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3271U -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3271U
CN217873271U CN202221667261.5U CN202221667261U CN217873271U CN 217873271 U CN217873271 U CN 217873271U CN 202221667261 U CN202221667261 U CN 202221667261U CN 217873271 U CN217873271 U CN 217873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biting scroll
fluid
holes
vapor injection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72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轩
房元灿
陈云
金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72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3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3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327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610 priority patent/WO2024002338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781 priority patent/WO202400234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涡旋组件和一种涡旋压缩机。该定涡旋组件包括定涡旋部件和密封组件。定涡旋部件设置有端板和从端板的一侧延伸的定涡卷。定涡旋部件设置有至少一组孔,每组孔包括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压缩腔内的流体能够经由旁通孔排出至定涡旋部件的外部的低压区域。包括定涡旋组件的压缩机的外部的喷气增焓流体能够经由喷气增焓喷射孔供给至压缩腔中。密封组件构造成对该至少一组孔中的成组的孔进行密封。本公开将涡旋压缩机的定涡旋组件中的变排量结构与喷气增焓结构集成设计,简化了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和加工过程,并且减少了所需密封零部件的数量。

Description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压缩机领域,并且具体涉及一种定涡旋组件及一种包括该定涡旋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一些涡旋压缩机中常设置有位于中压压缩腔处的旁通孔,以用于选择性地使中压压缩腔与低压侧流体流通或断开,从而在不改变涡旋压缩机的转速的情况下改变涡旋压缩机的排量。在另一些涡旋压缩机中,特别是在大匹数涡旋压缩机中常采用喷气增焓技术,即,通过与压缩机的压缩腔流体流通的喷气增焓喷射孔向压缩腔指定位置补充制冷剂以实现增焓效果、提升压缩机性能。常规的大匹数涡旋压缩机通常不会同时包括变排量结构和喷气增焓结构。
如果简单地将变排量结构和喷气增焓结构集成在一台大匹数的涡旋压缩机中,其零件数量、加工难度以及体积均会增加,从而导致组装耗时、整体体积以及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将涡旋压缩机中的变排量结构与喷气增焓结构集成设计,其能够简化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和加工过程。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以共同的密封结构对涡旋压缩机中的变排量旁通孔与喷气增焓喷射孔进行密封,从而减少所需密封零部件的数量。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涡旋组件,该定涡旋组件包括定涡旋部件和密封组件。定涡旋部件设置有端板和从端板的一侧延伸的定涡卷。定涡旋部件设置有至少一组孔,每组孔包括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压缩腔内的流体能够经由旁通孔排出至定涡旋部件的外部的低压区域。包括定涡旋组件的压缩机的外部的喷气增焓流体能够经由喷气增焓喷射孔供给至压缩腔中。密封组件构造成对该至少一组孔中的成组的孔进行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涡旋部件可以包括沿周向方向间隔开的两组或更多组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组件可以包括活塞。活塞设置在旁通孔中并且能够在允许相应的压缩腔与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一位置和防止相应的压缩腔与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涡旋组件还可以包括流体控制装置。流体控制装置配置成通过向活塞的上方引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流体来控制活塞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以控制活塞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涡旋部件还可以包括将旁通孔连通至高压区域的流体通道,该高压区域中的流体的压力大于与旁通孔连通的压缩腔中的流体的压力。流体控制装置可以包括阀,该阀配置成选择性地使流体通道连通或断开,以改变活塞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定涡旋部件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彼此连通并且与流体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的连通槽。连通槽可以由密封组件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流体通道可以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从定涡旋部件的外周表面延伸至高压区域,第二流体通道从定涡旋部件的外周表面延伸至连通槽。阀位于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可以从端板的上表面延伸至相应的压缩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流体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端板的外周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板的上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凹部,凹部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排气槽。排气槽构造成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能够经由排气槽彼此连通并且与低压区域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涡旋部件可以包括从端板的上表面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毂部,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可以从毂部的上表面延伸至相应的压缩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流体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毂部的外周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毂部的外周表面上可以设置有排气槽。排气槽构造成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能够经由排气槽彼此连通并且与低压区域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涡旋部件还可以包括喷气增焓入射孔和喷气增焓通道。喷气增焓入射孔定位在端板的外周表面处,喷气增焓通道在端板的内部延伸并连接喷气增焓入射孔与喷气增焓喷射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喷气增焓喷射孔可以包括形成在定涡卷中的凹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组件可以包括覆盖并密封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的密封垫片和压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组件还可以包括将密封垫片和压板紧固至定涡旋部件的紧固件。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根据上述方面的定涡旋组件的涡旋压缩机。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该定涡旋组件可以包括具有定涡卷和端板的定涡旋部件。该方法包括:在定涡旋部件中加工至少一组孔,该至少一组孔中的每组孔包括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压缩腔内的流体能够经由旁通孔排出至定涡旋部件的外部的低压区域。包括定涡旋组件的压缩机的外部的喷气增焓流体能够经由喷气增焓喷射孔供给至压缩腔中;以及加工用于密封该至少一组孔中的成组的孔的密封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工该至少一组孔可以包括:从端板的上表面朝向相应的压缩腔加工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端板的上表面上加工使每组旁通孔或所有旁通孔彼此连通并且能够与高压区域连通的连通槽,该高压区域中的流体的压力大于与旁通孔连通的压缩腔中的流体的压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端板的上表面上设置凹部,并且在该凹部的侧壁上设置用于使每组旁通孔连通且与低压区域连通的排气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涡旋部件包括从端板的上表面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毂部,加工该至少一组孔包括:从毂部的上表面朝向相应的压缩腔加工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毂部的上表面上加工使每组旁通孔或所有旁通孔彼此连通并且能够与高压区域连通的连通槽,该高压区域中的流体的压力大于与旁通孔连通的压缩腔中的流体的压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毂部的外周表面上加工使每组旁通孔或所有旁通孔彼此连通且与低压区域连通的排气槽。
从下文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更为明显。应该理解的是,这些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虽然示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它们旨在为了示例性说明的目的,而非试图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方式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或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为了清楚起见,某些零部件可以以夸大的形式示出。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定涡旋组件的分解图;
图3至图5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定涡旋部件的主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构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构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定涡旋部件的后视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定涡旋部件沿图8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定涡旋部件沿图9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定涡旋部件沿图9中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构沿图9中的线F-F截取的截面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立体图;
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定涡旋组件的分解图;
图15示出了图13中的定涡旋部件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沿穿过图15中所示的第一流体通道的轴线的竖向平面截取的定涡旋部件的截面图;
图17示出了沿穿过图15中所示的第二流体通道的轴线的竖向平面截取的定涡旋部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
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传达范围。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比如具体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清楚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也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不对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中,所采用的与“上”、“下”相关的方位术语是以附图中所示出的视图的上、下位置来描述的。在实际应用中,本文中所使用的“上”、“下”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限定,这些关系是可以相互颠倒的。
首先参照图1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可以包括壳体、容置于壳体中的压缩机构1、用于驱动压缩机构的驱动机构等。为简明起见,本文中仅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而未示出涡旋压缩机的其他公知结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的立体图。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包括彼此配合以形成压缩腔的动涡旋部件10和定涡旋部件20。图2示出了图1中的包括定涡旋部件20的定涡旋组件的分解图。如图2所示,定涡旋组件可以包括定涡旋部件20及连接至定涡旋部件20的密封组件40。图3至图5分别示出了定涡旋部件20的主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图6和图7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的截面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定涡旋部件20包括端板21和从端板21的下表面21b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定涡卷22。定涡旋部件20还可以包括从端板21的上表面21a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毂部23。如图7所示,动涡旋部件10包括端板11和从端板11的上表面11a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动涡卷12。当涡旋压缩机运行时,驱动机构驱动动涡旋部件10相对于定涡旋部件20绕动,动涡卷12与定涡卷22相互啮合以在其间形成一系列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体积逐渐减小的压缩腔。如图5所示,定涡卷22限定了螺旋形流体压缩路径。在涡旋压缩机的满载荷工作状态下,待压缩流体从该螺旋形流体压缩路径的径向外侧流入,经压缩后从位于端板21的大致中央处的排气口21c流出。在螺旋形流体压缩路径的中段处,设置有从端板21的上表面21a贯穿端板21向下延伸至压缩腔的一个或多个旁通孔24。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沿周向方向间隔开的两组旁通孔,每组旁通孔包括三个旁通孔2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任意数目及组数的旁通孔。此外,旁通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或者呈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通过选择性地使旁通孔24与定涡旋部件20的外部流体连通或断开,可以改变涡旋压缩机的排量。当旁通孔24被堵塞时,涡旋压缩机以满载荷工作状态运行;当旁通孔24与定涡旋部件20的外部流体连通从而使对应的压缩腔与涡旋压缩机的低压区域流体连通时,涡旋压缩机以部分载荷工作状态运行。如图1和图2所示,在每组旁通孔24的侧面设置有排气槽25,排气槽25延伸至该组旁通孔24的每个旁通孔中,使该组旁通孔24中的各个旁通孔能够经由排气槽25彼此连通且与定涡旋部件20的外部连通。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槽25设置在从端板21的上表面21a向下凹入的凹部21d的与旁通孔24相邻的侧壁21e上。
图6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7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沿图6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如图3至图7所示,定涡旋部件2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端板21的外周表面21f处的喷气增焓入射孔26、从端板21的上表面21a贯穿端板21向下延伸至压缩腔的喷气增焓喷射孔27以及在端板21的内部延伸并连接喷气增焓入射孔26与喷气增焓喷射孔27的喷气增焓通道28。在本实施方式中,定涡旋部件20包括两个喷气增焓喷射孔27,每个喷气增焓喷射孔27定位在一组旁通孔24附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任意数目的喷气增焓喷射孔。如图7所示,在涡旋压缩机运行时,喷气增焓喷射孔27的位于端板21的上表面21a处的开口27a被密封,喷气增焓喷射孔27的位于端板21的下表面21b处的开口27b与压缩腔流体连通。由此,可以经由喷气增焓入射孔26、喷气增焓通道28和喷气增焓喷射孔27向指定位置处(即,指定压缩腔)补充一定量的制冷剂,从而实现增焓效果,优化涡旋压缩机的性能。
优选地,如图7所示,喷气增焓喷射孔27的至少一部分从端板21的上表面21a延伸越过下表面21b并延伸到定涡卷22中,使得喷气增焓喷射孔27包括从定涡卷22去除部分材料而形成的凹部27c。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从端板21的下表面21b钻出喷气增焓喷射孔,这要求喷气增焓喷射孔必须避开定涡卷22并且不能超过动涡卷12的型线宽度,以防止与喷气增焓喷射孔流体连通的压缩腔中的流体泄漏至相邻的另一压缩腔。因此,现有技术中喷气增焓喷射孔的孔径及流通面积受到限制。相比之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从端板21的上表面21a钻出喷气增焓喷射孔27,并且可以利用定涡卷22的一部分厚度来布置喷气增焓喷射孔27,这能够显著增大喷气增焓喷射孔27的孔径和流通面积。
在本公开中,用于实现压缩机变排量功能的旁通孔24和用于实现喷气增焓功能的喷气增焓喷射孔27彼此相邻且成组地布置,因此可以通过共同的密封结构来实现对这些孔的妥善密封。如图1和图2中所示,涡旋压缩机的定涡旋组件可以包括密封组件40。密封组件40可以包括用于覆盖并密封旁通孔24与喷气增焓喷射孔27的压板41和密封垫片42,其中密封垫片42定位在压板41与旁通孔24及喷气增焓喷射孔27之间。密封组件40还可以包括多个螺栓43,螺栓43穿过形成在密封垫片42、压板41及端板21的上表面21a中的相应螺栓孔,以将密封垫片42和压板41固定至端板21的上表面21a并压紧。除螺栓43以外,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彼此间隔开的两组旁通孔24及喷气增焓喷射孔27,设置有两个压板41和两个密封垫片42。密封组件40还可以包括活塞44。活塞44设置在旁通孔24中并且能够上下移动,从而选择性地使压缩腔与低压区域流体连通或断开。
密封组件40用于对成组的孔(包括彼此邻近的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进行密封。即,单个密封组件可以用于密封一组孔、多于一组的孔、或者所有组的孔。由此可以显著减少密封组件的数量,使密封结构简化且紧凑化,并且可以减少组装耗时。
如图1和图2所示,涡旋压缩机的定涡旋组件还可以包括流体控制装置50,用于向活塞44的上表面引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流体,通过控制活塞44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而控制活塞44的运动,进而控制涡旋压缩机在满载荷工作状态与部分载荷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控制装置50包括电磁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流体控制装置50也可以包括任何其他合适的阀和/或其他机构。
下面结合图8至图12说明密封组件40及流体控制装置50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图8示出了定涡旋部件20的后视图;图9示出了定涡旋部件20沿图8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图10示出了定涡旋部件20沿图9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定涡旋部件20沿图9中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图12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沿图9中的线F-F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8和图9所示,定涡旋部件20的端板21设置有从端板21的外周表面21f延伸至端板21内部的第一流体通道31、第二流体通道32和第三流体通道33。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流体通道31可以包括横向延伸段31a和在横向延伸段31a的内端部处延伸至端板21的下表面21b的取压孔31b,第一流体通道31的取压孔31b与高压区域流体连通。在定涡旋部件20的螺旋形流体压缩路径上,取压孔31b可以定位在旁通孔24的径向内侧,也就是说,取压孔31b相比于旁通孔24中的每个旁通孔都更接近定涡旋部件20的中心。如图9所示,第二流体通道32和第三流体通道33分别对应于一组旁通孔24。参见图4和图11,第二流体通道32可以包括横向延伸段32a和在横向延伸段32a的内端部处延伸至端板21的上表面21a的连通孔32b,在端板21的上表面21a上还设置有将该组旁通孔24彼此连通且与连通孔32b连通的连通槽36。类似地,如图4和图9所示,第三流体通道33可以包括横向延伸段33a和在横向延伸段33a的内端部处延伸至端板21的上表面21a的连通孔33b,在端板21的上表面21a上还设置有将该组旁通孔24彼此连通且与连通孔33b连通的连通槽38。如图11所示,每个旁通孔24的上部部分的孔径略大于下部部分的孔径,旁通孔24的上部部分限定用于容纳活塞44的活塞腔24a,活塞44能够在活塞腔24a内上下移动并且能够堵塞旁通孔24的下部部分。在组装状态下,连通孔32b、33b和连通槽36、38由压板41和密封垫片42覆盖并密封,来自第二流体通道32和第三流体通道33的流体能够分别通过连通槽36、38流动至对应的活塞腔24a中并作用于活塞44的上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流体控制装置50布置在定涡旋部件20的端板21的外周表面21f上并且位于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第三流体通道3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板21的外周表面21f上形成用于接纳流体控制装置50的凹部21g。流体控制装置50构造成选择性地使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及第三流体通道33流体连通或断开,从而改变活塞44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并利用压力差控制活塞44上下移动。活塞44能够在允许相应的压缩腔与定涡旋部件20外部的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一位置与防止相应的压缩腔与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图12示意性地同时示出了活塞44的第一位置(参见图12中的左侧活塞44)和活塞44的第二位置(参见图12中的右侧活塞44)。
在流体控制装置50为电磁阀的实施方式中,当电磁阀断电时,电磁阀使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及第三流体通道33流体连通,来自取压孔31b所对应的高压区域的高压流体经由第一流体通道31、第二流体通道32和连通槽36流动至相应的一组旁通孔24中的每个旁通孔24的活塞腔24a中,同时,来自取压孔31b所对应的高压区域的高压流体经由第一流体通道31、第三流体通道33和连通槽38流动至相应的另一组旁通孔24中的每个旁通孔24的活塞腔24a中。因此,每个活塞44上方的压力对应于取压孔31b处的流体的压力,每个活塞44下方的压力对应于与相应旁通孔24流体连通的压缩腔中的流体的压力。由于取压孔31b在螺旋形流体压缩路径上相比于每个旁通孔24都更接近定涡旋部件20的中心,因此取压孔31b所对应的高压区域处的流体的压力大于与每个旁通孔24流体连通的压缩腔中的流体的压力,即,活塞44上方的压力大于活塞44下方的压力。因此,活塞44被其上方的高压流体压迫而下降至其第二位置,从而堵塞旁通孔24和排气槽25,如图12的右半部分所示。
当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使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及第三流体通道33断开。此时,每个旁通孔24的活塞腔24a中位于活塞44上方的高压流体经由电磁阀中的流体路径排出,使得活塞44下方的压力大于活塞44上方的压力。因此,活塞44向上移动至其第一位置,使旁通孔24与排气槽25流体连通,相应压缩腔中的流体能够经由旁通孔24和排气槽25流出,如图12的左半部分中的箭头所示。
图13至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下面将主要针对压缩机构1’与上文中所述的压缩机构1的区别之处进行说明,其中相同或相对应的特征或部件以带撇号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图13示出了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1’的立体图。压缩机构1’包括彼此配合以形成压缩腔的动涡旋部件10’和定涡旋部件20’。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定涡旋组件的分解图,定涡旋组件可以包括定涡旋部件20’、连接至定涡旋部件20’的密封组件40’和流体控制装置50’。如图1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定涡旋部件20’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两组旁通孔24’及邻近每组旁通孔24’布置的喷气增焓喷射孔27’,每个旁通孔24’和喷气增焓喷射孔27’从定涡旋部件20’的毂部23’的上表面23a’向下延伸贯穿毂部23’和端板21’直至与压缩腔流体连通。在毂部23’的外周表面23b’处设置有两个排气槽25’,每个排气槽25’延伸至对应的一组旁通孔24’中的每个旁通孔中,使该组旁通孔24’中的各个旁通孔能够经由排气槽25’彼此连通且与定涡旋部件20’的外部的低压区域连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将所有的旁通孔24’彼此连通且与定涡旋部件20’的外部连通的排气槽。在毂部23’的上表面23a’还设置有将所有的旁通孔24’连通的连通槽36’。密封组件40’包括大体呈环形的压板41’与密封垫片42’,压板41’与密封垫片42’覆盖毂部23’的上表面23a’,并覆盖及密封所有的旁通孔24’和喷气增焓喷射孔27’。密封组件40’还可以包括将压板41’和密封垫片42’固定至毂部23’的上表面23a’并压紧的多个螺栓43’或其他紧固件以及能够在每个旁通孔24’的活塞腔24a’中上下移动的活塞44’。
与前一实施方式中的定涡旋部件20类似,在本实施方式中,喷气增焓入射孔(未示出)同样形成在定涡旋部件20’的端板21’的外周表面21f’处,连接喷气增焓入射孔与喷气增焓喷射孔27’的喷气增焓通道(未示出)同样形成在定涡旋部件20’的端板21’的内部。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喷气增焓入射孔和喷气增焓通道也可以形成在定涡旋部件的其他部位,例如可以形成在毂部中。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控制装置50’布置在定涡旋部件20’的毂部23’的外周表面23b’上。由此,可以进一步简化用于控制活塞44’上下移动的流体流动路径,下面将结合图15至图17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5示出了定涡旋部件20’的侧视图,图示了位于定涡旋部件20’的毂部23’中的第一流体通道31’和第二流体通道32’。图16示出了沿着穿过第一流体通道31’的轴线的竖向平面截取的定涡旋部件20’的截面图;图17示出了沿着穿过第二流体通道32’的轴线的竖向平面截取的定涡旋部件20’的截面图。如图14至图16所示,定涡旋部件20’的第一流体通道31’从毂部23’的外周表面23b’延伸至毂部23’内部。第一流体通道31’包括横向延伸段31a’及取压孔31b’,取压孔31b’设置在横向延伸段31a’的内端部处并且从毂部23’的上表面23a’贯穿毂部23’及端板21’向下延伸至端板21’的下表面21b’,由此取压孔31b’与压缩腔中的预定高压区域流体连通。在定涡旋部件20’的螺旋形流体压缩路径上,取压孔31b’可以定位在旁通孔24’的径向内侧,即取压孔31b’比旁通孔24’中的每个旁通孔都更接近定涡旋部件20’的中心。在组装状态下,取压孔31b’在毂部23’的上表面23a’处被压板41’和密封垫片42’密封。如图14、图15和图17所示,在定涡旋部件20’的第二流体通道32’从毂部23’的外周表面23b’延伸至毂部23’的内部。第二流体通道32’包括横向延伸段32a’和连通孔32b’,连通孔32b’从横向延伸段32a’的内端部处向上延伸至毂部23’的上表面23a’的连通槽36’中。在组装状态下,连通孔32b’和连通槽36’由压板41’和密封垫片42’密封。
与根据前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装置50类似,流体控制装置50’位于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之间并且构造成选择性地使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流体连通或断开,以改变活塞44’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进而利用压力差控制活塞44’上下移动。在流体控制装置50’为电磁阀的实施方式中,当电磁阀断电时,电磁阀使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流体连通,来自取压孔31b’所对应的高压区域的高压流体经由第一流体通道31’、第二流体通道32’和连通槽36’流动至每个旁通孔24’的活塞腔24a’中。因此,活塞44’上方的压力大于活塞44’下方的压力,活塞44’被其上方的高压流体压迫而下降至第二位置,从而堵塞旁通孔24’和排气槽25’,使得涡旋压缩机处于满载荷工作状态。当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使第一流体通道31’与第二流体通道32’断开。此时,每个旁通孔24’的活塞腔24a’中位于活塞44’上方的高压流体经由电磁阀中的流体路径排出,使得活塞44’下方的压力大于活塞44’上方的压力。因此,活塞44’向上移动至第一位置而使旁通孔24’与排气槽25’流体连通,相应压缩腔中的流体经由旁通孔24’和排气槽25’流出。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定涡旋组件可以包括具有定涡卷和端板的定涡旋部件。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定涡旋部件中加工至少一组孔,该至少一组孔中的每组孔包括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加工用于密封该至少一组孔中的每组孔或者所有孔的密封组件。具体而言,加工至少一组孔的步骤可以包括从端板的上表面朝向相应的压缩腔加工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加工至少一组孔的步骤也可以包括从毂部的上表面朝向相应的压缩腔加工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优选地,在加工喷气增焓喷射孔时,可以从定涡旋部件的定涡卷去除一部分材料。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定涡旋部件的上表面处加工使每组旁通孔或所有旁通孔彼此连通且能够与高压区域连通的连通槽的步骤。具体而言,可以在定涡旋部件的端板的上表面上或者毂部的上表面上加工连通槽。另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定涡旋部件中加工使每组旁通孔或所有旁通孔彼此连通且与定涡旋部件的外部的低压区域连通的排气槽的步骤。可以在端板的上表面的凹部中或者毂部的外周表面上加工排气槽。上述步骤不一定按本文中所描述的顺序进行。
在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彼此相邻地布置在定涡旋部件的上表面上,可以通过共同的密封组件同时实现对这些孔的密封。因此,可以简化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及加工过程,并且减少了对密封零部件的需求,使得密封结构集成化、紧凑化,加工耗时也能够相应减少。此外,通过在定涡旋部件的上表面上设置使两个或更多个旁通孔彼此连通且能够与高压区域连通的连通槽,能够将高压流体同时引入对应的多个或所有旁通孔中,从而利用旁通孔中的活塞同时控制多个或所有旁通孔与低压区域连通或断开。设置使两个或更多个旁通孔彼此连通且与定涡旋部件的外部的低压区域连通的排气槽有利于增大排气面积。连通槽和排气槽的结构简单,便于机加工。
另一方面,从定涡旋部件的上表面打孔可以使孔的一部分延伸至定涡卷中,从而利用定涡卷的一部分厚度来扩大孔径,在不损害涡旋压缩机的密封性能的情况下增大相应流体通道的流通面积。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显著增大喷气增焓喷射孔的孔径和流通面积。
在此,已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定涡旋组件、涡旋压缩机及定涡旋组件加工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文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在不偏离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对本公开进行各种变型和变体。所有这些变型和变体都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构件都可以由其他技术性上等同的构件来代替。

Claims (18)

1.一种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组件包括:
定涡旋部件,所述定涡旋部件设置有端板和从所述端板的一侧延伸的定涡卷,其中,所述定涡旋部件设置有至少一组孔,每组孔包括旁通孔和喷气增焓喷射孔,压缩腔内的流体能够经由所述旁通孔排出至所述定涡旋部件的外部的低压区域,包括所述定涡旋组件的压缩机的外部的喷气增焓流体能够经由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供给至压缩腔中;以及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构造成对所述至少一组孔中的成组的孔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部件包括沿周向方向间隔开的两组或更多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旁通孔中并且能够在允许相应的压缩腔与所述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一位置和防止相应的压缩腔与所述低压区域流体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组件还包括流体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控制装置配置成通过向所述活塞的上方引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流体来控制所述活塞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以控制所述活塞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部件还包括将所述旁通孔连通至高压区域的流体通道,所述高压区域中的流体的压力大于与所述旁通孔连通的所述压缩腔中的流体的压力;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包括阀,所述阀配置成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或断开,以改变所述活塞的上方与下方的压力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涡旋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彼此连通并且与所述流体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由所述密封组件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从所述定涡旋部件的外周表面延伸至所述高压区域,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从所述定涡旋部件的所述外周表面延伸至所述连通槽,所述阀位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孔和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从所述端板的上表面延伸至相应的压缩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端板的外周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构造成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能够经由所述排气槽彼此连通并且与所述低压区域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部件包括从所述端板的上表面沿轴向方向突出的毂部,所述旁通孔和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从所述毂部的上表面延伸至相应的压缩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毂部的外周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毂部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构造成使所有旁通孔或者每组孔中的旁通孔能够经由所述排气槽彼此连通并且与所述低压区域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涡旋部件还包括喷气增焓入射孔和喷气增焓通道,所述喷气增焓入射孔定位在所述端板的外周表面处,所述喷气增焓通道在所述端板的内部延伸并连接所述喷气增焓入射孔与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包括形成在所述定涡卷中的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覆盖并密封所述旁通孔和所述喷气增焓喷射孔的密封垫片和压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涡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将所述密封垫片和所述压板紧固至所述定涡旋部件的紧固件。
18.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定涡旋组件。
CN202221667261.5U 2022-06-30 2022-06-30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17873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7261.5U CN217873271U (zh) 2022-06-30 2022-06-30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PCT/CN2023/104610 WO2024002338A1 (zh) 2022-06-30 2023-06-30 定涡旋组件、涡旋压缩机及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
PCT/CN2023/104781 WO2024002348A1 (zh) 2022-06-30 2023-06-30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7261.5U CN217873271U (zh) 2022-06-30 2022-06-30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3271U true CN21787327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7261.5U Active CN217873271U (zh) 2022-06-30 2022-06-30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32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33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谷轮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定涡旋组件、涡旋压缩机及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
WO202400234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谷轮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33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谷轮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定涡旋组件、涡旋压缩机及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
WO202400234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谷轮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73271U (zh)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N218093424U (zh)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EP1544467B1 (en) Scroll compressor
EP2435707B1 (en) Compressor having capacity modulation or fluid injection systems
EP0969209B1 (en) Scroll-type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CN109340107B (zh) 具有容量调节系统的压缩机
US20150330386A1 (en) Capacity-modulated scroll compressor
US6379123B1 (en) Capacity control scroll compressor
US4813852A (en) Discharge arrangement of a compress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mpression chambers
US6089830A (en) Multi-stage compressor with continuous capacity control
US10982674B2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back pressure chamber and back pressure passages
CN218376868U (zh) 定涡旋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N111472977A (zh) 阀组件及压缩机
CN113931842A (zh) 涡旋压缩机构和涡旋压缩机
CN211009078U (zh) 涡旋压缩机
CN210218102U (zh) 涡旋压缩机
JPH0730950Y2 (ja) 可変容量型ベ−ン圧縮機
CN217950683U (zh) 压缩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WO2017063503A1 (zh) 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CN117365954A (zh) 定涡旋组件、涡旋压缩机及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
CN117365944A (zh) 定涡旋组件、涡旋压缩机及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
CN214787979U (zh) 涡旋压缩机
WO2024002338A1 (zh) 定涡旋组件、涡旋压缩机及加工定涡旋组件的方法
US9581161B2 (en) Compressor with service valve assembly
JP5014363B2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