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0985U -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0985U
CN217900985U CN202222156362.2U CN202222156362U CN217900985U CN 217900985 U CN217900985 U CN 217900985U CN 202222156362 U CN202222156362 U CN 202222156362U CN 217900985 U CN217900985 U CN 217900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hole
height
arc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63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嘉林
邓温平
黄民忠
郭霄亮
商院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qiao Bi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qiao Bi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qiao Bi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qiao Bi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63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0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0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0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传感主体以及分别连接在传感主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第一悬臂、第二悬臂以及传感主体平行设置;第一悬臂连接在传感主体的第一端并朝向第二端延伸;第二悬臂连接在传感主体的第二端并朝向第一端延伸;第一悬臂与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一空间,第二悬臂与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高度等于第二空间的高度;传感主体上设有通孔;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贴附在传感主体上与通孔对应位置的应变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称重结果稳定可靠的同时,还保证了称重结果的高精度。

Description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细胞处理设备中,主要使用悬臂梁式或者S型称重传感器对液袋进行称重。但现有技术中的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的稳定可靠性较差;S型称重传感器的角差很大,精度低;对于在细胞处理过程中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称重需求的细胞处理设备来说,现有技术中上述称重传感器显然均不能满足其称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称重传感器的精度低和可靠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称重传感器,包括传感主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以及所述传感主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悬臂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一端并朝向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二悬臂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二端并朝向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空间的高度;所述传感主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贴附在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通孔对应位置的应变组件。
可选地,在预设基准面上,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的主体高度;所述预设基准面是指与第一表面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悬臂的延伸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一表面是指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悬臂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侧壁上;
所述应变组件包括至少两片第一应变片,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间隔贴附在第一表面或/和第二表面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表面是指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第二悬臂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内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第一悬臂的延伸方向顺次连通的第一弧形孔、连接孔和第二弧形孔;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分别贴附在所述第一表面或/和所述第二表面上与所述第一弧形孔以及第二弧形孔相对的位置。
可选地,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弧形孔与所述第二弧形孔的截面均呈圆形,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的中心点分别与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与所述第二弧形孔的圆心对齐。
可选地,所述连接孔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弧形孔的第一过渡孔、连通所述第二弧形孔的第二过渡孔以及连通在所述第一过渡孔和所述第二过渡孔之间的台阶孔;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过渡孔与所述第二过渡孔平行设置,所述台阶孔与所述第一过渡孔垂直设置,所述台阶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缝隙宽度。
可选地,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连接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弧形孔与所述第二弧形孔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相对两侧,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的最高高度大于矩形的所述连接孔的高度。
可选地,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悬臂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的高度。
可选地,在预设基准面上,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传感主体的主体高度;所述预设基准面是指与第一表面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悬臂的延伸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一表面是指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悬臂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侧壁上;
所述应变组件包括至少两片第二应变片,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应变片间隔贴附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的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上,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
可选地,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通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悬臂的高度,所述通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悬臂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缝隙;所述第二悬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一端设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缝隙;所述第一限位缝隙与所述第二限位缝隙的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一限位缝隙的宽度小于第二预设缝隙宽度。
可选地,所述称重传感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传感本体上并完全覆盖所述通孔以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称重装置,包括所述的称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传感器,包括传感主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以及所述传感主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悬臂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一端并朝向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二悬臂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二端并朝向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空间的高度;所述传感主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贴附在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通孔对应位置的应变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传感器,在第一悬臂或/和第二悬臂上受到拉压力时,即可通过设置在传感主体上的应变组件测得传感主体上发生的形变,进而确定与拉压力对应的称重结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称重结果稳定可靠的同时,还保证了称重结果的高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称重传感器上与预设基准面平行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传感主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通孔;131、第一弧形孔;132、连接孔;1321、第一过渡孔;1322、台阶孔;1323、第二过渡孔;133、第二弧形孔;14、第一表面;15、第二表面;16、第三表面;17、第四表面;18、第二限位部;19、第四限位部;2、第一悬臂;21、第一限位部;22、第一限位缝隙;3、第二悬臂;31、第三限位部;32、第二限位缝隙;4、第一空间;5、第二空间;6、应变组件;61、第一应变片;62、第二应变片;7、安装孔;8、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称重传感器,包括传感主体1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悬臂2和第二悬臂3;所述第一悬臂2、所述第二悬臂3以及所述传感主体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悬臂2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1的第一端11并朝向第二端12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是指称重传感器整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同时也可以分别指传感主体1、第一悬臂2或第二悬臂3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二悬臂3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1的第二端12并朝向第一端11延伸;所述第一悬臂2与所述传感主体1之间围成第一空间4,所述第二悬臂3与所述传感主体1之间围成第二空间5;所述第一空间4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空间5的高度;所述传感主体1上设有通孔13;所述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贴附在所述传感主体1上与所述通孔13对应位置的应变组件6,所述应变组件6包括多个应变片,比如2个、4个、8个等。可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悬臂2从第一端11向第二端12延伸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悬臂2、所述第二悬臂3以及所述传感主体1的长度均相等。在所述第一悬臂2与所述传感主体1的连接位置,第一空间4的内侧壁设置为过渡弧面,同理,在所述第二悬臂3与所述传感主体1的连接位置,第二空间5的内侧壁设置为过渡弧面,如此,可以减少该位置的应力集中,提升其稳定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传感器,在第一悬臂2或/和第二悬臂3上受到拉压力时,即可通过设置在传感主体1上的应变组件6测得传感主体1上发生的形变,进而确定与拉压力对应的称重结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称重传感器可以在保证称重结果稳定可靠的同时,还保证了称重结果的高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图4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悬臂2的第二端12设有第一限位部21,所述传感主体1的第二端12设有第二限位部18,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8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8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缝隙22;如图4所示,传感主体1的第二端12朝向所述第一悬臂2的第二端12凸出设置有第一卡钩,而第一悬臂2的第二端12上凹陷形成与第一卡钩适配的第一卡槽,进而,第一卡钩安装在第一卡槽中,且第一卡钩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缝隙22,在第一悬臂2或第二悬臂3上受到拉压力并发生变形时,图4中所示结构中的第一限位缝隙22中的其中至少一段将会随之逐渐变小;比如,若图4中所示的第一限位缝隙22中,在拉压力的作用下,第一限位缝隙22中对应于第一卡钩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的缝隙段变小(同理,在该段缝隙变大时,第一限位缝隙22的其他段将会变小,同样可以起到防止过载的作用),则在拉压力达到一定极限值时,第一卡钩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卡槽抵接,此时,即使拉压力持续增加,第一悬臂2的变形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如此,不会因为过载而导致称重传感器的扭矩弯矩变形;如此,可防止称重传感器过载,提高了称重结果的可靠性。
所述第二悬臂3的第一端11设有第三限位部31,所述传感主体1的第一端11设有第四限位部19,所述第三限位部31与所述第四限位部19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限位部31与所述第四限位部19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缝隙32;如图4所示,传感主体1的第一端11朝向所述第而悬臂的第一端11凸出设置有第二卡钩,而第二悬臂3的第一端11上凹陷形成与第二卡钩适配的第二卡槽,进而,第二卡钩安装在第二卡槽中,且第二卡钩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缝隙32,在第二悬臂3或第一悬臂2上受到拉压力并发生变形时,图4中所示结构中的第二限位缝隙32中的其中至少一段将会随之逐渐变小;比如,若图4中所示的第二限位缝隙32中,在拉压力的作用下,第二限位缝隙32中对应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面与第二卡钩之间的缝隙段变小(同理,在该段缝隙变大时,第二限位缝隙32的其他段将会变小,同样可以起到防止过载的作用),则在拉压力达到一定极限值时,第二卡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卡钩抵接,此时,即使拉压力持续增加,第二悬臂3的变形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如此,不会因为过载而导致称重传感器的扭矩弯矩变形;如此,可防止称重传感器过载,提高了称重结果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限位缝隙22与所述第二限位缝隙32的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一限位缝隙22的宽度小于第二预设缝隙宽度,也即,为了保证称重传感器两端受力均衡,便于测量,因此,设定所述第一限位缝隙22与所述第二限位缝隙32的宽度相等。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缝隙宽度用于表征称重传感器发生过载时所能对应承受的过载拉压力的大小(在承受过载拉压力并发生过载时,第一限位缝隙22或所述第二限位缝隙32可以由第二预设缝隙宽度减少为零),因此,将所述第一限位缝隙22与所述第二限位缝隙32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第二预设缝隙宽度,可以在称重传感器承受过载拉压力之前即使得第一限位缝隙22与所述第二限位缝隙32的其中至少一段变小为零,进而可防止称重传感器过载,提高称重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称重传感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传感本体上并完全覆盖所述通孔13以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空间4和所述第二空间5的保护壳8。保护壳8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保护壳8需要完全覆盖所述通孔13以对通孔13以及安装在通孔13内的元器件进行保护,且保护壳8要覆盖至少一部分(也即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覆盖)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以对安装在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内的元器件进行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在预设基准面上,所述第一空间4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所述预设基准面是指与第一表面14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悬臂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一表面14是指所述传感主体1上与所述第一悬臂2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14位于所述第一空间4的内侧壁上;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空间4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时,第二空间5的高度与第一空间4的高度一致,因此,第二空间5的高度同样大于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所述应变组件6包括至少两片第一应变片61,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61间隔贴附在第一表面14或/和第二表面15上与所述通孔13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表面15是指所述传感主体1上与所述第二悬臂3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5位于所述第二空间5的内侧壁上。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的高度均大于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时,第一应变片61可以全部贴附在第一表面14或第二表面15上,或者一半贴附在第一表面14上,另一半对称贴附在第二表面15上,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表面14和第二表面15上均设有两个第一应变片61,此时应变组件6一共包括四个第一应变片61;但在图5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4设有两个第一应变片61,而第二表面15上并未设置应变片,此时,应变组件6一共包括两个第一应变片61;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应变组件6并不限定于仅包括图中的两个或者四个第一应变片61,亦可以包括八个或其他数量的第一应变片61。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中所示,由于传感主体1的高度相对于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来说较小(较薄),第一悬臂2和第二悬臂3上受到的拉压力可以更好更快地传递到传感主体1上使其产生形变,因此,第一应变片61贴附在第一表面14或/和第二表面15上即可直接测得传感主体1的变形,进而通过上述直接测得的变形量(相比于感应片不直接贴附在传感主体1的表面上而是通过间接方式测得变形量的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直接测得的变形量更为精准)保证最终测得的称重结果准确性;且相对于将第一应变片61贴附在通孔13中,将第一应变片61贴附在第一表面14或/和第二表面15上的操作更为便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通孔13包括沿所述第一悬臂2的延伸方向顺次连通的第一弧形孔131、连接孔132和第二弧形孔133;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61分别贴附在所述第一表面14或/和所述第二表面15上与所述第一弧形孔131以及第二弧形孔133相对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应变片61贴附在与所述第一弧形孔131以及第二弧形孔133相对的位置,如此,传感主体1上第一表面14或/和所述第二表面15上与所述第一弧形孔131以及第二弧形孔133相对的位置的变形量相对较大,因此,贴附在该位置的第一应变片61对于变形量的测量更为灵敏,因而可以更精确地确定称重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弧形孔131与所述第二弧形孔133的截面均呈圆形(由于预设基准面上的截面为圆形,因此,第一弧形孔131和第二弧形孔133可以为圆柱孔),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分别与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31与所述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对齐。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比如矩形应变片的中心点为其对角线的交点)与所述第一弧形孔131与所述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对齐,如此,由于第一弧形孔131和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在第一表面14以及第二表面15上所对应位置的厚度最薄,因此,在传感主体1受力变形时,该位置的变形量将最大,因此,将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对应设置为与该圆心位置对齐,可以使得第一应变片61可以更灵敏地测得的变形量,进而提升称重结果的精准度。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连接孔132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弧形孔131与所述第二弧形孔133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孔132的相对两侧,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31的最高高度大于矩形的所述连接孔132的高度。可选地,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31和第二弧形孔1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宽度。同时,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与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31的圆心对齐,第一弧形孔131的圆心与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构成第一直线;此时,沿第一悬臂2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形孔131的孔壁与所述连接孔132的孔壁的连接点距离所述第一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距离的一半。如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4或第二表面15上与第一弧形孔131的圆心相对位置对应的厚度最薄,且该最薄位置的两侧只要有贴附第一应变片61的位置,厚度均会由近及远对称逐渐增加。同理,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与圆形的所述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对齐,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与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构成第二直线;此时,沿第一悬臂2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形孔133的孔壁与所述连接孔132的孔壁的连接点距离所述第二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距离的一半。如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4或第二表面15上与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相对位置对应的厚度最薄,且该最薄位置的两侧只要有贴附第一应变片61的位置,厚度均会由近及远对称逐渐增加。该实施例中的上述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称重结果的精准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连接孔132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弧形孔131的第一过渡孔1321、连通所述第二弧形孔133的第二过渡孔1323以及连通在所述第一过渡孔1321和所述第二过渡孔1323之间的台阶孔1322;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过渡孔1321与所述第二过渡孔1323平行设置,所述台阶孔1322与所述第一过渡孔1321垂直设置,所述台阶孔132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缝隙宽度。也即,图6和图7中的台阶孔1322垂直于第一过渡孔1321且呈长条形,同时台阶孔1322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缝隙宽度,因此,该台阶孔1322亦可以视为一道缝隙,在第二悬臂3或第一悬臂2上受到拉压力,进而使得传感主体1发生变形时,图6或图7中所示的台阶孔1322的相对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将会随之逐渐变小,如此,在拉压力达到一定极限值时,传感主体1的变形使得台阶孔1322的相对两侧面逐渐贴合,此时,即使拉压力持续增加,传感主体1的变形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如此,不会因为过载而导致称重传感器的扭矩弯矩变形,提高了称重结果的可靠性。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缝隙宽度可以与上述第二预设缝隙宽度相等或者不相等均可。第一预设缝隙宽度用于表征台阶孔1322的相对两侧面由相距第一预设缝隙宽度到相互贴合时所能对应承受的过载拉压力的大小;因此,将所述台阶孔1322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第一预设缝隙宽度,可以在称重传感器承受过载拉压力之前即使得台阶孔1322的相对两侧面贴合,进而可防止称重传感器过载,提高称重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第一过渡孔1321和第二过渡孔1323均呈长条形,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31和第二弧形孔1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渡孔1321和第二过渡孔1323的高度;且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31和第二弧形孔1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宽度。同时,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与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31的圆心对齐,第一弧形孔131的圆心与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构成第一直线;此时,沿第一悬臂2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形孔131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过渡孔1321的孔壁的连接点距离所述第一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距离的一半。如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4或第二表面15上与第一弧形孔131的圆心相对位置对应的厚度最薄,且该最薄位置的两侧只要有贴附第一应变片61的位置,厚度均会由近及远对称逐渐增加。同理,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与圆形的所述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对齐,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与第一应变片61的中心点构成第二直线;此时,沿第一悬臂2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形孔133的孔壁与所述第二过渡孔1323的孔壁的连接点距离所述第二直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应变片61的距离的一半。如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4或第二表面15上与第二弧形孔133的圆心相对位置对应的厚度最薄,且该最薄位置的两侧只要有贴附第一应变片61的位置,厚度均会由近及远对称逐渐增加。该实施例中的上述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称重结果的精准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悬臂2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悬臂3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悬臂2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1的高度。也即,在称重传感器应用于细胞处理设备的称重装置时,其精度将会更高,因此,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令所述第一悬臂2和第二悬臂3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1的高度(也即第一悬臂2和第二悬臂3更粗壮),可以使得第一悬臂2和第二悬臂3的变形可以更快地传递到传感主体1上令其产生变形,进而提升贴附在传感主体1上的第一应变片61对于变形量测量的精准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预设基准面上,所述第一空间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所述预设基准面是指与第一表面14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悬臂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一表面14是指所述传感主体1上与所述第一悬臂2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14位于所述第一空间4的内侧壁上;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空间4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时,第二空间5的高度与第一空间4的高度一致,因此,第二空间5的高度同样小于或等于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所述应变组件6包括至少两片第二应变片62,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应变片62间隔贴附在所述通孔13的内侧壁的第三表面16或/和第四表面17上,所述第四表面17与所述第三表面16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表面16与所述第一表面14平行。
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的高度均小于或等于传感主体1的主体高度时,第二应变片62可以全部贴附在第三表面16或第四表面17上,或者一半贴附在第三表面16上,另一半对称贴附在第四表面17上,具体地,图8所示,第三表面16和第四表面17上均设有两个第二应变片62,此时应变组件6一共包括四个第二应变片62;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应变组件6并不限定于仅包括图中的四个第二应变片62,亦可以包括四个、八个或其他数量的第二应变片62。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由于传感主体1的高度相对于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来说较大(较厚),因此,传感主体1上的通孔13可以设置得较大,而第一空间4和第二空间5相对较小,如此,将第二应变片62贴附在第三表面16和第四表面17上的操作更为便捷,并且,第二应变片62贴附在第三表面16或/和第四表面17上即可直接测得传感主体1的变形,进而通过直接测得的变形量保证最终测得的称重结果准确性。作为优选,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通孔13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悬臂2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悬臂3的高度,所述通孔1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空间4以及所述第一悬臂2的高度。也即,将矩形通孔1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空间4以及所述第一悬臂2的高度,可以使得第二应变片62可以更方便地贴附在第三表面16和第四表面17上。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称重装置,包括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可理解地,该称重装置可以为细胞处理设备的称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称重传感器可以在保证称重结果稳定可靠的同时,还保证了称重结果的高精度。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该称重传感器的称重装置,可以满足细胞处理设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称重需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传感器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主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以及所述传感主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悬臂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一端并朝向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二悬臂连接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二端并朝向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传感主体之间围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空间的高度;
所述传感主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贴附在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通孔对应位置的应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预设基准面上,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的主体高度;所述预设基准面是指与第一表面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悬臂的延伸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一表面是指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悬臂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侧壁上;
所述应变组件包括至少两片第一应变片,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间隔贴附在第一表面或/和第二表面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表面是指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第二悬臂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第一悬臂的延伸方向顺次连通的第一弧形孔、连接孔和第二弧形孔;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分别贴附在所述第一表面或/和所述第二表面上与所述第一弧形孔以及第二弧形孔相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弧形孔与所述第二弧形孔的截面均呈圆形,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应变片的中心点分别与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与所述第二弧形孔的圆心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弧形孔的第一过渡孔、连通所述第二弧形孔的第二过渡孔以及连通在所述第一过渡孔和所述第二过渡孔之间的台阶孔;
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过渡孔与所述第二过渡孔平行设置,所述台阶孔与所述第一过渡孔垂直设置,所述台阶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缝隙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连接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弧形孔与所述第二弧形孔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相对两侧,圆形的所述第一弧形孔的最高高度大于矩形的所述连接孔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悬臂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大于所述传感主体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预设基准面上,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传感主体的主体高度;所述预设基准面是指与第一表面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悬臂的延伸方向平行的面;所述第一表面是指所述传感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悬臂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侧壁上;
所述应变组件包括至少两片第二应变片,至少两片所述第二应变片间隔贴附在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的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上,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预设基准面平行的平面上,所述通孔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悬臂的高度,所述通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一悬臂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缝隙;
所述第二悬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传感主体的第一端设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缝隙;
所述第一限位缝隙与所述第二限位缝隙的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一限位缝隙的宽度小于第二预设缝隙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传感本体上并完全覆盖所述通孔以及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保护壳。
12.一种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称重传感器。
CN202222156362.2U 2022-08-16 2022-08-16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Active CN217900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362.2U CN217900985U (zh) 2022-08-16 2022-08-16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362.2U CN217900985U (zh) 2022-08-16 2022-08-16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0985U true CN217900985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4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6362.2U Active CN217900985U (zh) 2022-08-16 2022-08-16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0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4883B2 (en) Load cell for monitoring torsion and having overload protection
US20200326225A1 (en) Planar load cell assembly
US6755087B2 (en) Load cell having overload protection
US9791332B2 (en) Rod-shaped force 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deformation behavior
EP3671140B1 (en) Balance scale for testing air resistance
US10067009B2 (en) Rod-shaped force transducer with simplified adjustment
CN103335699A (zh) 多量程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结构
CN106197816A (zh) 一种测量悬臂支撑件受力的座式传感器
CN217900985U (zh)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CN219495429U (zh) 称重传感器、称重机构及培养箱
CN117629359A (zh) 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装置
CN211717572U (zh) 一种力传感器
JP2008309578A (ja) ロードセル用起歪体、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ロードセルユニット及び重量測定装置
CN212585894U (zh) 感测张力的轴座式传感器
CN211904497U (zh) 一种传感器电路及测量压扭复合力的传感器
CN113984254A (zh) 一种夹紧力测量传感器
CN216050201U (zh) 高精度薄片称重传感器
CN208488197U (zh) 一种受力构件及带有该受力构件的应变传感器
CN217304100U (zh) 一种称重传感器及称重设备
CN220187822U (zh) 一种精度高的计重传感器
CN113049070A (zh) 一种力传感器
CN215893847U (zh) 应变式枕型张力传感器
CN213021852U (zh) 吊钩秤传感器
CN112067185A (zh) 感测张力的轴座式传感器
CN213209327U (zh) 一种三维力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