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2636U -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2636U
CN217922636U CN202221821780.2U CN202221821780U CN217922636U CN 217922636 U CN217922636 U CN 217922636U CN 202221821780 U CN202221821780 U CN 202221821780U CN 217922636 U CN217922636 U CN 217922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branch
inlet
dyeing machine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217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红军
郑永忠
杨凯
皮鑫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ji Precis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ji Precis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ji Precis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ji Precis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217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2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2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2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包括染色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染色机的染液与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而所述二次换热装置在染色机的混料支路上设置第二换热器,而第二换热器利用第一换热器的已经完成换热介质,在染色机进行混料的时候,对染液再次进行换热,在升温时,回收第一换热器剩余的热能再利用,避免热能浪费,在降温时,对染液继续降温,提高冷却水利用率,提高换热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染色机主要是染布,通过循环水泵以水的压力为动力推动布在缸内循环运行渲染。目前印染行业的高温染色机的水体降温采用的方法是在循环水泵出口设置有管壳式换热器。但现有技术中通过管壳式换热器进行降温工序的过程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在升温过程中,蒸汽在换热器中经换热后变成冷凝水,此时的冷凝水温度较高(80-100度),被直接排掉或进入回收管道中,此时的冷凝水还有较高的热值可以利用;在降温过程中,冷却水在换热器中经换热后温度还不是很高(大多40-60度),还有继续降温利用的价值,但都被直接排掉或进入回收管道中;这样存在热能浪费及冷却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由于换热的效率不高,也导致升降温的时间过长,整个染整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换热系统中换热的效率不高导致热能浪费、冷却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缩短工艺时间,提高染整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包括染色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一介质入口和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第二介质入口和第二介质出口;
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入口连通,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连通;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入口之间设有主循环泵;
所述染色机设有混料支路,所述混料支路的进料端与染色机的釜底连通,所述混料支路的出料端与染色机的釜壁连通;所述混料支路包括管路依次连接的进料阀、混料泵和第一混料阀;所述第二换热入口连通于所述混料泵和第一混料阀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连通于第一混料阀和染色机之间的管路,且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混料阀;
所述第二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连通。
所述二次换热装置中,所述第一换热器还设有介质输入支路,所述介质输入支路设有蒸汽入口、冷却水入口和调节阀,所述蒸汽入口和冷却水入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连通;
所述蒸汽入口设有升温阀,所述冷却水入口设有降温阀。
所述二次换热装置中,所述第一换热器还设有冷凝水输出支路和冷却水输出支路;所述冷凝水输出支路和冷却水输出支路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介质出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输出支路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水阀和疏水器;所述冷却水输出支路设有第二排水阀;
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冷凝水输入支路和冷却水输入支路;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和冷却水输入支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排水阀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却水输入支路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阀的输入端;
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与所述第一排水阀连接处的下游端连通有第一排放阀。
所述二次换热装置中,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上依次设有冷凝水温度探针和冷凝输入阀;所述冷却水输入支路上依次设有冷却水温度探针和冷却水输入阀。
所述二次换热装置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冷凝水排出支路和冷却水排出支路;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和冷却水排出支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二介质出口连通;
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放阀的输出端;所述冷却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阀的输出端。
所述二次换热装置中,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上设有第二排放阀;所述冷却水排出支路上设有第三排水阀。
所述二次换热装置中,还包括出口温度探针、入口温度探针和喷嘴温度表;所述入口温度探针和喷嘴温度表设置于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出口之间的管路,且所述入口温度探针和喷嘴温度表电性连接;
所述出口温度探针设置于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出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换热装置在混料支路设置第二换热器,而第二换热器利用第一换热器的已经完成换热介质,在染色机进行混料的时候,对染液再次进行换热,升温时回收第一换热器剩余的热能再利用,避免热能浪费,降温时对染液继续降温,提高冷却水利用率,提高换热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染色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主循环泵4;出口温度探针5、入口温度探针6、喷嘴温度表7;
混料支路11;进料阀111、混料泵112、第一混料阀113;第二混料阀114;蒸汽入口211、冷却水入口212、调节阀213;升温阀221、降温阀222;第一排水阀221、疏水器222;第一排放阀223;冷凝水温度探针224、冷凝输入阀225;第二排水阀231、冷却水温度探针232、冷却水输入阀233;第二排放阀311、第三排水阀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包括染色机1、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所述第一换热器2包括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一介质入口和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3包括第二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第二介质入口和第二介质出口;
所述染色机1的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入口连通,所述染色机1的换热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连通;所述染色机1的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入口之间设有主循环泵4;
所述染色机1设有混料支路11,所述混料支路11的进料端与染色机1的釜底连通,所述混料支路11的出料端与染色机1的釜壁连通;所述混料支路11包括管路依次连接的进料阀111、混料泵112和第一混料阀113;所述第二换热入口连通于所述混料泵112和第一混料阀113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连通于第一混料阀113和染色机1之间的管路,且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混料阀114;
所述第二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换热装置在混料支路设置第二换热器3,而第二换热器3利用第一换热器2的已经完成换热介质,在染色机1进行混料的时候,对染液再次进行换热,在升温时回收第一换热器2剩余的热能再利用,避免热能浪费,提高换热效率。特别是当染色机1内染液温度较低时,换热介质与染液还有较大温差,仍然能够再进行热能交换;在降温时对染液继续降温,提高冷却水利用率,特别是当染色机1内染液温度较高时,换热介质与染液还有较大温差,仍然能够再进行热能交换。
换热介质从第一介质入口流入第一换热器2,染色机1的染液被主循环泵4从染色机1抽出,并从第一换热入口流入第一换热器2;染液与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器2中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后,换热介质从第一介质出口流出第一换热器2,并通过第二介质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3;染液从第一换热出口流出第一换热器2,并回到染色机1中;同时,打开进料阀111、混料泵112和第二混料阀114,并关闭第一混料阀113,使染液通过第二换热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3,与换热介质二次换热;在二次换热后,染液从第二换热出口回到染色机1,实现混料以及二次换热的效果。而换热介质通过第二介质出口流出第二换热器3,并排至外部。
混料支路11设有第一混料阀113,在无需二次换热时,可打开进料阀111、混料泵112和第一混料阀113,并关闭第二混料阀114,以实现混料的目的;同时将换热介质通过第一介质出口排出。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需要二次换热,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具体地,所述第一换热器2还设有介质输入支路,所述介质输入支路设有蒸汽入口211、冷却水入口212和调节阀213,所述蒸汽入口211和冷却水入口212均通过管路与所述调节阀213连通,所述调节阀213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连通;
所述蒸汽入口211设有升温阀221,所述冷却水入口212设有降温阀222。
介质输入支路设有蒸汽入口211和冷却水入口212两个入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打开升温阀221,关闭降温阀222,或者打开降温阀222,关闭升温阀221,以引入热蒸汽或冷却水作为换热介质,使得二次换热装置能够实现换热升温和换热降温的两种操作,扩大了二次换热装置的使用范围。
具体地,所述第一换热器2还设有冷凝水输出支路和冷却水输出支路;所述冷凝水输出支路和冷却水输出支路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介质出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输出支路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水阀221和疏水器222;所述冷却水输出支路设有第二排水阀231;
所述第二换热器3设有冷凝水输入支路和冷却水输入支路;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和冷却水输入支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排水阀22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却水输入支路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阀231的输入端;
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与所述第一排水阀221连接处的下游端连通有第一排放阀223。
由于第一换热器2可以通入热蒸汽或冷却水作为换热介质,需要设置冷凝水输出支路和冷却水输出支路,使热蒸汽或冷却水进入第一换热器2。
当需要换热升温,且需要二次换热时,打开升温阀221,向第一换热器2通入热蒸汽,打开第一排水阀221并关闭第二排水阀231和第一排放阀223,热蒸汽在一次换热后,因降温而转化为冷凝水,冷凝水通过冷凝水输出支路的疏水器222,并进入冷凝水输入支路,最后进入第二换热器3。
当需要换热降温,且需要二次换热时,打开降温阀222,向第一换热器2通入冷却水,打开第二排水阀231,并关闭第一排水阀221,使冷却水在一次换热后,进入冷却水输出支路,最后进入第二换热器3。
具体地,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上依次设有冷凝水温度探针224和冷凝输入阀225;所述冷却水输入支路上依次设有冷却水温度探针232和冷却水输入阀233。
冷凝水温度探针224和冷却水温度探针232分别对冷凝水输入支路和冷却水输入支路上的换热介质温度进行检测,防止换热介质与染液在一次换热后温差接近,没有二次换热价值,但仍进行二次换热的情况,以减少能耗;同时,也当换热介质的温度出现异常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冷凝输入阀225用于连通或断开冷凝水输入支路,使得冷凝水进入或者停止进入冷凝水输入支路。同理地,冷却水输入阀233用于连通或断开冷却水输入支路,使得冷却水进入或者停止进入冷却水输入支路。
当需要换热升温,但不需要二次换热时,打开升温阀221,向第一换热器2通入热蒸汽,关闭冷凝输入阀225,打开第一排水阀221和第一排放阀223;使换热过后的冷凝水直接排出至外部。
当需要换热降温,但不需要二次换热时,打开降温阀222,向第一换热器2通入冷却水,关闭第一排水阀221和冷却水输入阀233,打开第二排水阀231;使换热过后的冷却水直接排出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器3设有冷凝水排出支路和冷却水排出支路;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和冷却水排出支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二介质出口连通;
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放阀223的输出端;所述冷却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阀231的输出端。
二次换热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排出支路排出第二换热器3,二次换热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输出支路排出第二换热器3。冷凝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冷凝水输入支路的末端,冷却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冷却水输出支路的末端,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一次换热和二次换热的冷凝水均通过统一管路排出,一次换热和二次换热的冷却水均通过统一管路排出,便于后续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上设有第二排放阀311;所述冷却水排出支路上设有第三排水阀321。
第二排放阀311用于连通冷凝水排出支路,第三排水阀321用于连通冷却水排出支路。在二次换热后,需要排出冷凝水时,打开第二排放阀311并关闭第三排水阀321,使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排出支路排出。在二次换热后,需要排出冷却水时,打开第三排水阀321并关闭第二排放阀311,使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排出支路排出。
具体地,所述二次换热装置还包括出口温度探针5、入口温度探针6和喷嘴温度表7;所述入口温度探针6和喷嘴温度表7设置于所述染色机1的换热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出口之间的管路,且所述入口温度探针6和喷嘴温度表7电性连接;
所述出口温度探针5设置于所述染色机1的换热出口。
出口温度探针5用于检测染液的初始温度,而入口温度探针6用于检测染液一次换热后的问题,并通过喷嘴温度表7显示,而冷凝水温度探针224或冷却水温度探针232用于检测冷凝水或一次换热后冷却水的温度,电脑控制程序通过染液的温度与冷凝水或一次换热后冷却水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换热。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色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入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一介质入口和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入口、第二换热出口、第二介质入口和第二介质出口;
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入口连通,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连通;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入口之间设有主循环泵;
所述染色机设有混料支路,所述混料支路的进料端与染色机的釜底连通,所述混料支路的出料端与染色机的釜壁连通;所述混料支路包括管路依次连接的进料阀、混料泵和第一混料阀;所述第二换热入口连通于所述混料泵和第一混料阀之间的管路,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连通于第一混料阀和染色机之间的管路,且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出口端设有第二混料阀;
所述第二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还设有介质输入支路,所述介质输入支路设有蒸汽入口、冷却水入口和调节阀,所述蒸汽入口和冷却水入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连通;
所述蒸汽入口设有升温阀,所述冷却水入口设有降温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还设有冷凝水输出支路和冷却水输出支路;所述冷凝水输出支路和冷却水输出支路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介质出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输出支路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水阀和疏水器;所述冷却水输出支路设有第二排水阀;
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冷凝水输入支路和冷却水输入支路;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和冷却水输入支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排水阀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却水输入支路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阀的输入端;
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与所述第一排水阀连接处的下游端连通有第一排放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输入支路上依次设有冷凝水温度探针和冷凝输入阀;所述冷却水输入支路上依次设有冷却水温度探针和冷却水输入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冷凝水排出支路和冷却水排出支路;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和冷却水排出支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二介质出口连通;
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放阀的输出端;所述冷却水排出支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水阀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排出支路上设有第二排放阀;所述冷却水排出支路上设有第三排水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口温度探针、入口温度探针和喷嘴温度表;所述入口温度探针和喷嘴温度表设置于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出口之间的管路,且所述入口温度探针和喷嘴温度表电性连接;
所述出口温度探针设置于所述染色机的换热出口。
CN202221821780.2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Active CN217922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1780.2U CN2179226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1780.2U CN2179226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2636U true CN217922636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7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21780.2U Active CN217922636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2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6894B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55408B (zh) 一种热量循环利用的磷酸铁生产系统及其制备磷酸铁方法
CN217922636U (zh) 一种用于染色机的二次换热装置
CN101078532B (zh) 一种利用硫酸生产低温余热进行供暖的装置
CN103255593B (zh) 溢流机热回用系统
CN209530873U (zh) 一种盐酸法生产氯化镁的反应系统
CN213611308U (zh)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CN211529021U (zh) 一种tcu温度控制系统
CN112175116B (zh)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1920887U (zh) 一种用于三水铝石与一水软铝石混合铝土矿溶出的装置
CN212205709U (zh) 一种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及系统
CN209926904U (zh) 一种氧化蒸汽换热系统
CN219907007U (zh) 一种多晶硅还原炉的热能利用系统
CN220642604U (zh) 一种溶出稀释罐、稀释槽乏汽高效利用装置
CN219454797U (zh) 一种利用真空闪蒸热源回收热量的装置
CN220083048U (zh) 一种汽包副产蒸汽回收利用系统
CN100374637C (zh) 油加热及热回收型染色机
CN214665218U (zh) 一种热油炉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21036987U (zh) 一种微压蒸汽余热回收设备
CN210511629U (zh) 一种除盐水热力除氧节能系统
CN219836126U (zh) 一种节能蒸馏系统
CN220926972U (zh) 碱液电解槽编组废热利用系统
CN219141597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203346652U (zh) 溢流机热回用系统
CN205146198U (zh) 一种反应釜加热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