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3127U -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3127U
CN217923127U CN202222258586.4U CN202222258586U CN217923127U CN 217923127 U CN217923127 U CN 217923127U CN 202222258586 U CN202222258586 U CN 202222258586U CN 217923127 U CN217923127 U CN 217923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late
seat
adjusting
adjusting rod
precas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85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加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85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3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3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3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第三座板和支撑组件。第一座板、第二座板和第三座板依次上下间隔设置。第一座板具有第一基准线,第二座板具有与第一基准线呈夹角的第二基准线。第一座板的中部与第二座板的中部枢接,第二座板的中部与第三座板的中部枢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支撑于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之间,且长度可调,使第一座板上的第一基准线相对于第二座板的夹角可调;第二支撑件支撑于第二座板和第三座板之间,且长度可调,使第二座板的第二基准线相对于第三座板的夹角可调。该预制梁调坡装置能同时调节两个方向的坡度,且稳固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市政等桥梁工程建设中,通常会根据地形条件设置具有坡度的桥梁,其中,坡度分为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纵向坡度为桥梁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基准面(如水平面)的坡度,横向坡度为桥梁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基准面的坡度。施工时,设置两支座,在两支座上方各放置一块楔形钢板,同时,支座与楔形钢板之间还设置有调坡器,利用调坡器调节楔形钢板的坡度,使其与桥梁坡度一致。最后,在两楔形钢板上方架设预制梁,使得预制梁安装后坡度合理,且支座的受力均匀,防止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受损,寿命缩短,造成安全隐患。
调坡器的工作原理为:顶板和底板上下间隔设置,且顶板和底板的中部铰接。将楔形钢板放置于顶板上,通过改变顶板相对于底板的夹角,进而得到预设坡度的楔形钢板。目前调坡器中顶板和底板的铰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枢接式,顶板和底板通过枢接轴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调坡,但只可调节顶板上的一个方向(垂直于枢接轴轴向的方向)相对于底板的夹角,即只可调节横向坡度或纵向坡度,应用具有局限性。另一种是球铰式,通过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相配合的球铰轴承和连接杆,实现顶板上的任意方向相对于底板的夹角可调,即横向坡度和纵向坡度均可调节;但是由于预制梁在后期张拉过程中会起拱,向调坡器的中部滑移,而调坡器中部的球铰轴承和连接杆的承压能力又较弱,在承受较大压力时,连接杆容易在球铰轴承内不定向转动,从而导致调坡器上的楔形钢板和预制梁坍塌,稳固性和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能够实现两个方向上的坡度的同时调节,且安全性和稳固性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包括:
第一座板、第二座板和第三座板,依次上下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座板被配置为用于支撑楔形钢板;
所述第一座板具有第一基准线,所述第二座板具有第二基准线,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呈夹角;
所述第一座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座板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二座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三座板的中部枢接;
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第一座板和所述第二座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可调,使所述第一座板上的所述第一基准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座板的夹角可调,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设于所述第一座板和所述第二座板枢接位置的两侧;
第二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第二座板和所述第三座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长度可调,使所述第二座板的所述第二基准线相对于所述第三座板的夹角可调,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分设于所述第二座板和所述第三座板枢接位置的两侧。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枢接组件,所述第一枢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轴;
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板上;
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枢接;和/或,
还包括第二枢接组件,所述第二枢接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轴;
第三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上;
第四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座板上;所述第四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三连接件枢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枢接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枢接组件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枢接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枢接组件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轴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设于所述第一轴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插设有第一限位销;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轴包括第二轴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设于所述第二轴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轴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插设有第二限位销。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板和所述第二座板两者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调节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板和所述第二座板两者中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调节杆伸入所述第一套筒内的长度可调;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和所述第三座板两者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调节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和所述第三座板两者中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二调节杆伸入所述第二套筒内的长度可调。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调节杆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调节杆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座板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座板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半球面凸起,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球面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半球面凸起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或,
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座板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座板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半球面凸起,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半球面凸起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半球面凸起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杆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并能在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杆旋转;和/或,
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杆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件穿设所述第二调节孔并能在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杆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板,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一座板或所述第二座板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二座板或所述第三座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座板和所述第二座板均呈矩形,且所述第一座板的长边与所述第二座板的长边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基准线为所述第一座板的短边,所述第二基准线为所述第二座板的长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第三座板和支撑组件。预制梁调坡装置在使用时,楔形钢板设置于第一座板上。调节第一支撑件的长度,使第一座板相对于第二座板转动,从而使第一座板上的第一基准线相对于第二座板的夹角变化;调节第二支撑件的长度,使第二座板相对于第三座板转动,从而使第二座板上的第二基准线相对于第三座板的夹角变化,并带动第一座板相对于第三座板的夹角变化。且由于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呈夹角,使得同时调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就能够将第一座板两个方向的坡度都调节到需求坡度,从而得到预设坡度的楔形钢板。在第一座板中部承受较大压力时,由于第一座板的中部和第二座板的中部枢接,第二座板的中部和第三座板的中部枢接,枢接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一座板或第二座板不会不定向转动;且第一座板相对于第二座板的转动方向和第二座板相对于第三座板的转动方向成夹角,即使压力作用下,第一座板相对于第二座板转动、第二座板相对于第三座板转动,第一座板上设置的楔形钢板也不会往一个方向侧翻,提升了预制梁调坡装置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该预制梁调坡装置能够同时调节两个方向的坡度,实用性强,且承压能力强,稳固性和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梁调坡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板与第一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座板与第一支撑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座板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座板与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座板与第三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座板与第二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座板与第二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9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第一座板;
2、第二座板;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
3、第三座板;
4、支撑组件;41、第一支撑件;411、第一套筒;4111、第一加强肋板;412、第一调节杆;4121、第一调节孔;4122、第一半球面凸起;
42、第二支撑件;421、第二套筒;4211、第二加强肋板;422、第二调节杆;4221、第二调节孔;4222、第二半球面凸起;
5、第一枢接组件;51、第一连接件;52、第二连接件;53、第一连接轴;531、第一止挡部;532、第一轴部;54、第一限位销;
6、第二枢接组件;61、第三连接件;611、第三连接孔;62、第四连接件;621、第四连接孔;63、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公路、市政等建设工程的桥梁在施工时,桥梁的两个支座上各放置一块楔形钢板,并在支座和楔形钢板间设置调坡器,调坡器用于调节楔形钢板的坡度,以便预制梁架设于两楔形钢板上时,预制梁的坡度能够达到桥梁的设计坡度要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包括第一座板1、第二座板2、第三座板3和支撑组件4。第一座板1、第二座板2和第三座板3依次上下间隔设置。第一座板1被配置为用于支撑楔形钢板,即第一座板1相对于基准面(如水平面)的坡度与楔形钢板相对于基准面(如水平面)的坡度相同。
第一座板1具有第一基准线,第二座板2具有第二基准线,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呈夹角。第一座板1的中部与第二座板2的中部枢接,第二座板2的中部与第三座板3的中部枢接。
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第一支撑件41支撑于第一座板1和第二座板2之间,且第一支撑件41的长度可调,使第一座板1上的第一基准线相对于第二座板2的夹角可调。多个第一支撑件41分设于第一座板1和第二座板2枢接位置的两侧。第二支撑件42支撑于第二座板2和第三座板3之间,且第二支撑件42的长度可调,使第二座板2的第二基准线相对于第三座板3的夹角可调。多个第二支撑件42分设于第二座板2和第三座板3枢接位置的两侧。
预制梁调坡装置在使用时,楔形钢板设置于第一座板1上。调节第一支撑件41的长度,使第一座板1相对于第二座板2转动,从而使第一座板1上的第一基准线相对于第二座板2的夹角变化;调节第二支撑件42的长度,使第二座板2相对于第三座板3转动,从而使第二座板2上的第二基准线相对于第三座板3的夹角变化,并带动第一座板1相对于第三座板3的夹角变化。且由于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呈夹角,使得同时调节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就能够将第一座板1两个方向的坡度都调节到需求坡度,从而得到预设坡度的楔形钢板。
在第一座板1中部承受较大压力时,由于第一座板1的中部和第二座板2的中部枢接,第二座板2的中部和第三座板3的中部枢接,枢接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一座板1或第二座板2不会不定向转动;且第一座板1相对于第二座板2的转动方向和第二座板2相对于第三座板3的转动方向成夹角,即使压力作用下,第一座板1相对于第二座板2转动、第二座板2相对于第三座板3转动,第一座板1上设置的楔形钢板也不会往一个方向侧翻,提升了预制梁调坡装置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该预制梁调坡装置能够同时调节两个方向的坡度,实用性强,且承压能力强,稳固性和安全性好。
可选地,如图1、图3、图5和图8所示,第一座板1和第二座板2均呈矩形,且第一座板1的长边与第二座板2的长边上下对应,第一基准线为第一座板1的短边,第二基准线为第二座板2的长边,使得预制梁调坡装置能够直接调节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精准高效。在调坡过程中,第一座板1的短边相对于第二座板2的夹角变化,第二座板2的长边相对于第三座板3的夹角变化。本实施例中,第三座板3也呈矩形,第三座板3的长边与第二座板2的长边上下对应,使得预制梁调坡装置的外形规则,便于使用和收纳。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41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第一座板1和第二座板2的四角处,使得第一支撑件41均匀受力,预制梁调坡装置不易损坏。具体地,第一座板1在短边方向上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一和第一支撑件二,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支撑件三和第一支撑件四。第一支撑件一和第一支撑件二的长度需要同步调节,第一支撑件三和第一支撑件四的长度需要同步调节。
可选地,如图1和图8所示,第二支撑件42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第二座板2和第三座板3的四角处,使得第二支撑件42均匀受力,预制梁调坡装置不易损坏。具体地,第三座板3在长边方向上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件一和第二支撑件二,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支撑件三和第二支撑件四。第二支撑件一和第二支撑件二的长度需要同步调节,第二支撑件三和第二支撑件四的长度需要同步调节。
可选地,如图1和图9所示,该预制梁调坡装置还包括第一枢接组件5。第一枢接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轴53、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第一连接件51设置于第一座板1上。第二连接件52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且第二连接件52通过第一连接轴53与第一连接件51枢接。具体地,第一连接件5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件5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轴53穿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枢接组件5不仅可以起到支撑第一座板1和第二座板2的作用,而且在调节第一支撑件41的长度时,第一座板1带动第一连接件51以第一连接轴53为旋转轴转动,使得第一座板1的第一基准线相对于第二座板2的夹角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1呈半圆形块状,第二连接件52也呈半圆形块状。第二连接件5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连接件52间隔设置,第一连接件51设置于两个第二连接件52之间,使得第一枢接组件5的稳固性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第一连接件5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51间隔设置,且第二连接件52设置于两个第一连接件51之间。
可选地,如图1、图4和图7所示,该预制梁调坡装置还包括第二枢接组件6。第二枢接组件6包括第二连接轴63、第三连接件61和第四连接件62。第三连接件61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第四连接件62设置于第三座板3上,且第四连接件62通过第二连接轴63与第三连接件61枢接。具体地,第三连接件6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611,第四连接件62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孔621,第二连接轴63穿设第三连接孔611和第四连接孔621。第二枢接组件6不仅可以起到支撑第二座板2和第三座板3的作用,而且在调节第二支撑件42的长度时,第二座板2带动第三连接件61以第二连接轴63为旋转轴转动,使得第二座板2的第二基准线相对于第三座板3的夹角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61呈半圆形块状,第四连接件62也呈半圆形块状。如图6和图8所示,第四连接件6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四连接件62间隔设置,第三连接件61设置于两个第四连接件62之间,使得第二枢接组件6的稳固性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第三连接件6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连接件61间隔设置,且第四连接件62设置于两个第三连接件61之间。
可选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一枢接组件5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枢接组件5间隔设置,以支撑第一座板1的中部位置,使得第一座板1中部的承压能力更好。
可选地,如图1、图6和图8所示,第二枢接组件6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枢接组件6间隔设置,以支撑第二座板2的中部位置,使得第二座板2中部的承压能力更好。
可选地,如图1和图9所示,第一连接轴53包括第一轴部532和第一止挡部531,第一止挡部531设于第一轴部532的一端,第一轴部5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插设有第一限位销54。第一止挡部531和第一限位销54使得第一连接轴53不会从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上脱落,从而确保了第一连接轴53位置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531包括第一圆片,第一圆片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内径。
可选地,第二连接轴63包括第二轴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设于第二轴部的一端,第二轴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插设有第二限位销。第二止挡部和第二限位销使得第二连接轴63不会从第三连接件61和第四连接件62上脱落,从而确保了第二连接轴63位置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第二止挡部包括第二圆片,第二圆片直径大于第三连接孔611和第四连接孔621的内径。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41包括第一套筒411和第一调节杆412。第一套筒411设置于第一座板1上,第一调节杆412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第一调节杆412伸入第一套筒411内的长度可调。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杆412伸入第一套筒411的长度即可实现第一支撑件41的长度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套筒411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第一调节杆412设置于第一座板1上。
可选地,如图1和图7所示,第二支撑件42包括第二套筒421和第二调节杆422。第二套筒421设置于第三座板3上,第二调节杆422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第二调节杆422伸入第二套筒421内的长度可调。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杆422伸入第二套筒421的长度即可实现第二支撑件42的长度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二套筒421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第二调节杆422设置于第三座板3上。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套筒411与第一调节杆412螺纹连接,使得旋转第一套筒411或第一调节杆412时,第一调节杆412伸入第一套筒411内的长度变化。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套筒421与第二调节杆422螺纹连接。使得旋转第二套筒421或第二调节杆422时,第二调节杆422伸入第二套筒421内的长度变化。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调节杆412与第二座板2连接。第一调节杆412上设置有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第二座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相适配的第一凹槽21。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转动设置于第一凹槽21内,使得第一调节杆412能够旋转,并且当第一座板1相对于第二座板2转动时,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在第一凹槽21内转动,使其与第一凹槽21的槽壁充分接触,支撑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第一凹槽21设置于第一调节杆412上。
可选地,如图1、图4和图7所示,第二调节杆422与第二座板2连接。第二调节杆422上设置有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第二座板2上设置有与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22。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转动设置于第二凹槽22内,使得第二调节杆422能够旋转,并且当第二座板2相对于第三座板3转动时,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在第二凹槽22内转动,使其与第二凹槽22的槽壁充分接触,支撑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设置于第二座板2上,第一凹槽21设置于第二调节杆422上。
可选地,该预制梁调坡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件(图中未示出)。第一调节杆41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4121,第一调节件穿设第一调节孔4121并能在外力驱动下带动第一调节杆412旋转,使得工人可以使用第一调节件旋转第一调节杆412,以调节第一支撑件41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为独立于图1中结构收纳的调节工具,包括第一圆柱形杆。
可选地,该预制梁调坡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件(图中未示出)。第二调节杆42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4221,第二调节件穿设第二调节孔4221并能在外力驱动下带动第二调节杆422旋转,使得工人可以使用第二调节件旋转第二调节杆422,以调节第二支撑件42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件为独立于图1中结构收纳的调节工具,包括第二圆柱形杆。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套筒41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板4111。第一加强肋板4111与第一座板1或第二座板2连接,使得第一套筒411位置更加稳固,第一支撑件41的强度更大。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肋板411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加强肋板4111沿第一套筒41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加强肋板4111的受力更均匀。
可选地,如图1和图8所示,第二套筒42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板4211。第二加强肋板4211与第二座板2或第三座板3连接,使得第二套筒421位置更加稳固,第二支撑件42的强度更大。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肋板421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加强肋板4211沿第二套筒42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使得第二加强肋板4211的受力更均匀。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座板(1)、第二座板(2)和第三座板(3),依次上下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座板(1)被配置为用于支撑楔形钢板;
所述第一座板(1)具有第一基准线,所述第二座板(2)具有第二基准线,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呈夹角;
所述第一座板(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座板(2)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二座板(2)的中部与所述第三座板(3)的中部枢接;
支撑组件(4),包括:
第一支撑件(41),支撑于所述第一座板(1)和所述第二座板(2)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件(41)的长度可调,使所述第一座板(1)上的所述第一基准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座板(2)的夹角可调,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41)分设于所述第一座板(1)和所述第二座板(2)枢接位置的两侧;
第二支撑件(42),支撑于所述第二座板(2)和所述第三座板(3)之间,且所述第二支撑件(42)的长度可调,使所述第二座板(2)的所述第二基准线相对于所述第三座板(3)的夹角可调,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42)分设于所述第二座板(2)和所述第三座板(3)枢接位置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枢接组件(5),所述第一枢接组件(5)包括:
第一连接轴(53);
第一连接件(51),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板(1)上;
第二连接件(52),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5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1)枢接;和/或,
还包括第二枢接组件(6),所述第二枢接组件(6)包括:
第二连接轴(63);
第三连接件(61),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2)上;
第四连接件(62),设置于所述第三座板(3)上;所述第四连接件(6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63)与所述第三连接件(61)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枢接组件(5)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枢接组件(6)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枢接组件(6)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53)包括第一轴部(532)和第一止挡部(531),所述第一止挡部(531)设于所述第一轴部(532)的一端,所述第一轴部(53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插设有第一限位销(54);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轴(63)包括第二轴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设于所述第二轴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轴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插设有第二限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41)包括第一套筒(411)和第一调节杆(412),所述第一套筒(411)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板(1)和所述第二座板(2)两者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一调节杆(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板(1)和所述第二座板(2)两者中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一调节杆(412)伸入所述第一套筒(411)内的长度可调;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件(42)包括第二套筒(421)和第二调节杆(422),所述第二套筒(421)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2)和所述第三座板(3)两者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调节杆(422)设置于所述第二座板(2)和所述第三座板(3)两者中的另一个上,所述第二调节杆(422)伸入所述第二套筒(421)内的长度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11)与所述第一调节杆(412)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套筒(421)与所述第二调节杆(42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412)与所述第二座板(2)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412)与所述第二座板(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相适配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半球面凸起(412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和/或,
所述第二调节杆(422)与所述第二座板(2)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422)与所述第二座板(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相适配的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半球面凸起(422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杆(41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4121),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4121)并能在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杆(412)旋转;和/或,
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杆(42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4221),所述第二调节件穿设所述第二调节孔(4221)并能在外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杆(422)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1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板(4111),所述第一加强肋板(4111)与所述第一座板(1)或所述第二座板(2)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套筒(42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板(4211),所述第二加强肋板(4211)与所述第二座板(2)或所述第三座板(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梁调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板(1)和所述第二座板(2)均呈矩形,且所述第一座板(1)的长边与所述第二座板(2)的长边上下对应,所述第一基准线为所述第一座板(1)的短边,所述第二基准线为所述第二座板(2)的长边。
CN202222258586.4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Active CN217923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8586.4U CN217923127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8586.4U CN217923127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3127U true CN217923127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8586.4U Active CN217923127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3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5343A (zh) 触摸式平板显示器可变仰角支架
CN217923127U (zh) 一种预制梁调坡装置
CN211547306U (zh) 一种高度可调整的桥梁支座
CN210499315U (zh) 一种金属制品零件加工用的夹持装置
CN219411823U (zh) 一种建筑弧形梁支撑模板构件
CN217078450U (zh) 一种坡度可调的盖梁用三角支架
CN213930244U (zh) 一种高速公路etc户外全彩显示屏
CN210117648U (zh) 一种新型锚固装置和球型支座
CN2600834Y (zh) 一种三维可调的新型光具座
CN208748530U (zh) 预制立柱或盖梁拼装用的调节夹片及其拼装结构
CN217053919U (zh) 幕墙支座位移补偿机构
CN219772689U (zh) 一种可调高度式桥梁支座
CN215406515U (zh) 一种防碰撞的结构支撑装置
CN2122956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支护结构
CN201158935Y (zh) 万向自平衡可调支座
CN209904670U (zh) 一种车载显示器用旋转支座
CN113944235B (zh) 一种锯齿状飘板的悬挑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
CN219773665U (zh) 一种钢构件倾斜固定设备
CN210049121U (zh) 一种桥梁临时支撑装置
CN215282495U (zh) 一种用于节段梁内模的前端支撑装置
CN218969748U (zh) 一种梁底预埋钢板纵坡调整装置
CN213512391U (zh) 一种石油管道支撑座
CN217378549U (zh) 一种偏心调高支座
CN216229059U (zh) 一种管道支撑架
CN21548275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渠道侧壁支撑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