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7034U -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7034U
CN217897034U CN202222278878.4U CN202222278878U CN217897034U CN 217897034 U CN217897034 U CN 217897034U CN 202222278878 U CN202222278878 U CN 202222278878U CN 217897034 U CN217897034 U CN 217897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upport
support body
resistan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88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宁
王佩靖
刘太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ental Risheng Green Power Zhej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iental Risheng Green Power Zhej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ental Risheng Green Power Zhej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iental Risheng Green Power Zhejia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788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7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7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7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风支座,包括固定设置的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的支座组件,支座组件适于通过锁定结构与底座进行弹性锁紧至“丨”形状态;当支座组件被按压时,锁定结构适于解除对支座组件的锁定,以使得支座组件发生弹性回转至“T”形状态。相比较传统的抗风支座,本申请可以避免抗风支座与金属面板直接硬性搭接而导致的金属面板的变形,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抗风支座的加工难度。还公开了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抗风支座以及多个金属面板,金属面板在安装于屋面时,通过卡合腔对抗风支座的挤压,使得抗风支座通过支座组件对卡合腔进行卡接,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金属面板的抗风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光伏屋面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光伏屋面系统的结构可靠性,抗风性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光伏屋面系统主要通过抗风支座进行抗风,现有的抗风支座结构主要有两种:一、将抗风支座用钢板做成与金属屋面抗风肋匹配的形状,安装时通过金属屋面板的自身弹性将抗风支座卡接进去。二、金属屋面抗风肋与抗风支座搭接,在金属屋面抗风肋上方增加抗风夹具,将金属屋面抗风肋与抗风支座通过夹具夹紧。
但是,现有的抗风支座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的缺陷:一、抗风支座与金属屋面板之间存在加工公差,如抗风支座出现正公差,金属屋面板出现负公差,则会出现抗风支座将金属屋面板撑开的情况;如抗风支座出现负公差,金属屋面板出现正公差,会出现抗风支座与金属屋面板搭接尺寸变小的情况。二、施工工序较多,施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和安装的抗风支座。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和安装的的光伏屋面系统。
为达到上述的至少一个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风支座,包括固定设置的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支座组件,所述支座组件适于通过锁定结构与所述底座进行弹性锁紧至第一形状态;当所述支座组件被按压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解除对所述支座组件的锁定,以使得所述支座组件发生弹性回转至第二形状态。
优选的,所述支座组件包括支座本体和触发杆,所述支座本体与所述底座进行弹性转动连接,所述触发杆与所述支座本体中心设置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触发杆的上端伸出所述支座本体,所述触发杆的下端适于通过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支座本体与所述底座进行弹性锁紧,以使得所述支座本体呈“丨”形状态;当所述触发杆的上端被按压时,所述支座本体适于发生弹性回转至“T”形状态。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座本体通过下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限位槽,且所述支座本体的下部与所述限位槽通过扭簧进行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座本体包括卡块和连接杆;所述卡块和所述连接杆呈“T”形固定连接;所述支座本体适于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限位槽进行可转动的限位连接,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支座本体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所述支座本体适于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进行限位配合,所述扭簧的一端相抵于所述限位块,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一对呈“L”形的挡板,所述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以使得通过两块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避让槽、锁块和锁孔;所述锁孔设置于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所述避让槽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锁块设置于所述触发杆的下端侧部;当转动所述支座本体至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锁孔对齐时,所述锁块适于分别和所述避让槽以及所述锁孔进行卡合,以使得所述支座本体处于弹性锁紧状态;当所述触发杆被挤压至所述锁块脱离所述锁孔以位于所述避让槽内时,所述支座本体适于发生弹性回转。
优选的,所述触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弹簧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触发杆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下保持所述锁块分别对所述锁孔以及所述避让槽的卡合。
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包括多块金属面板和多个上述的抗风支座;所述抗风支座固定安装于屋面,所述金属面板安装于屋面,且任意一块所述金属面板适于通过中部设置的卡合腔与至少一个所述抗风支座进行挤压配合,以使得所述抗风支座的支座组件发生弹性回转至卡接于所述卡合腔。
优选的,所述光伏屋面系统还包括多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屋面且贴合于所述卡合腔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相比较传统的抗风支座,本申请可以避免抗风支座与金属面板直接硬性搭接而导致的金属面板的变形,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抗风支座的加工难度。
(2)相比较传统的抗风支座,本申请的抗风支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触发灵敏,回转灵活。
(3)在进行光伏屋面系统的铺设时,通过抗风支座对金属面板的卡接,可以有效的提高金属面板的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抗风支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抗风支座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触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抗风支座处于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局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抗风支座进行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抗风支座解除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中局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光伏屋面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局部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抗风支座100、底座110、底板111、滑槽1110、避让槽1111、挡板112、限位槽1120、支座本体120、通孔1200、卡块121、限位块122、锁孔1221、收纳孔1222、连接杆123、触发杆130、锁块131、凹槽132、扭簧140、弹簧150、金属面板200、卡合腔210、屋面300、夹具400、光伏组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风支座100,如图1至图10所示,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固定设置的底座110以及安装于底座110的支座组件,支座组件可以通过锁定结构与底座110进行弹性锁紧,以使得支座组件处于“丨”形状态(第一形状态);当支座组件被按压时,锁定结构可以解除对支座组件的锁定,以使得支座组件发生弹性回转至“T”形状态(第二形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呈“T”形,从而支座组件整体也呈“T”形,以使得抗风支座100在进行抗风时,需要支座组件以“T”形的姿态与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进行卡合,以保证抗风支座100能够对金属面板200进行限制作用。
而在进行金属面板200的铺设前,抗风支座100已经完成了安装,此时金属面板200只能够以铺设的方式与抗风支座100进行配合。若此时支座组件以“T”形的姿态与金属面板200进行配合,则会导致金属面板200无法安装。所以,本申请中通过在金属面板200的安装前,先将支座组件进行90°的转动,以使得支座组件相比较卡合腔210呈现出“丨”形姿态,从而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可以顺利的覆盖支座组件并进行挤压。当金属面板200铺设至设定的位置时,金属面板200对支座组件的挤压正好可以解除锁定结构对支座组件的锁定,使得支座组件可以发生弹性回转,直至支座组件呈“T”形的姿态与完成铺设的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进行卡接。
本实施例中,支座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结构一:支座组件包括呈“T”形的支座本体120,支座本体120和底座110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配合。
具体的,在金属面板200进行铺设前,可以通过弹性转动支座本体120,并通过锁定结构将支座本体120和底座110进行锁定,以使得支座本体120相比较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呈现“丨”形姿态。随后,在进行金属面板200的铺设时,通过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对支座本体120上端的挤压,使得支座本体120随金属面板200同步移动,直至金属面板200铺设至设定的位置时,支座本体120正好与底座110脱离锁定,进而支座本体120通过弹性回转至以“T”形的姿态与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进行卡合。
结构二:如图1、图2、图6至图10所示,支座组件包括呈“T”形的支座本体120和触发杆130,支座本体120与底座110进行弹性转动连接,触发杆130与支座本体120中心设置的通孔1200进行滑动配合,触发杆130的上端伸出支座本体120,触发杆130的下端可以通过锁定结构将支座本体120与底座110进行弹性锁紧,以使得支座本体120呈“丨”形状态;当触发杆130的上端被按压时,支座本体120可以发生弹性回转至“T”形状态。
具体的,在金属面板200进行铺设前,可以弹性转动支座本体120,并通过触发杆130将支座本体120和底座110进行锁定,以使得支座本体120相比较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呈现“丨”形姿态。随后,在进行金属面板200的铺设时,通过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对伸出支座本体120上端的触发杆130的挤压,使得触发杆130随金属面板200同步移动,直至金属面板200铺设至设定的位置时,触发杆130正好解除支座本体120与底座110的锁定,以使得支座本体120通过弹性回转至以“T”形的姿态与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进行卡合。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结构一,支座本体120的回转需要与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的顶端进行摩擦,使得支座本体120的回转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进而可能会造成回转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对于上述的结构二,支座本体120的回转与金属面板200之间无直接的接触,使得支座本体120的回转精度较高。故而,在本申请中支座组件的结构优选采用上述的结构二。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3、图6、图8和图9所示,底座110设置有限位槽1120,支座本体120通过下部可转动的安装于限位槽1120,且支座本体120的下部与限位槽1120通过扭簧140进行弹性连接。从而在进行金属面板200的铺设前,可以通过支座本体120绕限位槽1120的转动以压缩扭簧140;同时,还可以通过限位槽1120对支座本体120的轴向限位,以保证支座本体120对金属面板200的卡接限位,进而实现抗风支座100对金属面板200的抗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图8和图9所示,支座本体120包括卡块121和连接杆123,卡块121和连接杆123呈“T”形的固定连接。支座本体120可以通过连接杆123与限位槽1120进行可转动的限位连接,扭簧140可以套接于连接杆123。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座本体120呈“丨”形姿态时,卡块121的宽度可以稍大于连接杆123的直径,只需卡块121的宽度能够小于卡合腔210的开口尺寸即可。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23与限位槽1120进行配合的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配合结构一:限位槽1120呈倒“T”形;连接杆123的下部侧壁设置有环形的卡槽,连接杆123可以通过卡槽与限位槽1120的侧壁进行限位卡合,使得连接杆123的轴向被限位,进而连接杆123只能够在扭簧140的弹力下进行绕轴线方向的圆周转动,进而支座本体120通过卡块121和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进行卡接。
配合结构二:如图4、图6、图8和图9所示,限位槽1120呈倒“T”形;支座本体120还包括限位块122,限位块122固定于连接杆123远离卡块121的一端,支座本体120可以通过限位块122与限位槽1120进行限位配合;同时,扭簧140的一端相抵于限位块122,扭簧140的另一端相抵于限位槽1120的侧壁。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配合结构一,卡槽对连接杆123的结构强度会产生影响,并且卡槽与限位槽1120的配合面积远小于限位块122与限位槽1120的配合面积。所以,本申请对于连接杆123和限位槽1120的配合结构优选采用上述的配合结构二。
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配合结构二,限位槽1120的深度要大于限位块122的厚度,以使得限位槽1120和限位块122之间存在用于安装扭簧140的间隙,以翻边进行扭簧14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底座110的结构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结构一:底座110包括底板111,底板111的上端面设置有倒“T”形的限位槽1120。
结构二:如图3、图6、图8和图9所示,底座110包括底板111和一对呈“L”形的挡板112,两块挡板112对称设置于底板111的上端面,以使得通过两块挡板112之间的间隙形成倒“T”形的限位槽1120。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的结构一,为了满足限位槽1120的设置,底板111的厚度比较的厚,进而导致底板111的重量较重,不方便进行携带安装。所以,本申请对于底座110的结构优选采用上述的结构二。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3至图10所示,锁定结构包括避让槽1111、锁块131和锁孔1221;锁孔1221设置于支座本体120的底部,避让槽1111设置于底座110,锁块131设置于触发杆130的下端侧部。当转动支座本体120至避让槽1111与锁孔1221对齐时,锁块131可以通过分别与避让槽1111以及锁孔1221进行卡合,以使得支座本体120处于弹性锁紧状态;当触发杆130被挤压至锁块131脱离锁孔1221以位于避让槽1111内时,支座本体120可以在扭簧140的弹力下发生弹性回转。
具体的,如图3至图10所示,避让槽1111的深度大于等于锁块131的高度,同时锁块131的高度大于锁孔1221的深度。避让槽1111设置于底板111的上端面,锁孔1221设置于限位块122的底端且位于通孔1200的侧部。从而在进行抗风支座100的安装时,可以先下移触发杆130,以使得触发杆130的锁块131和限位块122底端的锁孔1221脱离至位于避让槽1111内,从而可以转动支座本体120进行压缩扭簧140的转动,以使得支座本体120相比较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呈现“丨”形姿态。然后保持支座本体120的位置不变,将触发杆130抬起至锁块131分别与锁孔1221以及避让槽1111卡合,此时支座本体120处于弹性锁紧状态。当进行金属面板200的铺设时,金属面板200通过卡合腔210对触发杆130进行挤压下移,使得锁块131脱离锁孔1221至位于避让槽1111内,从而支座本体120可以在扭簧140的弹力下回转至以“T”形的姿态通过卡块121和卡合腔210进行卡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6、图8和图9所示,为了实现触发杆130通过下移以带动锁块131移动至避让槽1111内,底板111于限位槽1120的底端设置有滑槽1110。滑槽1110和支座本体120的通孔1200正对,且避让槽1111设置于滑槽1110的一侧,以使得触发杆130的下端在伸入滑槽1110的同时,可以带动锁块131同步伸至避让槽1111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触发杆130的底端与底座110之间通过弹簧150进行连接,以使得触发杆130在弹簧150的弹力下保持锁块131分别对锁孔1221以及避让槽1111的卡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触发杆130将支座本体120和底座110进行锁定时,由于支座本体120具有发生扭转的趋势,使得锁块131可以在扭簧140的弹力下通过与锁孔1221以及避让槽1111侧壁的摩擦力来保持静止。但是在抗风支座100的实际安装过程中,触发杆130在振动以及操作人员的触碰下,容易发生松脱,进而影响后续的金属面板200的安装。所以,本申请中通过弹簧150来对触发杆130进行弹性支撑,以保证触发杆130对支座本体120和底座110进行锁定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触发杆130的底部设置有凹槽132,弹簧150安装于凹槽132内,以使得弹簧150的一端与凹槽130的端部相抵,弹簧150的另一端与底板111上设置的滑槽1110的底端相抵。通过将弹簧150安装于凹槽132内,在方便进行弹簧150安装的同时,可以避让底板111的设计厚度过厚。
在进行抗风支座100的组装时,其具体的组装过程为:先将触发杆130从支座本体120的底部沿通孔1200进行插入组装以形成支座组件,然后将支座组件沿底座110上的限位槽1120的一端推入直至触发杆130正对滑槽1110以完成组装。但是在进行支座组件与底座110的组装时,由于锁块131的高度大于锁孔131的深度,使得触发杆130的下端伸出支座本体120,进而会对支座组件的组装过程产生干涉。
为了触发杆130对支座组件的组装过程产生干涉,如图4和图10所示,支座本体120于限位块122的底端还设置有收纳孔1222,收纳孔1222位于通孔1200的侧部且间隔于锁孔1221。收纳孔1222的深度大于等于锁块131的高度,以使得在进行支座组件和底座110的组装时,可以触发杆130可以将锁块131收纳于收纳孔1222内,以使触发杆130的底端平齐于通孔1200或位于通孔1200内,以避免触发杆130对组装过程的干涉。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如图8至图12所示,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包括多块金属面板200和多个上述的抗风支座100。抗风支座100固定安装于屋面300,金属面板200安装于屋面300,且任意一块金属面板200可以通过中部设置的卡合腔210与至少一个抗风支座100进行挤压配合,以使得被挤压的抗风支座100的支座组件发生弹性回转至卡接于卡合腔210内。
具体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利用螺栓将抗风支座100通过底板111固定安装于屋面300。同时,屋面300于抗风支座100的两侧还固定安装有夹具400,从而金属面板200在进行安装时,金属面板200的两端可以和夹具400进行固定连接,并在金属面板200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金属面板200中部通过一体弯折成型的卡合腔210可以和抗风支座100的触发杆130进行挤压配合,进而支座本体120在扭簧140的弹力下发生回转至“T”形姿态,以使得支座本体120的卡块121正好与卡合腔210进行卡接配合;以保证金属面板200具有足够的抗风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金属面板200的尺寸较大,为了保证金属面板200的抗风性能,一般需要多个抗风支座100来对一块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进行卡接。或者,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卡合腔210来与对应的多个抗风支座100进行卡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光伏屋面系统还包括多块光伏组件500,光伏组件500安装于屋面300且贴合于卡合腔210的顶部。
具体的,光伏组件500安装于金属面板200,以使得光伏组件500的两侧均与夹具400进行固定连接,同时光伏组件500的中部与金属面板200中部凸起的卡合腔210进行相贴合的支撑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光伏组件500的尺寸较大,故而在进行光伏组件500的安装时,为了保证光伏组件500的安装稳定性,需要对光伏组件500进行多点支撑。故而,本申请中光伏组件500的两端通过夹具400以及金属面板200进行固定支撑,光伏组件500的中部通过金属面板200的卡合腔210进行支撑。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以及
支座组件,所述支座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且所述支座组件适于通过锁定结构与所述底座进行弹性锁紧至第一形状态;
当所述支座组件被按压时,所述锁定结构适于解除对所述支座组件的锁定,以使得所述支座组件发生弹性回转至第二形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组件包括:
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与所述底座进行弹性转动连接;以及
触发杆,所述触发杆与所述支座本体滑动配合,所述触发杆的上端伸出所述支座本体,所述触发杆的下端适于通过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支座本体与所述底座进行弹性锁紧,以使得所述支座本体呈“丨”形状态;
当所述触发杆的上端被按压时,所述支座本体适于发生弹性回转至“T”形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座本体通过下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限位槽,且所述支座本体的下部与所述限位槽通过扭簧进行弹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包括卡块和连接杆;所述卡块和所述连接杆呈“T”形固定连接;所述支座本体适于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限位槽进行可转动的限位连接,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所述支座本体适于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进行限位配合,所述扭簧的一端相抵于所述限位块,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相抵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一对呈“L”形的挡板,所述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以使得通过两块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限位槽。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设置于所述底座;
锁块,所述锁块设置于所述触发杆的下端侧部;以及
锁孔,所述锁孔设置于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
当转动所述支座本体至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锁孔对齐时,所述锁块适于分别和所述避让槽以及所述锁孔进行卡合,以使得所述支座本体处于弹性锁紧状态;
当所述触发杆被挤压至所述锁块脱离所述锁孔以位于所述避让槽内时,所述支座本体适于发生弹性回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风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弹簧进行配合,以使得所述触发杆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下保持所述锁块分别对所述锁孔以及所述避让槽的卡合。
9.一种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抗风支座,所述抗风支座固定安装于屋面;以及
多块金属面板,所述金属面板安装于屋面,所述金属面板适于通过中部设置的卡合腔与至少一个所述抗风支座进行挤压配合,以使得所述抗风支座的支座组件发生弹性回转至卡接于所述卡合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屋面系统还包括多块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屋面且贴合于所述卡合腔的顶部。
CN202222278878.4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Active CN217897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8878.4U CN217897034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8878.4U CN217897034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7034U true CN217897034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8878.4U Active CN217897034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7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314B (zh) 汽车座椅滑轨锁止机构
CN217897034U (zh) 一种抗风支座及光伏屋面系统
JP3212439U (ja) 回転と揺動が可能な太陽電池パネルの固定用支持金具
JP3212778U (ja) 回転と揺動が可能な太陽電池パネルの固定用支持金具
CN210839423U (zh) 用于电力铁塔上的固定装置
CN210888069U (zh) 一种建筑模板锁定夹具
CN2138372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幕墙连接件
CN208858252U (zh) 一种锁胆总成
CN212802335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彩钢瓦屋面架台
CN212305207U (zh) 一种太阳能板安装固定结构
CN212641452U (zh) 一种桩锤的背面导向结构
CN219953847U (zh) 光伏立柱抱箍和光伏支架
CN216216658U (zh) 锁扣机构及光伏支架
CN220732668U (zh) 一种柔性支架光伏板锁扣
CN213534861U (zh) 一种车辆后翼子板固定支架装置
CN210422252U (zh) 一种异形反折式门铰链
CN219514003U (zh) 一种车载应急光伏组件及光伏单元
CN217480998U (zh) 一种锁体安装结构
CN218323189U (zh) 装饰构架固定装置
CN217678599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降噪屏障
CN212226547U (zh) 三脚架一键双锁结构
CN212421206U (zh) 一种环保型板材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7602329U (zh) 一种工艺简单且安装方便的平面锁
CN214659401U (zh) 一种门锁装置
CN217037117U (zh) 一种边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