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3802U - 铲斗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铲斗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3802U
CN217923802U CN202221798401.2U CN202221798401U CN217923802U CN 217923802 U CN217923802 U CN 217923802U CN 202221798401 U CN202221798401 U CN 202221798401U CN 217923802 U CN217923802 U CN 217923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ucket
wear
bucket body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84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亮
尤华鹏
张成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Sany Load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984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3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3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3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ov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铲斗及作业机械,包括斗体、刃板和第一底部耐磨板,斗体用于与作业机械的动臂连接,刃板设置在斗体远离动臂的一端,第一底部耐磨板设置在斗体的下方,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一端与刃板连接,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与斗体连接,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高于刃板。通过在铲斗的斗体下方设置有第一底部耐磨板,可以提高铲斗的耐磨性;第一底部耐磨板靠近动臂的一端高于刃板,在边收斗边插入时,可以减少铲斗后部与物料或地面的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斗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铲斗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铲斗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防止铲斗在使用时被磨损,在铲斗的底部设置耐磨板,以增加铲斗的耐磨性,而现有铲斗底部设置的耐磨板与刀板等高,耐磨板的后侧(即靠近铲斗与动臂的铰接侧)易被磨损,从而致使铲斗的后侧易被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铲斗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铲斗底部设置的耐磨板与刀板等高,耐磨板后侧易被磨损而致使铲斗的后侧易被磨损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铲斗,包括:
斗体;用于与作业机械的动臂连接;
刃板,设置在所述斗体远离所述动臂的一端;
第一底部耐磨板,设置在所述斗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刃板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斗体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刃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与所述刃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夹角;
或,
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包括:
第一部分,与所述刃板连接;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斗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刃板平行,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一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所述斗体包括:
下斗体板,用于与所述动臂连接,所述刃板设置在所述下斗体板远离所述动臂的一端;
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斗体板的两侧;
两个侧刃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下斗体板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所述下斗体板包括:
背板,用于与所述动臂连接;
底板,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与所述刃板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刃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还包括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下方,且所述耐磨块靠近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设置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还包括:
第二底部耐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二底部耐磨板凸出于所述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所述下斗体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均为耐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所述侧刃板包括:
第一侧刃板;
第二侧刃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刃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侧刃板对接,且所述第二侧刃板为耐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和所述底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铲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铲斗及作业机械,通过在铲斗的斗体下方设置有第一底部耐磨板,可以提高铲斗的耐磨性;并且第一底部耐磨板靠近动臂的一端高于刃板,在边收斗边插入时,可以减少铲斗后部与物料或地面的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斗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铲斗的立体图之一(侧刃板为一体式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铲斗的立体图之二(侧刃板为一体式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铲斗的立体图之三(侧刃板为分体式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铲斗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铲斗的立体图之四。
附图标记:
1、主刃板;11、第一副刃板;12、第二副刃板;
2、下斗体板;21、底板;22、背板;
3、上斗体板;4、侧板;5、侧刃板;
51、第一侧刃板;52、第二侧刃板;6、第一耳板;
7、第二耳板;8、第一底部耐磨板;81、第一部分;
82、第二部分;9、第二底部耐磨板;10、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铲斗及作业机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铲斗,包括斗体、刃板和第一底部耐磨板8。
其中,斗体用于与作业机械的动臂连接,具体地,斗体用于与作业机械的斗杆和连杆连接。
刃板可以设置在斗体远离动臂的一端,这样,便于挖掘或铲装等。
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设置在斗体的下方,并且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一端可以与刃板连接,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可以与斗体连接。这样,第一底部耐磨板8能够对斗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铲斗在铲装时斗体与地面的磨损,从而能够提高斗体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一端为远离动臂的一端,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为靠近动臂的一端。
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高于刃板。这样,在边收斗边插入时,可以减小第一底部耐磨板8与物料或地面的接触,从而降低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磨损,进一步地降低了斗体的磨损,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铲斗的使用寿命。
如此设置,在铲斗的斗体下方设置有第一底部耐磨板8,并且第一底部耐磨板8靠近动臂的一端高于刃板,这样,在边收斗边插入时,可以减少铲斗后部与物料的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斗体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底部耐磨板8与刃板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夹角,以使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能够高于刃板,从而在铲斗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增大第一底部耐磨板8后端(第二端)到地面的距离,能够降低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磨损。
这里,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为平板或弧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包括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第一部分81与刃板连接,第二部分82可以与第一部分81和斗体连接。
其中,第一部分81可以与刃板平行,第二部分82与第一部分81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夹角,以使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能够高于刃板,从而在铲斗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增大第一底部耐磨板8后端(第二端)到地面的距离,能够降低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磨损。
这里,第二部分82可以为平板或弧形板。并且,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斗体可以包括下斗体板2、两个侧板4,其中,下斗体板2用于与动臂连接,并且刃板可以设置在下斗体板2远离动臂的一侧;两个侧板4可以分别设置在下斗体板2的两侧,具体地,两个侧板4可以分别设置在下斗体板2的左右两侧。这样,下斗体板2和两个侧板4之间能够形成斗状空间,从而能够用于盛装物料。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下斗体板2和侧板4均可以为耐磨板。这样,可以提高斗体内外侧的耐磨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斗体的耐磨性,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铲斗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避免贴附的耐磨板不能全部覆盖斗体和由于贴附耐磨板造成铲斗重量增加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下斗体板2可以包括背板22和底板21,其中,背板22用于与动臂连接,具体地,背板22与作业机械的斗杆和连杆连接;底板21与背板22连接,这里底板21与背板2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既可以减少连接结构,又能够提高下斗体板2的密封性和强度。
并且,底板21远离背板22的一端可以与刃板连接,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位于底板21的下方,以对底板21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底板21与地面或物料的磨损。
另外,底板21与刃板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夹角,并且第二夹角可以大于第一夹角,即底板21的高度高于第一底部耐磨板8。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降低铲斗的磨损,可以保证铲斗底部能够具有一定的刚度。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底部耐磨板8与底板21可以通过筋板连接,具体地,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板,并且两个筋板均与底板21连接。这样,第一底部耐磨板8、两个筋板与底板21之间形成箱式结构,以对底板21起到加强作用,从而可以提高铲斗底部的刚度。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斗体还可以包括两个侧刃板5,两个侧刃板5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4远离下斗体板2的一端,以便于斗体铲装或挖掘。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侧刃板5可以包括第一侧刃板51和第二侧刃板52,第一侧刃板51和第二侧刃板52均与侧板4连接,并且,第二侧刃板52可以位于第一侧刃板51的下方,并且第二侧刃板52可以与第一侧刃板51对接。
即,侧刃板5沿上下方向分为了第一侧刃板51和第二侧刃板52。这里,不对第一侧刃板51和第二侧刃板52的长度作具体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刃板52可以为耐磨板。这样,可以提高侧刃板5的耐磨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铲斗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刃板52的底端与刃板相抵。
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刃板5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侧刃板5可以为耐磨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并且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均匀分布在斗体的下方。这样,既可以保证铲斗的平衡性,又能够提高铲斗的耐磨性。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22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耳板6和一个第二耳板7,两个第一耳板6用于与作业机械的斗杆连接,第二耳板7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连杆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耳板6的下方,并且两个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耳板6的底端连接。这样,既能够保证下斗体板2的底板21,又不会妨碍铲斗与作业机械的斗杆和连杆的连接。
这里,第一底部耐磨板8可以与第一耳板6为一体式结构,以减少连接结构,提高铲斗的强度。或者,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部分82可以与第一部分81和第一耳板6的底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铲斗还可以包括耐磨块10,耐磨块10可以设置在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下方,并且耐磨块10可以靠近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设置,或者,耐磨块10可以设置在第一底部耐磨板8的第二端。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铲斗的耐磨性,从而可以提高铲斗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铲斗还可以包括第二底部耐磨板9,第二底部耐磨板9可以设置在底板21与侧板4的连接处的下方,并且第二底部耐磨板9可以凸出于侧板4。这样,通过第二底部耐磨板9可以对底板21和侧板4的焊缝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底板21和侧板4的焊缝处被磨损而导致焊缝失效而致使底板21和侧板4分离,使铲斗无法继续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铲斗包括两个第二底部耐磨板9,两个第二底部耐磨板9分别位于两个侧板4与底板21的连接处的下方。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底部耐磨板9与底板21相贴合,并且第二底部耐磨板9与刃板连接。
这里,第一底部耐磨板8和第二底部耐磨板9可以设置有通孔,以减轻第一底部耐磨板8和第二底部耐磨板9的重量,从而减轻铲斗的重量,使铲斗满足轻量化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斗体还可以包括上斗体板3,上斗体板3位于下斗体板2的上方,并且上斗体板3与下斗体板2的背板22连接;侧板4的顶端和第一侧刃板51的顶端与上斗体板3连接。
这里,背板22、侧板4、第一侧刃板51均可以与上斗体板3焊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刃板可以包括主刃板1和副刃板,主刃板1与底板21连接,副刃板设置在主刃板1的下方,并且副刃板与主刃板1错位设置,以使副刃板的端部凸出于主刃板1。这样,可以提高刃板的挖掘或铲装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副刃板可以包括第一副刃板11和两个第二副刃板12,两个第二副刃板12可以位于第一副刃板11的两侧。这样,当其中一者损坏时便于更换。
并且,第一副刃板11和第二副刃板12均可以为耐磨板,以提高铲斗的耐磨性,从而提高铲斗的使用寿命。
上述耐磨板可以采用NM360耐磨板。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作业机械与上文描述的铲斗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铲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铲斗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一致,则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作业机械可以为装载机、挖掘机,或其他设置有铲斗的工程机械,这里不对作业机械作具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斗体,用于与作业机械的动臂连接;
刃板,设置在所述斗体远离所述动臂的一端;
第一底部耐磨板,设置在所述斗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刃板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斗体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高于所述刃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与所述刃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夹角;
或,
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包括:
第一部分,与所述刃板连接;
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斗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刃板平行,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包括:
下斗体板,用于与所述动臂连接,所述刃板设置在所述下斗体板远离所述动臂的一端;
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斗体板的两侧;
两个侧刃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下斗体板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斗体板包括:
背板,用于与所述动臂连接;
底板,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与所述刃板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刃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下方,且所述耐磨块靠近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设置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底部耐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且所述第二底部耐磨板凸出于所述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斗体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均为耐磨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刃板包括:
第一侧刃板;
第二侧刃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刃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侧刃板对接,且所述第二侧刃板为耐磨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部耐磨板和所述底板。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铲斗。
CN202221798401.2U 2022-07-12 2022-07-12 铲斗及作业机械 Active CN217923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8401.2U CN217923802U (zh) 2022-07-12 2022-07-12 铲斗及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8401.2U CN217923802U (zh) 2022-07-12 2022-07-12 铲斗及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3802U true CN217923802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8401.2U Active CN217923802U (zh) 2022-07-12 2022-07-12 铲斗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3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5436B (zh) 挖掘机铲斗和推土机
US8875422B2 (en) Excavating bucket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AU2013267345A1 (en) Lip for excavating bucket
US4459768A (en) Bucket design
WO2015105798A1 (en) Wear member
US20140331528A1 (en) Excavating bucket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217923802U (zh) 铲斗及作业机械
JP2011058278A (ja) 作業バケット
KR100666435B1 (ko) 건설기계의 굴삭 버킷
US2783903A (en) Bucket arrangements for power loaders
JP2013217067A (ja) 掘削バケット
CN210421205U (zh) 一种工程机械铲斗保护装置
CN216428364U (zh) 铲斗及挖掘机
US3006087A (en) Bucket line for trenching machine
CN210459337U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多功能铲斗
CN218204622U (zh) 挖掘机耐磨型矿山斗
JPS624492B2 (zh)
CN203080583U (zh) 铲斗及具有该铲斗的挖掘机
CN218204621U (zh) 一种防护性强的挖掘机用防护板
KR100263532B1 (ko) 굴삭기의 내마모 버켓
US1642189A (en) Dipper for excavating machinery
CN212153532U (zh) 一种挖掘机用多功能铲斗
CN210658510U (zh) 一种铲斗
CN110747916A (zh) 一种挖掘机用推土铲
CN213086914U (zh) 一种装载机用的铲斗及装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8

Address after: 313000, No.18-666, Industrial Road, South Taihu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High-tech Zone, Wuxing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Sany Load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lock a, 318 Lianggang Avenue,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