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4488U -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4488U
CN217864488U CN202221829586.9U CN202221829586U CN217864488U CN 217864488 U CN217864488 U CN 217864488U CN 202221829586 U CN202221829586 U CN 202221829586U CN 217864488 U CN217864488 U CN 217864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spring
box bod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295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观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Qiyu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Qiyu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Qiyu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Qiyu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295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4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4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4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顶部两端均设有箱盖,箱体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箱盖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四个转轴分别贯穿四个固定块且与四个固定块转动连接,箱体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隔板靠近竖板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对开式机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对开式机构,可以分别对两个箱盖实现独立的开合控制,使得两个箱盖呈双边对开式结构,减少开合幅度,提高空间使用率,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摩托车后备箱的箱盖大多为一体式结构,因此活动幅度较大,需要较大的空间才能满足箱盖的开启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后备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面的箱子叫做后备箱,也称尾箱,作用是能够放置一些较小的东西,让骑行更安全,从材质上大概分为塑料和金属两类,常见的摩托车后备箱大都由一个箱体和一个箱盖组成,箱体与箱盖通过锁具连接。
现有的摩托车后备箱在开合时,由于箱盖大多为一体式结构,因此活动幅度较大,需要较大的空间才能满足箱盖的开启,同时箱盖大多不具备自动弹起的功能,导致在放置东西时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通过设置对开式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两端均设有箱盖,所述箱体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箱盖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四个所述转轴分别贯穿四个固定块且与四个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隔板靠近竖板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对开式机构;
所述对开式机构包括固定板、导向竖杆、T形块、导向横杆、活动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固定板顶部与箱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所述导向竖杆底部与箱体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竖杆贯穿T形块且与T形块滑动连接,所述T形块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圆轴活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圆轴活动铰接,所述T形块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圆轴,所述导向横杆一端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底部与箱体内底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横杆贯穿活动块且与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圆轴,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三圆轴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四圆轴活动铰接,所述对开式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与限位弹簧,所述连接板底部与箱体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一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限位弹簧一端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钮。
优选的,所述限位钮通过活动槽与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钮通过限位槽与连接板插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竖杆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部与T形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底部与箱体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横杆一端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箱盖的顶部一端表面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内底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优选的,另一个所述箱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通槽相匹配,所述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密封槽插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防盗门,所述防盗门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分别穿过通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且与箱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盗门另一端的中部通过锁具与箱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对开式机构,可以分别对两个箱盖实现独立的开合控制,使得两个箱盖呈双边对开式结构,减少开合幅度,提高空间使用率,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摩托车后备箱的箱盖大多为一体式结构,因此活动幅度较大,需要较大的空间才能满足箱盖的开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当活动块不再受到限位时,第二弹簧会推动活动块复位,同时第一弹簧会将连接块弹起,从而通过第一连杆推动箱盖沿着转轴旋转开启,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摩托车后备箱的箱盖大多不具备自动弹起的功能,导致在放置东西时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开式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固定块;4、转轴;5、隔板;6、竖板;7、固定板;8、导向竖杆;9、T形块;10、导向横杆;11、活动块;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一圆轴;15、第二圆轴;16、第三圆轴;17、第四圆轴;18、连接板;19、限位弹簧;20、限位钮;21、限位槽;22、第一弹簧;23、第二弹簧;24、配合槽;25、密封条;26、挡板;27、密封板;28、防盗门;29、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两端均设有箱盖2,箱体1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两个箱盖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4,四个转轴4分别贯穿四个固定块3且与四个固定块3转动连接,箱体1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5,隔板5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6,隔板5靠近竖板6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对开式机构;
对开式机构包括固定板7、导向竖杆8、T形块9、导向横杆10、活动块11、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固定板7顶部与箱盖2固定连接,固定板7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14,导向竖杆8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导向竖杆8贯穿T形块9且与T形块9滑动连接,T形块9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15,第一连杆12一端与第一圆轴14活动铰接,第一连杆12另一端与第二圆轴15活动铰接,T形块9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圆轴16,导向横杆10一端与竖板6固定连接,活动块11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滑动连接,导向横杆10贯穿活动块11且与活动块11滑动连接,活动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圆轴17,第二连杆13一端与第三圆轴16活动铰接,第二连杆13另一端与第四圆轴17活动铰接,对开式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
本实施方案中,两个对开式机构对称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对开式机构,可以分别对两个箱盖2实现独立的开合控制,使得两个箱盖2呈双边对开式结构,减少开合幅度,提高空间使用率。
其中,为了实现限位固定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18与限位弹簧19,连接板18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活动块11一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限位弹簧19一端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限位弹簧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钮20,限位钮20通过活动槽与活动块11滑动连接,连接板18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钮20通过限位槽21与连接板18插接,限位钮20远离限位弹簧19一端为圆角,当活动块11向竖板6进行运动时,限位钮20触碰到连接板18侧壁会被挤压进活动槽内部,从而对限位弹簧19进行挤压,直到活动块11带动限位钮20运动到与限位槽21重合的位置,限位弹簧19不再受到挤压,推动限位钮20从活动槽弹出,使得限位钮20一部分位于活动槽内,一部分位于限位槽21内,从而实现固定;
其中,为了实现将箱盖2弹起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导向竖杆8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顶部与T形块9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2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导向横杆10一端套设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一端与竖板6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另一端与活动块11固定连接,当活动块11被限位时,第一弹簧22与第二弹簧23均受到挤压,当活动块11不再受到限位时,第二弹簧23会推动活动块11复位,同时第一弹簧22会将连接块弹起,通过第一连杆12推动箱盖2沿着转轴4旋转开启;
其中,为了实现提高箱体1密封性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两个箱盖2的长度与形状不同,其中一个箱盖2的顶部一端表面开设有配合槽24,配合槽24内底壁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条25,另一个箱盖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6,挡板26与通槽相匹配,挡板26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7,密封板27与密封槽插接,通过设置配合槽24,可以使得开合时两个箱盖2不会犯冲,通过设置密封板27与密封条25,可以使得两个箱盖2连接处的密封性大大提高;
其中,为了实现防盗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箱体1底部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防盗门28,防盗门28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29,两个转杆29分别穿过通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且与箱体1转动连接,防盗门28另一端的中部通过锁具与箱体1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钥匙打开锁具,从而可以旋转防盗门28,然后即可通过按压限位钮20,将箱盖2打开,锁具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可以在箱体1内放置物品,然后可以沿着转轴4旋转开设有配合槽24的箱盖2,使得箱盖2带动固定板7旋转,从而通过分别与第一圆轴14和第二圆轴15活动铰接的第一连杆12,推动T形块9沿着导向竖杆8向下滑动并对第一弹簧22进行挤压,从而通过分别与第三圆轴16和第四圆轴17活动铰接的第二连杆13,推动活动块11沿着导向横杆10滑动并对第二弹簧23进行挤压,限位钮20触碰到连接板18侧壁会被挤压进活动槽内部,从而对限位弹簧19进行挤压,直到活动块11带动限位钮20运动到与限位槽21重合的位置,限位弹簧19不再受到挤压,推动限位钮20从活动槽弹出,使得限位钮20一部分位于活动槽内,一部分位于限位槽21内,从而实现固定,即通过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使得箱盖2固定,然后使用者按照上述步骤将另一个箱盖2旋转盖上,使得另一个箱盖2上的挡板26压在配合槽24上,同时密封板27进入到密封槽内对密封条25进行挤压,实现密封,然后使用者沿着转杆29旋转防盗门28,最后通过锁具将防盗门28锁紧即可,当需要打开时,使用者首先使用钥匙将锁具解锁,从而将防盗门28打开,然后先按压具有挡板26的箱盖2底部的限位钮20,使得限位钮20脱离限位槽21,活动块11不再受到限位,第二弹簧23推动活动块11复位,同时第一弹簧22将T形块9弹起,并通过第一连杆12推动箱盖2沿着转轴4旋转开启,然后使用者再按照上述步骤按压另一个限位钮20,将另一个箱盖2弹起打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两端均设有箱盖(2),所述箱体(1)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两个所述箱盖(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4),四个所述转轴(4)分别贯穿四个固定块(3)且与四个固定块(3)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6),所述隔板(5)靠近竖板(6)一侧的两端均设有对开式机构;
所述对开式机构包括固定板(7)、导向竖杆(8)、T形块(9)、导向横杆(10)、活动块(11)、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所述固定板(7)顶部与箱盖(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14),所述导向竖杆(8)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竖杆(8)贯穿T形块(9)且与T形块(9)滑动连接,所述T形块(9)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15),所述第一连杆(12)一端与第一圆轴(14)活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2)另一端与第二圆轴(15)活动铰接,所述T形块(9)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圆轴(16),所述导向横杆(10)一端与竖板(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11)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横杆(10)贯穿活动块(11)且与活动块(11)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圆轴(17),所述第二连杆(13)一端与第三圆轴(16)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3)另一端与第四圆轴(17)活动铰接,所述对开式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18)与限位弹簧(19),所述连接板(18)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1)一侧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限位弹簧(19)一端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钮(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钮(20)通过活动槽与活动块(1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8)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钮(20)通过限位槽(21)与连接板(18)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竖杆(8)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弹簧(22)顶部与T形块(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底部与箱体(1)内底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横杆(10)一端套设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一端与竖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3)另一端与活动块(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箱盖(2)的顶部一端表面开设有配合槽(24),所述配合槽(24)内底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条(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箱盖(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6),所述挡板(26)与通槽相匹配,所述挡板(26)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7),所述密封板(27)与密封槽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防盗门(28),所述防盗门(28)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29),两个所述转杆(29)分别穿过通槽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且与箱体(1)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门(28)另一端的中部通过锁具与箱体(1)连接。
CN202221829586.9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Active CN217864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9586.9U CN217864488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9586.9U CN217864488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4488U true CN21786448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2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29586.9U Active CN217864488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4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34285A (ja) ラッチ
CN217864488U (zh) 一种顶部双边对开式摩托车后备箱
CN213936418U (zh) 一种电池仓结构及无人机
CN214835490U (zh) 一种带有电机过载保护机构的智能门锁
CN109403797B (zh) 一种单扇可左右开启的门窗
JPS60457Y2 (ja) 開き窓障子の煽止装置
CN110295802B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209838092U (zh) 一种门窗系统
CN210087008U (zh) 一种智能锁滑盖复位机构及其智能锁
CN210888442U (zh) 箱锁
CN217999222U (zh) 一种执手及门窗
CN202767670U (zh) 一种定锁勾可调的带插销双面门窗锁
CN221032218U (zh) 可推拉和平开的门窗
CN2116760U (zh) 自动门窗风钩
JP4587141B2 (ja) 施解錠機構
CN212295980U (zh) 安全锁装置
CN213144143U (zh) 一种执手锁反锁结构
CN219872830U (zh) 一种自锁式展示栏
CN211703247U (zh) 一种方便锁定的宠物笼
CN209874785U (zh) 一种单体联动插销
CN212642364U (zh) 一种自动智能锁
CN2150295Y (zh) 带活动中梁的磁性密封双开门
CN219794941U (zh) 一种联动型滑盖口袋锁结构
CN217602323U (zh) 一种具有童锁功能的窗把手
CN218581441U (zh) 具有自动关门功能的双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