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2915U -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2915U
CN217862915U CN202221350325.9U CN202221350325U CN217862915U CN 217862915 U CN217862915 U CN 217862915U CN 202221350325 U CN202221350325 U CN 202221350325U CN 217862915 U CN217862915 U CN 217862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rack
tire tread
vehicle
steer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03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vest Supply 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vest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vest Supply 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vest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03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2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2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2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通过设置承载架,承载架设置于地面,承载架设置有移动机构,空载格栅车通过空载车轨道和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的共同协作下输送至承载架上,承载架连接的升降装置带动承载架竖向移动,从而使格栅车完成轮胎胎面的分层收取,满载格栅车通过在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移动到满载车轨道,运输到下一步的轮胎成型工序,无需设置基坑,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现有场地以及资金受限的轮胎生产企业引入加装。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背景技术
在现有轮胎胎面自动拾取生产线中,空载的格栅车运输至升降装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如液压气缸的推动实现格栅车升降使轮胎胎面从输送线进入到格栅车的每一层进行存储,升降装置成本高昂同时升降装置安装时需要在地面开设一个基坑,并在基坑中填装混凝土进行加固,防止升降的轮胎胎面过重塌陷,安装综合成本较高,且格栅车的运输升降存在不稳定现象,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设置承载架,承载架设置于地面,承载架设置有移动机构,空载格栅车通过空载车轨道和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的共同协作下输送至承载架上,承载架连接的升降装置带动承载架竖向移动,从而使格栅车完成轮胎胎面的分层收取,满载格栅车通过在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移动到满载车轨道,运输到下一步的轮胎成型工序,无需设置基坑,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有利于现有场地资金受限的轮胎生产企业引入加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格栅车,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空载车轨道和满载车轨道,所述空载车轨道和所述满载车轨道均设置于地面;
承载架,所述承载架连接升降装置,所述承载架设置于所述空载车轨道和所述满载车轨道之间,所述承载架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格栅车通过所述移动机构进入所述满载车轨道或从所述空载车轨道输送至所述承载架。
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承载架,承载架设置于地面,承载架设置有移动机构,空载格栅车通过空载车轨道和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的共同协作下输送至承载架上,承载架连接的升降装置带动承载架竖向移动,从而使格栅车完成轮胎胎面的分层收取,满载格栅车通过在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移动到满载车轨道,运输到下一步的轮胎成型工序,无需设置基坑,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有利于现有场地资金受限的轮胎生产企业引入加装。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架包括两个平行的安装架,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多个转动件,多个所述转动件通过链条相连,所述转动件连接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驱动电机。
对应格栅车的宽度设安装架,在安装架中设置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多个转动件,转动件接触支撑格栅车,多个转动件通过通过链条连接,转动件连接一根传动轴,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使多个转动件同步转动从而使格栅车转动件转动下进行移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降低承载架的整体负载有利于升降装置的升降。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所述安装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设置于安装槽,所述转轴设置有支撑部、限位部以及联动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格栅车底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格栅车的左右移动,所述联动部连接所述链条。
转动件的转轴通过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架内,转轴设置上设置的支撑部支撑格栅车底部,限位部限制格栅车在移动时左右移动进行纠偏,联动部连接链条,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联动部之间。
设置辅助轮进行皮带的张紧,使移动机构移动更平稳。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一机架,所述承载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机架的四角设置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向轮机构以及提升链条,所述提升链条的一端绕过所述转向轮机构连接伺服电机,所述提升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架。
承载架设置在机架中,在机架四角设置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提升链条一端连接承载架的四角,一端绕过转向轮机构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转动使提升链条收紧或放松从而升降承载架,转向轮机构和提升链条成本低,有效降低了升降装置的整体成本,提升链条韧性高,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可以精准控制升降的距离,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架一侧的两个所述转向轮机构通过联动轴相连,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连接联动轴的所述转向轮机构与所述机架另一侧的两个所述转向轮机构通过同步带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联动轴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向轮机构同步转动放松或收紧所述提升链条。
为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减少伺服电机的数量,设置机架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通过联动轴连接,联动轴连接一台伺服电机,机架另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通过同步带与连接联动轴的转向轮结构连接,伺服电机工作使联动轴转动从而使四个转向轮机构同时转动从而使连接承载架的提升链条同步进行收紧和放松,承载架的升降更加平稳。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架设置有滑块,所述机架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块相配合连接,所述提升链条连接所述滑块。
在承载架设置滑块,在机架设置滑轨,滑块和滑块配合连接使承载架垂直移动不发生偏转,提升链条连接滑块使牵拉位置保持中心对称,保证承载架受力均衡,升降更省力。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辅助升降模块,所述辅助升降模块设置于所述联动轴一侧,所述辅助升降模块包括设置在机架的转向滑轮,以及配重块,所述提升链条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绕过所述转向轮机构和所述转向滑轮连接所述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承载架的重量相适配。
提升链条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绕过转向转向轮机构和转向滑轮连接配重块,转轴转动使提升链条放松时承载架上移,配重块下移提供一定的拉力减轻伺服电机的输出功率,在实际使用时,空载的格栅车来到处于地面的承载架需要快速的升到最高处,然后依次慢慢的下降完成各层的轮胎胎面收集,在满载后下降到地面在通过移动机构转移到第二输送轨道,辅助升降模块使承载架上移更轻松,下降更加稳定,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架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两侧,固定装置为电磁吸盘。
空载的格栅车通过空载车轨道和移动机构进入到承载架时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使空载车不会过度位移,在抬升时也不会移动,固定装置设置为电磁吸盘,电磁吸盘相应的设置在承载架的两侧,通电使电磁吸盘吸住格栅车,断电后电磁失去吸力便于格栅车的继续移动,可以在承载架设置激光传感器,并设置相应的控制器进行相应的智能控制。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载车轨道以及所述满载车轨道均设置有所述转动件。
在空载车轨道和满载车轨道设置转动件降低装置成本,且格栅车从满载车轨道到承载架移动机构再到空载车轨道更加平稳。
上述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承载架,承载架设置于水平地面,承载架设置有移动机构,空载格栅车通过空载车轨道和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的共同协作下输送至承载架上,承载架连接的升降装置带动承载架竖向移动,从而使格栅车完成轮胎胎面的分层收取,满载格栅车通过在承载架设置的移动机构移动到满载车轨道,运输到下一步的轮胎成型工序,无需设置基坑,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有利于现有场地及资金受限的轮胎生产企业引入加装。
2.承载架设置在机架中,在承载架设置滑块,在机架设置滑轨,在机架四角设置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提升链条一端连接滑块,一端绕过转向轮机构设置机架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通过联动轴连接,联动轴连接一伺服电机,机架另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通过同步带与连接联动轴的转向轮结构连接,伺服电机工作使联动轴转动从而使四个转向轮机构同时转动从而使连接承载架的提升链条同步进行收紧和放松,辅助升降模块使承载架上移更轻松,下降更加稳定,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输送装置;10、空载车轨道;11、满载车轨道;
2、承载架;20、安装架;201、安装槽;202、辅助轮;21、滑块;
3、升降装置;30、转向轮机构;31、提升链条;32、伺服电机;33、联动轴;34、同步带;
4、移动机构;40、转动件;401、转轴;402、支撑部;403、限位部;404、联动部;41、链条;42、传动轴;43、驱动电机;
5、机架;50、滑轨;6、辅助升降模块;60、转向滑轮;61、配重块;
7、电磁吸盘;8、格栅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包括:
输送装置1,输送装置1用于输送格栅车8,输送装置1包括空载车轨道10和满载车轨道11,空载车轨道10和满载车轨道11均设置于地面;
承载架2,承载架2连接升降装置3,承载架2设置于空载车轨道10和满载车轨道11之间,承载架2设置有移动机构4,格栅车8通过移动机构4进入满载车轨道11或从空载车轨道10输送至承载架2。
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承载架2,承载架2设置于地面,承载架2设置有移动机构4,空载的格栅车8通过空载车轨道10和承载架2设置的移动机构4的共同协作下输送至承载架2上,承载架2连接的升降装置3带动承载架2竖向移动,从而使格栅车8完成轮胎胎面的分层收取,满载的格栅车8通过在承载架2设置的移动机构4移动到满载车轨道11,运输到下一步的轮胎成型工序,无需设置基坑,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有利于现有场地资金受限的轮胎生产企业引入加装。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承载架2包括两个平行的安装架20,移动机构4设置于安装架20内,移动机构4包括多个转动件40,多个转动件40通过链条41相连,转动件40连接一传动轴42,传动轴42连接驱动电机43。
对应格栅车8的宽度设安装架20,在安装架20中设置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包括多个转动件40,转动件40接触支撑格栅车8,多个转动件40通过通过链条41连接,转动件40连接一根传动轴42,驱动电机43驱动传动轴42使多个转动件40同步转动从而使格栅车8在转动件40转动下进行移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降低承载架2的整体负载有利于升降装置3的升降。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转动件40包括转轴401,安装架20设置有安装槽201,转轴401通过轴承设置于安装槽201,转轴401设置有支撑部402、限位部403以及联动部404,支撑部402支撑格栅车8底部,限位部403限制格栅车8的左右移动,联动部404连接链条41。
转动件40的转轴401通过安装槽201设置在安装架20内,转轴402设置上设置的支撑部402支撑格栅车8底部,限位部403限制格栅车8在移动时左右移动进行纠偏,联动部404连接链条41,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安装架20内设置有辅助轮202,辅助轮202设置于相邻的联动部404之间。
设置辅助轮202进行链条41的张紧,使移动机构4移动更平稳。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还包括一机架5,承载架2设置于机架5,机架5的四角设置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转向轮机构30以及提升链条31,提升链条31的一端绕过转向轮机构30连接伺服电机32,提升链条31的另一端连接承载架2。
承载架2设置在机架5中,在机架5四角设置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的提升链条31一端连接承载架2的四角,一端绕过转向轮机构30连接伺服电机32,伺服电机32转动使提升链条31收紧或放松从而升降承载架2,转向轮机构30和提升链条31成本低,有效降低了升降装置3的整体成本,提升链条31韧性高,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控制伺服电机32的转动角度可以精准控制升降的距离,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机架5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30通过联动轴33相连,联动轴33连接伺服电机32,连接联动轴33的转向轮机构30与机架5另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30通过同步带34相连,伺服电机32带动联动轴33转动从而使转向轮机构30同步转动放松或收紧提升链条31。
为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减少伺服电机32的数量,设置机架5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30通过联动轴33连接,联动轴33连接一台伺服电机32,机架5另一侧的两个转向轮机构30通过同步带34与连接联动轴33的转向轮结构30连接,伺服电机32工作使联动轴33转动从而使四个转向轮机构30同时转动从而使连接承载架2的提升链条31同步进行收紧和放松,承载架2的升降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承载架2设置有滑块21,机架5设置有滑轨50,滑轨50和滑块21相配合连接,提升链条31连接滑块21。
在承载架2设置滑块21,在机架5设置滑轨50,滑轨50和滑块21配合连接使承载架2垂直移动不发生偏转,提升链条31连接滑块21使牵拉位置保持中心对称,保证承载架2受力均衡,升降更省力。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辅助升降模块6,辅助升降模块6设置于联动轴33一侧,辅助升降模块6包括设置在机架5的转向滑轮60,以及配重块61,提升链条31的一端连接滑块21,另一端绕过转向轮机构30和转向滑轮60连接配重块61,配重块61与承载架2的重量相适配。
提升链条31一端连接滑块21,另一端绕过转向转向轮机构30和转向滑轮60连接配重块61,联动轴33转动使提升链条31放松时承载架2上移,配重块61下移提供一定的拉力减轻伺服电机32的输出功率,在实际使用时,空载的格栅车8来到处于地面的承载架2需要快速的升到最高处,然后依次慢慢的下降完成各层的轮胎胎面收集,在满载后下降到地面在通过移动机构4转移到满载车轨道11,辅助升降模块6使承载架2上移更轻松,下降更加稳定,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承载架2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于承载架2的两侧,固定装置为电磁吸盘7。
空载的格栅车8通过空载车轨道10和移动机构4进入到承载架2时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使空载的格栅车8不会过度位移,在抬升时也不会移动,固定装置设置为电磁吸盘7,电磁吸盘7相应的设置在承载架2的两侧,通电使电磁吸盘7吸住格栅车8,断电后电磁失去吸力便于格栅车8的继续移动,可以在承载架2设置激光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信号被遮盖时,相应的控制器控制通电,压力传感器检测道到满载重力时进行断电,进行智能控制。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空载车轨道10以及满载车轨道11均设置有转动件40。
在空载车轨道10和满载车轨道11设置转动件40降低装置成本,且格栅车8从空载车轨道到承载架移动机构再到满载车轨道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格栅车,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空载车轨道和满载车轨道,所述空载车轨道和所述满载车轨道均设置于地面;
承载架,所述承载架连接升降装置,所述承载架设置于所述空载车轨道和所述满载车轨道之间,所述承载架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格栅车通过所述移动机构进入所述满载车轨道或从所述空载车轨道输送至所述承载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包括两个平行的安装架,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多个转动件,多个所述转动件通过链条相连,所述转动件连接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所述安装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设置于安装槽,所述转轴设置有支撑部、限位部以及联动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格栅车底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格栅车的左右移动,所述联动部连接所述链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部内设置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联动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架,所述承载架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机架的四角设置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向轮机构以及提升链条,所述提升链条的一端绕过所述转向轮机构连接伺服电机,所述提升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一侧的两个所述转向轮机构通过联动轴相连,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连接联动轴的所述转向轮机构与所述机架另一侧的两个所述转向轮机构通过同步带相连,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联动轴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向轮机构同步转动放松或收紧所述提升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设置有滑块,所述机架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块相配合连接,所述提升链条连接所述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升降模块,所述辅助升降模块设置于所述联动轴一侧,所述辅助升降模块包括设置在机架的转向滑轮,以及配重块,所述提升链条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绕过所述转向轮机构和所述转向滑轮连接所述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承载架的重量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两侧,固定装置为电磁吸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车轨道以及所述满载车轨道均设置有所述转动件。
CN202221350325.9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Active CN217862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0325.9U CN217862915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0325.9U CN217862915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2915U true CN217862915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0325.9U Active CN217862915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2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5761B (zh) 一种用于双轨上料的硅片花篮调度平台
CN107498899B (zh) 一种用于硫化车间具有机械手的半钢胎胚搬运装置
CN217862915U (zh) 一种轮胎胎面收集车用输送轨道
CN116986208A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加工用升降设备及升降方法
CN210122106U (zh) 升降平台以及换电站
CN111677534A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衬管道运输、拆装的作业车
CN216969422U (zh) 一种电池包找位装置及换电站
CN108058685B (zh) 一种码垛机移动装置
CN215401345U (zh) 一种用于制砖机的进砖设备
CN212449298U (zh) 一种电机转子检测修复用传输送料装置
CN214491242U (zh) 用于轮胎装卸的装置及硫化机
CN1351218A (zh) 四柱双配重汽车堆垛机
CN210878313U (zh) 一种用于汽车机架的连续焊接流水线
CN2113970U (zh) 汽车举升机
CN213444538U (zh) 一种车间自动回桶系统
CN220519246U (zh) 一种用于运输轮胎的提升机
CN219797883U (zh) 一种无压烧结炉用料车水平升降机构
CN212238037U (zh) 汽车涂胶用链式输送机
CN217437162U (zh) 一种料箱提升拆盘机
CN217676602U (zh) 单柱式垂直输送机
CN220906161U (zh) 一种输送机构和输送系统
CN219990173U (zh) 一种新型环卫垃圾车提升机构
CN217436996U (zh) 一种轮胎胎面拾取转运装置
CN220392207U (zh) 一种四向穿梭车及使用该四向穿梭车的货架
CN220223405U (zh) 一种回路链条式升降链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