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8393U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08393U CN217908393U CN202221397710.9U CN202221397710U CN217908393U CN 217908393 U CN217908393 U CN 217908393U CN 202221397710 U CN202221397710 U CN 202221397710U CN 217908393 U CN217908393 U CN 2179083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
- heating
- culture medium
- rotary disc
- cul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矩形安装框,所述矩形安装框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内底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仓内顶部的一侧设有延伸至矩形安装框外部的进水管,所述加热仓的内侧设有培养仓,所述加热仓内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培养仓内部的进气管,所述培养仓的内顶部设有灭菌灯;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转盘B、拨动杆、拨动凹槽、转盘A、转动杆、固定杆、培养槽和配重块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培养槽的间歇式移动更换工作,以便实现菌种的均匀灭菌功能,再次提高灭菌效率,无需后期操作人员手动更换工作,从而提高该灭菌装置使用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凤尾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发酵好的培养基存在着大量危害食用菌生产的微生物,在食用菌栽培中统称为杂菌,杂菌能通过多种渠道污染培养基质,会导致菌种制作和栽培失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现有灭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不便之处:1、现有灭菌装置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工作时多数是通过水蒸汽进灭菌工作的,该种灭菌方式过于单一,且灭菌性能较差,从而降低了该灭菌装置使用的实用性,降低了后续菌种培养品质;2、现有菌种多数是固定放置于灭菌装置内部的,而其直接的放置降低了灭菌的均匀性,导致部分菌种因其他菌种的阻挡,而降低灭菌效率,从而再次降低了菌种培养品质,同时后期还需操作人员对菌种位置进行变更工作,增加了其工作效率,降低该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矩形安装框,所述矩形安装框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内底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仓内顶部的一侧设有延伸至矩形安装框外部的进水管,所述加热仓的内侧设有培养仓,所述加热仓内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培养仓内部的进气管,所述培养仓的内顶部设有灭菌灯,所述培养仓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延伸至加热仓外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加热仓的一端设有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设有四组培养槽,四组所述培养槽的两侧皆设有与转动杆相连接的固定杆,四组所述培养槽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配重块,所述培养仓内部一侧的底部设有通过加热仓延伸至其外部的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盘A、伺服电机、转盘B、拨动杆和拨动凹槽,所述转盘A位于转动杆远离加热仓的一端,所述转盘A的外侧开设有四组拨动凹槽,所述伺服电机位于矩形安装框内部靠近转盘A一侧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盘B,所述转盘B靠近转盘A一侧设有延伸至拨动凹槽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拨动杆。
优选的,四组所述培养槽的两侧皆设有转轴,且转轴与固定杆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仓顶部和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矩形安装框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养仓的正面一端设有仓门,且仓门的正面一端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转盘B相连接的固定转杆,且固定转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设有轴承并与加热仓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1、通过加热仓、加热棒、进气管和灭菌灯的相互配合,可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灭菌效率,使用时通过加热仓和加热棒的配合,可对培养仓内部菌种进行保温加热工作,以实现一次灭菌工作,而后再通过进气管的设计,可将加热仓内部高温水蒸汽传输至培养仓的内部可实现二次灭菌工作,最后再通过灭菌灯的设计可对培养仓内部菌种进行三次灭菌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杂菌的滋生,提高了后续菌种培养的品质,且该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适于推广;
2、通过伺服电机、转盘B、拨动杆、拨动凹槽、转盘A、转动杆、固定杆、培养槽和配重块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培养槽的间歇式移动更换工作,以便实现菌种的均匀灭菌功能,再次提高灭菌效率,无需后期操作人员手动更换工作,从而提高该灭菌装置使用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A的侧视图;
图中:1-矩形安装框;2-进气管;3-进水管;4-灭菌灯;5-培养槽;6-转动杆;7-排气管;8-配重块;9-培养仓;10-加热棒;11-加热仓;12-固定杆;13-转盘A;14-伺服电机;15-转盘B;16-拨动杆;17-拨动凹槽。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矩形安装框1,矩形安装框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加热仓11,加热仓11的内底部设有加热棒10,加热仓11内顶部的一侧设有延伸至矩形安装框1外部的进水管3,加热仓11的内侧设有培养仓9,加热仓11内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培养仓9内部的进气管2,培养仓9的内顶部设有灭菌灯4,培养仓9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延伸至加热仓11外部的转动杆6,转动杆6远离加热仓11的一端设有驱动组件,便于实现培养槽5的间歇式转动更换工作,转动杆6的外部设有四组培养槽5,四组培养槽5的两侧皆设有与转动杆6相连接的固定杆12,四组培养槽5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配重块8,培养仓9内部一侧的底部设有通过加热仓11延伸至其外部的排气管7。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转盘A13、伺服电机14、转盘B15、拨动杆16和拨动凹槽17,转盘A13位于转动杆6远离加热仓11的一端,转盘A13的外侧开设有四组拨动凹槽17,伺服电机14位于矩形安装框1内部靠近转盘A13一侧的顶部,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设有转盘B15,转盘B15靠近转盘A13一侧设有延伸至拨动凹槽17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拨动杆16,便于实现培养槽5的间歇式转动更换工作。
进一步的,四组培养槽5的两侧皆设有转轴,且转轴与固定杆12相互连接,便于实现培养槽5的转动调节工作。
进一步的,加热仓11顶部和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矩形安装框1相互连接,便于实现加热仓11及其以上部件的安装固定工作。
进一步的,培养仓9的正面一端设有仓门,且仓门的正面一端设有把手,便于打开放置菌种。
进一步的,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设有与转盘B15相连接的固定转杆,且固定转杆远离伺服电机14的一端设有轴承并与加热仓11相互连接,便于实现转盘B15的转动安装工作。
工作原理:该装置用电部件皆由蓄电池进行供电,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先将菌种放置于培养槽5的内部进行培养,通过进水管3可将外界水源灌输至加热仓11的内部,通过加热棒10可对其内部水源进行高温加热工作,通过加热仓11内部水温的不断升高可逐渐提升培养仓9内部温度,以方便实现菌种的高温灭菌工作,然后高温水源产生的水蒸汽可通过进气管2传输至培养仓9的内部,以利用水蒸汽实现对菌种的二次灭菌工作,最后再通过灭菌灯4的工作可实现对培养仓9内部菌种的培养进行第三次的灭菌工作;
工作时,通过伺服电机14可带动转盘B15和拨动杆16同时进行转动,当拨动杆16转动至指定位置处时,可使其插合至拨动凹槽17的内部,从而实现对转盘A13的转动工作,通过转盘A13可带动转动杆6及其以上部件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6的转动可实现对培养槽5的更换工作,以方便实现培养槽5内部菌种的均匀灭菌工作,而当拨动杆16持续转动使其脱离至拨动凹槽17内部时,可停止对转动杆6及其以上部件的转动工作,从而可使培养槽5内部菌种在指定位置处停留至一定时间,以方便进气管2和灭菌灯4的灭菌工作,最后拨动杆16转动插合至拨动凹槽17的内部,再实现对转动杆6的转动工作,进而可实现对培养槽5的间歇式转动更换工作,同时通过配重块8的设计可使得培养槽5在转动过程中,开口位置处始终保持向上,有效的防止了培养槽5内部菌种的掉落现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包括矩形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安装框(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加热仓(11),所述加热仓(11)的内底部设有加热棒(10),所述加热仓(11)内顶部的一侧设有延伸至矩形安装框(1)外部的进水管(3),所述加热仓(11)的内侧设有培养仓(9),所述加热仓(11)内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延伸至培养仓(9)内部的进气管(2),所述培养仓(9)的内顶部设有灭菌灯(4),所述培养仓(9)内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延伸至加热仓(11)外部的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远离加热仓(11)的一端设有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杆(6)的外部设有四组培养槽(5),四组所述培养槽(5)的两侧皆设有与转动杆(6)相连接的固定杆(12),四组所述培养槽(5)底部的两侧皆设有配重块(8),所述培养仓(9)内部一侧的底部设有通过加热仓(11)延伸至其外部的排气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盘A(13)、伺服电机(14)、转盘B(15)、拨动杆(16)和拨动凹槽(17),所述转盘A(13)位于转动杆(6)远离加热仓(11)的一端,所述转盘A(13)的外侧开设有四组拨动凹槽(17),所述伺服电机(14)位于矩形安装框(1)内部靠近转盘A(13)一侧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设有转盘B(15),所述转盘B(15)靠近转盘A(13)一侧设有延伸至拨动凹槽(17)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拨动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培养槽(5)的两侧皆设有转轴,且转轴与固定杆(12)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11)顶部和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矩形安装框(1)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仓(9)的正面一端设有仓门,且仓门的正面一端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设有与转盘B(15)相连接的固定转杆,且固定转杆远离伺服电机(14)的一端设有轴承并与加热仓(11)相互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97710.9U CN217908393U (zh) | 2022-06-07 | 2022-06-07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97710.9U CN217908393U (zh) | 2022-06-07 | 2022-06-07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08393U true CN217908393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8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9771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908393U (zh) | 2022-06-07 | 2022-06-07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083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65286A (zh) * | 2023-09-25 | 2023-10-31 | 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 | 一种换气热回收型恒温食用菌种植设备 |
-
2022
- 2022-06-07 CN CN202221397710.9U patent/CN2179083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65286A (zh) * | 2023-09-25 | 2023-10-31 | 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 | 一种换气热回收型恒温食用菌种植设备 |
CN116965286B (zh) * | 2023-09-25 | 2023-12-08 | 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 | 一种换气热回收型恒温食用菌种植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28603A (zh) | 一种用于微生物菌剂的培养箱 | |
CN217908393U (zh)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灭菌装置 | |
CN208517387U (zh) | 一种微生物菌液体发酵装置 | |
JP6344897B2 (ja) | キノコ種菌培養裝置 | |
CN211445559U (zh) | 一种菌肥生产发酵罐 | |
CN214528949U (zh) | 一种微生物发酵反应器 | |
CN208791649U (zh) | 一种接种保温瓶 | |
CN217677554U (zh) | 一种霉菌便于观察的木霉菌培养装置 | |
CN217025972U (zh) | 一种培养效率高的恒温培养箱 | |
CN218478758U (zh) | 一种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 |
CN214654976U (zh) | 一种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微生物培养箱 | |
CN213416861U (zh) | 一种操作便捷的多功能微生物培养箱 | |
CN206266618U (zh) | 一种微生物培养观察箱 | |
CN219490015U (zh) | 一种益生菌种培养设备 | |
CN213388693U (zh) | 一种增菌培养装置 | |
CN222119251U (zh) | 一种均匀散热的恒温细菌培养温箱 | |
CN216237047U (zh) | 一种简易扩培em菌的装置 | |
CN217265679U (zh) | 一种用于培养外泌体的培养箱 | |
CN111763108A (zh) | 一种畜牧业微生物肥料制备装置 | |
CN218290945U (zh) | 一种功效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 |
CN221479900U (zh) | 一种微生物菌剂培养装置 | |
CN220564503U (zh) | 一种可控温的有机肥发酵罐 | |
CN220467955U (zh) | 一种具有灭菌功能的低温生化培养箱 | |
CN216837919U (zh) | 一种微生物扩繁装置 | |
CN215856123U (zh) | 一种精确控温的电热恒温培养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