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7930U - 配重工装底座 - Google Patents

配重工装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7930U
CN217897930U CN202221943390.2U CN202221943390U CN217897930U CN 217897930 U CN217897930 U CN 217897930U CN 202221943390 U CN202221943390 U CN 202221943390U CN 217897930 U CN217897930 U CN 217897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eam
section
counterweight
fixing
fix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33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丰华
杨成龙
邓宝平
章峰
董伟
张新红
贺东云
辛世民
刘福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33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7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7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7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重工装底座,配重工装底座包括:架体,架体具有承重部和连接部,承重部用于放置配重块,连接部位于架体的两侧;多组连接结构,多组连接结构沿架体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结构用于与吊运结构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配重工装底座的重心调节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配重工装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重工装底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重工装底座。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搬运车是专门用于对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回撤安装过程中,对液压支架长距离运输或倒运的特殊运输设备。但是,液压支架具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的重量和结构尺寸不同,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的重心位置也各不相同,为避免液压支架搬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需要对液压支架搬运车的运输性能进行模拟测试。
目前,对液压支架搬运车进行测试时,需要在配重工装底座上放置多个配重块,工作人员通过改变不同配重块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其重心,液压支架搬运车通过吊运结构与配重工装底座进行连接,并对配重工装底座和配重块进行运输。但在现有技术中,配重工装底座的重心无法调节,从而导致在测试时无法真实模拟液压支架的运输情况,进而使得液压支架搬运车的运输性能的测试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重工装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工装底座的重心无法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重工装底座,配重工装底座包括:架体,架体具有承重部和连接部,承重部用于放置配重块,连接部位于架体的两侧;多组连接结构,多组连接结构沿架体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结构用于与吊运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架体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上均设置有连接部;多个横梁,横梁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固定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梁固定连接,多个横梁沿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多个横梁的上表面组成承重部。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梁远离第二支撑梁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多个第一连接孔沿第一支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梁远离第一支撑梁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沿第二支撑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形成连接部。
进一步地,每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可选择地设置在多个第一连接孔的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孔内,第二连接件可选择地设置在多个第二连接孔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固定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固定段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连接孔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段与吊运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固定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固定段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段与吊运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段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吊运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吊钩,部分吊钩与第一固定孔连接,第二固定段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其余吊钩与第二固定孔连接,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的截面结构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配重工装底座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挡板上,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挡板上。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横梁等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的远离第一固定段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能够限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一支撑梁的位置;第二连接段的远离第二固定段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能够限制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二支撑梁的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多组连接结构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连接部上,配重块放置在承重部上,吊运结构与连接结构连接,从而液压支架搬运车能够通过连接结构对配重块和配重工装底座进行搬运。如此设置,配重工装底座和配重块整体的重心位置能够沿架体的长度方向调整,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模拟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这样能够更为真实的检测出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对液压支架搬运车的轴载、驱动等性能以及对大坡度运载等功能的影响,进而能够避免液压支架搬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提高液压支架搬运车井下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回撤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工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工装底座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架体;11、第一支撑梁;111、第一连接孔;12、第二支撑梁;121、第二连接孔;13、横梁;
20、连接结构;21、第一连接件;211、第一连接段;2111、第一限位件;212、第一固定段;2121、第一固定孔;22、第二连接件;221、第二连接段;2211、第二限位件;222、第二固定段;2221、第二固定孔;
30、第一挡板;
40、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重工装底座,配重工装底座包括架体10和多组连接结构20。架体10具有承重部和连接部,承重部用于放置配重块,连接部位于架体10的两侧。多组连接结构20沿架体10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结构20用于与吊运结构连接。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多组连接结构2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连接部上,配重块放置在承重部上,吊运结构与连接结构20连接,从而液压支架搬运车能够通过连接结构20对配重块和配重工装底座进行搬运。如此设置,配重工装底座和配重块整体的重心位置能够沿架体10的长度方向调整,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模拟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这样能够更为真实的检测出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对液压支架搬运车的轴载、驱动等性能以及对大坡度运载等功能的影响,进而能够避免液压支架搬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提高液压支架搬运车井下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回撤安装效率。
其中,架体10包括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和多个横梁13。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上均设置有连接部。横梁1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梁11固定连接,横梁1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梁12固定连接,多个横梁13沿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和多个横梁13的上表面组成承重部。多个横梁13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之间,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和多个横梁13的上表面组成承重部,如此设置,横梁13在承载配重块的同时能够提高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提高架体10的结构强度,避免配重块放置在底座上而导致底座损坏。
具体地,第一支撑梁11远离第二支撑梁1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1,多个第一连接孔111沿第一支撑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梁12远离第一支撑梁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1沿第二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形成连接部。如此设置,连接部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对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进行加工,同时便于连接结构20在连接部上调整位置。
进一步地,每组连接结构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可选择地设置在多个第一连接孔111的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孔111内,第二连接件22可选择地设置在多个第二连接孔121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孔121内。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吊运结构在对配重工装底座进行连接时的稳定性,避免液压支架搬运车在搬运配重工装底座和配重块时产生倾斜,进而能够保证液压支架搬运车运输时的稳定性。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21包括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一固定段212,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一固定段21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一连接孔111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段212与吊运结构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一连接孔111连接以及第一固定段212与吊运结构连接时的稳定性,避免第一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孔111和吊运结构连接时产生干涉,同时能够保证第一连接件21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连接件21工作时产生损坏。第二连接件22包括第二连接段221和第二固定段222,第二连接段221和第二固定段22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连接孔121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段222与吊运结构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连接孔121连接以及第二固定段222与吊运结构连接时的稳定性,避免第二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孔121和吊运结构连接时产生干涉,同时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22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二连接件22工作时产生损坏。
具体地,第一固定段2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121,吊运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吊钩,部分吊钩与第一固定孔2121连接,第二固定段22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221,其余吊钩与第二固定孔2221连接,第一固定段212和第二固定段222的截面结构为方形结构。如此设置,便于吊钩与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之间进行连接,同时便于将对吊钩进行拆卸,组装方便,结构简单。第一固定段212和第二固定段222的截面结构为方形结构,如此设置,便于分别在第一固定段212和第二固定段222上加工第一固定孔2121和第二固定孔2221,同时便于吊钩与第一固定孔2121和第二固定孔2221连接。其中,第一固定段212和第二固定段222的截面结构也可以为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配重工装底座还包括第一挡板30和第二挡板40,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挡板30上,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挡板40上。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配重工装底座的结构强度,避免配重工装底座工作时产生损坏。
其中,多个第一连接孔111和多个第二连接孔12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一连接孔111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连接孔121螺纹连接。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具有互换性,便于对架体10进行加工和组装。可选地,也可以在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内分别固定设置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21为光杆结构,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一套筒过渡配合,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套筒过渡配合,这样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保证第一连接段211与第一连接孔111的连接强度以及第二连接段221与第二连接孔121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多个横梁13等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之间。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承重部的承载量,便于将配重块放置在承重部上,并且进一步地便于对横梁13进行固定。
具体地,第一连接段211的远离第一固定段212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件2111,第一限位件2111能够限制第一连接件21相对第一支撑梁11的位置。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地避免第一连接段211固定在第一连接孔111后产生位移,保证吊钩与第一连接件21连接时的稳定性。第二连接段221的远离第二固定段222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件2211,第二限位件2211能够限制第二连接件22相对第二支撑梁12的位置。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地避免第二连接段221固定在第二连接孔121后产生位移,保证吊钩与第二连接件22连接时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工装底座包括:
架体(10),所述架体(10)具有承重部和连接部,所述承重部用于放置配重块,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架体(10)的两侧;
多组连接结构(20),多组所述连接结构(20)沿所述架体(10)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结构(20)用于与吊运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包括:
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所述第一支撑梁(11)和所述第二支撑梁(12)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上均设置有连接部;
多个横梁(13),所述横梁(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梁(1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梁(1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横梁(13)沿所述第一支撑梁(11)和所述第二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梁(11)、所述第二支撑梁(12)和多个所述横梁(13)的上表面组成所述承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11)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梁(1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1),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1)沿所述第一支撑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1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梁(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21),所述第二连接孔(121)沿所述第二支撑梁(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21)形成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每组连接结构(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1)可选择地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1)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2)可选择地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1)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1)包括第一连接段(211)和第一固定段(212),所述第一连接段(211)和所述第一固定段(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21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段(212)与所述吊运结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22)包括第二连接段(221)和第二固定段(222),所述第二连接段(221)和所述第二固定段(2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2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222)与所述吊运结构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段(2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121),所述吊运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吊钩,部分所述吊钩与所述第一固定孔(212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22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221),其余所述吊钩与所述第二固定孔(222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段(212)和所述第二固定段(222)的截面结构为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工装底座还包括:
第一挡板(30)和第二挡板(40),所述第一支撑梁(11)和所述第二支撑梁(1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30)上,所述第一支撑梁(11)和所述第二支撑梁(12)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40)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21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2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1)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梁(13)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11)和所述第二支撑梁(1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工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1)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段(212)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件(2111),所述第一限位件(2111)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21)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梁(11)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段(221)的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段(222)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件(2211),所述第二限位件(2211)能够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22)相对所述第二支撑梁(12)的位置。
CN202221943390.2U 2022-07-26 2022-07-26 配重工装底座 Active CN217897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3390.2U CN217897930U (zh) 2022-07-26 2022-07-26 配重工装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3390.2U CN217897930U (zh) 2022-07-26 2022-07-26 配重工装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7930U true CN217897930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6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3390.2U Active CN217897930U (zh) 2022-07-26 2022-07-26 配重工装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7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3800A (zh) 自平衡高位重级荷载加载方法及其装置
CN217897930U (zh) 配重工装底座
CN110526126A (zh) 可调间距电气柜吊运架及其吊运方法
CN203203793U (zh) 一种测试吊耳工装
CN112682472B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支架搬运车试验用重心可调式配重工装
CN211687913U (zh) 一种全机吊挂
CN212330336U (zh) 横梁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
CN208701775U (zh) 一种桩基静载试验装置
CN114314309A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可调式吊具
CN203781656U (zh) 起重机吊具梁结构
CN108069334A (zh) 一种平衡吊梁
CN207456309U (zh) 一种可测量导弹质心的多用途测量装置
CN204788998U (zh) 可调节动载试拉台
CN106596081A (zh) 一种悬索桥散索鞍摆动试验方法
CN204944858U (zh) 自平衡高位重级荷载加载装置
CN206898711U (zh) 换热设备板体的卧式工装
CN207351810U (zh) 一种吊耳加载试验装置
CN218642282U (zh) 一种半门式起重机门架防倾倒装置
CN207568021U (zh) 大型幕墙试件快速安装装置
CN220854142U (zh) 一种吊梁试验台
CN219172521U (zh) 可调重心支架及支架搬运车
CN211948600U (zh) 一种自导向的管桩高应变测试桩锤
CN109607367A (zh) 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
CN105398934B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配重的大型试车吊架
CN212565071U (zh) 一种会计教学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