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5341U - 流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流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5341U
CN217875341U CN202222012796.5U CN202222012796U CN217875341U CN 217875341 U CN217875341 U CN 217875341U CN 202222012796 U CN202222012796 U CN 202222012796U CN 217875341 U CN217875341 U CN 217875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fluid
communicated
pow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27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相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gu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g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gu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g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27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5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5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5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流体系统,其包括流体容器,所述流体容器用于存储流体;控制阀组,包括一级阀组和多个二级阀组,多个所述二级阀组均与所述一级阀组以及流体容器连通;流动池,所述流动池与所述一级阀组的出口通过公共管道连通;第一动力模块,所述第一动力模块与所述流动池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模块的出口与废液容器和/或所述流体容器连通;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二动力模块通过旁通管道与所述一级阀组的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动力模块的出口与所述废液容器和/或所述流体容器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流体替换造成的浪费,同时提升灵活性。

Description

流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流体系统。
背景技术
以流动池为反应腔室,需要设计为其服务的流体系统,用于向流动池中运输样本、试剂、水、清洗剂或具有其它功能的流体,同时还可将流动池中使用过的上述流体运输到废液容器废弃,或运输到其它容器中用于回收再利用。
现有技术中,经典的设计是直接冲刷式的流体系统。这种设计只需要在流动池的入口前设置一段公共管道用于所有种类流体的流入。当流动池使用多种不同的流体时,可以利用阀门或阀门的组合,将连通不同流体的管道分别与公共管道连通,然后使用动力模块驱动流体通过阀门和公共管道进入流动池。
这种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流体替换带来的浪费。流体在公共管道和流动池中替换所需的流量与流动空间的内体积成正比,只有最终充满于流动池内的流体才是被有效使用的,而之前用于公共管道和流动池替换所消耗的部分流体就浪费了。第二个问题是流动池对流体使用的限制。在流动池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其他管路进行清洁,从而无法为下一种需要流入流动池的流体做好准备,导致流体输送的灵活性较差。
因此,需要流体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流体系统,能够减少流体替换造成的浪费,同时提升灵活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流体系统,包括:
流体容器,所述流体容器用于存储流体;
控制阀组,包括一级阀组和多个二级阀组,多个所述二级阀组均与所述一级阀组以及所述流体容器连通;
流动池,所述流动池与所述一级阀组的出口通过公共管道连通;
第一动力模块,所述第一动力模块与所述流动池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模块的出口与废液容器和/或所述流体容器连通;
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二动力模块通过旁通管道与所述一级阀组的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动力模块的出口与所述废液容器和/或所述流体容器连通;
所述一级阀组被配置为:其中一个所述二级阀组与所述公共管道连通,其余的部分或者全部所述二级阀组与所述旁通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容器中设置多个互不连通的储液腔,多个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不同的流体。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阀组与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储液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流动池具有多个互不连通的通道,多个所述通道均与所述流动池的出口连通,所述一级阀组的出口与每个所述通道均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阀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二级阀组分别与所述一级阀组的第一口和第二口连通,所述一级阀组的第三口与所述公共管道连通,所述一级阀组的第四口与所述旁通管道连通,所述一级阀组能够使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四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四口连通,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阀组为四通换向阀、二位四通电磁阀或者二位四通选择阀。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阀组包括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旁通管道设置有两根,所述二级阀组包括第一选择阀和第二选择阀,所述第一选择阀和所述第二选择阀的一端均与所述流体容器连通,所述第一选择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口与其中一根所述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二选择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口与其中另一根所述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三口与所述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三口与所述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三口与所述公共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和所述第二动力模块均为注射泵。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废液管道和第一填充液管道,所述第一废液管道和所述第一填充液管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动力模块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液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液容器连通,所述第一填充液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容器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废液管道和第二填充液管道,所述第二废液管道和所述第二填充液管道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动力模块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废液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液容器连通,所述第二填充液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容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体系统,流体容器用处存储流体,一级阀组设置在二级阀组和流动池之间,第一动力模块与流动池连通,能够驱动流体流动进入到废液容器和/或流体容器,第二动力模块通过旁通管道与一级阀组连通,能够驱动流体通过旁通管道进入废液容器和/或流体容器。一级阀组能够使其中一个二级阀组与公共管道连通,其余的部分或者全部二级阀组与旁通管道连通。由于一级阀组与流动池之间的距离较短,能够减少流体替换造成的浪费;当与流动池连通的二级阀组进行供应流体时,其余的二级阀组能够通过旁通管道进行管道清洗或者流体准备工作,在需要切换流体时,只需要控制一级阀组完成二级阀组的切换即可。能够在流体输送到流动池的同时,其余的二级阀组能够进行清洗作业和流体供应预备作业,能够提升流体供应的灵活性,提升流体供应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系统的一种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系统的另一种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系统的再一种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系统的再另一种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系统中二级阀组设置有三组的原理图。
图中:
1、流体容器;2、二级阀组;21、第一选择阀;22、第二选择阀;23、支流道;3、一级阀组;31、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2、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3、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4、公共管道;35、旁通管道;4、流动池;41、通道;5、第一动力模块;51、第一废液管道;52、第一填充液管道;6、第二动力模块;61、第二废液管道;62、第二填充液管道;7、废液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流动池为反应腔室,需要设计为其服务的流体系统,用于向流动池中运输样本、试剂、水、清洗剂或具有其它功能的流体,同时还可将流动池中使用过的上述流体运输到废液容器废弃,或运输到其它容器中用于回收再利用。
为了能够减少流体替换造成的浪费,同时提升灵活性,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体系统。本流体系统包括流体容器1、控制阀组、流动池4、第一动力模块5和第二动力模块6。
其中,流体容器1用于存储流体;控制阀组包括一级阀组3和多个二级阀组2,多个二级阀组2均与一级阀组3以及流体容器1连通;流动池4与一级阀组3的出口通过公共管道34连通;第一动力模块5与流动池4的出口连通,第一动力模块5的出口与废液容器7和/或流体容器1连通;第二动力模块6通过旁通管道35与一级阀组3的旁通口连通,第二动力模块6的出口与废液容器7和/或流体容器1连通;一级阀组3被配置为:其中一个二级阀组2与公共管道34连通,其余的部分或者全部二级阀组2与旁通管道35连通。
由于一级阀组3与流动池4之间的距离较短,能够减少流体替换造成的浪费;当与流动池4连通的二级阀组2进行供应流体时,其余的二级阀组2能够通过旁通管道35进行管道清洗或者流体准备工作,在需要切换流体时,只需要控制一级阀组3完成二级阀组2的切换即可。能够在流体输送到流动池4的同时,其余的二级阀组2能够进行清洗作业和流体供应预备作业,能够提升流体供应的灵活性,提升流体供应的效率。
进一步地,流体容器1中设置多个互不连通的储液腔,多个储液腔用于存储不同的流体。通过设置多个储液腔,能够存储不同的试剂、纯水和清洁剂等。当其中一个二级阀组2进行试剂输送时,其余的二级阀组2可以利用清洁剂清洁旁通管道35和一级阀组3,然后利用纯水清洁,完成清洁作业;同时可以将不同的试剂泵入到其余的阀组中,预备进行流体输送作业。
进一步地,二级阀组2与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储液腔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当二级阀组2与其中一个储液腔连通时,能够实现单一试剂的直接供应;当二级阀组2与多个储液腔连通时,能够根据需要配置供应不同的试剂,或者在供应完一种试剂后,利用清洁剂和纯水通过旁通管道35和第二动力模块6进行清洁作业,为输送不同的试剂做准备。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升试剂供应的灵活性,同时提升供应的效率。
进一步地,流动池4具有多个互不连通的通道41,多个通道41均与流动池4的出口连通,二级阀组2的出口与每个通道41均连通。具体地,根据通道41的数目,设置第一动力模块5的数目,能够实现每个通道41的流体的流动。通过设置多个通道41,与公共管道34连通的二级阀组2可以同时对多个通道41供应试剂,能够提升试验的效率。
进一步地,示例性地,二级阀组2设置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二级阀组2为选择阀,两个二级阀组2分别与一级阀组3的第一口和第二口连通,一级阀组3的第三口与公共管道34连通,一级阀组3的第四口与旁通管道35连通,一级阀组3能够使第一口与第三口连通,第二口与第四口连通,或者第一口与第四口连通,第二口与第三口连通。通过控制一级阀组3,即可实现实现两个二级阀组2之间的切换,在其中一个二级阀组2供应流体时,另一个二级阀组2可以进行清洁和另一种试剂的准备作业。进一步地,在本实例中,一级阀组3为四通换向阀、二位四通电磁阀或者二位四通选择阀。
进一步地,示例性地,一级阀组3包括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旁通管道35设置有两根,二级阀组2包括第一选择阀21和第二选择阀22,第一选择阀21和第二选择阀22的一端均与流体容器1连通,第一选择阀21的另一端与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的第一口连通,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的第二口与其中一根旁通管道35连通,第二选择阀22的另一端与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的第一口连通,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的第二口与其中另一根旁通管道35连通,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的第三口与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的第一口连通,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的第三口与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的的第二口连通,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的第三口与公共管道34连通。通过控制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和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即可实现其中一个二级阀组2往流动池4供应流体的同时,另一个二级阀组2可以进行清洁和试剂供应准备的作业。在本实施例中,二级阀组2也可以采用三个三通换向阀或者三个二位三通选择阀代替,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进一步地,第一动力模块5和第二动力模块6均为注射泵。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设置的通道41数量设置第一动力模块5,第一动力模块5可以采用一个泵体以及与通道41数量对应的多个泵口,实现通道41流体的同时控制;或者可以根据通道41的数量对应设置多个第一动力模块5,能够精准的控制。
进一步地,流体系统还包括第一废液管道51和第一填充液管道52,第一废液管道51和第一填充液管道52的一端均与第一动力模块5的出口连通,第一废液管道51的另一端与废液容器7连通,第一填充液管道52的另一端与流体容器1连通。在流体不断进行到流动池4时,流动池4中使用后的废液可以通过第一废液管道51进入到废液容器7中,进行收集;也可以通过第一填充液管道52进入到流体容器1中进行回收。
进一步地,流体系统还包括第二废液管道61和第二填充液管道62,第二废液管道61和第二填充液管道62的一端均与第二动力模块6的出口连通,第二废液管道61的另一端与废液容器7连通,第二填充液管道62的另一端与流体容器1连通。流体通过二级阀组2在对旁通管道35进行清洁时,清洁后的废液可以通过第二废液管道61进入到废液容器7中,进行收集;也可以通过第二填充液管道62进入到流体容器1中进行回收。
进一步地,本流体系统还包括多个支流道23,多个支流道23与多个二级阀组2一一对应设置,且支流道23的一端与二级阀组2连通,支流道23的另一端与废液容器7连通。
进一步地,试剂用尽后,试剂盒还可以兼做废液存储的容器,清洗废液排入试剂盒后,试剂盒作废。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二级阀组2设置有三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二级阀组2的数量,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流体系统的效果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控制试剂替换在公共管道34中的消耗,保证流体在流体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能够向流动池4快速运输样本或试剂,保证流体系统时序的灵活性;
3、在执行运输样本或试剂的同时,还可以轮流对流体系统的部分管道做深度清洗,减少仪器管道运输不同试剂产生的交叉污染和试剂残留。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体容器(1),所述流体容器(1)用于存储流体;
控制阀组,包括一级阀组(3)和多个二级阀组(2),多个所述二级阀组(2)均与所述一级阀组(3)以及所述流体容器(1)连通;
流动池(4),所述流动池(4)与所述一级阀组(3)的出口通过公共管道(34)连通;
第一动力模块(5),所述第一动力模块(5)与所述流动池(4)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模块(5)的出口与废液容器(7)和/或所述流体容器(1)连通;
第二动力模块(6),所述第二动力模块(6)通过旁通管道(35)与所述一级阀组(3)的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动力模块(6)的出口与所述废液容器(7)和/或所述流体容器(1)连通;
所述一级阀组(3)被配置为:其中一个所述二级阀组(2)与所述公共管道(34)连通,其余的部分或者全部所述二级阀组(2)与所述旁通管道(3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器(1)中设置多个互不连通的储液腔,多个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不同的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阀组(2)与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储液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池(4)具有多个互不连通的通道(41),多个所述通道(41)均与所述流动池(4)的出口连通,所述一级阀组(3)的出口与每个所述通道(41)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阀组(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二级阀组(2)分别与所述一级阀组(3)的第一口和第二口连通,所述一级阀组(3)的第三口与所述公共管道(34)连通,所述一级阀组(3)的第四口与所述旁通管道(35)连通,所述一级阀组(3)能够使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四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四口连通,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三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组(3)为四通换向阀、二位四通电磁阀或者二位四通选择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组(3)包括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所述旁通管道(35)设置有两根,所述二级阀组(2)包括第一选择阀(21)和第二选择阀(22),所述第一选择阀(21)和所述第二选择阀(22)的一端均与所述流体容器(1)连通,所述第一选择阀(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的第二口与其中一根所述旁通管道(35)连通,所述第二选择阀(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的第二口与其中另一根所述旁通管道(35)连通,所述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31)的第三口与所述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32)的第三口与所述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33)的第三口与所述公共管道(3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模块(5)和所述第二动力模块(6)均为注射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废液管道(51)和第一填充液管道(52),所述第一废液管道(51)和所述第一填充液管道(5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动力模块(5)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废液管道(51)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液容器(7)连通,所述第一填充液管道(52)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容器(1) 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废液管道(61)和第二填充液管道(62),所述第二废液管道(61)和所述第二填充液管道(6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动力模块(6)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废液管道(61)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液容器(7)连通,所述第二填充液管道(62)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容器(1)连通。
CN202222012796.5U 2022-08-02 2022-08-02 流体系统 Active CN217875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2796.5U CN217875341U (zh) 2022-08-02 2022-08-02 流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2796.5U CN217875341U (zh) 2022-08-02 2022-08-02 流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5341U true CN21787534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2796.5U Active CN217875341U (zh) 2022-08-02 2022-08-02 流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5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43393A (zh) 流体系统
CN105298510A (zh) 泥水盾构换管排浆装置和排浆方式
CN217875341U (zh) 流体系统
JP7471398B2 (ja) 流体輸送システ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適用する流体使用装置
CN215162551U (zh) 流体系统及测序仪
CN111373026B (zh) 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装置、其工作方法及其测序仪
CN218095460U (zh) 一种流体系统
CN207320253U (zh) 锂电池生产系统及其电解液供液系统
WO2024045579A1 (zh) 一种流体系统
CN115870027B (zh) 流体系统、分析仪器及流体输送方法
CN215517105U (zh) 一种具有新型加药箱补水系统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20817457U (zh) 一种缓冲液输送和清洗管路系统
CN211179215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病理切片染色机带排废防溢流功能的自动供排液系统
CA3237647A1 (en) Flow path system, gene sequencer and reagent recovery method
CN113759139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供液方法
CN211179214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病理切片染色机带排废功能的自动供排液系统
WO2024113148A1 (zh) 流体系统、生化分析检测平台和流体操作方法
CN215233806U (zh) 一种污水碳源调配储存罐控制系统
CN211179213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病理切片染色机的自动供排液系统
CN211477805U (zh) 一种病理切片染色机用快速加排液系统
CN220837048U (zh) 一种放射反应靶室冲洗装置
CN212476752U (zh) 一种汇流体结构及半导体测序系统
CN117384749A (zh) 向测序载片加载测序用液体的方法、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系统和基因测序仪
CN211978483U (zh) 一种病理切片染色机用带自清洁功能的加排液系统
CN111624357B (zh) 一种在线自动取样配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