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1952U - 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1952U
CN217891952U CN202221290413.4U CN202221290413U CN217891952U CN 217891952 U CN217891952 U CN 217891952U CN 202221290413 U CN202221290413 U CN 202221290413U CN 217891952 U CN217891952 U CN 217891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ire
production line
crown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04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慧丽
钟明亮
蔺延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n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04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1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1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1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机,包括:胎筒生产线,胎筒生产线包括胶料供料组件和胎圈供料组件,胶料供料组件和胎圈供料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布设;胎冠生产线,胎冠生产线包括带束层供料组件和胎面供料组件,带束层供料组件和胎面供料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布设;其中,胎筒生产线和胎冠生产线在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胎筒生产线和胎冠生产线在沿第一预设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机设备体积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型机。
背景技术
乘用子午胎二次法成型机是用于将轮胎部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贴合及成型的设备。其主要由胎冠生产线和胎筒生产线组成。胎冠生产线包含贴合鼓机箱、正反包装置、贴合鼓、尾架、胎体压辊、一段供料系统组成。胎筒生产线包含成型鼓机箱、成型鼓、带束层环、带束层鼓机箱、带束层鼓、组合压辊、底座、二段供料系统组成。胎冠生产线将内衬、帘布、钢圈、胎侧等胶料通过层贴,形成圆柱状胎筒。胎筒生产线将通过带束层鼓上完成贴合的带束层、冠带层、胎面等制成的胎冠组件,经胎筒充气、预定型、定型滚压后,制成硫化前的生胎。
传统的二次法机型布置如下:胎冠生产线位于操作工右侧,胎筒生产线位于操作工左侧,主机线在一条线上,胎胚输送位于主机线前侧;此布置下一段供料系统物料小车需要从右侧拉出,二段供料往左侧拉出,设备之间预留的空间需要满足小车转弯要求,使得设备之间空间要求大,此外,一段主机长度比较长,二段主机长度比较短,一段主机前侧会放胎圈车,二段主机前侧会放胎胚车,胎胚车尺寸比胎圈车大,因此整体占用空间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机设备体积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机,包括:胎筒生产线,胎筒生产线包括胶料供料组件和胎圈供料组件,胶料供料组件和胎圈供料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布设;胎冠生产线,胎冠生产线包括带束层供料组件和胎面供料组件,带束层供料组件和胎面供料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布设;其中,胎筒生产线和胎冠生产线在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胎筒生产线和胎冠生产线在沿第一预设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进一步地,成型机还包括:胎筒传送装置,胎筒传送装置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以将胎筒生产线生产的胎筒传递至胎冠生产线上。
进一步地,胎筒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组件,传送带组件设置在胎筒生产线远离胎冠生产线的一侧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置;抓取组件,抓取组件设置在传送带组件与胎冠生产线之间,以将传送带组件上的胎筒移动至胎冠生产线上。
进一步地,胎筒生产线还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设;贴合鼓组件,贴合鼓组件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上,以在第一传送组件的带动下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其中,胶料供料组件包括内衬供料机构和胎体供料机构,内衬供料机构和胎体供料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的一侧,以向贴合鼓组件供料。
进一步地,胎筒生产线还包括:第一压辊组件,第一压辊组件设置在贴合鼓组件靠近胶料供料组件的一端,以将胶料供料组件提供的胶料压合在贴合鼓组件上。
进一步地,胎冠生产线还包括:第二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设;带束层鼓组件,带束层鼓组件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上,以在第二传送组件的带动下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其中,带束层供料组件包括多个带束层供料机构,多个带束层供料机构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布设,以分别将各个带束层贴合到带束层鼓组件上。
进一步地,胎冠生产线还包括:冠带层供料机构,冠带层供料机构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的一侧,以将冠带层贴合在带束层鼓组件上。
进一步地,成型机还包括:成型鼓组件,成型鼓组件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上,以贴合胎冠生产线上生产的胎冠和胎筒生产线上生产的胎筒;第二压辊组件,第二压辊组件设置在成型鼓组件的一侧,以将胎冠和胎筒滚压贴合成轮胎。
进一步地,成型机还包括:卸胎装置,卸胎装置设置在胎冠生产线靠近胎筒生产线的一侧,且卸胎装置与胎筒生产线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成型机还包括:抓取组件,抓取组件设置在胎筒生产线靠近胎冠生产线的一端,卸胎装置设置在抓取组件远离胎筒生产线的一端,其中,抓取组件抓取胎筒生产线上的胎筒移动至成型鼓组件上,抓取组件还抓取成型鼓组件上的轮胎移动至卸胎装置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成型机对各个供料部分的位置进行了重新设置,使的整个成型机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同时方便生产,具体的,成型机具有胎筒生产线和胎冠生产线,胎筒和胎冠生产出来后在胎冠生产线的一端进行贴合以形成轮胎的生胎,为了减小整个成型机的体积,同时方便胎筒和胎冠之间的转运,将胎筒生产线和胎冠生产线平行地设置,且至少一部分在垂直于胎筒生产线延伸方向上的投影重合,这样减少了成型机在第一预设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上的体积,节约了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的实施例的布置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胎筒生产线;11、胶料供料组件;12、第一传送组件;13、贴合鼓组件;14、第一压辊组件;20、胎冠生产线;21、第二传送组件;22、带束层鼓组件;23、带束层供料机构;30、传送带组件;40、抓取组件;50、成型鼓组件;60、第二压辊组件;70、卸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机设备体积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机。
请参考图1,一种成型机,包括:胎筒生产线10和胎冠生产线20,胎筒生产线10包括胶料供料组件11和胎圈供料组件,胶料供料组件11和胎圈供料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布设;胎冠生产线20包括带束层供料组件和胎面供料组件,带束层供料组件和胎面供料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布设;其中,胎筒生产线10和胎冠生产线20在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胎筒生产线10和胎冠生产线20在沿第一预设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对各个供料部分的位置进行了重新设置,使的整个成型机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同时方便生产,具体的,成型机具有胎筒生产线10和胎冠生产线20,胎筒和胎冠生产出来后在胎冠生产线20的一端进行贴合以形成轮胎的生胎,为了减小整个成型机的体积,同时方便胎筒和胎冠之间的转运,将胎筒生产线10和胎冠生产线20平行地设置,且至少一部分在垂直于胎筒生产线10延伸方向上的投影重合,这样减少了成型机在第一预设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上的体积,节约了空间。
根据一种实施例,胎筒生产线10和胎冠生产线20在沿第一预设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不完全重合,即两个生产线在沿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上前后交错设置。
成型机还包括胎筒传送装置,胎筒传送装置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以将胎筒生产线10生产的胎筒传递至胎冠生产线20上。胎筒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组件30和抓取组件40,传送带组件30设置在胎筒生产线10远离胎冠生产线20的一侧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置;抓取组件40设置在传送带组件30与胎冠生产线20之间,以将传送带组件30上的胎筒移动至胎冠生产线20上。
本实用新型的胎筒传送装置用于将胎筒生产线10上生产的胎筒传递至成型鼓组件50上以便与胎冠进行组合,具体的胎筒传送装置包括一条传送带组件30和胎筒生产轨道,胎筒生产轨道与传送带组件30平行地设置,各个胎筒供料系统将原料输送至胎筒生产轨道,以组合成胎筒,传送带组件30将胎筒传送至成型鼓组件50进行贴合。
胎筒生产线10还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2和贴合鼓组件13,第一传送组件12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设;贴合鼓组件13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2上,以在第一传送组件12的带动下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其中,胶料供料组件11包括内衬供料机构和胎体供料机构,内衬供料机构和胎体供料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组件12的一侧,以向贴合鼓组件13供料。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送组件12可以采用轨道、传递环或者传送带等多种形式,根据一种实施例,贴合鼓组件13沿第一预设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上,各个原料供料系统布设在轨道的一侧或两侧,贴合鼓组件13移动至相应地供料位置时,供料系统将原料移动至供料位置处的贴合鼓组件13上进行贴合,供料系统包括胶料供料组件11,其中,胶料供料组件11包括内衬供料机构和胎体供料机构等,内衬供料机构和胎体供料机构分别向贴合鼓组件13上供料,以在贴合鼓组件13上进行贴合。
胎筒生产线10还包括第一压辊组件14,第一压辊组件14设置在贴合鼓组件13靠近胶料供料组件11的一端,以将胶料供料组件11提供的胶料压合在贴合鼓组件13上。
第一压辊组件14设置在供料系统和贴合鼓组件13之间,以用于将原料压合在贴合鼓组件13上。
胎冠生产线20还包括第二传送组件21和带束层鼓组件22,第二传送组件21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设;带束层鼓组件22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21上,以在第二传送组件21的带动下沿第一预设方向移动;其中,带束层供料组件包括多个带束层供料机构23,多个带束层供料机构23沿第一预设方向依次布设,以分别将各个带束层贴合到带束层鼓组件22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组件21可以采用轨道、传递环或者传送带等多种形式,根据一种实施例,带束层鼓组件22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上,带束层鼓组件22用于将各个带束层供料机构23上提供的带束层贴合在一起。
胎冠生产线20还包括冠带层供料机构,冠带层供料机构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21的一侧,以将冠带层贴合在带束层鼓组件22上。
成型机还包括成型鼓组件50和第二压辊组件60,成型鼓组件50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21上,以贴合胎冠生产线20上生产的胎冠和胎筒生产线10上生产的胎筒;第二压辊组件60设置在成型鼓组件50的一侧,以将胎冠和胎筒滚压贴合成轮胎。
成型鼓组件50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21靠近胎筒生产线10上的一端,抓取组件40采用机器人,设置在成型鼓组件50和胎筒的传送带组件30之间,以抓取传送带组件30上的胎筒移动至成型鼓组件50上。第二压辊组件60设置在成型鼓的一侧以对成型鼓上的胎筒和胎冠进行压合。
成型机还包括卸胎装置70,卸胎装置70设置在胎冠生产线20靠近胎筒生产线10的一侧,且卸胎装置70与胎筒生产线10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地设置。成型机还包括抓取组件40,抓取组件40设置在胎筒生产线10靠近胎冠生产线20的一端,卸胎装置70设置在抓取组件40远离胎筒生产线10的一端,其中,抓取组件40抓取胎筒生产线10上的胎筒移动至成型鼓组件50上,抓取组件40还抓取成型鼓组件50上的轮胎移动至卸胎装置70上。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在胎筒生产线10靠近胎冠生产线20的一端还设置了卸胎装置70,卸胎装置70上设有称重机构和传送机构,称重机构用于给生胎进行称重,以检查生胎的重量,传送机构用于将称重合格的生胎送走,本实用新型的抓取组件40设置在卸胎装置70、胎筒生产线10和胎冠生产线20之间,既能够将胎筒生产线10上的胎筒移动至成型鼓组件50上,也能够将成型鼓组件50上的生胎移动至卸胎装置70上,利用率更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在于搭配结构改进了二次法成型机的布局,具体如下:
以操作工的视角站在图1的左侧向右看,胎冠生产线20位于操作工左侧,胎筒生产线10位于操作工右侧;胎冠生产线20与胎筒生产线10错开布置;胎筒生产线10往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根据一种实施例,此布置下胎冠供料系统物料小车需要从右侧拉出,胎筒供料往左侧拉出。
优选地,胎冠主机前侧会放胎圈车,胎筒主机前侧会放胎胚车。
优选地,胎筒输送位于主机线前侧,采用输送线+胎胚转运+机器人上胎筒形式实现自动上胎筒。
优选地,通过机器人将生胎从胎筒生产线10取出后,可放置于生胎称重装置上或者胎胚车内。
优选地,生胎称重后可将生胎移动至修胎位,修胎完成后由机器人抓取放置到胎胚车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筒生产线(10),所述胎筒生产线(10)包括胶料供料组件(11)和胎圈供料组件,所述胶料供料组件(11)和所述胎圈供料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布设;
胎冠生产线(20),所述胎冠生产线(20)包括带束层供料组件和胎面供料组件,所述带束层供料组件和所述胎面供料组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布设;
其中,所述胎筒生产线(10)和所述胎冠生产线(20)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的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所述胎筒生产线(10)和所述胎冠生产线(20)在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还包括:
胎筒传送装置,所述胎筒传送装置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以将所述胎筒生产线生产的胎筒传递至所述胎冠生产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筒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带组件(30),所述传送带组件(30)设置在所述胎筒生产线(10)远离所述胎冠生产线(20)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置;
抓取组件(40),所述抓取组件(40)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组件(30)与所述胎冠生产线(20)之间,以将所述传送带组件(30)上的所述胎筒移动至所述胎冠生产线(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筒生产线(10)还包括:
第一传送组件(12),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2)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设;
贴合鼓组件(13),所述贴合鼓组件(13)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2)上,以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2)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胶料供料组件(11)包括内衬供料机构和胎体供料机构,所述内衬供料机构和所述胎体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2)的一侧,以向所述贴合鼓组件(13)供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筒生产线(10)还包括:
第一压辊组件(14),所述第一压辊组件(14)设置在所述贴合鼓组件(13)靠近所述胶料供料组件(11)的一端,以将所述胶料供料组件(11)提供的胶料压合在所述贴合鼓组件(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生产线(20)还包括:
第二传送组件(21),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1)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布设;
带束层鼓组件(22),所述带束层鼓组件(22)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1)上,以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1)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带束层供料组件包括多个带束层供料机构(23),多个所述带束层供料机构(23)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依次布设,以分别将各个带束层贴合到所述带束层鼓组件(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生产线(20)还包括:
冠带层供料机构,所述冠带层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1)的一侧,以将冠带层贴合在所述带束层鼓组件(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还包括:
成型鼓组件(50),所述成型鼓组件(50)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1)上,以贴合所述胎冠生产线(20)上生产的胎冠和所述胎筒生产线(10)上生产的胎筒;
第二压辊组件(60),所述第二压辊组件(60)设置在所述成型鼓组件(50)的一侧,以将所述胎冠和所述胎筒滚压贴合成轮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还包括:
卸胎装置(70),所述卸胎装置(70)设置在所述胎冠生产线(20)靠近所述胎筒生产线(10)的一侧,且所述卸胎装置(70)与所述胎筒生产线(10)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还包括:
抓取组件(40),所述抓取组件(40)设置在所述胎筒生产线(10)靠近所述胎冠生产线(20)的一端,所述卸胎装置(70)设置在所述抓取组件(40)远离所述胎筒生产线(10)的一端,其中,所述抓取组件(40)抓取所述胎筒生产线(10)上的胎筒移动至所述成型鼓组件(50)上,所述抓取组件(40)还抓取所述成型鼓组件(50)上的所述轮胎移动至所述卸胎装置(70)上。
CN202221290413.4U 2022-05-26 2022-05-26 成型机 Active CN217891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0413.4U CN217891952U (zh) 2022-05-26 2022-05-26 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0413.4U CN217891952U (zh) 2022-05-26 2022-05-26 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1952U true CN217891952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0413.4U Active CN217891952U (zh) 2022-05-26 2022-05-26 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1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00487B2 (en) Hot tyre forming method
US7195047B2 (en) Tire manufactur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ires
KR20110116014A (ko) 차륜용 생타이어 건조 방법 및 설비
CN114179413A (zh) 轮胎成型机
CN104175584A (z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两次法四鼓成型机
CN218084280U (zh) 机械鼓
CN217891952U (zh) 成型机
CN102173069B (zh) 子午线轮胎全自动柔性生产方法(trs)
CN114211796A (zh) 巨型轮胎成型机
CN106696322B (zh) 轮胎一段成型机及具有其的轮胎成型装置
CN216635500U (zh) 轮胎成型机
CN217169875U (zh) 轮胎成型机
KR101183193B1 (ko) 그린 케이스 성형 드럼
CN217777863U (zh) 巨型轮胎成型机
CN219076610U (zh) 巨型轮胎成型机
CN216635488U (zh) 胎圈供料装置及成型机
KR100808311B1 (ko) 타이어용 스틸 벨트 이송장치
CN211054453U (zh) 一种全钢三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N217553193U (zh) 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N206011781U (zh) 一种排布结构紧凑的轮胎成型生产线
CN104139545B (zh) 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机
CN110757860A (zh) 一种全钢四鼓工程胎一次法成型机
CN217169874U (zh) 两次法五鼓轮胎成型机及轮胎生产系统
CN114603897B (zh) 一种载重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二次法成型工艺
KR101183194B1 (ko) 그린 케이스 성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그린 케이스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