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1188U -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1188U
CN217881188U CN202222040068.5U CN202222040068U CN217881188U CN 217881188 U CN217881188 U CN 217881188U CN 202222040068 U CN202222040068 U CN 202222040068U CN 217881188 U CN217881188 U CN 217881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main
main part
radiator
condenser
venti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00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宗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ANGF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UANGF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UANGF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UANGF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00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1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1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1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顶部壳体,所述顶部壳体顶部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顶部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顶部壳体两侧安装有防护把手,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间安装有抽风器,所述安装槽外侧安装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利用散热器和抽风器能很方便的将装置主体两侧的空气抽入装置内部并同装置运行时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装置顶部排出,利用防尘网和过滤网能在装置进行散热时将外部空气中的粉尘过滤,利用防护把手能方便操作人员对装置主体进行搬运的同时还能在多个电容器并排安装时为装置主体两侧提供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背景技术
智能电容器集成了现代测控,电力电子,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容器等先进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落后的控制器技术和落后的机械式接触器或机电一体化开关作为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技术,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和笨重的结构模式,从而使新一代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具有补偿效果更好,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更廉,节约成本更多,使用更加灵活,维护更加方便,使用寿命长,可靠性更高的特点,适应了现代电网对无功补偿的更高要求。
原有的智能电容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通常智能电容器在使用时都是由多个电容器联机使用,然而电容器在联机使用时为了节省占地空间通常都为并排放置,导致电容器之间的空间较为狭小,而原有的电容器大多都通过侧面开孔的方式为电容器运行时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以防止其内部温度过高,但若是电容器之间空间狭小则会导致热量不能有效的散出,长时间使用时会导致电容器内部电子元件过热而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2、在工作人员对多个电容器进行并排安装时,电容器主体之间可能会产生碰撞,若碰撞力度过大且没有防护则会导致电容器主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顶部壳体,所述顶部壳体前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顶部壳体顶部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顶部安装有防尘网,所述散热器尾侧设置有开关,所述顶部壳体背部设置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底侧设置有固定栓,所述顶部壳体两侧安装有防护把手,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间安装有抽风器,所述抽风器内部设置有抽风风扇,所述安装槽外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装置主体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部壳体底侧与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卡扣连接并通过所述固定栓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顶部壳体顶面中间,所述散热器底部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互通,且所述散热器通过驱动所述散热风扇将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热量从所述顶部壳体顶部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线口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背部顶侧,所述接线口通过所述顶部壳体内部设置的电路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且所述装置主体通过所述接线口配合连接线与其它电容器或外部电气设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把手为高强度橡胶材料,且所述防护把手外侧表面设置有抗震型缓冲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风器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所述过滤网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固定并设置在所述抽风器外侧,所述抽风器内部设置有四个所述抽风风扇且所述抽风器内侧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互通,所述抽风器通过驱动所述抽风风扇将外部空气抽入所述装置主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利用散热器和抽风器能很方便的将装置主体两侧的空气抽入装置内部并同装置运行时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装置顶部排出,避免了多个电容器并排放置使用时由于之间的间距过于狭小而导致热量难以有效排出的问题,保证了装置的循环散热能力,利用防尘网和过滤网能在装置进行散热时将外部空气中的粉尘过滤,防止其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影响,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利用防护把手能方便操作人员对装置主体进行搬运的同时还能在多个电容器并排安装时为装置主体两侧提供防护,防止装置主体在安装时与其它电容器产生碰撞导致电容器损坏无法正常使用,保证了装置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顶部壳体;3、控制面板;4、散热器;5、散热风扇;6、防尘网;7、开关;8、接线口;9、固定栓;10、防护把手;11、安装槽;12、抽风器;13、抽风风扇;14、过滤网;15、安装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顶部设置有顶部壳体2,顶部壳体2前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顶部壳体2顶部安装有散热器4,散热器4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5,散热器4顶部安装有防尘网6,散热器4尾侧设置有开关7,顶部壳体2背部设置有接线口8,接线口8底侧设置有固定栓9,顶部壳体2两侧安装有防护把手10,装置主体1两侧设置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中间安装有抽风器12,抽风器12内部设置有抽风风扇13,安装槽11外侧安装有过滤网14,装置主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15,在使用时,先将装置主体1利用安装底座15通过固定螺栓与电容器的安装位置螺栓固定,然后将装置主体1利用接线口8通过连接线使与其它电容器或电气设备连接即可,十分方便,利用抽风器12驱动抽风风扇13从装置主体1两侧将外部空气抽入装置内部再通过散热器4驱动散热风扇5将装置主体1内部的热量从顶部排出的设计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循环散热能力,避免了因多个电容器并排放置影响内部热量排出而导致电容器内部热量过高时其寿命降低的问题,保证了装置的散热效果,利用防尘网6和过滤网14能有效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粉尘进入装置内部对其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影响,保证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利用防护把手10能在装置安装时对装置两侧进行防护避免产生碰撞的同时还能对电容器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防止电容器因安装或运输时碰撞导致损坏的同时还对多个电容器之间的安装间距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顶部壳体2底侧与装置主体1顶部卡扣连接并通过固定栓9安装固定,保证了顶部壳体2的有效固定。
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散热器4安装在顶部壳体2顶面中间,散热器4底部与装置主体1内部互通,且散热器4通过驱动散热风扇5将装置主体1内部的热量从顶部壳体2顶部排出,方便了对装置内部热量的排出。
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接线口8设置在装置主体1背部顶侧,接线口8通过顶部壳体2内部设置的电路与装置主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且装置主体1通过接线口8配合连接线与其它电容器或外部电气设备连接,保证了多个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
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把手10为高强度橡胶材料,且防护把手10外侧表面设置有抗震型缓冲橡胶垫,保证了装置的防护效果。
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抽风器12安装在装置主体1左右两侧,过滤网14通过螺栓与安装槽11内部安装固定并设置在抽风器12外侧,抽风器12内部设置有四个抽风风扇13且抽风器12内侧与装置主体1内部互通,抽风器12通过驱动抽风风扇13将外部空气抽入装置主体1内部,保证了装置的循环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在使用时,先将装置主体1利用安装底座15通过固定螺栓与电容器的安装位置螺栓固定,然后将装置主体1利用接线口8通过连接线使与其它电容器或电气设备连接即可,十分方便,利用抽风器12驱动抽风风扇13从装置主体1两侧将外部空气抽入装置内部再通过散热器4驱动散热风扇5将装置主体1内部的热量从顶部排出的设计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循环散热能力,避免了因多个电容器并排放置影响内部热量排出而导致电容器内部热量过高时其寿命降低的问题,保证了装置的散热效果,利用防尘网6和过滤网14能有效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粉尘进入装置内部对其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影响,保证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利用防护把手10能在装置安装时对装置两侧进行防护避免产生碰撞的同时还能对电容器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防止电容器因安装或运输时碰撞导致损坏的同时还对多个电容器之间的安装间距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置有顶部壳体(2),所述顶部壳体(2)前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顶部壳体(2)顶部安装有散热器(4),所述散热器(4)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5),所述散热器(4)顶部安装有防尘网(6),所述散热器(4)尾侧设置有开关(7),所述顶部壳体(2)背部设置有接线口(8),所述接线口(8)底侧设置有固定栓(9),所述顶部壳体(2)两侧安装有防护把手(10),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中间安装有抽风器(12),所述抽风器(12)内部设置有抽风风扇(13),所述安装槽(11)外侧安装有过滤网(14),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体(2)底侧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卡扣连接并通过所述固定栓(9)安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安装在所述顶部壳体(2)顶面中间,所述散热器(4)底部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互通,且所述散热器(4)通过驱动所述散热风扇(5)将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热量从所述顶部壳体(2)顶部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8)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背部顶侧,所述接线口(8)通过所述顶部壳体(2)内部设置的电路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且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所述接线口(8)配合连接线与其它电容器或外部电气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把手(10)为高强度橡胶材料,且所述防护把手(10)外侧表面设置有抗震型缓冲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器(12)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1)左右两侧,所述过滤网(14)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槽(11)内部安装固定并设置在所述抽风器(12)外侧,所述抽风器(12)内部设置有四个所述抽风风扇(13)且所述抽风器(12)内侧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互通,所述抽风器(12)通过驱动所述抽风风扇(13)将外部空气抽入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
CN202222040068.5U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Active CN217881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0068.5U CN217881188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0068.5U CN217881188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1188U true CN21788118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0068.5U Active CN217881188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1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62955C (en) Power cabinet,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container
CN204741656U (zh) 一种有源滤波通风散热结构
CN207925909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节能配电柜
CN21788118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电容器
CN212784456U (zh) 具有散热除湿功能的配电柜
CN21284558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带电显示装置
CN212541264U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模组的散热装置
CN211181799U (zh) 一种防护性高的制动电阻箱
CN21057833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变频器机箱
CN215682888U (zh) 一种快速降温结构的电源模块外壳
CN217742137U (zh) 一种电源保护装置
CN217307532U (zh) 一种变频器结构
CN213342046U (zh) 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整流逆变装置
CN209994676U (zh) 一种壳体及水泵
CN218242760U (zh) 一种用于泵站的变电站
CN213990529U (zh) 一种修正方波逆变电源的散热防护结构
CN218735636U (zh) 一种节能型智能散热滤波器
CN215071785U (zh) 一种ups电源
CN220210751U (zh) 一种防水电源逆变器
CN213548143U (zh) 一种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CN220123302U (zh) 一种具有风道散热结构的移动电源逆变器
CN213693527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励磁功率控制装置
CN213341984U (zh) 一种变频器的散热防尘结构
CN210247320U (zh) 机器人控制用散热装置
CN212112394U (zh) 一种集成式云计算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