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0182U -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0182U
CN217900182U CN202221834803.3U CN202221834803U CN217900182U CN 217900182 U CN217900182 U CN 217900182U CN 202221834803 U CN202221834803 U CN 202221834803U CN 217900182 U CN217900182 U CN 217900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liquid
heating
heat transfe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48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8348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0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0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0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储液装置、以及用于加热储液装置的发热元件,储液装置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构造连通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流动通道;储液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板状的储液部、以及连接于储液部之间的连通部,至少两个储液部之间依次上、下间隔布置以对应相邻储液部之间形成有加热间隙,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对应布置在加热间隙内,加热间隙内还填充有导热材料以将储液装置和发热元件铸造为一体;每个储液部对应其内部构造形成有储液腔且对应储液腔的上、下壁之间构造形成有若干与储液腔相隔离的传热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方便,降低了加热能耗,提高了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器是一种通过电发热体对液体进行加热的设备,如已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1348353),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数个平板状的换热部、连接在 换热部之间的连通部及设置在换热部之间的发热体和绝缘体,换热部的两端 在两侧分别设一连接孔,连通部内设有通孔且其靠近两端处设有连接部,连通部的两端插入该连接孔内并通过连接部抵靠在换热部上,从而相邻的两个换热部通过连通部密封连接并通过通孔连通,相邻的两个换热部之间形成有间隔,发热体及设于换热部与发热体之间的绝缘体夹置于间隔中;该液体加热器的发热体被夹持固定于换热部之间,发热体与换热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存在两者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内的空气会阻隔传热,整体加热效率低,能耗高;同时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换热部的外端面没有发热体加热,发热体发生的热量需要翻过换热部的外沿传至最外侧端面,传热距离远,导致整体加热效率偏低,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其整体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方便,通过导热材料将储液装置和发热元件铸造为一体,如此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有效增加接触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通过传热通道有效缩小了发热元件对最外侧的储液部的外端面的加热、传热距离,提高了最外侧端面的加热效果,从而提高了液体加热器的整体加热效率;同时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特点的即热式电热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包括储液装置、以及用于加热所述储液装置的发热元件,所述储液装置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构造连通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流动通道;
所述储液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板状的储液部,至少两个所述储液部之间依次上、下间隔布置以对应相邻储液部之间形成有加热间隙,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对应布置在加热间隙内,所述加热间隙内还填充设置有导热材料以将储液装置与发热元件铸造为一体,所述导热材料在加热间隙内对应形成导热部;
每个所述储液部对应其内部构造形成有储液腔且对应储液腔的上、下壁之间构造形成有若干与储液腔相隔离的传热通道。
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包裹设置在储液装置外部的传热外壳,所述传热外壳与导热部之间对应传热通道处设置有相连接的传热柱。
进一步设置为:在铸造过程中,所述导热材料流动至传热通道内以形成传热柱,流动至储液装置外部以形成传热外壳。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部上的若干传热通道呈错位布置且对应在储液腔内部形成扰流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部包括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若干向下凹陷的第一凸包且所述第一凸包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过孔;
所述第二换热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包相对应且向上隆起的第二凸包且第二凸包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过孔;
所述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密封对合相连以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第一凸包的底部与第二凸包的顶部之间密封配合的支撑相连且所述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相导通。
进一步设置为:在相邻的两个储液部中,位于上方的储液部的第二换热板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且沿着第一连通口的口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抵接沿,位于下方的储液部的第一换热板上对应第一连通口开设有第二连通口且沿着第二连通口的口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抵接沿,所述第一抵接沿与第二抵接沿抵接相连以实现相邻的两个储液部的储液腔相连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部之间通过连通管实现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具有上述的高效液体加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导热材料将储液装置和发热元件铸造为一体,同时在储液装置的外部形成传热外壳,如此有效提高了接触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储液部上构造形成有传热通道,有效缩短了加热体对最外侧端面的加热传热距离,提高了对最外侧端面的加热效率,传热通道对应在储液腔(流动通道)内形成扰动液体流动的扰流结构,强化了承压能力,大大提高了液体加热器的整体加热效率,降低了能耗;具有该液体加热器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也具备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体加热器的分离结构示意图(电发热管);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液体加热器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沿长度方向);
图4是储液部的分离结构视图;
图5是液体加热器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的分离结构示意图(电发热片)。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00、储液装置;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储液部;11、第一换热板;111、第一凸包;112、第一过孔;113、第二抵接沿;12、第二换热板;121、第二凸包;122、第二过孔;123、第一抵接沿;200、发热元件;300、导热部;400、传热外壳;500、传热柱;A、储液腔;B、传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储液装置100、以及用于加热该储液装置100的发热元件200,该储液装置100上设置有进液口101、出液口102、以及构造连通于进液口101和出液口102之间的流动通道;发热元件200可以为电发热管(图2)、电发热丝、电发热块、电发热片(图5)等等,以对流经流动通道的液体进行加热。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2和图3所示,储液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储液部1,至少两个储液部1之间依次上、下间隔堆叠布置以对应相邻两个储液部1之间形成有加热间隙,该加热间隙内布置有至少一个发热元件200,同时加热间隙内还填充设置有导热材料以将储液装置100(至少两个储液部1)和发热元件200铸造为一体,该导热材料对应在加热间隙内形成有导热部300,如此有效保证了液体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增加了传热面积,降低了热惰性,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降低了能耗;该导热材料优选为铝、铁或者铜等金属。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3所示,储液装置100的每个储液部1对应其内部构造形成有储液腔A,储液部1对应储液腔A的上壁和下壁之间构造形成有与储液腔A相隔离的传热通道B,如此位于内侧的发热元件200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传热通道B直接传导至外侧,有效缩短了传热距离,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在铸造过程中,将储液装置100和发热元件200放置在特定的模具内,然后将熔融的导热材料注入模具内以将储液装置100和发热元件200铸造为一体,熔融的导热材料对应在加热间隙内形成导热部300,导热材料流动至储液装置100的外部以对应传热外壳400,流动至传热通道B内以对应形成传热柱500结构,发热元件200通过该传热柱500结构能够直接对最外侧端面进行传热;如此大大简化了液体加热器的整体制造,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接触传热面积,降低了热惰性,提高了加热效率。
在上述方案中,具体的如图4,储液部1包括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该第一换热板11上设置有若干向下凹陷的第一凸包111且该第一凸包11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过孔112;该第二换热板12上设置有若干向上隆起的第二凸包121且该第二凸包12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过孔122;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密封配合的焊接对合在一起以配合形成储液腔A,此时第一换热板11的第一凸包111的底部与第二换热板12的第二凸包121的顶部密封配合的焊接在一起且第一过孔112与第二过孔122相导通以配合形成传热通道B;优选的,储液部1上的若干传热通道B呈错位布置以对应在储液腔A内形成扰流结构,具体表现为第一换热板11上的第一凸包111和第二换热板12上的第二凸包121呈错位布置,通过传热通道B在储液腔A内形成的扰流结构扰动液体流动,能够有效强化传热,提高加热效率。
在上述方案中,本专利的储液装置100的每个储液部1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串接为一体整体使用;单独使用时,每个储液部1均具有进液口101和出液口102;串接在一起使用时,整个储液装置100仅具有一个进液口101和出液口102且储液部1之间设置有连通结构以将多个储液腔A相串接形成流动通道,且构造形成液体由进液口101流入并依次流经每个储液腔A,最后由出液口102流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如图2和图4所示,在相邻的两个储液部1中,位于上方的储液部1的第二换热板12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且沿着第一连通口的口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抵接沿123,位于下方的储液部1的第一换热板11上对应第一连通口开设有第二连通口且沿着第二连通口的口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抵接沿113,第一抵接沿123与第二抵接沿113抵接并焊接相连以实现相邻的两个储液部1的储液腔A相连通,第一抵压沿和第二抵接沿113配合构成储液部1之间的连通结构,如此所有结构都集成在换热板上,通过换热板之间的堆叠并焊接相连以形成储液部1之间相连通的储液装置100,大大简化了储液装置100的制造,简化了液体加热器的整体制造;同样的,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或者一体相连的连通管实现储液部1之间的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具备上述的高效液体加热体,通过该液体加热器进行加热以产生热水,因此该即热式电热水器也具备了上述高效液体加热器的所有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导热材料将储液装置和发热元件铸造为一体,同时在储液装置的外部形成传热外壳,如此有效提高了接触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储液部上构造形成有传热通道,有效缩短了加热体对最外侧端面的加热传热距离,提高了对最外侧端面的加热效率,传热通道对应在储液腔(流动通道)内形成扰动液体流动的扰流结构,强化了储液部的承压能力,大大提高了液体加热器的整体加热效率,降低了能耗;具有该液体加热器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也具备上述优点。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包括储液装置、以及用于加热所述储液装置的发热元件,所述储液装置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构造连通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流动通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平板状的储液部,至少两个所述储液部之间依次上、下间隔布置以对应相邻储液部之间形成有加热间隙,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对应布置在加热间隙内,所述加热间隙内还填充设置有导热材料以将储液装置与发热元件铸造为一体,所述导热材料在加热间隙内对应形成导热部;
每个所述储液部对应其内部构造形成有储液腔且对应储液腔的上、下壁之间构造形成有若干与储液腔相隔离的传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设置在储液装置外部的传热外壳,所述传热外壳与导热部之间对应传热通道处设置有相连的传热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铸造过程中,所述导热材料流动至传热通道内以形成传热柱,流动至储液装置外部以形成传热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上的若干传热通道呈错位布置且对应在储液腔内部形成扰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包括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上设置有若干向下凹陷的第一凸包且所述第一凸包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过孔;
所述第二换热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包相对应且向上隆起的第二凸包且第二凸包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过孔;
所述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密封对合相连以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第一凸包的底部与第二凸包的顶部之间密封配合的支撑相连且所述第一过孔与第二过孔相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储液部中,位于上方的储液部的第二换热板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且沿着第一连通口的口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抵接沿,位于下方的储液部的第一换热板上对应第一连通口开设有第二连通口且沿着第二连通口的口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抵接沿,所述第一抵接沿与第二抵接沿抵接相连以实现相邻的两个储液部的储液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之间通过连通管实现连通。
8.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效液体加热器。
CN202221834803.3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Active CN217900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4803.3U CN217900182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4803.3U CN217900182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0182U true CN217900182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4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4803.3U Active CN217900182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0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00182U (zh)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CN115111770A (zh) 一种高效液体加热器及其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13304226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液冷电池包
CN208588076U (zh) 一种ptc液体加热器总成
CN212158216U (zh) 一种新型预热空气换热器
JPH08233482A (ja) ガスボイラーの積層式熱交換器
CN211739967U (zh) 一种板式组合换热器
CN215527825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1055601U (zh) 一种换热板式液体加热器
CN11387115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CN208547121U (zh) 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组件
ITMI20011743A1 (it) Scambiatore di calore gas-liquido e caldaia includente tale scambiatore di calore
CN212511774U (zh) 一种加热体及加热模块
CN218039430U (zh) 一种串联液冷结构总成及电池模组
CN218849638U (zh) 电池包及电子装置
CN220710420U (zh) 一种电池的液冷冷却结构
CN214842665U (zh) 一种节能型螺旋板式换热器
CN211350910U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pack箱
CN218599999U (zh) 一种新型自恒温陶瓷半导体ptc液体电加热器
CN218648017U (zh) 水冷方形铝壳锂电池模组和新能源车辆
CN218568971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2058441U (zh) 一种预提浓塔的换热器布置结构
CN202630487U (zh) 一种冷热水分存储承压换热水箱
CN108716767A (zh) 一种ptc液体加热器总成
CN214754040U (zh) 一种紧凑型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