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2790U -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2790U
CN217872790U CN202221423242.8U CN202221423242U CN217872790U CN 217872790 U CN217872790 U CN 217872790U CN 202221423242 U CN202221423242 U CN 202221423242U CN 217872790 U CN217872790 U CN 217872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pressure relief
hole
environment
extremely h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32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宁
高要辉
陈珺
韩月
钟大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32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2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2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2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包括卸压洞和多条第一卸压孔,所述卸压洞和开挖洞分别设置在应力集中区的两侧;所述第一卸压孔由开挖洞的拐角处向应力集中区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卸压孔的钻孔深度超过应力集中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力释放结构将卸压洞作为主要应力释放结构,卸压孔作为次要应力释放结构,充分发挥两种结构的应力释放效果,改善围岩内应力分布特征,确保最大程度地释放围岩内聚集的能量,尤其是在极高地应力环境下聚集的高能量,确保洞室的安全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适用于超深埋地下工程,例如:水工隧洞、地下厂房、地下实验室等场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超深埋地下工程,由于埋深大,自重应力高,加之显著的构造应力作用,形成了极高的地应力环境。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将在围岩内部形成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在应力集中区内聚集了极高的能量,对地下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也给工程的支护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单纯靠支护和围岩自身已经难以承担巨大的地应力。
由于围岩在高应力环境下能够储备大量的能量,因此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其储存的能量或者消耗其中的能量。目前常用的减少储存能量的措施包括高压注水、打大直径的应力释放孔、进行应力解除爆破等,使得高应力向内部围压高的地方转移,从而降低高能量冲击的可能性。但是这些措施在应对一般的高应力集中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面对极高地应力环境造成的巨大的能量聚集,这些措施的应力解除效果有限,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当隧洞断面较小,难以安装大型固定设备时,上述措施更加难以发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包括卸压洞和多条第一卸压孔,所述卸压洞和开挖洞分别设置在应力集中区的两侧;
所述第一卸压孔由开挖洞的拐角处向应力集中区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卸压孔的钻孔深度超过应力集中区。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挖洞的每个拐角处设置多条不同水平倾角的第一卸压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挖洞的每个拐角处设置三条不同水平倾角的第一卸压孔,三条第一卸压孔的水平倾角分别为30度、45度和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卸压洞与开挖洞之间的间距为2倍~3倍的开挖洞的洞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卸压洞为圆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卸压洞的洞径为3 m~6 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卸压洞朝向应力集中区设置多条第二卸压孔,第二卸压孔的钻孔深度超过应力集中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卸压洞朝向应力集中区设置两条第二卸压孔,两条第二卸压孔的水平倾角分别为30度和60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根据应力集中区分布特征,在开挖洞周边有针对性性地综合设置卸压洞和卸压孔,通过卸压洞在应力集中区附近首先形成围岩松动区域,以此大幅度降低围岩内的应力集中程度,然后再设置卸压钻孔对应力集中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卸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力释放结构将卸压洞作为主要应力释放结构,卸压孔作为次要应力释放结构,充分发挥两种结构的应力释放效果,改善围岩内应力分布特征,确保最大程度地释放围岩内聚集的能量,尤其是在极高地应力环境下聚集的高能量,确保洞室的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的图示;
图中:110-卸压洞;121-第一卸压孔;122-第二卸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在开挖洞周边的应力集中区设置第一卸压孔121,要求钻孔深度超过应力集中区,并间隔设置,确保卸压效果。
本实施案例中,开挖洞室的拐角处为应力集中区,在每个拐角处分别设置三条第一卸压孔121,三条第一卸压孔121的水平倾角分别为30°、45°和90°。
在距离开挖洞一定距离处,根据应力集中区分布特征设置卸压洞110,且卸压洞110和开挖洞分别处于应力集中区的两侧,卸压洞110和开挖洞之间的间距一般为2倍~3倍开挖洞的洞径,确保卸压洞能够对应力集中区发挥作用。
卸压洞110一般为圆型,有利于卸压洞的洞室稳定;卸压洞110的洞径一般为3 m~6m,确保具备钻孔施工条件。
本实施案例中,共针对两处应力集中区设置两条卸压洞110。
在卸压洞110内向应力集中区设置第二卸压孔122,并与开挖洞内设置的第一卸压孔121形成完整的应力释放区,再进一步释放应力集中区内围岩内的能量聚集程度。
本实施案例中,卸压洞110内共设置两条卸压孔,倾角分别为30°和60°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结构包括卸压洞和多条第一卸压孔,所述卸压洞和开挖洞分别设置在应力集中区的两侧;
所述第一卸压孔由开挖洞的拐角处向应力集中区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卸压孔的钻孔深度超过应力集中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洞的每个拐角处设置多条不同水平倾角的第一卸压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洞的每个拐角处设置三条不同水平倾角的第一卸压孔,三条第一卸压孔的水平倾角分别为30度、45度和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洞与开挖洞之间的间距为2倍~3倍的开挖洞的洞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洞为圆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洞的洞径为3 m~6 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卸压洞朝向应力集中区设置多条第二卸压孔,第二卸压孔的钻孔深度超过应力集中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卸压洞朝向应力集中区设置两条第二卸压孔,两条第二卸压孔的水平倾角分别为30度和60度。
CN202221423242.8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Active CN217872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3242.8U CN217872790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3242.8U CN217872790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2790U true CN217872790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3242.8U Active CN217872790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2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5105B (zh) 一种tbm施工隧道极强或强岩爆洞段的联合掘进方法
CN103306682B (zh) 一种大跨度高边墙地下空间建筑物及其开挖支护方法
CN110924978B (zh) 一种预防高灵敏度地层条件下盾构法隧道失稳的施工方法
CN105865276B (zh) 建筑密集区大型岩质深基坑鱼骨形施工导槽高效减震爆破开挖方法
CN204738302U (zh) 一种多层框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
CN101793487A (zh) 小净距隧道施工控制爆破技术
CN203593968U (zh) 一种浅孔爆破开挖桥梁基坑施工用钢管竹排架
CN217872790U (zh) 一种开挖洞围岩内极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应力释放结构
CN202706629U (zh) 一种采用田字形新型接地方式的输电杆塔
CN217710738U (zh) 一种软土地区小净距相邻基坑同步开挖的围护结构
CN103306248A (zh) 一种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及开挖方法
CN204849777U (zh) 倾斜式压顶板双排桩支护结构
AU2021104996A4 (en) A Rapi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Huge-Span Cave Depot In An Underground Excavation Rock Stratum And Its Supporting Structure
CN210288466U (zh) 一种重力式挡墙加固结构
CN206220100U (zh) 一种临近保护建筑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115821997A (zh) 一种多排注浆主动控制建构筑物变形的施工方法
CN211285629U (zh) 一种用于临近桩基础的基坑开挖土体加固的围护结构
CN203514325U (zh) 一种重力式水泥土墙结合单排桩的基坑梯级支护体系
CN204780939U (zh) 一种桅杆式双排桩支护系统
CN203321523U (zh) 一种大跨度高边墙地下空间建筑物
CN205062819U (zh) 一种弧形预制桩与工字型钢组合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9795257U (zh) 一种盾构接收结构
CN110107323A (zh) 一种先洞后墙式交叉洞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
CN213204231U (zh) 一种用于基坑周边建筑物的保护结构
CN212335950U (zh) 一种新型的排水廊道端部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