嵌入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前边缘开口16和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侧边缘开口27,或者嵌入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让位缺口18和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前边缘开口26,从而对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提供锁紧。
当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处于直面组装状态时,第一让位缺口18和第二侧边缘开口27共同形成凹陷,若此凹陷恰好与木模板次龙骨或铝膜板肋板位置重叠时,次龙骨或肋板在此凹陷处无法获得足够支撑,使此节点的连接组件对模板加固存在薄弱,对模板加固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第二柱部32将该凹陷填充,利用第二柱部32压紧于次龙骨或肋板,对模板局部实现补强加固。此处的第一让位缺口18、第二让位缺口28在下文中提及。
在另一实施例中,锁紧件可以不包括第二柱部32,即搭接部33仅连接有第一柱部31并对第一柱部31在竖直方向限位。在另一实施例中,搭接部33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柱部32,在直面组装状态下,两个第二柱部32分别嵌入两侧的开口中,此情况下可以设置或不设置第一柱部 31。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使用第一柱部31而无需搭接部33,此情况下第一柱部31利用自身截面形状过盈配合在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25 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只要是能够将一对连接件相互锁紧的锁紧件,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例如,第二柱部31继续伸长并使用螺杆或销等零件将两侧的第二柱部31在一对连接件远离搭接部33的相反侧对穿锁紧,或采用类似夹紧机构从一个侧面或两侧将一对连接件夹紧等。
两个连接组件结构关系
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可以各自采用不同结构,只要具有前文提及的需要配合的结构即可。例如,第二连接件20可以仅包括第二本体21和第二连接部22,而无需设置第二竖向限位部23和第二横向限位部 24,组装时近利用第二本体21的前边缘开口26和侧边缘开口27与第一连接件10进行配合组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可以实现直面组装状态和转角组装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仅可实现直面组装状态或转角组装状态,此情况下,例如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本体21仅设置第二前边缘开口26,而无需设置第二侧边缘开口27。
但出于组装方便、连接受力均衡、制造工艺简化和成本低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 可以为镜像对称结构,如前所述,第一连接件10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竖向限位部13、第一横向限位部14、第一通孔15、第一前边缘开口16、第一侧边缘开口17、第一让位结构18,第二连接件20 同样包括第二本体21、第二连接部22、第二竖向限位部23、第二横向限位部24、第二通孔25、第二前边缘开口26、第二侧边缘开口27、第二让位结构28。通过此方式设置,在直面组装状态时,如图6所示,第一本体 11前边缘伸入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限位槽231、第二本体21伸入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限位槽131,从而共同形成竖直方向限位;第一横向限位部 14伸入第二前边缘开口26、第二横向限位部24伸入第一前边缘开口16,从而共同形成第二水平方向Y的限位。
在转角组装状态时,如图7所示,第一本体11侧边缘伸入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限位槽231、第二本体21侧边缘伸入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限位槽131,从而共同形成竖直方向限位;第一横向限位部14伸入第二让位结构28、第二横向限位部24伸入第一侧边缘开口17,从而共同形成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0而言的第二水平方向Y的限位(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0 而言是第一水平方向X)。需要说明,尽管如前文所述,第一本体11两侧均可设置第一侧边缘开口17,第二本体21两侧均可设置第二侧边缘开口27,但为了保证连接组件包括的一对连接件同时具有直面组装功能和转角组装功能,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的仅一侧设置有第一侧边缘开口17,另一侧设置第一让位缺口18,和/或第二本体21的仅一侧(与第一本体11径向相反侧)设置有第二侧边缘开口27,另一侧设置第二让位缺口28。通过设置第一让位缺口18、和/或第二让位缺口28,在进行转角连接时,可以避免一连接件的本体与另一连接件的第二限位部互不冲突,保证两连接件可以组装到位。例如,如图7所示,若第二本体21 靠近第一本体11的侧边缘设置为侧开口(类似第二侧开口27),同时第一本体11靠近第二本体21的侧边缘也设置为侧开口(类似第一侧开口 17),会导致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无法在转角组装状态组装到位,因此至少应有一侧开口形成为让位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21仅在一面朝向设置有第一竖向限位部13、第一横向限位部14、第二竖向限位部23、第二横向限位部24,另一面设置第一后部加强筋191、第一前部加强筋192、第二后部加强筋291、第二后部加强筋292,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件的龙骨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龙骨单元,在龙骨40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12 连接第一连接件10,或通过第二连接部22连接第二连接件20,或在龙骨 4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或分别连接两个第一连接件10或两个第二连接件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龙骨40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件在竖直方向的朝向可以相同或相反。龙骨40端部与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22可通过焊接、卡接等常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是,如图4和5所示,龙骨40可以是任意常规龙骨,例如可以为双板龙骨(图4),也可以为单板龙骨(图5)。龙骨4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且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二连接件20在竖直方向的朝向相反,即第一连接件10的第一竖向限位部13与第二连接件20的第二竖向限位部23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龙骨 40的两个朝向。
加固系统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可以方便快捷完成整个墙体建筑模板加固。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首先按照建筑结构图纸将模板60(图8 为铝合金模板,也可以为塑料模板或木模板)搭建好,阴角位置向两端逐根连接龙骨40,根据本实施例,阴角、直面区域均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进行龙骨40端部连接。尽管最优的阳角连接方式,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单板龙骨单元插入双板龙骨单元的侧部开口并使用插片锁紧,以及尽管最优的墙端连接方式,是使用对拉螺杆穿过本实用新型双板龙骨单元的侧部开口进行锁紧,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阳角、墙端区域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进行龙骨40端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两龙骨单元进行组装时,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可以是直接沿水平方向插装,即第二本体22沿水平方向移动插入第一限位槽131内,也可以是呈一定角度插装,即第二本体22沿一定角度斜向插入第一限位槽131内。当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均设置第一竖向限位部13、第二竖向限位部23时,插装时的斜向角度受到制约,基本上只能沿水平方向插装达到组装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连接组件,用于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中龙骨(40)端部进行直面和/或转角相互组装连接,包括一对连接件(10,2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10,20)包括:
本体(11,21),用于在所述相互组装状态下与另一所述连接件(10,20)的所述本体(11,21)相互堆叠;
连接部(12,22),设置于所述本体(11,21)一侧,用于与所述龙骨(40)端部连接,所述龙骨(40)沿第一水平方向(X)延伸;
其中,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中的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有竖向限位部(13,23),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的所述竖向限位部(13,23)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竖直方向相互限位;
还包括锁紧件(30),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锁紧件(30)用于使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均设置有所述竖向限位部(13,23),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每个所述连接件(10,20)的竖向限位部(13,23)均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竖直方向相互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中的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有横向限位部(14,24),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设置的所述横向限位部(14,24)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而言的所述第一水平方向(X)垂直的第二水平方向(Y)上相互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均设置有所述横向限位部(14,24),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每个所述连接件(10,20)的横向限位部(14,24)均与另一者配合,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Y)上相互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限位部(13,23)包括从所述连接部(12,22)朝向远离所连接的所述龙骨(40)方向伸出的挡梁,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的所述本体(11,21)与所述挡梁之间形成限位槽(131,231),使得另一者的所述本体(11,21)插入所述限位槽(131,231),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竖直方向相互限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部(14,24)包括从所述连接部(12,22)朝向远离所连接的所述龙骨(40)方向伸出的挡柱,所述本体(11,21)设置有边缘开口(16,17,26,27),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的所述挡柱插入所述边缘开口(16,17,26,27),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Y)上相互限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开口(16,17,26,27)包括前边缘开口(16,26),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直面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的所述挡柱插入所述前边缘开口(16,26),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Y)上相互限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开口(16,17,26,27)包括侧边缘开口(17,27),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转角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10,20)的所述挡柱插入所述侧边缘开口(17,27),从而使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Y)上相互限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柱在所述本体(11,21)与所述竖向限位部(13,23)之间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21)中部设置容纳部,所述锁紧件(30)包括柱部,所述柱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纳部匹配,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柱部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的所述容纳部,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锁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所述本体(11,21)中部设置的通孔(15,25),所述柱部包括第一柱部(31),所述第一柱部(3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通孔(15,25)匹配,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柱部(31)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的所述通孔(15,25),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锁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所述锁紧件(30)设置的第二柱部(32),所述锁紧件(30)还包括搭接部(33),所述第二柱部(32)设置在所述搭接部一侧或两侧,所述本体(11,21)边缘设置有开口(16,17),所述第二柱部(3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开口匹配,以适于当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处于所述相互组装状态时,所述第二柱部(32)沿所述竖直方向插入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的所述开口(16,17),使得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锁紧。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中至少一连接件(10,20)的所述本体(11,21)在一侧边缘设置让位结构(18,28),以适于所述一对连接件(10,20)在进行所述转角相互组装过程时,所述让位结构(18,28)与另一者的所述横向限位部(14,24)让位。
1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21)仅在一面朝向设置有所述限位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21)另一面设置有加强筋(191,192,291,292)。
16.一种龙骨单元,包括龙骨(40),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40)至少一端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中的任一连接件(10,20)。
17.一种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包括龙骨(40)和用于龙骨(40)端部连接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选自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CN202221578843.6U 2022-06-22 2022-06-22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Active CN217924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843.6U CN217924881U (zh) 2022-06-22 2022-06-22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843.6U CN217924881U (zh) 2022-06-22 2022-06-22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4881U true CN21792488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2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8843.6U Active CN217924881U (zh) 2022-06-22 2022-06-22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4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24881U (zh)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EP1349766B1 (en) Arrangement for connecting vehicle chassis beams
CN218234353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建筑模板加固系统
CN210828318U (zh) 一种应用于超厚竖向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内角加固结构
CN109098444B (zh) 建筑模板
CN115030494A (zh) 连接组件、龙骨单元及建筑浇筑模板加固系统
CN213868280U (zh) 梁柱连接节点
CN212795343U (zh) 一种组合式金属模板结构
CN212613770U (zh) 一种模板固定组件及其安装组合方式
CN210396528U (zh) 一种无焊接免油漆彩钢门框
CN205206049U (zh) 一种钢结构悬挑梁连接件
CN220365049U (zh) 混凝土挡墙模板系统
CN116950225B (zh) 一种连接件及预制建筑构件
CN213297145U (zh) 一种大钢模板的侧模加固方式
CN114352008B (zh) 一种综合梁柱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6380579U (zh) 连接组件及龙骨单元
CN214169507U (zh) 一种组合旋紧式对拉锚栓连接件
CN211395973U (zh) 一种钢柱钢梁连接件
CN216810971U (zh) 一种组合式柱箍锁紧块
CN212359094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用铝模板装置
CN215484675U (zh) 连接组件及龙骨单元
CN214497849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柱头连接件
CN212897596U (zh) 一种新型背楞连接组件及其模板组件
CN211949610U (zh) 内插型加固构件、角对拉器、墙模和柱模背楞加固体系
CN215330463U (zh) 宽扁柱与变截面端梁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