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1606U - 一种鞋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鞋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1606U
CN217851606U CN202222036233.XU CN202222036233U CN217851606U CN 217851606 U CN217851606 U CN 217851606U CN 202222036233 U CN202222036233 U CN 202222036233U CN 217851606 U CN217851606 U CN 217851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insole
sunken
along
metatar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62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渊博
苏加明
洪俊岭
姚浩
董斌
叶福泉
黄守东
郑志艺
曾全寿
杨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t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t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ta Chin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1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1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垫,用于与脚底直接接触,鞋垫的厚度为5‑20mm,鞋垫沿前后方向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区域自脚趾前端延伸至足弓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凹陷区,且位于外侧的凹陷区的深度大于位于内侧的凹陷区的深度;第二区域自足弓前端延伸至后跟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上凸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第三区域对应后跟所在区域,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鞋垫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的鞋垫舒适度高、包覆性好且能实现缓震。

Description

一种鞋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垫。
背景技术
鞋垫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以提高舒适度,现有的鞋垫多是在足弓处设置凸起以对足弓提供支撑作用,但现有的鞋垫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脚部形状仍无法适配,舒适度仍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舒适度高、包覆性好且能实现缓震的鞋垫。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垫,用于与脚底直接接触,所述鞋垫的厚度为5-20mm,所述鞋垫沿前后方向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自脚趾前端延伸至足弓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凹陷区,且位于外侧的凹陷区的深度大于位于内侧的凹陷区的深度;所述第二区域自足弓前端延伸至后跟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上凸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所述第三区域对应后跟所在区域,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所述鞋垫的上表面平滑过渡。
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五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二位置和与第三跖骨的骨体的中部相应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三区域的上表面设有与根骨的根骨头对应的第四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均位于第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五位置和与第五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六位置,所述第五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内后侧,所述第六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内后侧,所述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均位于第一水平面下方,且第六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五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
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第五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2-6mm,所述第六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3-15mm。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技术方案一中,第一区域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沿鞋垫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凹陷区,且位于外侧的凹陷区的深度大于位于内侧的凹陷区的深度,更为符合人体运动力学;跑步者跑步时,跑步的步态一般是外腰先触地,触地后压下踩实,再过渡到内腰,再由大脚趾发力离地,因此外侧的凹陷区的深度大于内侧的凹陷区的深度使得外侧较低,可以提供很好的缓震,内侧的凹陷区是主要的受力区域,可以提高稳定性;此外,鞋垫与脚底直接接触,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形状设置与人体脚底的形状相适配,舒适度更佳,且包覆性好,其中第一区域的形状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步态相适配,且能包覆脚部,第二区域的形状能对足弓提供支撑,且能包覆脚部,第三区域的形状能包覆脚部,从而防止脚部滑动,保证了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鞋垫的厚度设计使得鞋垫放入鞋中后不会使得鞋面挤压脚背,穿着更为舒适。
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第四位置、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的设置使得鞋垫的上表面与人体脚底的形状相适配,舒适度更佳,且包覆性好。
3、技术方案三中,第五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2-6mm,第六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3-15mm,更为符合人体运动力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垫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垫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A-A方向过第五位置;
图4为图2的B-B方向的剖视图,B-B方向过第六位置;
图5为图2的C-C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区域10;第一位置11;第二位置12;第三位置13;第五位置15;第六位置16;第二区域20;第三区域30;第四位置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5,图1-5示出了一种鞋垫,用于与脚直接接触,鞋垫的厚度为5-20mm,鞋垫沿前后方向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第一区域10、第二区域20和第三区域30;第一区域10自脚趾前端延伸至足弓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凹陷区,且位于外侧的凹陷区的深度大于位于内侧的凹陷区的深度,即使得第一区域10的内侧厚外侧薄;第二区域20自足弓前端延伸至后跟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上凸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第三区域30对应后跟所在区域,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鞋垫的上表面平滑过渡。
人体穿鞋时,鞋垫一般不会与鞋面接触,但鞋垫与鞋面之间的空间即为脚的容置空间,鞋垫厚度为5-20mm,可以保证脚背不受鞋面挤压,当然实际应用中鞋垫的厚度可根据材质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如鞋内空间较小时可以设置厚度为5-8mmm,鞋内空间较大时可以设置厚度为10-20mm,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第一区域10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一位置11、与第五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二位置12和与第三跖骨的骨体的中部相应的第三位置13;第三区域30的上表面设有与根骨的根骨头对应的第四位置31;第一位置11、第二位置12、第三位置13和第四位置31均位于第一水平面上;第二区域20位于第三位置13和第四位置31之间;第一区域10的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五位置15和与第五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六位置16,第五位置15位于第一位置11的内后侧,第六位置16位于第二位置12的内后侧,第五位置15和第六位置16均位于第一水平面下方,且第六位置16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五位置15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第五位置15即形成第一区域10的内侧的凹陷区,第六位置16即形成第一区域10的外侧的凹陷区。其中,第五位置15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2-6mm,第六位置16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3-15mm。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鞋垫整体上是一个前低后高的汤勺形立体结构,鞋垫上表面的形状基本与足底部形状一致。本实施例中,对应大脚趾一侧为内侧,对应小脚趾一侧为外侧。第一区域10对应的从脚趾骨的前端有曲率地倾斜延伸至足弓的前端,第二区域20对应的从足弓前端延伸至后跟前端,本实施例中,足弓前端即第三位置13所在横切面,后跟前端即第四位置31所在的横切面,其中,第三位置13所在的横切面和第四位置31所在的横切面均垂直于鞋垫后跟处的中心线,第三区域30则与后跟相对应。可知,鞋垫与脚底直接接触,第一区域10、第二区域20和第三区域30的形状设置与人体脚底的形状相适配,舒适度更佳,且包覆性好;其中第一区域10的形状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步态相适配,且能包覆脚部,第二区域20的形状能对足弓提供支撑,且能包覆脚部,第三区域30的形状能包覆脚部,从而防止脚部滑动,保证了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
鞋垫的上表面平滑过渡,意味着,第一位置11、第二位置12、第三位置13、第四位置31、第五位置15和第六位置16之间均平滑过渡。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11和第五位置15之间形成弧形过渡,第二位置12和第六位置16之间形成弧形过渡,第六位置16和第四位置31之间形成弧形过渡,第五位置15和第六位置16均与第三位置13之间形成弧形过渡,第一位置11和第二位置12分别靠近鞋垫左右两端的边缘。
实际应用中,鞋垫一般由EVA,TPU,TPEE或尼龙材质制成,鞋垫的舒适性较佳。
跑步者跑步时,外腰先触地,触地后压下踩实,再过渡到内腰,再由大脚趾发力离地,因此第六位置16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五位置15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可以提供很好的缓震,内侧的凹陷区,即第五位置15所在区域是主要的受力区域,可以提高稳定性。
以40码的鞋垫为例,第五位置15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3mm,第六位置16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5mm。在实际应用中,鞋码越大,可相应的调整第五位置15和第六位置16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越大。
本实施例的鞋垫既可以放在运动鞋上,也可以用在皮鞋上或帆布鞋上,使得用户在穿着运动鞋时运动体验更好,而在穿着皮鞋或帆布鞋时也能实现运动需求。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鞋垫,用于与脚底直接接触,其特征是,所述鞋垫的厚度为5-20mm,所述鞋垫沿前后方向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自脚趾前端延伸至足弓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凹陷区,且位于外侧的凹陷区的深度大于位于内侧的凹陷区的深度;所述第二区域自足弓前端延伸至后跟前端,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上凸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所述第三区域对应后跟所在区域,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其沿鞋垫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凹陷;所述鞋垫的上表面平滑过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五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二位置和与第三跖骨的骨体的中部相应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三区域的上表面设有与根骨的根骨头对应的第四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均位于第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所述第一区域的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五位置和与第五跖骨的跖骨头对应的第六位置,所述第五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内后侧,所述第六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内后侧,所述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均位于第一水平面下方,且第六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五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垫,其特征是,所述第五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2-6mm,所述第六位置与第一水平面的距离为3-15mm。
CN202222036233.XU 2022-03-16 2022-08-03 一种鞋垫 Active CN2178516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6866 2022-03-16
CN2022205768667 2022-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1606U true CN217851606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6233.XU Active CN217851606U (zh) 2022-03-16 2022-08-03 一种鞋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1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77087A1 (en) Midsole for a shoe, in particular a running shoe
US6701642B2 (en) Shoe sole with foot guidance
US7610695B2 (en) Shoe sole with foot guidance
US5784808A (en) Independent impact suspension athletic shoe
DK2247212T3 (en) Midsole for a running shoe
US20110252665A1 (en) Soft and elastic shoe pad
JPH08173207A (ja) 靴用外底
US20160219970A1 (en) Triathlon Insole
WO2012112176A1 (en) Shoe
WO2010003414A1 (en) Sole for a shoe, in particular for a running shoe
JP2010505456A (ja) 人間の足構造と歩行とに適したエルゴノミックな靴底
EP2454959A1 (en) A multicomponent sole support assembly for sports footwear
US5893221A (en) Footwear having a protuberance
CN217851606U (zh) 一种鞋垫
WO2014056687A2 (en) Sole structure for biomechanical control
JP4933150B2 (ja) 高さのあるヒールを備えた婦人靴の中底体
JP2023138921A (ja) 衝撃吸収層の構造を有する靴底
EP1854371B1 (en) The insole
CN217592140U (zh) 一种运动鞋的鞋底
CN217284927U (zh) 一种用于制作运动鞋的鞋楦
TWM469772U (zh) 鞋墊裝置
EP3892147B1 (en) Shoe
CN208259166U (zh) 一种具有双高弹力量平衡软垫的鞋底结构
CN218682358U (zh) 一种用于鞋底的加强构件和鞋底、鞋
CN215992928U (zh) 一种适应脚型的鞋垫、鞋中底或鞋大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