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2670U -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 Google Patents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2670U
CN217872670U CN202222241142.XU CN202222241142U CN217872670U CN 217872670 U CN217872670 U CN 217872670U CN 202222241142 U CN202222241142 U CN 202222241142U CN 217872670 U CN217872670 U CN 217872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ead
rod body
thread section
inser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11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法祥
王国庆
李洪坤
迟阿惠
杜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ouguang Kunlo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ouguang Kunlo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ouguang Kunlo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ouguang Kunlo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11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2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2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2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包括杆体,杆体的上端设有上端杆头,杆体的下端设有下端杆头,上端杆头镦锻成型与杆体为一体结构,上端杆体的上端设有上螺纹段,上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槽,下端杆头机加工成型与杆体为一体结构,下端杆头的外周设有下螺纹段,下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块,插接槽与插接块对应插接配合;上端杆头采用整体镦锻成型,与杆体为一体结构,下端杆头直接在杆体的底端进行机加工成型,与杆体为一体结构,消除焊接式结构的安全隐患,结构强度可靠,可方便下井操作,有效减少杆柱弯曲,且通过插接槽与插接块之间为槽榫插接配合,避免螺纹脱扣,大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地下井况愈加复杂,腐蚀、偏磨、砂卡等问题日渐增多。近年来斜井、水平井及组合井的大量开发,使得采油难度逐渐增加。由于斜井、水平井容易造成杆柱的弯曲,杆柱弯曲过程产生较大扭力,这种扭力容易使杆柱反向旋转,导致螺纹卸扣。同时,斜井、水平井段,杆柱一侧与油管接触,杆柱上下往复运动,会产生摩擦力,从而进一步加剧卸扣现象,这个综合因素最终导致杆柱频繁脱扣,使得油井的维护成本大大增加。因此,斜井、水平井及其组合油井中往往采用加重杆以增加杆柱重量,减小弯曲现象,从而减少脱扣风险,但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加重杆自身也具有脱扣风险,防脱加重杆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类油井的脱扣问题。目前所用的防脱加重杆一般采用半圆对接式连接,两端杆头螺纹加工半圆扁,再与杆体进行摩擦焊接的结构形式,这种焊接式防脱加重杆存在极大的焊接隐患,焊口性能不稳定,且耐疲劳性能差,同时,上下两半圆扁对接时只有一侧相互制约,不容易对正,造成接箍旋入困难,增加了施工难度。
因此,目前斜井、水平井及其组合油井,迫切需求一种强度可靠,质量稳定,方便下井操作,且能在极端情况下具有螺纹防脱功能的加重杆,以减少杆柱弯曲,并保证自身螺纹连接可靠,避免脱扣现象的发生,延长斜井、水平井这类油井杆柱的检泵周期,降低作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较高、使用寿命长、防止螺纹脱扣、方便下井操作的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上端设有上端杆头,所述杆体的下端设有下端杆头,所述上端杆头镦锻成型与所述杆体为一体结构,所述上端杆体的上端设有上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槽,所述下端杆头机加工成型与所述杆体为一体结构,所述下端杆头的外周设有下螺纹段,所述下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块对应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下相邻两防脱加重杆对接时,位于上方的所述上端杆体的上螺纹段与位于下方的所述下端杆体的下螺纹段之间通过接箍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螺纹段上还螺纹连接有旋接压帽,所述旋接压帽的底端抵靠在所述接箍的顶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槽为设在所述上端杆体的中心处的矩形插接凹槽,所述矩形插接凹槽的两侧端向所述上端杆体的外周贯穿设置,所述插接块为设在所述下端杆体中心处的矩形插接凸起,所述矩形插接凸起的两侧端向所述下端杆体的外周延伸且设有弧形侧端,所述矩形插接凹槽与所述矩形插接凸起对应配合形成圆柱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杆头位于所述上螺纹段的下方对应设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的顶端设有推承面,所述安装段的外周设有扳手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杆头与所述杆体之间设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端杆头的外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杆体与所述下端杆头之间设有长应力杆,所述长应力杆的外径小于所述下端杆头的外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上端设有上端杆头,所述杆体的下端设有下端杆头,所述上端杆头镦锻成型与所述杆体为一体结构,所述上端杆体的上端设有上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槽,所述下端杆头机加工成型与所述杆体为一体结构,所述下端杆头的外周设有下螺纹段,所述下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块对应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上端杆头采用整体镦锻成型,与杆体为一体结构,消除焊接式结构的安全隐患,结构强度可靠;所述下端杆头直接在所述杆体的底端进行机加工成型,与所述杆体为一体结构,可以替代普通加重杆和摩擦焊式半圆对接防脱加重杆,起到增加杆柱自重,减少杆柱弯曲的作用;且镦锻式结构替代摩擦焊结构,可消除焊接方式带来的质量隐患,提高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块之间为槽榫插接配合的防脱结构,使其自带防脱功能和对中功能,避免了斜井、水平井及组合油井中杆柱的频繁脱扣和下井操作困难的问题,大大延长斜井、水平井及组合油井等该类油井杆柱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防脱加重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断面图;
图中:1-杆体;11-杆体扳手方;2-上端杆头;21-上螺纹段;22-插接槽;23-推承面;24-杆头扳手方;3-下端杆头;31-下螺纹段;32-插接块;4-提升杆;5-长应力杆;6-接箍;7-旋接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上端设有上端杆头2,所述杆体1的下端设有下端杆头3,所述上端杆头2通过镦锻成型,与所述杆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上端杆体1的上端设有上螺纹段21,所述上螺纹段21的外周辊压加工有抽油杆螺纹,所述上螺纹段21的外端面铣削加工有插接槽22,所述上端杆头2位于所述上螺纹段21的下方对应设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的顶端加工有推承面23,所述安装段的外周铣加工有杆头扳手方24,所述推承面23加工精度高,便于接箍的锁紧,所述杆头扳手方24便于下井操作过程管钳的安装与发力;所述上端杆头2与所述杆体1之间设有提升杆4,所述提升杆4与所述上端杆体1之间圆弧过渡,避免应力集中,所述提升杆4用于下井过程的抽油杆吊卡安装,由于所述提升杆4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端杆头2的外径,因此可以防止抽油杆吊卡脱出;所述杆体1的下侧铣削有杆体扳手方11,便于管钳的安装与发力。
所述下端杆头3在所述杆体1的下端采用机加工成型,与所述杆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下端杆头3的外周设有下螺纹段31,在所述下螺纹段31的外周辊压加工有抽油杆长螺纹,所述下螺纹段31的外端面铣削加工有插接块32,所述插接槽22与所述插接块32对应槽榫插接配合,起到相互制约作用。所述杆体1与所述下端杆头3之间设有长应力杆5,所述长应力杆5的外径小于所述下端杆头3的外径。
上下相邻两防脱加重杆对接时,位于上方的所述上端杆体1的上螺纹段21与位于下方的所述下端杆体1的下螺纹段31之间通过接箍6螺纹连接;所述下螺纹段31上还螺纹连接有旋接压帽7,所述旋接压帽7的底端抵靠在所述接箍6的顶端。
所述插接槽22为设在所述上端杆体1的中心处的矩形插接凹槽,所述矩形插接凹槽的两侧端向所述上端杆体1的外周贯穿设置,所述插接块32为设在所述下端杆体1中心处的矩形插接凸起,所述矩形插接凸起的两侧端向所述下端杆体1的外周延伸且设有弧形侧端,所述矩形插接凹槽与所述矩形插接凸起对应配合形成圆柱形结构。
上下两防脱加重杆的连接方法为:
下井应用时,位于上方的防脱加重杆的下端杆头3上的旋接压帽7旋入所述长应力杆5位置,然后再旋入接箍6,直至下端杆头3的矩形插接凸起完全露出,位于下方的防脱加重杆的上端杆头2的矩形插接凹槽与位于上方的防脱加重杆的下端杆头3的矩形插接凸起进行槽榫对接,由于凸起插入凹槽后,两侧均有制约,方便接箍6的旋入,接箍6的底端面与上端杆头2的推承面23贴合,并用管钳上紧,最后将旋接压帽7反向旋接与接箍6端面接触,并用管钳旋紧;
如图3所示,接箍6与旋接压帽7旋紧后,上端杆头2的矩形插接凸起与下端杆头3的矩形插接凹槽配合形成整圆,因此,杆柱在井下运行时,两端杆头可相互制约,防止相对转动,最终起到防脱扣的效果。
所述上端杆头2采用整体镦锻成型,与杆体1为一体结构,消除焊接式结构的安全隐患,结构强度可靠;所述下端杆头3直接在所述杆体1的底端进行机加工成型,与所述杆体1为一体结构,可以替代普通加重杆和摩擦焊式半圆对接防脱加重杆,起到增加杆柱自重,减少杆柱弯曲的作用;且镦锻式结构替代摩擦焊结构,可消除焊接方式带来的质量隐患,提高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所述插接槽22与所述插接块32之间为槽榫插接配合的防脱结构,使其自带防脱功能和对中功能,避免了斜井、水平井及组合油井中杆柱的频繁脱扣和下井操作困难的问题,大大延长斜井、水平井及组合油井等该类油井杆柱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上端设有上端杆头,所述杆体的下端设有下端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杆头镦锻成型与所述杆体为一体结构,所述上端杆体的上端设有上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槽,所述下端杆头机加工成型与所述杆体为一体结构,所述下端杆头的外周设有下螺纹段,所述下螺纹段的外端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块对应插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两防脱加重杆对接时,位于上方的所述上端杆体的上螺纹段与位于下方的所述下端杆体的下螺纹段之间通过接箍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纹段上还螺纹连接有旋接压帽,所述旋接压帽的底端抵靠在所述接箍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为设在所述上端杆体的中心处的矩形插接凹槽,所述矩形插接凹槽的两侧端向所述上端杆体的外周贯穿设置,所述插接块为设在所述下端杆体中心处的矩形插接凸起,所述矩形插接凸起的两侧端向所述下端杆体的外周延伸且设有弧形侧端,所述矩形插接凹槽与所述矩形插接凸起对应配合形成圆柱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杆头位于所述上螺纹段的下方对应设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的顶端设有推承面,所述安装段的外周设有扳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杆头与所述杆体之间设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端杆头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镦锻式防脱加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与所述下端杆头之间设有长应力杆,所述长应力杆的外径小于所述下端杆头的外径。
CN202222241142.XU 2022-08-25 2022-08-25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Active CN217872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1142.XU CN217872670U (zh) 2022-08-25 2022-08-25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1142.XU CN217872670U (zh) 2022-08-25 2022-08-25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2670U true CN217872670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1142.XU Active CN217872670U (zh) 2022-08-25 2022-08-25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2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7025B1 (en) Oilfield tubular connection
CA2725126C (en) Drill stem connection
US7513534B2 (en) Fatigue-resistant threaded component for a tubular threaded joint
CN107532459B (zh) 用于旋转台肩式连接的螺纹牙型
CN217872670U (zh) 镦锻式防脱加重杆
CN105672904A (zh)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超深井的直连型气密封套管
CN113107384B (zh) 一种油管不粘扣连接结构及工艺
CN201271653Y (zh) 游动式旋转接头
CN218265815U (zh) 一种花键式快接扭矩抽油杆
CN211173982U (zh) 一种可承扭矩式抽油杆转向节
US20160024856A1 (en) Drill string components having multiple-thread joints
CN202832275U (zh) 一种可降低螺纹最大应力的新型钻铤
CN2594444Y (zh) 一种油井管接头
CN218991524U (zh) 一种钻具稳定器
CN217558267U (zh) 一种免镦粗防脱扣抽油杆
CN200943450Y (zh) 一种抗扭钻杆接头
CN217558265U (zh) 一种分体式防腐蚀抽油杆
CN2656602Y (zh) 摩擦焊接抽油杆
CN205638263U (zh) 抽油杆防脱器
CN218377290U (zh) 一种钻具限位心轴应力减轻结构
CN111094689A (zh) 用于螺纹管道连接的改进的旋转台肩连接件
CN213598358U (zh) 一种高强度六角螺栓
CN217421807U (zh) 一种轧机万向轴用高强度螺栓
CN211258962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大泵普通脱接器
CN218062232U (zh) 一种防腐蚀抽油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