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8274U - 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98274U CN217898274U CN202221111594.XU CN202221111594U CN217898274U CN 217898274 U CN217898274 U CN 217898274U CN 202221111594 U CN202221111594 U CN 202221111594U CN 217898274 U CN217898274 U CN 2178982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ral
- volute
- wind wheel
- accommodating cavity
- c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其中蜗壳包括:蜗壳本体,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置风轮的容置腔,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螺旋线;其中,远离容置腔的中心的螺旋线的张度比靠近容置腔的中心的螺旋线的张度大,使远离容置腔的中心的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风轮的间距比靠近容置腔中心的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风轮的间距大;远离容置腔的中心的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风轮的间距较大,其风轮流出气体的风速高,引起的风噪较大,此时,由于间距窄处变得更加窄,因此在横向上有空余的调整空间,因此可以提高间距宽处的螺旋线的张度,使得间距宽处变得更加宽,进而降低气流速度,从而降低气流的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市面上空气净化器的蜗壳的外周型线为一条对数螺旋线。按一条对数螺旋线设计蜗壳外周型线的假设条件是:气体沿着整个叶轮出口均匀流出。然而实际上,蜗壳与叶轮间距窄处的气体流出叶轮的流量较小,宽处气体流出叶轮的流量较大,现有设计方式会导致宽处风速偏大,进而导致噪声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净化器的蜗壳与叶轮间距宽处气体流量大而导致噪音升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蜗壳,包括:
蜗壳本体,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置风轮的容置腔,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螺旋线;
其中,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的张度比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的张度大,使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所述风轮的间距比靠近所述容置腔中心的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所述风轮的间距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蜗壳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道中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了气流的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为第一段螺旋线,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为第二段螺旋线,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的张度比所述第一段螺旋线的张度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蜗壳本体的设计难度。
其中r为半径坐标,R为所述风轮半径,A1为所述第一段螺旋线的张度,α为角坐标,α1为所述第一段螺旋线和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的相交点,A2为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的张度,β为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的初始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为对数螺旋线,而对数螺旋线无论放大或者缩小都不会改变其自身的形状,因此一个极坐标方程即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蜗壳本体,进而设计出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风轮的风道,因此本实施例的蜗壳本体易于设计,降低了加工的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本体的宽度与所述风轮的直径比例为1.1至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比例设计下,能够在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风轮之间形成尺寸合适的风道,从而在空气净化器限定的横向尺寸下获得较好的控制风噪的表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螺旋线的张度A1为0.26R至0.67R。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张度范围内的第一段螺旋线能够在限定的空气净化器的横向空间内预留更多的调整空间给第二段螺旋线,进一步提升第二段螺旋线的张度,进而降低该处的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该处的风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螺旋线和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相交点α1的角度范围为180°至27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蜗壳本体的横向尺寸不变,避免扩大整个空气净化器占用的横向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的初始角度β的范围为60°至1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第二段螺旋线和第一段螺旋线能够在第三象限相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为对数螺旋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数螺旋线无论放大或者缩小都不会改变其自身的形状,因此一个极坐标方程即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蜗壳本体,进而设计出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风轮的风道,因此本实施例的蜗壳本体易于设计,降低了加工的难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风轮和上述的蜗壳,所述风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蜗壳的所述容置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在具有上述蜗壳的优点的基础上,还具有在限定的横向尺寸内能够有效降低风噪。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蜗壳,所述蜗壳本体用于形成所述空气处理设备的风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具有上述蜗壳的优点的基础上,还具有在限定的横向尺寸内能够有效降低风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蜗壳安装有风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轮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的绘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爆炸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蜗壳;10、风轮;200、空气净化器;1、蜗壳本体;20、容置腔;11、外周型线;110、螺旋线;12、外周部分;13、进气孔;101、进风部;102、出风部;111、第一段螺旋线;112、第二段螺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蜗壳100;可以理解的是,蜗壳100用于形成风道以供收容在蜗壳100内部的风轮10输出气流,蜗壳100引导气流的流速以达到降速降噪的作用;具体地,蜗壳100用于安装在空气净化器200等空气处理设备中,风轮10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自身,再将空气往蜗壳100的外周部分和风轮10之间的形成的风道输送,最后从风道再次输送至外部。在此过程中,风轮10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在风轮10的驱动下再次输送至外部,完成空气的净化,而本实施例通过调整蜗壳100的外周部分和风轮10之间形成的风道的间距,从而在不增加空气净化器200的横向尺寸的情况下,降低气流速度,降低因气流流速过快而引起的噪音;当然,蜗壳100也可以安装在例如抽油烟机中,其作用也是用于降低风轮10的风噪。
本实施例的蜗壳100包括:
蜗壳本体1,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置风轮10的容置腔20,蜗壳本体1的外周型线1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螺旋线;
可以理解的是,蜗壳本体1用于收容风轮10,并且风轮10和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之间形成风道;
具体地,蜗壳本体1设有供外部空气进入的进气孔13,其中风轮10上设有进风部101和出风部102,进风部101位于风轮10的中部,且正对蜗壳本体1的进气孔13,出风部102围绕进风部101设置,且与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正对;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进风部101为风轮10中部的中空结构,出风部102为风轮10外周的扇叶。
请一并参阅图4,其中,远离容置腔20的中心的螺旋线的张度比靠近容置腔20的中心的螺旋线的张度大,使远离容置腔20的中心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与风轮10的间距比靠近容置腔20中心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与风轮10的间距大。
可以理解的是,蜗壳本体1的外周型线11包括多个螺旋线,其中螺旋线的张度越大,使得螺旋线随着角坐标的增加,而极坐标的增加幅度越大;螺旋线的张度越小,使得螺旋线随着角坐标的增加,而极坐标的增加幅度越小;
具体地,远离容置腔20的中心的螺旋线的张度较大,这样可以增大该螺旋线与风轮10之间的间距,即增大了远离容置腔20的中心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与风轮10之间的间距,使得两者之间的风道的断面增大,进而使得风道中的气流的流速下降,从而降低了气流的噪音。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蜗壳100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道中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了气流的噪音。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蜗壳100的外周型线11包括多个螺旋线,能够在不改变蜗壳100的横向尺寸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多个螺旋线的张度,进而调整风轮10和蜗壳100之间的间距,从而降低风噪;
这里,靠近容置腔20中心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与风轮10的间距较小,因此该处为间距窄处,其风轮10流出气体的流量较小,即间距窄处的风速低,也即在该处气流引起的风噪较小,可以降低该处的螺旋线的张度,使得间距窄处变得更加窄,在空气净化器200的横向空间中提供更多的调整空间;
进一步地,远离容置腔20的中心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与风轮10的间距较大,因此该处为间距宽处,其风轮10流出气体的流量较大,即间距宽处的风速高,也即在该处气流引起的风噪较大,此时,由于间距窄处变得更加窄,因此在横向上有空余的调整空间,因此可以提高间距宽处的螺旋线的张度,使得间距宽处变得更加宽,进一步提高远离容置腔20的中心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与风轮10的间距,进而降低气流速度,从而降低气流的噪音。
请一并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靠近容置腔20的中心的螺旋线为第一段螺旋线111,远离容置腔20的中心的螺旋线为第二段螺旋线112,第二段螺旋线112的张度比第一段螺旋线111的张度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型线11包括两个螺旋线,其中一个为第一段螺旋线111,另一个为第二段螺旋线112。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实际上,本实施例的蜗壳本体1的外周型线11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螺旋线,但由于曲线随着螺旋线的增加而其设计难度增加,因此,两段螺旋线为较合适的设计方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蜗壳本体1的设计难度。
其中r为半径坐标,R为风轮10半径,A1为第一段螺旋线111的张度,α为角坐标,α1为第一段螺旋线111和第二段螺旋线112的相交点,A2为第二段螺旋线112的张度,β为第二段螺旋线112的初始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壳本体1的外周型线11为对数螺旋线,而对数螺旋线无论放大或者缩小都不会改变其自身的形状,因此一个极坐标方程即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蜗壳本体1,进而设计出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风轮10的风道,因此本实施例的蜗壳本体1易于设计,降低了加工的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蜗壳本体1的宽度与风轮10的直径比例为1.1至1.4。
可以理解的是,蜗壳本体1的宽度指的是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的两侧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蜗壳本体1的宽度与风轮10的直径比例为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比例设计下,能够在蜗壳本体1的外周部分12与风轮10之间形成尺寸合适的风道,从而在空气净化器200限定的横向尺寸下获得较好的控制风噪的表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段螺旋线111的张度A1为0.26R至0.67R。
可以理解的是,R为风轮10半径,第一段螺旋线111在该范围内可以与风轮10更加贴近,从而在空气净化器200不变的横向空间中留出更多的调整空间给第二段螺旋线112,这样,第二段螺旋线112的张度能够进一步扩大,进而使得第二段螺旋线112与风轮10之间的间距能进一步扩大,降低该处的气流的流速,进而降低风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张度范围内的第一段螺旋线111能够在限定的空气净化器200的横向空间内预留更多的调整空间给第二段螺旋线112,进一步提升第二段螺旋线112的张度,进而降低该处的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该处的风噪。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段螺旋线111和第二段螺旋线112的相交点α1的角度范围为180°至270°。
可以理解的是,相交点α1的角度范围为180°至270°,即相交点α1的弧度为π至1.5π。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定义容置腔20的中心为极坐标的原点,第一段螺旋线111的起点位于极轴上,本实施例通过将蜗壳本体1的右下角即第四象限变宽,从而降低风速,为了保证蜗壳本体1的横向尺寸不变,因此将相交点α1设于第三象限,即将相交点α1的角度范围限定在180°至27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蜗壳本体1的横向尺寸不变,避免扩大整个空气净化器200占用的横向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段螺旋线112的初始角度β的范围为60°至180°。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第二段螺旋线112和第一段螺旋线111能够在第三象限相交,因此将第二段螺旋线112的初始角度β的范围限定在60°至1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第二段螺旋线112和第一段螺旋线111能够在第三象限相交。
在一个实施例中,蜗壳本体1的外周型线11为对数螺旋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数螺旋线无论放大或者缩小都不会改变其自身的形状,因此一个极坐标方程即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蜗壳本体1,进而设计出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风轮10的风道,因此本实施例的蜗壳本体1易于设计,降低了加工的难度。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200,包括风轮10和上述的蜗壳100,风轮10转动安装于蜗壳100的容置腔20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200在具有上述蜗壳100的优点的基础上,还具有在限定的横向尺寸内能够有效降低风噪。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蜗壳100,蜗壳本体1用于形成空气处理设备的风道。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净化器200,也可以为抽油烟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具有上述蜗壳100的优点的基础上,还具有在限定的横向尺寸内能够有效降低风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本体,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置风轮的容置腔,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螺旋线;
其中,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的张度比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的张度大,使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所述风轮的间距比靠近所述容置腔中心的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部分与所述风轮的间距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为第一段螺旋线,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中心的所述螺旋线为第二段螺旋线,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的张度比所述第一段螺旋线的张度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的宽度与所述风轮的直径比例为1.1至1.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螺旋线的张度A1为0.26R至0.67R。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螺旋线和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相交点α1的角度范围为180°至270°。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螺旋线的初始角度β的范围为60°至180°。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周型线为对数螺旋线。
9.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轮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蜗壳,所述风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蜗壳的所述容置腔内。
10.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蜗壳,所述蜗壳本体用于形成所述空气处理设备的风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11594.XU CN217898274U (zh) | 2022-05-10 | 2022-05-10 | 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11594.XU CN217898274U (zh) | 2022-05-10 | 2022-05-10 | 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98274U true CN217898274U (zh) | 2022-11-25 |
Family
ID=8411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11594.XU Active CN217898274U (zh) | 2022-05-10 | 2022-05-10 | 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98274U (zh) |
-
2022
- 2022-05-10 CN CN202221111594.XU patent/CN2178982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82026B1 (ko) | 송풍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CN105736469B (zh) | 风机、风机蜗壳及空调器 | |
EP2343458B1 (en) | Blower and heat pump utilizing said blower | |
EP0490308B1 (en) | Orificed shroud for axial flow fan | |
US3221983A (en) | Centrifugal fan | |
CN105008723A (zh) | 螺旋桨式风机及具备该螺旋桨式风机的空调机 | |
CN104454648B (zh) | 蜗壳、低噪声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CN107110175A (zh) | 风扇组件 | |
JP2014173580A (ja) | 送風装置 | |
CN217898274U (zh) | 蜗壳、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处理设备 | |
CN205618435U (zh) | 风机、风机蜗壳及空调器 | |
CN204553343U (zh) | 风机外壳 | |
CN110185640B (zh) | 离心风机、家用电器 | |
EP4317702A1 (en) | Centrifugal fan blade, fa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214007551U (zh) | 一种无叶风扇的出风导流降噪结构及使用其的无叶风扇 | |
CN115899822A (zh) | 导流结构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 |
CN215762421U (zh) | 一种离心风叶、风机及包含其的空调系统 | |
CN215336772U (zh) | 空调外机机壳及空调外机 | |
JP3988302B2 (ja) | 多翼ファンの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 | |
CN211082326U (zh) | 一种加装内插管式机壳的局部矿用轴流式通风机 | |
CN213450897U (zh) | 一种风机 | |
CN112096625A (zh) | 一种风机 | |
CN220059977U (zh) | 一种斜流式和轴流式一体的风机 | |
CN213744053U (zh) | 蜗壳及离心风机 | |
CN218915111U (zh) | 导流结构及具有其的天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