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0880U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0880U
CN217890880U CN202221666719.5U CN202221666719U CN217890880U CN 217890880 U CN217890880 U CN 217890880U CN 202221666719 U CN202221666719 U CN 202221666719U CN 217890880 U CN217890880 U CN 217890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ker
cylinder
elastic piece
impact
pow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67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元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67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0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0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0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壳;气缸,设于所述机壳,包括沿所述气缸内壁往复运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和气缸内壁限定出气密空间的撞锤;撞杆,设于所述气缸,用于加载所述撞锤的冲击冲量并沿冲击方向释放;弹性件,设于所述撞杆外侧,所述弹性件位于部分所述撞杆的冲击方向上,使在空载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受所述撞杆冲击产生垂直于冲击方向的形变,形变后的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撞杆产生内侧向挤压力并卡持所述撞杆。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撞杆运行到使O型圈产生变形时会对撞杆起到主动的刹车效果,减少空锤发生的概率,避免电动工具的损伤。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击输出的手持式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锤或者电镐在停机瞬间,需要在极短的时间让锤击系统停止工作,用以防止空锤现象,进而避免内部零件的损伤。目前市面上的电动工具设计,大部分都只针对撞锤的运动设置停止、刹车组件,对撞杆的主动刹车设计比较少见。而部分针对撞杆的设计只是在撞杆运行前端加装缓冲元件进行间接缓冲,但是停机空锤现象仍然比较容易发生。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空锤效果好的电动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机壳;
气缸,设于所述机壳,包括沿所述气缸内壁往复运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和气缸内壁限定出气密空间的撞锤;
撞杆,设于所述气缸,用于加载所述撞锤的冲击冲量并沿冲击方向释放;
弹性件,设于所述撞杆外侧,所述弹性件位于部分所述撞杆的冲击方向上,使在空载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受所述撞杆冲击产生垂直于冲击方向的形变,形变后的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撞杆产生内侧向挤压力并卡持所述撞杆。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撞杆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撞杆的最大直径部分的冲击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撞杆包括杆体和凸出于所述杆体设置的凸出部,在空载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受所述凸出部冲击产生垂直于冲击方向的形变,形变后的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杆体产生内侧向挤压力。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还包括
限位导套,设于所述气缸内侧,所述撞杆可往复移动的保持在所述限位导套内侧,在沿冲击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限位导套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撞杆之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气缸和所述限位导套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弹性体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性件为O型圈,所述撞杆穿设于所述O型圈内侧。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形变后的所述O型圈对所述撞杆产生多个方向的内侧向挤压力。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O型圈具有自然状态和受冲击后的形变状态,自然状态下所述O型圈与所述撞杆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间隙不大于所述O型圈的截面线径的十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通过加装O型圈,并控制O型圈内径和撞杆外径间间隙在合理区间,则撞杆运行到使O型圈产生变形时会对撞杆起到主动的刹车效果,减少空锤发生的概率,避免了电动工具的损伤,优化了操作体验;且同时实现对撞杆轴向和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外力作用,较任何单一缓冲方式采用更少的零件和成本,达成了更佳的防空锤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弹性件受挤压前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弹性件受挤压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机壳 10 工作头 20
气缸 30 内壁 31
活塞 32 撞锤 33
撞杆 40 杆体 41
凸出部 42 弹性件 50
间隙 51 限位导套 60
限位槽 61 驱动组件 70
传动组件 80 控制组件 90
把手 100 开关 1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动工具,如一个电锤或电镐,包括机壳10、工作头20、气缸30和撞杆40,还包括用于为气缸30提供动力源的驱动组件70、在气缸30和驱动组件70传递动力的传动组件80和控制驱动组件70运行的控制组件90。其中,工作头20设于机壳10,工作头20作用于待加工工件或工作面以实现电动工具的打孔、凿平、挖掘、开槽、切削等作业。气缸30设于机壳10,其包括气缸内壁31内侧的活塞32和撞锤33。活塞32与撞锤33和内壁31限定出气密空间,活塞32沿气缸30的内壁31轴向往复运动,气密空间内的受活塞32压缩空气进而推动撞锤33轴向运动输出冲量。撞杆40 设于气缸30,具体的,撞杆40位于撞锤33和工作头20之间,撞杆40一端可接触撞锤,另一端与工作头20接触,用于加载撞锤33的冲击冲量并沿冲击方向释放传递给工作头20。驱动组件70可包括电机和输出轴,传动组件80可包括减速箱并通过输出轴与电机连接,传动组件80相对于输出轴的另一侧则连接工作头20,电机通过传动组件80驱动作业组件70作用于待作业面或待加工工件以实现电动工具的作业。控制组件90包括芯片、电路并控制驱动组件70运转。驱动组件70、传动组件80和控制组件90设置于机壳10内,受机壳10的约束和保护,机壳10的末端设置把手100及开关110。
为防止空锤现象,电动工具中设置有弹性件50,弹性件50在机壳10内部并设于撞杆40外侧。具体的,弹性件50位于部分撞杆40的冲击方向上,使得在电动工具空载状态下,弹性件50受撞杆40冲击时弹性件50受挤压产生垂直于冲击方向的形变,形变后的弹性件50对撞杆40产生内侧向挤压力。即相对于弹性件50位于撞杆40的外侧,内侧向挤压力的方向为弹性件50相对于靠近撞杆40的方向。弹性件50受撞杆40轴向的冲击后对撞杆40具有缓冲、减速作用,遭受弹性件50挤压的撞杆40同时受到弹性件50垂直轴向方向的减速、刹车作用,撞杆40受到上述双向阻尼作用下,能量可以安全有效释放,减轻了电动工具空锤的不良后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性件50在受力后存在形变趋势下即可对趋势方向产生挤压力,该形变趋势亦属于本实施例范畴。
撞杆40应理解为可运动的被支承于气缸30的内侧,并被设置用于通过碰撞接收和传递出沿碰撞冲击方向的冲击冲量,该冲量以脉冲形式间或传递给工作头20或是夹持工作头20的夹具。则可以通过在冲击方向逆向施加缓冲作用力,或者在侧向上施加挤压作用力来对处运动状态下的撞杆40进行缓冲和刹车。上述弹性件50同时实现两种缓冲作用,较任何单一作用方式采用更少的零件和成本,达成了更佳的防空锤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撞杆40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弹性件50具体位于撞杆40的最大直径部分的冲击方向的前方。即撞杆40至少包括一个直径较粗大宽部和一个直径较窄的窄部,弹性件50具体位于撞杆40的宽部的冲击路径中,在撞锤40中仅宽部会对弹性件50产生冲击力引发弹性件50形变。撞杆40还可设置为包括杆体41和凸出于杆体41设置的凸出部42,杆体41呈笔直的圆柱状,沿轴向具有水平的外表面;凸出部42由杆体41外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42顶端高出杆体41水平表面形成高度差。在空载状态下,存在高度差的撞杆40不同部分,一部分无障碍通过弹性件50所在区域,另一部分挤压弹性件50所在区域,即弹性件50受凸出部42冲击产生垂直于冲击方向的形变,形变后的弹性件50对杆体41产生内侧向挤压力。优选的,撞锤40呈两端部分窄、中间部分宽形状。其中,撞杆40呈三段式结构,包括承接加载撞锤 33冲击力的第一段、传递冲击力给工作头20的第三段以及位于第一段和第三段间的第二段,凸出部42位于上述第二段。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还包括限位导套60,限位导套60设于气缸30 中,撞杆40可往复移动的保持在限位导套60内侧,由限位导套60对撞杆40 支承和限位。其中,至少部分限位导套60位于弹性件50和撞杆40之间,撞杆 40通过直接碰撞该部分限位导套60间接压迫弹性件50变形。为了约束固定弹性件50,气缸30的和限位导套60间形成有限位槽61,具体的,气缸30与上述被碰撞部分的限位导套60间形成有限位槽61,弹性件50至少部分被容纳于限位槽61中。则弹性件50部分容纳于限位槽61或全部容纳于限位槽61内,其中,当弹性件50全部容纳于限位槽61时,弹性件50受压变形后会部分凸出于限位槽61的开口外或与开口平行。
弹性件50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可以是不同具有弹性缓冲、变形和恢复效果的零件,如橡胶块、簧片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0采纳为O型圈,撞杆40 穿设于O型圈内侧。O型圈无需单独设计生产,直接采购成本低廉,磨损后易于替换。O型圈环绕于撞杆40外侧,撞杆40可通过设置周向向外凸出的凸出部42等方式,使O型圈位于不同位置部分撞杆40的冲击方向上,则形变后的 O型圈对撞杆40产生也产生多个方向内侧向挤压力。尤其当凸出部42为与O 型圈对应的圆或圆环状时,O型圈受力变形后向其内圈方向向心施加对撞杆40 的挤压力,刹车减速效果更佳。
电动工具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工作头20受到工作表面的抵压力,将撞杆40 向逆冲击方向挤压,此时弹性件50与撞杆40无法接触,即工作状态下弹性件 50不应设置为对撞杆40具有刹车作用。电动工具未发生空锤倾向时,撞杆40 的有效行程被设置为不会对弹性件50产生挤压变形。以O型圈为例,其具有未发生挤压变形的自然状态和受冲击后的形变状态,在自然状态下O型圈设置为与撞杆40间具有间隙51,在形变状态下O型圈本体向内圈方向扩张,间隙51 被填充进而导致O型圈与撞杆40抵接。优选的,O型圈与撞杆40间的间隙51不大于O型圈的截面线径(即O型圈圈体自然状态下的圆形横截面的直径)的十分之一,防止因间隙51过大,O型圈未及时有效对撞杆40抵接和施加作用力,导致对撞杆40的挤压刹车效果失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机壳;
气缸,设于所述机壳,包括沿所述气缸内壁往复运动的活塞、与所述活塞和气缸内壁限定出气密空间的撞锤;
撞杆,设于所述气缸,用于加载所述撞锤的冲击冲量并沿冲击方向释放;
弹性件,设于所述撞杆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撞杆的冲击方向上,使在空载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受所述撞杆冲击产生垂直于冲击方向的形变,形变后的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撞杆产生内侧向挤压力并卡持所述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杆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撞杆的最大直径部分的冲击方向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杆包括杆体和凸出于所述杆体设置的凸出部,在空载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受所述凸出部冲击产生垂直于冲击方向的形变,形变后的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杆体产生内侧向挤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导套,设于所述气缸内侧,所述撞杆可往复移动的保持在所述限位导套内侧,在沿冲击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限位导套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撞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和所述限位导套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限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O型圈,所述撞杆穿设于所述O型圈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形变后的所述O型圈对所述撞杆产生多个方向的内侧向挤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具有自然状态和受冲击后的形变状态,自然状态下所述O型圈与所述撞杆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不大于所述O型圈的截面线径的十分之一。
CN202221666719.5U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工具 Active CN217890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6719.5U CN21789088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6719.5U CN21789088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0880U true CN217890880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1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6719.5U Active CN21789088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0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65395B2 (ja) ドリルもしくはチゼルハンマー装置
US7252157B2 (en) Power tool
JP5518617B2 (ja) 打撃工具
EP2392433B1 (en) Impact power tool
EP1992452B1 (en) Impact tool
US8028762B2 (en) Shock absorber for a reciprocating tool assembly
JP4509890B2 (ja) 衝撃式作業工具
JP5103234B2 (ja) 打撃工具
CA2068868A1 (en) Hydraulically Powered Repetitive Impact Hammer
CN217890880U (zh) 电动工具
EP1033497B1 (en) Nailer and bumper provided therein for braking impact piston
JP4269628B2 (ja) ハンマドリル
CN211924631U (zh)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油缸
JP4276095B2 (ja) 作業工具
US3392792A (en) Impact tool
JP7247476B2 (ja) 打込機
CN110394769B (zh) 电动工具
CN219170810U (zh) 空气压缩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JP2876982B2 (ja) 空気圧式衝撃工具の緩衝装置
CN111300342A (zh) 一种电动打钉枪
CN215786471U (zh) 一种自排气式空气锤装置
CN213632167U (zh) 触发式传感器保护装置
CN216328086U (zh) 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
JP3915956B2 (ja) 打込機
JPH07269674A (ja) ボールネジの衝撃緩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